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

第四章 新石器時代第一節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述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 大約距今1.2萬年左右,更新世結束,全新世開始,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根本區別是人類經濟生活的變革。舊石器時代人類以採集和漁獵為生,屬「攫取性經濟」;新石器時代有了農業和家畜飼養業,屬「生產性經濟」。新石器時代人類除使用打制石器進行生產外,主要使用磨製石器進行生產。過去將陶器的出現也作為新石器時代的開端之一,但實際上,打制石器中出現石斧、石錛、石鋤等農業生產工具,但尚未見陶器時,農業即已產生。二、新石器時代諸文化因素的關係(一)磨製石器和農業的關係 磨製石器是適應農耕的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凡是農業經濟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如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各種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其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磨製石器也比較普及。反之,凡農業經濟不發達,而採集、漁獵經濟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如北方沙漠草原地區和東南沿海的「貝丘遺址」地區,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占較大比重,而磨製石器則不發達。(二)制陶業和農業的關係 陶器是農業產生以後,為適應炊煮穀物性食物的需要而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將狩獵和捕撈的獸類、魚類放在火上燒烤即可食用,採摘的果實更是不用加工就能食用,所以人類沒有製作陶器的意念。新石器時代初期農業雖已產生,但收穫甚少,仍以狩獵捕撈為主,所以對陶器的需求亦不迫切。根據民族學材料,人們可以將石子烤熱在上面加工食物,也可在土灶上燒烤食物。原始農業的發展,人們對穀物食品的依賴性增加,是陶器產生的客觀條件。凡農業比較發達,亦即磨製石器發達的黃河、長江流域的各種新石器時代文化,人們食用粟、稻,以陶器炊煮的需求迫切,制陶業都比較發達,反之,北方沙漠草原、東南沿海「貝丘遺址」地區,細石器比較發達的地區,制陶業都不發達。 新石器時代在農業、磨製石器、陶器等諸文化要素中,農業是其中的核心。只有農業的發展,才能促進磨製石器和陶器的發展,只有農業發達的新石器文化,磨製石器和陶器才能比較發達。反之,農業不發達的地區磨製石器和陶器都不發達。三、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期過去,考古學界以磨製石器、制陶業、農業和家畜飼養業作為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四個基本要素,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年代,一般被認為是距今七、八千年。現在以經濟的發展變化,主要是農業和家畜飼養業的出現作為新石器時代開端的標誌。根據農業、石器、陶器等文化因素的發展變化,中國新石器時代可分為早、中、晚期三個發展階段。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年代提前到距今1萬年至1.2萬年。(一)新石器時代早期新石器時代早期又可分為前陶時期和有陶時期。前陶時期的主要遺址有山西省懷人縣鵝毛口和陝西省大荔縣沙苑等。有陶時期為陶器的萌芽期,主要遺址有江西省萬年仙人洞等。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仍以打製為主,磨製少見,且一般為局部磨光,整體磨光罕見。已出現農業生產工具和穀物加工工具,如砍伐器、石斧、石錛、磨盤和磨棒等。陶器火候低,質地粗疏,夾砂器多,吸水性強,器形為圜底或平底,不見三足器。當時的農業為撒播或點穴播種,不翻耕。家畜飼養以牛、羊為主,豬因需喂穀物,少有飼養。早期的年代為距今11000年至7500年。(二)、新石器時代中期新石器時代中期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的有黃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北辛文化,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東北地區的興隆窪文化等;後期的有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馬家窯文化,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陶器從手制逐漸發展到慢輪修整;陶胎從較厚且不均,發展至陶胎厚薄均勻;陶系從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少,發展至泥質陶比例上升;器形從以圜底、平底為主,圈足、三足少見,發展至圈足、三足器增多,並出現尖足器,長江流域的鼎,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炊器;彩陶在後期已經普遍出現。石器從打製為主,磨製少見,發展為以磨製為主,打制所佔比例減少。穿孔石器大量出現,新出石鏟、石耜、石鋤等掘土工具。農業已從火燒點播,發展至翻土鋤耕。黃河流域普遍種植粟,長江流域種植水稻,說明已有灌溉農業。豬已成為一種主要的家畜。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墓葬中發現玉豬龍、玉佩飾等隨葬品。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年代,大約為距今7500年至5000年左右。