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名人佳作 林風眠之《人物、肖像篇》

油畫-名人佳作林風眠之《人物、肖像篇》

林風眠林風眠(1900年-1991年),生平簡介1900年生,廣東省梅縣人。1918年參加政府贊助赴法勤工儉學。先在弟戎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後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在學校里所受的教育是學院派的,但在校外深受當時流行的現代流派影響,如後印象主義、野獸主義及原始主義,基中又以馬蒂斯、莫迪格瑞安尼為甚。他們的影響體現於林風眠中西結合的畫風之中。其作品曾入選法國秋季沙龍。林風眠於1925年返國,被聘任北平國立藝專校長。後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建杭州藝專並任校長。經常撰文宣傳中西藝術結合的創作經驗和理論。1977年移居香港,仍孜孜不倦地從事藝術創作直至晚年。曾任上海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為上海乃至全國的美術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赴港前將其在上海時創作的一百零五幅作品存放於上海中國畫院,不久又將這批存畫全部捐獻國家。他以獨立特行的美術天賦,勇猛精進的求索精神,深入體悟西方美術的精髓,西為中用,萬法歸一,以其開拓革新的精神,開創了迥異於古人他人、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畫風。成為融匯中西、凸顯民族精神的傑出美術家。無論世人的審美有何差異,而林風眠是公認的二十世紀不可或缺的美術大師,則是不爭的事實。他是享有國際聲望的畫家之一,中國當代美術的宗師,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作為20世紀的中國畫家,林風眠是在融合中西基礎上的中國現代繪畫開創者。林風眠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理解,與同時代的其它畫家不同。他對待外來藝術的態度並不是「西體中用」,可以說是「西器中用」。雖然有人認為他是以西方藝術的視角切入本土繪畫,在歐洲繪畫觀念的基礎上運用傳統繪畫資源,但不能不承認,林風眠的繪畫確實是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精神、強烈的現實情懷的中國現代藝術。從1938年至1977年,整整40年的漫長光陰,林風眠始終作著寂寞的藝術探索。這期間包括了:重慶時期(1938-l945)杭州時期(1945-1951)上海時期(1951-1977)三個時期略有變化,但內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貫的。就題材而言,這一時期主要是風景、仕女、禽鳥、花卉、靜物和舞台人物。作品的色調明朗,情緒轉為平和,對現實人世的實感演化為對自然和虛幻人物情境的描繪;水墨和彩墨成為主體形式,油畫漸少甚至不見了。激越的吶喊和沉重的悲哀轉換為寧靜的遐思和豐富多彩的抒寫。林風眠第三階段尤其是50歲以後的作品不乏輕快、明麗、輝煌的色調和情境,但許多作品籠罩著一層孤獨寂寞的薄霧。林風眠一再重複這寂寞的意境,或者並非有意,只是喜歡而已。但正是在無意中的情感流露,才發自靈府。真誠的畫家選擇某種形式和結構,創造某種境界,總是與他的某種情感傾向和意識層面相對應的,誠如心理學家所說的「異質同構」。1977年,林風眠被獲准出國探親,並從此移居香港,直至逝世。在港十幾年,他數度赴巴西探親,重遊了闊別60載的巴黎,先後在日本、法國、香港、台灣辦了個展。香港是國際性的大都會,賣畫方便,信息靈通,閉塞耳目的日子永遠過去了。但他年逾八旬,習慣了安靜生活,不輕易待客,也極少參加社交活動。身邊有義女馮葉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及展覽、賣畫等諸事宜。這是他數十年來最舒心、自由的時期。1988年前後,林風眠多次以基督、修女為題作畫。水墨著色,方構圖,以黑色的基調,線描退居其次。林風眠早年不信仰基督,也沒有見過關於他晚年入教或信教的記述。為何臨近90歲畫起了宗教題材?一般而論,《基督》應是他的借寫之作,即借這一題材表達他的人生體驗:受難的和在受難中升華自己精神的體驗。1989年的《惡夢》、《痛苦》、《屈原》把上述主題推到了極點。《惡夢》和《痛苦》都是橫幅,寬1.5米以上,在林風眠的水墨繪畫中均為罕見的大幅。這幾件作品,是早年《人道》、《痛苦》、《悲哀》主題的重現。畫家晚年的創作彷彿又回到了青年時代,甚至比青年時代愈加強悍和勇毅。悲哀已不多,孤寂的抒情也一掃而光,只有濤聲般的沉吟與響雷般的吶喊。對這一巨大的變化,我們應給予充分的重視。《春晴》、《江畔》、《仕女》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徐悲鴻、林風眠和劉海粟等,都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是已經接近了「東西方和諧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畫家。林風眠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家,主張「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林風眠終生致力於融合中西繪畫傳統,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1991年辛未8月12日92歲的林風眠在香港港安醫院不幸逝世。

