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名詞解釋

彈性變形:材料受載後產生變形,卸載後這部分變形消逝,材料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的性質

彈性比功:彈性變形過程中吸收變形功的能力

彈性極限:即彈性變形過渡到彈-塑性變形時的應力

彈性模量:工程上彈性模量被稱為材料的剛度,表徵材料對彈性變形的抗力

滯彈性:快速載入或者卸載後,材料隨時間的延長而產生的附加彈性應變的性能

粘彈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彈性和粘性兩種變形機理同時存在的力學行為

偽彈性:材料在一定溫度和外力作用下,金屬或者合金將應力誘發馬氏體相變,產生大幅度的彈性變形

包申格效應:材料經過預先載入產生少量塑性變形,卸載後再同向載入,規定殘餘應力增加;反向載入,規定殘餘應力降低的現象

內耗:非理想彈性下,在變形過程中部分被材料吸收的載入變形功稱為材料的內耗

塑性變形:微觀結構的相鄰部分產生永久性位移,並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現象

應變硬化:塑性變形階段後,隨著變形量增大,形變應力不斷提高的現象

超塑性:在一定條件下,呈現非常大的伸長率而不發生縮頸和斷裂的現象

韌性:指金屬材料斷裂前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的能力

韌窩:微孔聚集型斷裂,宏觀上呈暗灰色、纖維狀; 微觀上分布大量「韌窩」

應力狀態軟性係數:不同載入條件下材料中最大切應力與正應力的比值

剪切彈性模量:材料在扭轉過程中,扭矩與切應變的比值

缺口敏感度:材料因存在缺口造成三嚮應力狀態和應力應變集中而變脆的傾向,NSR= σBN /σb

硬度:硬度是表徵材料軟硬程度的一種性能。一般認為硬度是一定體積內材料表面抵抗變形或破裂的能力

靜力韌度:靜拉伸的σ-ε曲線下包圍的面積減去試樣斷裂前吸收的彈性能

衝擊韌度:一次沖斷時,衝擊功與缺口處截面積的比值。

衝擊吸收功:衝擊彎曲試驗中,試樣變形和斷裂所吸收的功。

低溫脆性:當試驗溫度低於某一溫度時,材料由韌性狀態轉變為脆性狀態。

韌脆轉變溫度:材料在某一溫度t下由韌變脆,衝擊功明顯下降。該溫度即韌脆轉變溫度。

遲屈服:用高於材料屈服極限的載荷以高載入速度作用於體心立方結構材料時,瞬間並不屈服,需在該應力下保持一段時間後才屈服的現象。

應力場強度因子:反映裂紋尖端應力場強度的參量。

斷裂韌度:當應力場強度因子增大到一臨界值,帶裂紋的材料發生斷裂,該臨界值稱為斷裂韌性。

低應力脆斷:在材料存在宏觀裂紋時,在應力水平不高,甚至低於屈服極限時材料發生脆性斷裂的現象。

循環應力:周期性變化的應力。

貝文線:疲勞裂紋擴展區留下的海灘狀條紋。

疲勞條帶:略呈彎曲並相互平行的溝槽狀花樣,與裂紋擴展方向垂直,疲勞斷裂時留下的微觀痕迹。

疲勞強度:指定疲勞壽命下,材料能夠承受的上限循環應力。

過載持久值:材料在高於疲勞強度的一定應力下工作,發生疲勞斷裂的應力循環周次。

靜態疲勞:靜載荷作用下,陶瓷承載能力隨時間延長而下降,斷裂,對應於金屬材料中的應力腐蝕和高溫蠕變斷裂

動態疲勞:恆定載荷速率載入,陶瓷承載能力隨時間延長而下降,斷裂,對應於金屬材料中慢應變速率拉伸

循環疲勞:循環載荷下的低應力斷裂,慢速龜裂擴展

熱疲勞:機件在由溫度循環變化產生的循環熱應力及熱應變作用下,發生的疲勞。

疲勞壽命:機件疲勞失效前的工作時間

疲勞裂紋擴展門檻值:代表疲勞裂紋不擴展的ΔKⅠ臨界值。 da/dN=0

疲勞剩餘壽命:初始裂紋長a0擴展到臨界長ac所需的循環周次N。

熱應力:溫度變化產生膨脹變形,變形受約束產生的應力。

熱震性:材料經受急冷急熱變化產生的衝擊熱應力而不失效的能力。

熱疲勞抗力:通常以一定溫度下產生一定尺寸疲勞裂紋的循環次數或在規定循環次數下產生疲勞裂紋的長度來表示。

磨損:物體表面相互摩擦時,材料自表面逐漸減少時的過程。

粘著磨損:材料表面某些接觸點局部壓應力超過該處材料屈服強度發生粘合併拉開而產生的磨損

磨粒磨損:摩擦副的一方表面存在堅硬的細微凸起或在接觸間存在硬質粒子時產生的磨損

腐蝕磨損:在腐蝕應用環境中摩擦表面與周圍介質發生反應,在表面形成腐蝕產物粘附不牢,摩擦中被剝落下來,新的表面又進一步發生反應,產生磨損。

接觸疲勞磨損:兩接觸材料作滾動或者滾動滑動摩擦時,交變接觸壓應力長期作用使得材料表面疲勞磨損,局部區域出現小片或者小塊狀材料剝落,產生的磨損

氧化磨損:滑動時,空氣或潤滑劑中的氧擴散到變形層內形成氧化膜,遇到突起剝落,新的表面又被氧化

電化學磨損:在化工設備中工作的摩擦副,由於金屬表面與導電電介質溶液如酸鹼鹽等介質作用而形成的腐蝕磨損

接觸疲勞:兩材料作滾動或滾動加滑動摩擦時,交變接觸壓應力長期作用使得材料表面疲勞磨損,局部區域出現小片或者小塊材料剝落而產生的疲勞。

線性磨損量:試樣表面法向尺寸每次實驗前後的變化量

質量磨損量:精密分析天平稱量試樣每次實驗前後的質量變化確定的磨損量

蠕變:金屬在恆溫、恆載荷下緩慢產生塑性變形的現象。

蠕變極限:金屬材料在高溫長期載荷作用下對塑性變形抗力指標。