(三)新石器時代晚期 新石器時代晚期亦可分為前後兩期,屬於前期的有黃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廟底溝二期文化,長江流域的屈家嶺文化、崧澤文化等;屬於後期的有黃河流域的後崗二期文化、王彎三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文化、龍山文化、齊家文化,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陶器製作在慢輪修整的基礎上,從開始整體輪制發展至普遍使用,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出現的蛋殼黑陶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陶系大多以灰、黑色為主,彩陶已衰落。突出特點是出現以鬲、斝、鬶、甗為代表的袋足炊器。石器磨製精細,器形變小。穿孔石刀、石鐮等收割工具普遍使用。有段石器和雙肩石器是東南沿海地區最富特徵的器形,三角形穿孔石犁、耘田器是太湖流域最具特徵的生產工具。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普遍發現禮器性質的玉琮、玉璧、玉斧等隨葬品。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長江流域已大體進入發達的鋤耕農業階段。太湖流域可能已發展至犁耕農業階段。北方草原沙漠地區在整個新石器時代,其農業均不甚發達,漁獵經濟始終占重要地位,新石器時代晚期,漁獵經濟逐漸向畜牧經濟過渡。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年代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四、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區系新石器時代雖然較舊石器時代有所進步,但是人類與自然鬥爭的能力仍然很低,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環境的制約。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的差異較大,因而人們的生產活動的內容和習俗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不同地區的人們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房屋、墓葬等遺存的不同。這是形成不同文化區系的根本原因,一般來說,新石器時代的區系大體分為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華南地區和北方沙漠草原地區,上述四個地區的考古學文化都有從早至晚的發展序列。第二節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一、黃河中游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迄今在黃河中游地區只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前陶文化遺址,一處是山西省懷仁縣鵝毛口的石器製造場,一處是陝西省大荔縣的沙苑文化。有陶時期的遺址尚未發現。鵝毛口石器製造場發現打制或刃部磨光的石斧、石鋤等農業生產工具,說明當時農業已經產生。沙苑文化也發現類似磨製石斧類的打制石斧以及細石器等。二、黃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一)黃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前期文化,有老官台文化(或稱大地灣文化)、裴李崗、磁山文化。 老官台文化,分布在渭水流域及丹江上游地區,經發掘的遺址主要有甘肅秦安大地灣,陝西寶雞北首嶺、華縣老官台和元君廟等。大地灣發現三座圓形半地穴式建築,面積僅五、六平方米,不見灶坑,有斜坡式門道,地穴周壁的柱洞向中心傾斜,說明是一座窩棚式房屋。大地灣和北首嶺發現集中墓區,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北首嶺發現一座5人合葬墓,其中三人為一次葬,兩人為二次葬。隨葬品多為陶器,一般三、四件,最多十幾件。大地灣有隨葬少量豬下頜骨的現象。石器仍以打製為主,磨製較少,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鏟、石刀、石鑿等。骨器有鏃、鏢、錐等。還有陶片改制的紡輪。陶器多以夾細砂紅陶和褐陶為主,製法有手制和模製。器形以三足器和圈足器為主,有三足缽、圜底缽、圈足碗、假圈足碗、三足筒狀罐、小口圓腹壺等。三足器多飾網狀交叉繩紋,碗的口沿下多飾錐刺紋,三足缽和圜底缽口沿下多飾紅色寬頻,此外還有少量的線紋、劃紋、刻齒紋和附加堆紋等。老官台文化遺址的分布比較稀疏,文化層比較薄,內涵貧乏。裴李崗文化,分布在豫中地區,經發掘的遺址有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和密縣莪溝等。陶器以泥制紅陶數量為多,夾砂紅陶次之,灰陶數量少。器表絕大部分為素麵,紋飾很少見,有指甲紋、篦點紋、劃紋和乳釘紋等。常見的器形有圈足碗、缽、三足缽、壺、雙耳壺、罐、圈足壺、深腹罐等。石器以磨製為主,器形有鏟、斧、鐮、磨盤、磨棒等。石鏟多為兩端刃,還有少量的有柄石鏟、桂葉形石鏟,石鐮弓背,刃部有鋸齒,石磨盤、棒多成對出現。房屋為半地穴式,以圓形為主,方形較少,門朝南,有階梯式門道。墓葬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裴李崗墓葬頭向南,莪溝墓葬頭向西南。莪溝墓葬,凡隨葬石斧、石鏟、石鐮的墓皆為男性墓,而隨葬石磨盤、磨棒的墓則皆為女性,說明男女之間已有明顯的分工。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地區。石器以磨製為主,但較粗糙,有石斧、鏟、錛、鑿、磨盤、磨棒。磨盤底有三足或四足。陶器以夾砂褐陶最多,夾砂和泥質紅陶次之。陶器均手制。紋飾以繩紋最多,編織紋和篦紋次之,還有少量的附加堆紋和剔刺紋。器形有陶盂和支座、深腹罐、小口雙耳長頸壺、三足缽和平底缽、碗、杯、盤等。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平面為圓形或橢圓形,無門道發展為有門道。窖穴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在62個長方形窖穴中發現粟類糧食堆積,厚達0.3—2米。