鍊鋼工人

林風眠 冶煉圖

陶工 鏡心 設色紙本

木匠 鏡心 設色紙本

林風眠 山居相馬林風眠山居相馬布面油彩林風眠的《山居相馬》堪稱佳作。此作品原藏者為時任上海美協主席的沈柔堅,他在回憶林風眠當時的創作狀態時說,此幅《山居相馬》所描繪的正是林氏家鄉親切而又美麗的風光景物。創作中林風眠充分運用了戲曲人物簡約、抽象的表現形式,人物和瘦馬寥寥數筆已呼之欲出,背景用一片嫩綠的樹林作為襯托,令畫面清新亮麗;微風襲來,柳葉彷彿沙沙作響,完美地傳遞著春意;斑駁的泥土地,低矮的土籬笆無不表達了畫家對故鄉的思念;一匹黝黑的馬駒顯得溫順、忠誠;畫面一側站立的長者,頭盤髮髻,束著腰帶,兩腮雪白的鬍鬚尤為顯眼,這正是林風眠記憶中祖父的形象。這幅畫的創作反映了林風眠在一段特殊時期的心理狀態。當時,林風眠因藝術界的種種紛爭而心情沉悶,加之他的夫人又攜愛女離他而去定居巴西。這時候的林風眠面臨著事業和生活的雙重困境,不由因世態炎涼而心生倦意,對兒時家鄉淳樸而單純生活的嚮往與日俱增。當時林風眠曾對沈柔堅說:「還不如回家種地去!」畫中表達的正是他對家鄉和親人的那份暖暖的溫情和眷戀。此類題材在林風眠油畫作品中甚為罕見,更顯珍貴。

林風眠 校園

林風眠《江舟》 彩墨畫 69x67.5cm 20世紀40年代

江畔 1939

夏 1990

飛天 油畫 布面

人物冊頁 冊頁 (八開)

半卧仕女

黑衣仕女 1940年作

花間仕女花間仕女彩墨紙本1940年作林風眠的「仕女」系列構圖同樣為方形布陣,拋棄傳統的捲軸式緩慢地敘述,畫面單純明朗、主題突出。以色為主,適當加入水墨,對印象派的光源色和補色、野獸派和表現主義的主觀色澤,還有綜合立體派的平塗色在這幅作品中都有所展現。對線條的處理一反傳統繪畫「力透紙背」的審美標準,吸取了傳統瓷器上的繪畫特點,筆法韌而有力,這些都使人物的質感和光澤更為鮮活。在已經出現過的諸多「仕女」中,該幅創作於40年代的仕女是少數以更為豐滿的布局和熱烈的人物形態為特點,極為突出的一幅。造型簡潔、生動,特別人物背景筆法的渲染,與西方繪畫大師馬蒂斯有異曲同工之妙。此類仕女一改古典仕女溫婉柔和的氣質,熱烈而明快,帶著誘人的氣息,安靜而撩人,寂寞而孤獨。

林風眠《少女》 彩墨畫 68x67.5cm 20世紀40年代

著洋裝的仕女

雙 妹雙妹鏡心設色紙本本幅色彩繽紛,從人物身上的衣服,以至斜靠的座椅、小圓桌上擺放的植物、背後的布幔等,皆色鮮明亮耀目。圖中人物排列亦有異於他筆下一般的仕女畫,並非著眼於優雅,卻別具一種閑暇自適,略帶慵懶之隨意率性,這種跡近南國午後氣溫暑炎令人懨懨生倦的氛圍,恰好與色彩調子契合,觀者不期然聯想到熾熱的熱帶風情。畫里人物位置排呈「v」字型,兩位主角身軀略呈斜靠側倚,以桌上植物分隔,令不同色調的配置自生協調。兩人物間的互動關係更見活潑生動,打破程序化的規限,就似置身家居中閑話聊天,這種愜意之態在畫家60年代作品中亦是極少流露的。