持久強度:在規定溫度下,達到規定實驗時間而不發生斷裂的應力值。

應力鬆弛:在規定溫度和初始應力條件下,金屬材料中的應力隨時間增加而減少的現象。

電化學腐蝕:金屬表面與電解質溶液發生電化學反應而引起的破壞。

縫隙腐蝕:金屬部件在腐蝕介質中,結合部位的縫隙內腐蝕加劇的現象。

電偶腐蝕:異種金屬在同一種介質中,由於腐蝕電位不同而產生電偶電流的流動使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溶解增加造成的局部腐蝕。

鈍化:電化學腐蝕的陽極過程在某些情況下受到強烈阻滯,使腐蝕速率急劇下降的現象。

腐蝕:物質的表面,因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而受到破壞的現象。

化學腐蝕:與非電解質直接發生化學作用而引起的破壞

氫損傷:氫進入金屬中,導致金屬塑性韌性下降,產生低應力脆斷現象

氫脆:氫擴散到金屬中以固溶態存在或者生產金屬氫化物而導致材料脆斷現象;

氫鼓泡:擴散到金屬中的氫聚集在金屬的孔洞處,形成氫分子,產生很大壓力,形成裂紋失效,又稱為氫誘發開裂

氫腐蝕:高溫高壓下,氫進入金屬產生化學反應,如氫和碳生成甲烷氣體,導致材料脫碳;

電介質:電場下能極化的材料。

極化強度:電介質材料在電場作用下的極化程度,單位體積內的感生電偶極矩。

鐵電體:就有鐵電性的晶體。

熱釋電效應:晶體因溫度均勻變化而發生極化強度改變的現象稱為晶體的熱釋電效應。

熱電效應:溫度作用改變材料的電性能參數。(貝塞克效應、帕爾帖效應、湯姆遜效應)。

壓電效應:沒有電場作用,有機械應力作用而使電介質晶體產生極化並形成晶體表面電荷的現象。

超導:在一定溫度下材料失去電阻的現象

極化:介質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感應電荷(束縛電荷)的現象

介質極化率α:單位電場強度下,介質粒子的電偶極矩的大小,表徵材料的極化能力

介質損耗:電介質在電場的作用下電能轉變熱能,單位時間內因發熱損耗能量

磁化強度:物質在磁場中被磁化的程度,單位體積內磁矩的大小。

矯頑力:去掉剩磁的臨界外磁場。

飽和磁化強度:磁化強度的飽和值。

磁導率:表徵磁介質磁性的物理量。

磁化率:表徵物質本身的磁化特性的物理量。

剩餘磁感應強度:去掉外加磁場後的磁感應強度。

磁疇:磁矩方向相同的小區域。

趨膚效應:交變磁化時產生感生電動勢,使得磁感應強度和磁場強度沿樣品界面嚴重不均勻,好像材料內部的磁感應強度被排斥到表面的現象。

磁化:物質在磁場中由於受磁場作用呈現出磁性現象;

磁介質:凡是能被磁場磁化的物質;

自發磁化:在沒有外磁場的情況下,材料的自旋磁矩自發的同向排列

技術磁化:鐵磁材料在外加磁場作用下所產生的磁化,即外加磁場把各個磁疇的磁矩方向轉到外磁場方向的過程

磁滯損耗:磁滯回線所包圍的面積, 相當於磁化一周所產生的能量損耗

熱容:在沒有相變或化學反應的條件下,材料溫度升高1K時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材料的熱容。

熱膨脹:物體的體積或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現象。

差熱分析:在程序溫度控制下,測量試樣和參照物的溫度差隨溫度或時間的變化關係。

熱導率:一定溫度梯度下,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垂直面積的熱量。

導溫係數:材料棒各點的溫度隨時間變化,截面上各點溫度的變化率。

熱傳導:當固體兩端存在溫差時,熱量從熱端自動地傳向冷端的現象

線性光學:介質的電極化強度P與入射光波中的電場E成簡單的線性關係

電子極化:電場分量引起固體中電子云和原子核電荷重心發生相對移動,部分光能量吸收,速度減小,產生折射;

電子能態轉變:固體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後,激發低能級電子至高能級

雙折射:光通過時,一般都要分為振動方向相互垂直、傳播速度不等的兩個波,構成兩條折射線的現象

色散:材料的折射率n隨入射光的頻率的減小(或波長的增加)而減小的性質

全反射:當光線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中時,折射角r大於入射角i,當i為某個值時,r可達90°,相當於光線平行於表面傳播,對於任意更大的i值,光線全部向內反射回到光密介質內

散射:光波遇到不均勻結構產生與主波方向不一致的次級波,與主波合成出現干涉現象,使光偏離原來的方向,從而引起散射。

透光性:材料可以使光透過的性質


推薦閱讀:

輕如蟬翼且堅如磐石----汽車車身鋼性材料
回收舊塑料的3D列印筆
數碼相機攝影技巧12:感光材料及其靈敏度
古代金屬加工技術有那麼好么?
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方向未來的就業走向?

TAG:材料 | 性能 | 名詞解釋 | 解釋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