反映當時鋤耕農業已比較發達。另外還發現豬、狗骨骼。磁山文化年代大致與裴李崗文化相當。(二)黃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後期文化,主要是仰韶文化,於1921年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首先發現而命名。該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晉南地區,主要可分為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和西王村類型。以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的發掘資料最為豐富和典型。1、半坡類型,經過大規模發掘的遺址有陝西省西安半坡、寶雞北首嶺、華縣元君廟、華陰橫陣、臨潼姜寨。石器以磨製為主,但製作還比較原始,種類有斧、鏟、錛、刀、鑿、磨盤和磨棒等。骨器有鏃、針、錐等。陶質工具有銼和刮削器。陶器有泥質和夾砂兩種,皆手制一般為泥條盤築,小型器以手捏塑。器形多圜底、平底和尖底器,缺少三足器和圈足器。典型器有尖底瓶、細頸壺、紅頂碗、紅頂缽、彩陶盆等。紋飾主要有繩紋、線紋、錐刺紋、指甲紋等。彩陶紋飾有寬頻紋、平行條紋、三角紋、網紋、鹿紋、人面紋、魚紋和由魚紋演變而來的各種圖案。彩繪多用黑色,紅色較少。聚落布局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三部分。姜寨遺址的聚落包括五個較大的建築群和三片公共墓地。五個大的建築群被三條人工圍溝和臨河所環繞。三片公共墓地在村落的東部圍溝之外。每個大建築群都有一座大型房屋,以及多座中小型房屋。聚落中央是一個四周高中心低的廣場。五大群建築呈圓圈形圍繞在廣場周圍。所有房屋的門都朝向中心。三條大圍溝是聚落的防禦設施。幾條小圍溝可能是不同民族或家族居住區的界限。房屋多為半地穴式,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按面積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大型房屋為方形,面積從數十平方米到一百幾十平方米,中型房屋20—40平方米,小型房屋15平方米左右。大多房屋設門道。居室中部有灶坑,灶坑一端放陶罐,或挖一小坑,內存火種。地面留柱洞,可立柱支窩棚狀屋頂。半坡的墓葬已發現1000多座,可分為土坑和瓮棺葬兩種。墓地在遺址的一端,瓮棺葬則在房屋附近。墓地內的墓葬多整齊排列,葬式以單人仰身直肢葬為主。半坡發現一座兩男性合葬,一座四女性合葬墓。元君廟和橫陣的墓葬則以多人二次合葬為主。合葬墓中的隨葬品為同坑者集體所有。瓮棺葬絕大多數埋葬幼兒。葬具一般為夾砂紅陶瓮上扣一個泥質紅陶缽或盆,缽、盆上往往鑽一小孔,供靈魂出入。半坡墓葬中還發現斷指和斷肢現象。半坡類型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常見刻劃符號,其中許多符號在間隔達100公里的遺址中出現,可見這些符號在不同部族中有著相同的涵義。 2、廟底溝類型,1956年在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發掘而命名。經發掘的地點有河南洛陽王灣,陝西華縣泉護村和盂縣下孟村等。廟底溝類型在年代上晚於半坡類型,其文化因素的影響也遠超半坡類型,幾乎遍及整個黃河流域。陶器以細泥紅陶居多,夾砂紅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質灰陶。陶器製作主要為泥條盤築,慢輪修整口沿已經很普遍。典型器物有雙唇尖底瓶、曲腹碗、曲腹盆、曲腹缽、釜形鼎、灶等。彩陶較多,黑色為主,紅色少見,紋飾為圓點、弧線三角、勾葉、渦紋等,鳥紋、寬頻紋、太陽紋也屬常見。有一部分施紅衣或白衣。房屋除半地穴之外,還有地上建築,平面有方形、長方形和圓形。有的房屋內部出現一排木柱,說明這種房屋已經分間,並構成人字形屋頂。柱洞內有的加墊石片、陶片起到柱礎的作用。廟底溝遺址的兩座房屋,其中心柱下更鋪墊扁平礫石作柱礎,這在中國土木建築史上有重要意義。廟底溝類型的窖穴形狀與半坡類型接近,但普遍趨大。廟底溝類型墓葬已無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3、仰韶文化的社會形態和年代。仰韶文化延續的時間較長,半坡類型時期,婚姻和家庭形態處在母系制的對偶婚和對偶家庭階段,亦即處在母系制的繁榮階段,廟底溝類型時期以後,母系制向父系制過渡。在姜寨聚落中,以大型房屋為中心的五大群房屋是五個氏族的住所。以中型房屋為中心的一小群房屋是一個母系家族的住所。而每座小型房屋,則是供一對對偶居住的。老人與兒童不與對偶同居一室。對偶婚是群婚的殘餘。群婚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實行,即一氏族的一群男子與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的交互婚姻,即族外婚,這較舊石器時代的氏族內的血緣婚有很大進步,但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在母系制下,子女屬母方氏族,男方對子女無任何權力。男子死後必須歸葬本方氏族。所以,只有同氏族的人才能埋在一起。男女分區埋葬,男性墓區的成員是同族的兄弟,女性墓區的成員是同族的姊妹。橫陣遺址的墓葬形式是大坑套小坑,大坑中的成員屬同一氏族,小坑中的成員則屬同一家族。廟底溝類型時期開始以後,因為農業的發展,採集和狩獵經濟退居次要地位,男子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顯著,家庭和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強烈要求改變世系按母系計算的傳統觀念。在仰韶文化偏晚的許多遺址中都出現了男性生殖器的陶製品—陶祖,有的遺址還發現男性的陶塑像。這說明人們已經開始崇拜男性始祖。廟底溝類型的房屋也出現分間和套房。半坡類型時期的同性合葬、多人二次合葬等埋葬習俗逐漸消失。這些都反映母系制開始向父系制過渡。