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父母先別急

孩子發脾氣,父母先別急來源:北京青年報

佳教指導◎付小平

在一次講座中,有位媽媽在提問環節向我諮詢:「兒子今年五歲了,比較敏感,遇到事情的時候總喜歡哭鬧。在如何對待孩子哭鬧的問題上,我和老公產生很大的分歧。爸爸希望採取冷處理的方式,來糾正孩子這個不好的習慣。我覺得應該接納孩子,給孩子更多的安慰。不知道哪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發脾氣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面對發脾氣的孩子,父母很多時候都束手無策,甚至弄得自己一點脾氣都沒有。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自我意識不斷發展,每天要應付那麼多新鮮經歷,發脾氣也是正常的情緒表達。

嚴格來說,發脾氣是孩子憤怒情緒的一種表達。兩歲左右的孩子是最容易發脾氣的,當不能滿足生理需求時,比如餓了或困了的時候以及生病期間,情緒就容易爆發。不過,這種情緒爆發的時間一般很短,大多數時候維持在五分鐘以內。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憤怒情緒持續的時間就會更長。引發憤怒情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權威的衝突,難以養成習慣和社會關係的困難等等。

孩子發脾氣可分操作性和氣質性兩種

發脾氣也是孩子對父母要求的一種反應方式。國外有心理學家把孩子發脾氣區分為兩種類型:操作性發脾氣和氣質性發脾氣。

操作性發脾氣是指孩子通過發脾氣來讓父母給他們想要的東西。比如,到超市購物,自己想要的玩具沒有得到滿足,有些孩子就會倒地耍賴,希望得到這個玩具。

氣質性發脾氣是指孩子氣質中的某方面受到侵犯,所以做出強烈的憤怒反應。比如,出去玩的時候,事先說好的行程安排突然改變,適應力差的孩子就可能會爆發;對某些面料敏感的孩子,就可能會因為穿衣服的事情爆發情緒。

其實,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是否會發脾氣,而是關注孩子發脾氣以後是否能夠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更為關鍵的是,我們需要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進行歸因,針對不同類型的發脾氣,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

操作性發脾氣:父母要學會堅定地拒絕

這種類型的發脾氣,孩子大多都有明顯的意圖和目的,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就會採用發脾氣的方式來逼迫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表面上是在哭鬧,實質上是在威脅。

遇到這種類型的發脾氣,如果父母一味地遷就孩子,無止境地滿足孩子,就會讓孩子意識到只有通過發脾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除了發脾氣,孩子就無法學會通過其他方式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堅定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同時,我們也要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的興趣和關注點轉移到父母可以接受的事情上,讓孩子不再糾結於自己想要得到而父母不允許的東西。

有些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令父母很難對付,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先讓孩子冷靜。對於自控力不強的孩子來說,很多時候會出於衝動的心理強烈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一些要求。一旦過了那個興奮勁兒,他們很快就會淡忘最初的念頭。

氣質性發脾氣:父母要學會溫柔地接納

這種類型的發脾氣,主要是自身氣質方面受到侵犯後引發的強烈反應,很多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目的和企圖。他們通過發脾氣就是在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和不安。這種情況下的哭鬧,與其說是憤怒的情緒,倒不如說是難過的心情。

遇到這種類型的發脾氣,父母就要學會溫柔地接納孩子的這種情緒,最好的做法就是先給哭鬧的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同時,我們需要耐心引導,幫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但最好是能提前預估到孩子的情緒,通過提前溝通,可以舒緩或釋放孩子的情緒,甚至可以避免孩子的無理取鬧。

此外,家長也需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經常對別人亂髮脾氣。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無論好壞,都可以在家長身上看到影子。一個亂髮脾氣的孩子,家中一般都能找到一個「榜樣」。當然,孩子學習的「榜樣」不一定是父母,也有可能是長期跟孩子生活的祖輩或者照顧孩子的保姆。

作為家庭成員,無論是誰,都要在家裡以身作則,不要動不動就亂髮一通脾氣。我們不亂髮脾氣,雖然不能確保孩子就一定不會這樣做,但只要我們用態度和行動堅定地給孩子做好榜樣,學會克制自己和調節情緒,孩子的問題起碼不會變得更糟。

(付小平,教育學者、親子教育專家、復旦大學博士,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兒園》、《把孩子溫柔地推開》。)

推薦閱讀:

怎麼做,才能坦然面對身邊的人的離去?
從出生時間查你與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與吉凶
23歲的他愛上41歲韓國女星 寧與父母斷絕關係也要娶
不看悔掉腸子|孩子人生的頭三年,父母常見的14個誤區

TAG:孩子 | 父母 | 脾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