小薇 1963年作小薇1963年作《小薇》1963年創作,是迄今為止看到的林風眠甚少有確切記錄的人物畫;畫面中的那個少先隊員,是時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秘書長的呂蒙先生的女兒徐小薇(呂蒙原名徐京祥),這是林風眠一生中唯一畫過有著政治標記——「紅領巾」的作品,也只有對著純樸天真的少先隊員,畫家才能煥發出創作激情。雖然《小薇》是有確切物件的人物畫,但作品並不完全注重這個的特定人物形象地刻畫,而是注重畫面內在語言的把握,作為畫面主要形象的「小薇」也以概括的造型和簡捷的勾線凸現出來,特別是那些果敢而濃黑的線條,不僅與少先隊員的白襯衫形成了對比,而且也使畫面更加深沉有力,由此透露出畫家內在的激情與活力。與處理人物形象不同,背景與近前的花台則更加奔放洒脫,近前的花束不僅色彩濃艷蔥鬱,而且結構塊面與花台几案相互穿插映照,既自然放鬆又嚴謹整飭。《小薇》是林風眠一生中富有特殊紀念意義的作品,它不僅印證了林風眠與呂蒙之間的友情,也印證了現實主義時代美學思潮在林風眠作品中的折射。

花叢

少女

小 花

裸 女 1934

附記:林風眠-人物生平要想通過一篇小文來完整地勾勒出林風眠,這無疑是不可能的。在近代的中西融合派畫家中,林風眠是比較特別的一位——作為中國近代兩所國立藝術學府的執掌者;早年曾風風火火地提倡過「走上十字街頭」的藝術運動,而晚年卻似乎截然相反地回到藝術的「象牙塔」;加上他畫中所流露出的那種難為人道的寧靜氣息……這一切,都為他的一生添上幾許神奇的色彩。夢開始的地方一條清澈的小河緩緩地流過寧靜平凡的小古鎮,每當到了岸邊槐櫸樹開花的季節,黃色的花兒就像夢中的符號一般飄落在小河中、路徑上……。1900年11月22日,林風眠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小古鎮上--廣東省梅縣(古稱嘉應州)白宮鎮閣公嶺村。對於幼年的林風眠來說,當帶著他上山打石頭的祖父任其在山林草叢中玩耍時,故鄉那"並不特別美麗"的風貌卻由此賦予了他愛好自然之美的心靈。祖父林維仁曾告誡小孫子:"腳下磨出來的工夫,將來什麼路都可以走。"老人樸素、勤勉的形象直到晚年仍深深地印在畫家的記憶中。父親林雨農也是傳統的石匠手工藝人,不過,除了會刻石頭外,父親還會在紙上畫幾筆,這讓林風眠從小就對繪畫產生了濃郁的興趣,並按著《芥子園畫譜》自習不綴。15歲時,林風眠考取了省立梅州中學,在此期間,他和日後的好友林文錚、李金髮等一起組織了一個「探驪詩社」。切磋詩藝,並任副社長,「事出乎沉思,義歸乎翰藻」的《昭明文選》是他課餘最愛讀的書。對於繪畫,他更為迷戀,當林風眠的親戚從南洋帶回來一些印有外文插圖的小舶來品,那種色彩豐富、形象逼真的畫風使得從小臨摹慣了《芥子園畫譜》的林風眠看到了另一個不同的藝術世界並心迷嚮往。當時,林風眠的繪畫成績深得繪圖教師梁伯聰的讚賞,這位我們知之甚少的老先生髮現林風眠形象記憶能力特強,圖畫過目不忘,並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創造。梁老先生認為學生畫得和自己一樣好才能得100分,而卻經常在林風眠的圖畫作業上打120分,對林風眠的欣賞有此可見。20世紀20年代,正值中國青年學生的留洋運動熱潮,1919年7月,中學剛畢業對前途感到彷徨的林風眠收到了梅州中學的同窗好友林文錚從上海發來的信函,獲知了留法勤工儉學的消息,對歐洲藝術有著美好憧憬的他遂告別父老前往上海和林文錚一同作為第六批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登上了法國郵輪奧德雷納蓬(AndreleBon)號,開始了他在歐洲的求學之路--實現夢想的路。歐洲遊學1920年1月,奧德雷納蓬號抵達了法國的馬賽港,隨後在安排下林風眠一行進入楓丹白露市立中學進行法文補習同時以學寫招牌油漆工的收入維持生活。1921年,林風眠和李金髮一起轉入法國國立第戎美術學院這所位居法國六大國立美術學院榜眼之位的高等美術學府學習,他的才華深得校長耶西斯的器重。9月,在耶西斯的推薦下,林風眠和李金髮又一起轉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EcoleNationaleSuperieuredesBeaux-Arts)就讀,並得以進入被時人譽為「最學院派的畫家」柯羅蒙(Cormon)的工作室學習,幼年對西方繪畫的憧憬使林風眠一度完全沉迷於細緻、寫實的自然主義學院派畫風中——「自己是中國人,到法後想多學些中國所沒有的東西,所以學西洋畫很用功,素描畫得很細緻。