教育的方法之二
面對當今世界文化潮流,面對這種文化潮流之發展方向,我們的文化戰略要採用拿來主義與送去主義相兼顧之策略,一邊全拿來,為我用為我不用,一邊全送去,勸其大用,勸其大行,面對當今世界教育,我們的教育方針,也要採用拿來主義與送去主義相兼顧之戰術,來促進漢文化迅速滲透入多元文化中去,加快同一化進程,但要注意西方的教育我們不能生搬硬套,我們的教育他們可生搬硬套,包括他們的漢語學習。在世間,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好與壞,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壞,比如,拿東西方文化之特點來作比較,是東綜合西分析,東含蓄西抽象,兩者的優劣是相對的,是可以相互轉化與融合的,就目前來說,東方文化之品質要比西方好一些,層次高一些,因為我們的歷史更悠久,傳統基因更好,更堅實之緣故,所以能經受得住他們的各種衝擊,對此,我們更責任重大,一定要發揚光大。
從國內外的比較看,中國學生書本知識掌握得很好,但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還較缺乏。這應該引起我們深入的思考和重視,我們要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去重視和總結這個問題,我們的教育和應試教學之方法,相對忽視了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面對未來,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品學兼優的優秀人才,必須樹立起先進的教育理念,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育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革。我們需要有大批真知灼見的教育家來擔當此任,他們是樹立終身辦學的志向,不是干一陣子而是干一輩子的人。他們是任何名利都引誘不了的人。他們是把自己完全獻身於教育事業的人,。他們是最崇高的人。我們不但要重視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塑造學生大愛、和諧的心靈,還要開發人的自我和諧能力,要使人對自己的認識,符合客觀實際,適應社會的要求,正確對待金錢名利,正確對待進退及榮辱,唯如此才能真正和諧起來。我們既要學習和借鑒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同時,也要深深地懂得中國文明成果,並結合中國國情實際與世界的趨勢,努力推進教育改革、優化教學結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我們要注重道德教育,台灣忠信高級工商學校高震東校長演說:道德教育有六大綱目:第一,忠黨愛國,信守不渝的忠貞教育;第二,孝敬父母,尊敬長上的倫理教育;第三,「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積極負責的教育;第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第五,吃中國飯,說中國話,過中國年節的振興中華文化的觀念。第六,為國家而求學問,為社會分工而學技能的利他、利群觀念。這是道德教育的六大綱目。人有時候難免有些私心雜念,甚至邪念橫生,有時很濃,有時一瞬而過,邪惡正義有時是一瞬間的事,成敗有時也是一瞬間的事,有的人一念之差釀成災禍,犯一失足成千古遺憾。有人卻能夠控制得很好,處理問題很平和,這關鍵看各人之自制力與明辨是非能力如何,實際上是看一個人的修養如何,缺乏修養之人,就是缺少教育之人,結果自然有很大區別,不一定年齡小修養就差,小小年齡表現出很好之修養,是受了良好教育之結果,我們的未來是光明的,培養孩子這種自製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育界始終是件重要的事情,此乃是培養品學兼優人才之基礎,是我們培養品學兼優人才堅定的方向,品學兼優是未來人才必須要求,必須要求品在前,學在後,以品取材。
我們生存與學習的志向是什麼?是為出將入相,榮華富貴,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國為民出生入死,那麼,教育的大責任與小責任,是教育學生怎樣篤行大愛與小愛,大義與小義,大舍與小舍,大仁與小仁,大美與小美等之崇高信仰與堅定信念。是教育學生怎樣正確處理好,這些傳統優良文化之核心價值觀,使人生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做一個對人類有價值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人的價值。是儘可能地授出更多聖賢學生,既是成不了聖賢,授
幾千年來,無數聖賢挺直脊樑,不畏風雨,不怕犧牲,撐起了不朽的民族豐碑,一代一代傳承下,奮鬥不息,勇往直前,博大精深,憂國憂民的民族靈魂,如果我們的學習與學問不去憂國憂民,不能為人類分擔憂愁,不願為社會肩負責任,一心只為一己之私而追逐,那麼,我們的學習與學問又有何用呢?四川汶川大地震,部分人連善款都不願捐一點,既使很有學問,又有何用?如此一味專門利己,極度超現實,如自欲自遣之獸類無異!
聖人孔子之教育方法:子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看來,聖人孔夫子之教學教育方法較多,方法也獨到之處,故能培養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聖賢。孔子教學很溫情,很有人情味,處處體現出自由與人性之光芒,他們既是師生,又是朋友,兄弟與父子,各自獨立自由,平等善待學習。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而是和顏悅色,和藹可親,他一般採用舒緩平和,同人商榷之方法,來引導學習,去因材施教。這樣一種從容不迫之氣度,這樣一種謙恭之態度,無疑是最科學的教學教育方法。我們經常看見一些老師聲色俱厲,不講一點人情味,或不屑一顧地指責學生不該如何如何等等,這樣不通人性的態度,或許對少數頑皮的小學生有點作用,但絕不可形成習慣,而脫師去表,誤人子弟。孔夫子的態度十分平和,但他的內心有一種強大的信念,莊嚴肅立。只有不被世間萬物所累贅,才能保持心靈的恬淡和寧安。真正的聖賢不會擺譜顯架,板著臉說話,如何去找內心的安寧,須學習孔夫子教育學生時之方法和態度。《論語》可以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人生的苦難與缺憾。可以告訴我們,要把有限的感情與才華,全部奉獻出來,用最高尚之人格,最偉大之情操,來直面萬事萬物。還可以告訴我們,理想,人生與交友之道等等,故此,我們要學好《論語》。現在,我們要教育學生,從日益豐富的物質環境中超脫出來,去尋找精神財富之快樂,只有兩種財富同時擁有,快樂的家園才不會衰老!
推薦閱讀:
※128-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訣--
※有氧健身走的10個方法
※八字看胖瘦的方法 – 楊易德算命史記
※軟開度的5種快速方法
※各種針織服裝的洗滌方法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