三、黃河中游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一)黃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前期文化是廟底溝二期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發現於河南省陝縣廟底溝遺址第二期文化之中,與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有著直接的承襲關係。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石器除沿用仰韶文化的一些器形外,又出現半月形穿孔石刀。還有骨鏟、骨鏃、骨針、蚌刀、蚌鐮等。此外,還發現雙齒耒的痕迹。灰坑中出土家畜的骨骼遠超同一遺址中仰韶文化時期灰坑中的家畜骨骼數量。豬、狗、牛、羊是常見的家畜。陶器以粗灰陶為主,紅陶極少。陶器製作有手制和輪制兩種,以手製為主,仍以泥條盤築,口沿多經輪修。紋飾以籃紋為主,次為繩紋,少量方格紋和附加堆紋。彩陶已很少見。陶器的特徵之一是體大厚重,作風粗獷,有的器形周壁加數條附加堆紋。器形有鼎、灶、盆、杯、碗、豆、罐、尖底瓶等。鼎的數量較多,有圜底罐形和盆形,有的上腹還附一對雞冠狀耳。陶斝是新出現的器形。陶灶呈筒狀,近底部有一灶門,上部有四個煙孔。陶窯由火口、火膛、火道和窯室等幾部分組成。由火口引出兩股主火道,再分出6支火道。窯室略成圓形,直徑不足1米,底部有箄,上有25個火眼與火道相通。這一時期的房屋仍以半地穴式建築為主,居住面上常鋪一層白灰,房屋結構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單室或雙室。雙室半地穴式房屋由前室、後室和過道三部分組成。過道側壁以石塊壘灶。(二)黃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後期文化,有客省庄二期文化、後崗二期文化、王彎三期文、陶寺文化、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 客省庄二期文化,最初發現於陝西省長安縣客省庄遺址的第二期文化中,主要分布於關中地區。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石器以農業生產工具為主,漁獵工具次之,有刀、斧、錛、鑿、鏃等。石刀為單孔或雙孔。骨器有鏟、鏃、針、錐、魚勾等。蚌器有刀、鐮。陶質工具有陶刀、壓錘(制陶工具)和紡輪。陶器以灰陶為主,手制、輪制和模製。模製僅限於三足器的足部。紋飾以繩紋和籃紋最普遍,還有附加堆紋、弦紋、方格紋等。陶器口沿上常見鋸齒形花邊。典型器有單把鬲、雙耳斝、單耳罐、雙耳罐、三耳罐、小口高領折肩瓮和盆等,鬲是數量最多的一種炊器。房屋為半地穴式或地面建築。半地穴式房屋多為分前後室的雙室,平面方形或圓形。房屋內部有儲物的袋形窖穴。雙室之間有過道。室內還設壁爐和小灶。墓葬多為單人葬,也發現男女合葬墓,男性約為35歲,女性40歲,屬夫妻合葬。還發現廢棄窖穴埋人的現象,有一個灰坑內埋人骨5具,獸骨3具。 後崗二期文化,1931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後崗遺址的第二期文化遺存中發現。後崗二期文化陶器以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為主,製法有手制、輪制和模製。大型器物如深腹罐,採用泥條盤築;小型器物如碗、豆、杯等採用輪制;足採用模製,然後將袋足和腹部捏合在一起。紋飾以繩紋為最多,其次是籃紋和方格紋,還有少量的弦紋、附加堆紋、劃紋和指甲紋等。典型器物有罐形鼎、侈口束頸深腹小平底罐、小口高領雙耳罐等。房屋主要是地面建築。先在地面上築土台,然後在台上挖基槽,在槽內築牆,有土牆、木骨泥牆和土坯牆三種。地面墊土經夯打,抹草拌泥或白灰面。居住面中央有灶坑。湯陰白營遺址居住面下的填土中發現多座嬰兒墓,有的是瓮棺葬,可能與建房時奠基有關。有的房基附近還發現埋羊坑,也是一種奠基遺迹。白營遺址還發現水井,水井平面呈圓角方形,口大底小,深11米,貼靠井壁用木棍鑿榫交叉扣合成井字形木架作為支護,上下依次堆壘46層。墓葬多單人仰身直肢葬,無隨葬品。澗溝遺址發現叢葬坑,一種是廢棄水井中埋人達五層,男女老幼皆有,另一種是圓坑內埋10具人骨。另外,在一座房墓內發現四個人頭骨,有砍砸和剝頭皮的痕迹。後崗二期文化中還常發現卜骨和穿孔龜中。 陶寺文化,1978年在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發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晉南,主要從事農耕,農作物以粟為主,許多窖穴內遺留很厚的炭化粟粒堆積。已掌握鑿井技術,最深水井超過12.3米。飼養的家畜有豬、牛、羊、狗等,大中型墓葬以整豬或數十乃至130餘豬下頜骨隨葬。制陶、漆木加工、琢玉、紡織等具有很高的水平,金屬冶鑄業也已出現。陶窯屬橫穴式,一座陶窯雙層窯箄結構為史前罕見。陶窯多數座集中分布,說明是集中生產。陶器以夾砂和泥質灰陶為主,器形有釜灶、斝、鬲、鼎、罐、盆、豆、扁壺、瓶等。墓中隨葬的泥質陶器多施紅、白、黃色彩繪,均為燒成後著色,圖案有圓點、條帶、幾何花紋、渦紋、雲紋、龍紋、變體動物紋等。漆木器種類繁多,有鼓、案、幾、盤、豆、盆、斗、倉形器等。木器表面多遺留炭黑色膠狀物,很可能是生漆,其上再以紅、白、綠、蘭、黃諸色繁縟的圖案。剜、削、刮、拼合等技藝運用自如。木作工具有斧、錛、鑿等。大型墓隨葬成組大小、寬窄配套的石錛,最多達13件。玉器有璧、環、組合頭飾等。紡織品主要是麻織物,皆發現於墓葬中,或鋪墊斂衾裹屍,或覆蓋包裹隨葬器物,有的織物上可見黃、白、灰色,可知當時的織染已具一定的水平。突出的發現是出土砷青銅環和紅銅鈴各1件,其中銅鈴為合范鑄造。陶寺遺址面積達四百萬平方米,發現一座古城,平面大體呈圓角長方形,面積約200萬平方米,基本包括了遺址的中心區。古城內發現大面積的夯土建築基址,灰坑中出土刻劃幾何紋圖案的白灰牆皮。小型房址有窯洞、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三種,居室面積4—10平方米不等。發現自地面向下挖掘而成的天井式院落,兩窯洞分別掏挖在天井周壁,天井側壁有通往地面的半環形坡道。發現大小不等的儲物圓袋形窖穴。大型窖穴沿周壁多有供上下的坡道。墓地位於居住址的東南,已發掘1300座,墓葬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多數是仰身直肢單人葬。墓地劃分不同的塋域,墓葬排列整齊,墓葬分大、中、小三等。大型墓僅6座,不及墓葬總數的1%;中型墓占墓葬總數的10%;小型墓則佔90%。大型墓長3.2、寬2.5米左右,有木棺,棺底鋪硃砂。隨葬成套彩繪漆木器和陶器,還有玉石器和整豬。