當時最喜愛畫細緻寫實的東西,到博物館去也最喜歡看細緻寫實的畫。」不久耶西斯專程來看望這位學生,這位深受現代派和「東方藝術」影響的浮雕藝術家對林風眠提出了嚴厲而誠懇的批評:「你是一個中國人,你可知道,你們中國的藝術有多麼寶貴、優秀的傳統啊!你怎麼不去好好學習呢?去吧,走出學院的大門,你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研究學習吧,尤其是東方博物館、陶瓷博物館,去學習中國自己最寶貴而優秀的藝術,否則是一種最大的錯誤。」同時他還告誡這位有才華的學生:「你要作一個畫家就不能光學繪畫,美術部門中的雕塑、陶瓷、木刻、工藝——什麼都應該學習。要像蜜蜂一樣,從各種花朵中吸取精華,才能釀出甜蜜來。」這促使林風眠邁出藝術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重新發現「東方藝術」的魅力,並關注起現代主義藝術。從此,巴黎的盧浮宮、東方美術館、陶瓷博物館中經常出現林風眠瘦小的身影,在這些藝術殿堂里,林風眠啃著麵包、拿著畫具仔細地研究,他了解到歐洲藝術最近幾十年的巨大變化,努力地從中汲取藝術的營養。初識蔡元培回到法國之後,帶著新婚的浪漫,林風眠立刻投入到創作中去。他和劉既漂、吳大羽、林文錚、王代之等就組織了一個強調美術學理研究的繪畫沙龍組織--"霍普斯會","霍普斯"(Phoebus)的含義即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在歐洲古典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主宰光明、青春和藝術,無疑這一名稱具有隱喻強大的生命力和指導方向的雙重含義,正表現了青年林風眠為世人創造有生命的藝術的信念。1924年二月,"霍普斯會"聯合另一個旅法藝術團體--美術工學社(注重美術工藝製造的研究)發起成立了"中國古代和現代藝術展覽會籌備委員會",決定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舉辦一次中國美術展覽會,並特邀當時正旅居斯特拉斯堡的蔡元培為名譽會長。5月21日,"中國古代和現代藝術展覽會"正式開幕,在這個"巴黎各大報,幾無不登載其事"的展出中,林風眠展出了包括14幅油畫和28幅彩墨畫在內共計42幅作品,並被法國《東方雜誌》記者評為"中國留學美術者的第一人"。年輕的校長由中國近代教育界領袖蔡元培於1918年所創立的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是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一所美術學校,1922年更名為北京美術專科學校,1926年改為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增設音樂、戲劇兩系。1926年國立藝校因為學潮風波決定由學生自己投票選舉校長,由於蔡元培的鼎力推薦和前期回國的王代之的大力宣揚,林風眠以得票數第一被國民北京政府任命為國立北京藝專校長--全世界最年輕的藝術院校校長。西子湖畔,新藝術的搖籃1928年4月8日,國立藝術院(1929年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在美麗的西湖羅苑補行了開學典禮。蔡元培親自到會祝賀並發表講話:「自然美不能完全滿足人的愛美慾望,所以必定要於自然美外有人造美。藝術是創造美的,實現美的。西湖既然有自然美,必定要再加上人造美,所以大學院在此地設立藝術院。「正如國立藝術院組織法中所述:」本院以培養專門藝術人才,倡導藝術運動,促進社會美育為宗旨。「杭州藝專的教育方針秉承了林風眠的一貫主張,」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不過,林風眠也吸取了北京國立藝專的教訓,他認識到要辦好自己的學校,貫徹自己的教學主張,就必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和優秀的教學隊伍,當時林風眠任校長兼教授、林文錚任教務長,克羅多任研究部導師,吳大羽為西畫系主任、潘天壽為中國畫系主任、李金髮為雕塑系主任、劉既漂為圖案系主任、王代之為藝術院駐歐洲代表;其餘象蔡威廉、潘玉良、李風白、方干民、李苦禪、劉開渠、姜丹書等,都是當時的骨幹。