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上海灘的西方冒險家雷士德

他把愛留給了這座城市

  雷士德出生得比哈同還早,1840年,他出生於英格蘭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頓。就血統來說,他比哈同要來得純粹一些,他是正宗的英國人,如同樂濱生是正宗的法國人,雷瑪斯是正宗的西班牙人。

  如果沒有那個預言,雷士德將十分安靜地生活在他的南安普頓,至多作為一個建築設計師終老於倫敦,但家族中的一個可怕預言讓他懷著萬分的恐懼而出離南安普頓。

  那是在雷士德剛剛成為建築學的學士之後,他的三個哥哥原因不明地相繼死去,這個情景讓雷士德既害怕又困惑,求教於人,卻被這樣告知:「你必須離開自己的家鄉,而且越遠越好。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逃脫命定的災難,才有可能從你家族的可怕預言中掙脫出來。」  暫時不知是誰建議雷士德前往中國上海,或許,在他出逃的時候,關於遠東這座城市的種種說法在南安普頓已沸沸揚揚地傳揚開來?

  1867年,雷士德搭乘上一條貨輪漂洋過海前往上海,與他結伴而行的還有一個英格蘭人,他叫馬立斯。眺望著茫茫大海的時候,雷士德不會想到他與馬立

  斯兩人將在上海開闢的錦繡前程,也不會想到日後成為他生意合伙人的馬立斯將擁有奢華的馬立斯花園(今瑞金賓館)。

  雷士德抵達上海的時候,上海正進入它的第一個經濟增長、市政發展的高峰期,若以貴金屬作形容,那應該就是上海的紫銅時代。

  其時,小刀會的起義早已煙消雲散,而太平天國引起的巨大社會激蕩也正在逐漸地平息。1863年,英美兩國在上海的租界合而為一公共租界,面積為10685畝,在這塊地域上理應產生眾多建築供領事、大班和西方形形色色的冒險家們居住與享用。此外,這個時候,兩次中英戰爭已讓一度還十分狂妄自大的清帝國有了一點清醒,而洋務運動的掀起,則讓西方人在中國、在上海的存在變得合情合理,這時上海道台與麥華佗們的關係,想來比巴富爾、阿利國們是要來得更加和諧一點。

  雷士德可謂適得其所,他是個正宗的建築系畢業生,對渴望發展和成長的紫銅時代上海來說,最缺的不就是建築設計師嗎?雷士德立刻便被公共租界工部局聘用,負責起租界中的城市規劃與建設監督。

  雷士德在工部局也就工作了三四年,隨後,他退出工部局,自己開了一個建築事務所,它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德和洋行。雷士德顯然是個智商、情商都十分了得的人,他的強項遠遠不止建築這個,通過房地產參股合資或收購股票等等不同方式,他成為上海多家商行、公司的股東甚至是主要股東,一度,他還擔任了字林洋行董事長,控制了上海灘最大的西方報業印刷出版集團字林西報。也就在這時,上海灘最早的地產商巨頭史密士開辦了史密士洋行,邀請雷士德做自己的合作夥伴。雷士德欣然同意,成為史密士洋行的股東。19世紀80年代,當史密士退休回到美國,其名下的房地產全部轉入雷士德名下,轉瞬間,雷士德便成為上海灘的房地產巨子,相比之下,後來上海灘地產首富哈同,這時還在虹口四卡子與羅迦陵纏纏綿綿。

  1913年,雷士德的事業有了再次飛躍,他與當年與他共乘一條海輪前來上海的馬立斯以及另外一個英國冒險家約翰遜重組德和洋行,後來的歷史證明這是上海灘上最為著名的一個建築事務所,它有先施公司、日清汽船公司(1921年)、普益大樓、台灣銀行、上海仁濟醫院、雷士德工學院、三菱銀行以及迦陵大樓等等作品留給上海。

  雷士德功成名就。

  當年那個因逃避家族的可怕預言而倉皇地來到上海的雷士德,已經因自己卓著的成績而被選作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董事,法租界公董局的董事、副總董。1916年,雷士德已經76歲的高齡,他選擇了退休。有意思的是,他沒有重回自己的故鄉南安普頓,他選擇的是在上海度過他人生中的最後歲月。

  1925年,那是上海將由「白銀時代」過渡到「黃金時代」的時期,雷士德很遺憾地沒有目睹到「黃金時代」的上海,他在這年的5月去世,安葬於靜安公墓(今靜安公園)。去世前,他留下了一份很長的遺囑,在遺囑里他這樣說道:「在將近六十年中,我主要和永久的定居處一直在中國的上海,現在如此,以後也將如此……」

  隨後,雷士德在遺囑中明確規定,當他去世後,他名下的全部產業都委託工部局管理,並由他指定的親朋好友監管,但所有錢財都必須用於發展上海的教育衛生事業。

  雷士德熱愛這個帶給他生命安寧和奇蹟的城市,那麼,他留給上海有多少財產呢?