男性大型墓隨葬彩繪龍盤、鼓和特磬,女性大型墓隨葬彩繪龍盤。中型墓長2.5、寬1.5米左右,隨葬成組陶器和少量木器,以及玉石器和豬下頜骨等。小墓僅可容身,少見隨葬品,一般無隨葬品。這三種不同規格墓葬墓主的身份當為首領、貴族和平民。陶寺文化大中型墓按級別高低隨葬不同規格的禮器,開創了商周禮樂制度的先河。大型墓隨葬陶盤上的蟠龍圖案是陶寺先民崇拜的圖騰。陶寺遺址出土的1件扁壺上的毛筆朱書「文」字,與殷墟甲骨卜辭上的「文」字幾無差異。陶寺地處臨汾地區。臨汾古為平陽,史有堯都平陽之說。陶寺文化的年代距今4600年至4000年,正是古史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陶寺大墓年代偏早,又發現古城,其地望及年代為堯都平陽說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第三節黃河上游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黃河上游流域的青海省東部,甘肅省的洮河流域,渭河的上游和河西走廊的東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大致可歸入同一個文化區系。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有馬家窯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是齊家文化。一、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分為石嶺下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這是先後相承襲的四個文化類型。 石嶺下類型,於甘肅省武山縣石嶺下發現。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紋飾有繩紋、弦紋、劃紋、附加堆紋等,部分陶器外表有白衣,彩繪花紋有幾何形和動物形兩種。幾何紋有單線或多線的平行紋、波浪紋、連弧紋、鋸齒紋、弧線三角勾葉紋、勾形紋和草葉紋等。動物花紋有形態各異的鳥紋。典型陶器有卷沿盆、斂口碗、彩陶壺和彩陶罐等。 馬家窯類型,於甘肅省臨縣馬家窯發現。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灰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少量的附加堆紋、劃紋、籃紋和凸飾。彩繪多用黑色,紅色少,有少量內彩。彩紋以鉤葉圓點紋、弧線三角紋、帶狀紋較多,少量鋸齒紋、渦紋、圓圈紋、S形紋等。典型器物有侈口長頸雙耳彩陶壺、斂口小平底彩陶缽、卷唇曲腹彩陶盆、短唇圓肩彩陶瓮、小口長頸瓶、矮柄豆等。 半山類型,於甘肅省和政縣半山發現。陶器以紅陶居多,少量灰陶和白衣陶。彩陶比例高達80%以上,黑、紅兩色相間勾畫出各種花紋圖案,有螺旋紋、菱形紋、圓圈紋、葫蘆紋、同心圓紋、折線三角紋、平列弧線紋、網紋、鋸齒紋。彩繪圖案一般是四面或六面成組,均勻對稱。典型器物有小口高頸雙耳壺、單耳大口罐、短頸雙腹耳瓮等。 馬廠類型,於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發現。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次之。常見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弦紋、劃紋、錐刺紋等。彩陶比例較大,彩色以黑色為主,也有黑、紅兼用。幾何紋飾有四大圓圈紋、三圈紋、折線三角紋、菱形紋、漩渦紋、多圈紋等。 馬家窯文化延續時間較長,陶器製作從完全手制,到馬廠類型已出現慢輪修整技術。馬家窯類型的墓葬中尚未見隨葬品多寡懸殊的情況,至馬廠類型時,墓葬的大小和隨葬品多寡懸殊的情況比較明顯,表明已開始出現貧富分化現象。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時期都發現成人男女合葬墓,即夫妻合葬墓。馬廠類型晚期還出現人殉和人祭的墓葬。馬廠類型的房屋已出現雙間和多元套間的結構,屋內一般都有儲物的窖穴。海貝和石貝的出現反映商品交換的發展。馬家窯文化早期階段尚處在母系制的對偶婚和對偶家庭階段,晚期已進入一夫一妻的父系制階段。二、齊家文化齊家文化在甘肅省廣河縣齊家坪發現,其分布範圍較馬家窯文化更廣泛,甘肅、青海、寧夏,乃至內蒙古西部都有分布。陶器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以手製為主,輪制較少。彩陶已大為減少。紋飾有繩紋、籃紋、附加堆紋、劃紋、印紋。彩陶以黑色為主,有寬頻紋、三角紋、網紋、菱形紋等,以斜線構成的菱形帶狀紋和兩邊對稱的方格紋為特點。器形有鬲、罐、盆、碗、豆等。彩陶多為罐類,口沿下有對稱的雙耳。齊家文化的墓葬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普遍發現成人男女合葬墓和殉人墓。甘肅武威皇娘娘台發現三座一男二女的成年人合葬墓。男性仰卧直肢居於墓坑中央,兩女性分左右置於男性兩側,側身曲肢面向男性。豐富的隨葬品大多集中在男性身旁。一男二女皆為一次葬,三人不可能同時死亡,顯然女性是為男性殉葬。齊家還發現以一人為主的8人和13人的同坑合葬墓。隨葬品最多的墓,器物多達百餘件,包括玉斧、玉鏟、玉琮、玉璧等。還發現身首分離,肢體不全的亂葬坑。甘肅永靖大何庄還發現四處「石圓圈」遺迹,直徑4米左右,周圍分布著許多墓葬,還發現卜甲和牛、羊骨架。這是一種宗教祭祀儀式,即在氏族公共墓地埋葬親屬時,宰殺牲畜(犧牲),圍起「石圓圈」,舉行哀悼儀式。齊家文化時期已有冶銅業,銅器種類有斧、刀、鐮、匕首、鏡、指環、錐等。銅器的製造有冷鍛,也有冶鑄。銅鏡質地有紅銅和青銅兩種。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銅鏡。第四節黃河下游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黃河下游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大致可分為前後承襲的三種文化,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北辛文化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階段,大汶口文化約當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晚階段至新石器時代晚期偏早階段,龍山文化則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偏晚階段。