中國現代繪畫史上一所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為現代中國培育了大量優秀藝術人才的現代教育模式的藝術學院正是在這批藝壇精英分子的努力下開始成長的。藝術與人生在談及林風眠的文章中,都不應該迴避杭州藝專「西湖一八藝社」的故事。林風眠在創建「藝術運動社」的同時,藝專內的學習氣氛濃烈,各種學生自發的團體組織紛紛建立,「西湖一八藝社」無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但它的著名並不是在於創造了多麼不朽的作品,而是它的分裂。1930年春天,「西湖一八藝社」在上海舉行了首次的公開展覽,在展覽的座談會上,對美聯許幸之提倡的「普羅」美術的口號,一部分社員表示了反對,反對的原因是「普羅」美術的提法違背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宗旨,而另一部分「普羅」美術的支持者們則略去了「西湖」二字,挾「一八藝社」的遺號,匯入了魯迅剛剛在滬上掀起的新一輪不同宗旨的藝術運動。在這群堅信「為人生而藝術」的同志中有陳卓坤、于海、陳鐵耕、後來犧牲的姚夏朋和曾為林風眠破格錄取並搭救過的張眺,以及當時正在法國勤工儉學、最終棄畫從詩的艾青等。風眠體的誕生1937年,林風眠在苦心經營的杭州藝專已度過了十個春秋。一年前,代表著林風眠「藝術運動」精神的《亞波羅》出到第17期終於不再出版了,對於來林風眠來說,這是他一個時期的結束,也是亞波羅精神的終結,從此,改造社會的藝術運動對於林風眠而言,已不再是他的夢想了。象徵著進取、熱情的亞波羅精神被平靜、深沉的悲劇精神所代替,這種精神的實質正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所寫到:「因為你,雖飽經憂患,卻沒有痛苦,以同樣平靜的態度,對待命運的打擊和恩寵;能夠那麼適當地調和感情和理智,不讓命運隨意玩弄於指掌之間,那樣的人才是真正幸福。」而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風眠體正是這一有如月光一般冷凝的悲劇精神的藝術反映。尾聲從1937直到1991林風眠去世為止,在50多年的時間裡,林風眠大多數時候過得都是半隱居式的生活,除了在藝術的探求上一如既往地投入熱情和心血外,他對其他事都顯得不那麼地關心,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唯唯諾諾。經歷了過多的政治經濟事件,對於名聲和榮譽,他已看淡了。林風眠-藝術特色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他的畫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他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於是一位富於創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後輩畫家產生過極深遠的影響。林風眠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林風眠-藝術成就林風眠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是已經接近了「東西方和諧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畫家。受到學界泰斗蔡元培的賞識與提攜,成為中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的首任院長。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張「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培養出李可染、吳冠中、王朝聞、艾青、趙無極、趙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藝術名家。


推薦閱讀:

攝影佳作欣賞:50張令人屏息的精彩攝影作品
詩乃酒之華 「虛靜」出佳作
油畫-名人佳作 呂斯百之《風景》
好友佳作欣賞
佳作欣賞 ▏大美沂蒙

TAG:人物 | 名人 | 油畫 | 肖像 | 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