  根據雷士德基金會對雷士德遺產作的統計,截至1926年,雷士德的全部資產估價為1434萬兩白銀,由於雷士德的遺產多半為房地產,僅土地就有600餘畝,到1927年,雷士德基金會再次估價時,他的遺產總價已經飆升為2000萬兩白銀,其時,赫赫有名的滙豐銀行上海分行全部註冊資本也剛好是2000萬兩白銀,這個細節足以佐證雷士德曾經創造的財富有多雄厚了。

  終身未娶的雷士德將上海當作了自己的另一個故鄉,為此,他明確要求在他死後,遺產中的其中一部分必須用來給上海建立一所大學,醫學或工學的大學。

  為了滿足雷士德生前的最後願望,雷士德基金會在聽取了香港大學H·G·厄爾博士、瓦爾特·布朗教授以及已退休的倫敦北方理工學院的校長R·S·克萊博士的種種意見後,開始了建校準備。1934年2月17日,雷士德工學院舉行了奠基儀式,時任英國駐滬總領事白利南與南京國民政府的教育部長王世傑共同為工學院開工作基石奠基,1334年10月8日,雷士德工學院與附設中學同時開學。

  雷士德工學院的主體建築佔地1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99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中間為五層樓高,兩側為階梯狀,逐步降為四層與三層。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中,日軍出動飛機多次轟炸上海,給上海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與此同時,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也被國人認識,當上海掀起「航空救國」的浪潮時,在德和洋行的精心設計下,雷士德工學院被設計成一架戰鬥機,在當時,這確實可以稱作是個充滿了想像力的設計。而整幢建築的立面及空間中的一些細部,又以天平、角尺、齒輪、圓規、燒杯等科學儀器或機械圖案作為裝飾,細微之處盡顯工學院的特性,讓人很是嘆服。

  工學院設建築系、土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等專業,身為虔誠的基督徒的雷士德,卻沒有將他的文化強行納入工學院,根據遺囑,工學院不設與宗教相關的課程,此外又規定必須以華人學生為主要生源,也可適當地接納除英國、美國、法國這三國之外的其他國籍學生。  那以後發生的一切相信雷士德決不想看到。

  1937年,當「八一三事變」在上海發生,虹口區迅即被淪為了日佔區,在該年底前,為躲避戰火,雷士德工學院的許多英國教師返回了祖國,工學院的教學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1942年年底,在太平洋戰場上吃了大敗仗的日本人惱羞成怒,在上海,將所有英國人都關進了集中營,雷士德工學院中的英國教師也不例外,這讓雷士德工學院陷於徹底癱瘓。要到1945年後,重獲自由的英國人要求南京國民政府讓雷士德工學院恢復開學,但因為之前雷士德工學院被日本海軍佔用,而此時的校舍已被南京國民政府以敵產沒收,又由於戰亂導致了雷士德基金會資金的嚴重流失,雷士德工學院再也沒有恢復原狀,直到1949年以後成為上海海員醫院。

  或許,我們並不能真正地理解雷士德的內心,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中。或許,歷史的真相要再過多少才會浮現而起,也許再過幾個世紀。我們可以確認這麼一點,對1887年來到上海,並在1925年上海去世的雷士德來說,當他即將走完自己全部人生之旅時,並沒有像史密士、雷瑪斯、老沙遜、賽斯·馬勒那樣地攜帶許多金銀而回家鄉耀祖光宗,他留下了全部財產,給這座叫做上海的城市,他將上海當作了自己的家鄉。

  冒險家,他們還有多少的東西是我們不知的呢?


推薦閱讀:

上海傳奇之二:上海灘的紅色傳說
上海灘網
你為什麼喜歡新上海灘裡面的張國榮?
她是33年前上海灘馬雲,71歲出獄再造千萬身家(下)
老版《上海灘》罕見幕後照片:那時周潤發才25歲,趙雅芝真美!

TAG:上海 | 西方 | 冒險 | 海灘 | 闖蕩 | 上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