一、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大致分布在魯南蘇北地區,以發掘山東省滕縣北辛而得名。生產工具有石器和骨角牙器。石器有打制和磨製兩種,器形有斧、敲砸器、盤狀器、鏟、刀等。磨製石器有鏟、刀、鐮、磨盤、磨棒等。骨角牙器有鏃、鋤、鑿、匕首、針、錐、梭形器等,還有蚌鏟、鐮、鏃等。陶器以夾粗砂的黃褐陶為主,泥質陶多紅陶和紅褐陶。均為手制。主要器形有侈口或斂口的深腹尖圜底鼎、釜和支座、小口雙耳壺、圜底或平底缽、三足缽、盆、罐等。紋飾有豎直或斜行的短泥條組成的花紋帶、人字形或菱形的壓印紋、劃紋、剔刺紋、乳釘紋等,彩陶少見。二、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魯中、魯南和蘇北地區。人們過著農業定居生活,農作物以粟為主,家畜的種類有豬、狗、牛、羊等。許多遺址中發現骨魚鏢、鏃、石鏃、網墜等,說明漁獵和採集也是一種輔助性的經濟部門。陶器在大汶口文化的早、中期以紅陶為主,黑陶和灰陶次之;晚期則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早、中、晚期皆有白衣陶或白陶。鼎、杯、罐、觚、盉是早、中、晚期皆有的器形,但型制又有所變化,如早期的三足觚形杯器身由細長至中期漸矮粗,晚期時三足消失。晚期的薄胎黑陶高柄杯、平底或圈足觚形杯、袋足鬶、寬肩壺,通體瘦小的背壺、貫耳壺、雙腹豆等是典型陶器,其中籃紋鼎、白陶小袋足鬶、大寬肩壺,都是新出現的器形。薄胎磨光黑陶,胎厚僅一、二毫米;高溫之下燒出的薄胎、質硬、色澤光亮的白陶都是陶器中的精品。高柄杯、背壺、貫耳壺、盉等都是專用的酒器。自早期至晚期均有彩陶,以早期居多,顏色為黑、白兩色,施單彩或多彩,紋飾有圓點、弧線、勾葉、波折紋等。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現比較複雜的意符刻文或稱刻劃符號,如山、日、月,以及工具形象等。早期墓葬以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為主,中期以後男女二人合葬墓增多,同性合葬墓消失。自早期開始,隨葬品多寡懸殊的現象已出現,晚期已非常明顯。男女隨葬品也有所不同,男性多隨葬生產工具,如石斧、錛、鑿等,女性則隨葬紡輪等。早期墓葬有隨葬獐牙和獐牙勾形器的習俗。此外,墓葬中人骨可見成年男女拔除側門齒的現象,開始拔牙的年齡約在15—20歲。拔牙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關於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社會性質,普遍的看法是,早期處於母系制的末期,中期母系制開始瓦解,晚期則已進入父系制。王因遺址經鑒定的885具人骨中,男性為547,女性為223,另有一些性別不清。可知當時男性遠多於女性,這可能是進入父系社會之後溺殺女嬰所致。大墩子一座大汶口中期墓葬的死者為一中年男性,其左股骨被一枚三角形骨鏃射進骨內2.7厘米。這說明當時為掠奪財物而進行的戰鬥十分激烈。三、龍山文化龍山文化,1928年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首先發現而命名。因黃河中游和長江中游流域等地區也發現與龍山文化時代相當的,以灰陶和灰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分別命名為各種類型的龍山文化,所以分布在山東及鄰近地區的龍山文化遺存被稱之為「山東龍山文化」或「典型龍山文化」。典型龍山文化的石器絕大多數為磨製,以石斧、錛、穿孔鏟、長方形或半月形刀、柳葉形或菱形鏃數量為多。有的遺址還出土成組玉器。冶銅業已出現,有銅錐等。陶器製作以輪制最為發達,灰陶、黑陶居多。陶器多素麵,紋飾有弦紋、竹節紋、劃紋、籃紋、鏤孔和附加堆紋。器形以三足器和圈足器為主,平底器次之,器身上常加蓋,並有流、耳、鼻、把手等附加。典型器有「鬼臉式」足曲腹盆形鼎、三角形足罐形鼎、三環足盤、高圈足豆、蛋殼高柄杯、袋足鬶、甗、盉、曲腹盆、雙耳帶蓋罍和各種形式的杯等。成套的黑陶器物群,尤其是蛋殼陶的高柄杯達到史前制陶業的頂峰。城子崖發現防禦性圍牆,南北長450米,東西長390米,略呈長方形。壽光縣的一座城呈不規則的圓角梯形,東、西、北、三面有缺口,可能是城門。墓葬比較分散,泗水尹家城一座大墓,有棺和槨,隨葬品豐富,有帶蓋陶鬹、磨光黑陶鼎、盆、壺、甗等,還有20餘個狗下頜骨,以及40餘枚鱷魚骨板(鱷魚皮鼓)。另外發現河卵石鋪的長方形和圓形建築遺存,當為祭祀遺迹。典型龍山文化時期,手工業的巨大進步,冶銅業的產生,設防城堡的出現,禮器以及體現奴隸主意識形態的饕餮紋、雲雷紋的面世,反映當時已進入階級社會。第五節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發現很少,有仙人洞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遺存主要有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主要有屈家嶺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一、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仙人洞文化以江西省萬年縣大源仙人洞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仙人洞是洞穴遺址。出土的石器有打制和磨製兩種。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和砍砸器。磨製石器有梭形器、有孔石器和礪石等。骨器有魚鰾、鏃、鑿、錐、針等。魚鰾有對稱的倒刺。角器為鑿形器。牙器為刀。陶器皆為碎片,不易復原,均為夾砂紅陶,火候低,手制,紋飾以繩紋為主,有少量的劃紋和圓渦紋。發現火堆遺迹,無灶坑,周圍有許多扁平大石塊,當為人們圍坐在篝火旁炊煮、進餐、取暖的遺迹。出土大量獸骨,以斑鹿為多,還有少量羊和野豬骨。魚骨、螺殼也很多。可知當時人們的生活以漁獵為主,農業尚屬初始階段。二、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一)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因1973年在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除素麵陶外,盛行繩紋、平行紋、波浪紋、圓圈、葉形、谷穗狀紋等,偶見白地深褐色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為大宗,典型器物有釜、罐、帶把缽、寬沿淺盤、盉、支腳等。骨器數量遠超石、木、陶類生產工具的總和,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所獨有。骨耜、骨鏃、骨匕、骨哨、骨針以及石斧、石錛、木矛、木刀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木構件及干欄式建築,顯示出河姆渡文化住房的特色。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最厚處超過1米。家畜有豬、狗。一件陶盆上刻劃著稻穗豬紋圖象。漁獵也很發達。出土的鹿角,僅河姆渡遺址就達400餘件之多。骨哨既是樂器,也可誘捕動物。鳳鳥形象牙匕狀器等工藝品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術。河姆渡文化偏早階段發現水井,採用豎井支護結構,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遺迹。墓葬發現不多。(二)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因在四川省巫山縣大溪的發掘而得名,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川鄂長江中游地區兩岸。石器總的特徵是,早期器形較大,磨製粗糙,幾乎不見穿孔石器;中期的器形,磨製精緻,穿孔普遍出現,並開始出現有肩或有段石錛。常見的器形有石斧、錛、鏟、鋤、矛、鏃等,常見巨型石斧出土,如湖北紅花套遺址出土的1件石斧長達43.1厘米。大溪文化的陶器,早期以紅陶為主,灰、黑陶少,晚期以黑陶為主,灰陶次之。早期多素麵,中期以後紋飾增加,主要有印紋、瓦棱紋、刻劃紋、弦紋、篦紋、附加堆紋等。彩陶以中期最為發達,以黑陶為多,主要有寬頻紋、平行條紋、橫人字紋、旋渦紋、繩索紋、草葉紋、菱形格紋、弧線三角紋、太陽紋等。陶器的器形有釜、支座、鼎、碗、簋、缽、筒形瓶、曲腹杯、瓮、罐、器蓋、器座、陶球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器形是圈足盤、圈足扁罐、簋、筒形瓶、曲腹杯、細頸壺、帶花紋的陶球和各種器蓋。房屋分半地穴和地面建築兩種。地面起建房屋在木柱間編扎竹片,然後內外塗泥。居住面多經燒烤。墓葬多為一次葬,分仰身曲肢、側身屈肢和俯身屈肢葬三種,屈肢葬是大溪文化埋葬的一個特色。隨葬的生產工具較多,也有玉、石、骨、蚌、牙制的裝飾品,種類有玦、環、珠、璜、鐲、璧等。還發現以魚和龜隨葬。有的於頭下枕一支大象牙。晚期墓葬已出現隨葬品多寡不一的現象。(三)馬家浜文化 馬家浜文化因浙江省嘉興馬家浜遺址的發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馬家浜文化的經濟生產以農業為主,水稻是主要的農作物,有秈稻和粳稻兩種。家畜有豬、狗、水牛等。草鞋山遺址發現三塊炭化的紡織物殘片,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紡織品,經鑒定纖維原料是野生葛,織物為緯起花的羅紋織品。石、骨製品多為農業和狩獵工具。陶器以夾砂紅陶為多,器形有釜、碗、盆、罐、盉、壺等,晚期新增鼎類。釜有筒形腰和弧腹腰兩種。盉的把手置於器身一側。房屋為平地起建,長方形或圓形,周圍有柱洞,附近開排水溝,這是適應江南水鄉的防潮措施。墓葬以單人仰身直肢葬居多,也有同性多人合葬。隨葬品較少,主要是陶器等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墓葬中,將釜、缽、豆、盆等陶器扣在死者頭上。三、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一)屈家嶺文化屈家嶺文化因發掘湖北省京山縣屈家嶺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以江漢平原為中心。屈家嶺文化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營漁獵和採集。石制生產工具為扁平穿孔石鏟和石斧,還有凹腰或雙肩石鋤。家畜有豬、狗,還發現形似雞、羊的陶塑。陶器主要是泥制黑陶和灰陶,圈足器和三足器發達,早、中期的凹底器多。這是該文化的顯著特點。主要器類有鼎、甑、豆、罐、壺、盂、盆、碗、杯、缸等。有一定數量的彩陶。紋飾常見凸弦紋和鏤孔。鏤孔主要在圈足上。彩陶紡輪最具特色,均為細泥陶,胎以黃色居多。彩紋基本母題是直線、弧線、三角、圓點等。彩陶著色以紅和紅褐色為主。網紋圈足彩陶碗、渦紋高粗頸折腹彩陶壺,造型和彩飾十分美觀。房屋有長方形單間、長方形雙間、圓形單間等。紅花套遺址發現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成組房間。青龍泉發現五間一組房屋,其布局為,東側是二間相連的長方形房屋,南北全長14米,東西寬5.6米,中間一道隔牆將其分為南北兩室,門均開在東邊,隔牆東端有缺口使南北兩室通連。兩側為三間長方形小屋,南北依次排列。房屋皆為平地起建,室內多有灶坑。(二)崧澤文化崧澤文化以在上海市青浦縣崧澤遺址的發掘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區與馬家浜文化大體一致,是馬家浜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其影響範圍又超出太湖流域。崧澤文化最具特徵的石器是穿孔石斧、穿孔石鏟、有段石錛和石鋤。陶器以灰黑陶為主,器表多素麵,紋飾有弦紋、瓦楞紋、竹節紋、繩紋、劃紋、附加堆紋、鏤孔及彩繪。器形以扁鏟足鼎、高柄竹節形豆、折腹或折肩折腹的罐和壺、花瓣圈足杯和壺、折肩盆、瓦楞紋罐等為典型器物。甑和鼎相套合的甗也頗具特色。墓葬出現男女成人合葬。隨葬品多為日用陶器,少量為石器。隨葬陶器組合為鼎、豆、罐。農業等生產用具隨葬在男性墓中,有石斧、錛、鏟等。生活用具和紡輪隨葬在女性墓中。隨葬品多寡不一,多者達二、三十件,少的僅一、二件或一無所有。(三)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以在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遺址的發掘而得名,其分布範圍主要在太湖流域,實際上是崧澤文化的承襲文化。石器通體磨光,典型器有穿孔石斧、有肩穿孔石斧、有段石錛,兩端上翹中上部穿孔的耘田器、有柄石刀、三角形穿孔石犁、石鏃、石鐮、石矛等。玉器有斧、璧、琮等。玉器表面常刻原始的饕餮紋、雲雷紋、鳥紋等。這些玉器多為大墓的隨葬品。陶器以泥質黑皮陶為主,紋飾有弦紋、竹節紋、刻劃紋和鏤孔。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為主。典型器有魚鰭或丁字形足的鼎、袋足鬶、貫耳罐、高頸壺、竹節狀高柄豆、鏤孔矮圈足豆、帶流有蓋寬把杯、卷沿深腹瓮等。農業比較發達,農作物有水稻、蠶豆、花生、芝麻、瓜類、酸棗、毛核桃、葫蘆等。發現許多竹編器物,有席、簍、籃、簸萁等,還有麻布和絲織品。絲織品的出現說明四千多年前中國就開始養蠶織絹。餘杭縣安溪鄉瑤山發現一座祭壇,平面呈方形,最裡面是一座紅土台,四周有圍溝,其西北邊緣發現由礫石疊砌的石坎。整個祭壇外圍每邊長約20米,總面積約400平方米。12座墓葬打破祭壇,隨葬品多為精美玉器。隨葬玉器或有火燒的痕迹,說明埋葬時舉行過用火的斂葬儀式。多見男女成人合葬墓。草鞋山的一座墓為一男二女合葬,兩女性為二次葬,皆有玉器隨葬。玉璧、琮、斧等已失去裝飾品和實用意義,均為祭祀用的禮器。第六節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華南地區包括東南沿海地區和西南高原地區兩個大的區域。本節主要概述東南沿海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一、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 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其文化系統尚不清楚。經大規模發掘的遺址以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最具代表性。石器有打制和磨製約各佔一半。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磨製石器有斧、錛等。還有骨魚鰾、鏃等。陶器以紅陶為大宗,紋飾以繩紋為主,還有劃紋、席紋和籃紋。器形有罐、缽、瓮及少量三足器等。農業尚屬初始階段。漁獵、採集在經濟生活中所佔比例較大,出土大量的哺乳類動物化石及魚、鳥、鱉、蚌等。墓葬無明顯的墓坑,就地堆土掩埋。葬式以屈肢葬為主,多見屈肢蹲葬。人骨上染有紅色赤鐵礦粉末。部分頭骨上有下陷或空洞。二、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華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主要有石峽文化、曇石山文化、圓山文化等。石峽遺址位於廣東省曲江縣獅子山峽地。石器多通體磨光,有錛、鏟、鑿、鏃等。石錛以雙肩、有段最具特徵。陶器以灰褐陶和灰黃陶為主,多為輪制和磨製。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圜底器為多,平底器少。具有特徵的器物有瓦形足或鑿形足的子母口盤形鼎、釜形鼎、子母口的淺腹三足盤、子母口淺腹大圈足盤、子母口的圈足壺和蓋豆。方格紋、曲尺紋和漩渦紋具有幾何印紋特徵。農作物為人工栽培的秈稻和粳稻。流行二次葬,墓中有兩套隨葬品,一套為原一次葬墓中遷來,另一套為二次葬時設置的。隨葬品中石制工具較多。二次葬的大墓中有一定數量的玉琮、玉璧等。第七節東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東北地區遼河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有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興隆窪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整體水平達到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鼎盛時期。 紅山文化因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的發掘而命名。紅山文化的骨器數量很多,有魚鰾、魚勾、匕、鏃、錐、針等,複合工具有石刃骨柄刀。石器有細石器、打制石器和磨製石器。大型的打制石器發達,有砍砸器、斧狀器、桂葉形石器、雙孔石刀和葉形石耜。石耜是掘土工具,為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陶器有夾砂褐陶和泥質紅陶兩種。器形以大口深腹平底罐最多,還有斂口筒狀瓮、斜口深腹罐等。紋飾常見「之」字形線紋,「之」字形點紋,皆屬篦紋系統,是紅山文化陶器特徵之一。泥質紅陶器表常飾黑彩,有三角渦紋、斜方塊紋、豎行或斜行平行線紋、菱形紋、鱗紋等。器形有小口雙耳罐、長頸深腹筒形罐、敞口深腹平底碗、斂口曲腹平底盆、缽等。陶窯由窯室、火道、火膛組成,有單室窯和連體窯兩種。喀喇沁左旗東山咀發現一座外方內圓的石祭壇。在建平和凌源兩縣交界的牛河梁村發現一座「女神」廟和幾十處積石冢群,以及一座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石圍牆遺址。女神廟有主室和側室,出土一尊基本完整的女性頭像,與真人大小接近。還有女性特徵的陶塑身體殘缺。積石冢分布在近30個山巔、高坡上、積石冢內置石棺,上覆石塊,外圍放置筒形彩陶器。中心大墓和周圍小墓多有玉器隨葬,器形有玉豬龍、玉鳥、玉鴞、玉龜、雙聯璧、三聯璧、勾雲形佩、箍形器等。牛河梁的一座墓中還出土銅環。積石冢、祭壇、女神廟遺迹的發現,以及玉豬龍、玉鳥等動物形象的玉器,反映出紅山文化時期居民的祖先崇拜和自然神的崇拜。紅山文化時期已有比較發達的農業,農作物主要是穀類。此外漁獵和採集在經濟中也佔一定比重。
推薦閱讀:

「法國簡史」凱爾特人 高盧人,法國血統的起源
大歷史---新石器時代
【陶器】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02
【考古詞條】 新石器時代 · 北首嶺遺址

TAG:時代 | 新石器時代 | 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