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記·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法華經講記·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提醒各位,這一品要特別地認真觀照,妙在何處。因為緊接著後面第十七品,佛對彌勒菩薩講,無量眾生聽我講了〈如來壽量品〉,多少人證到阿羅漢,多少人證到十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按照當年的講法,要不了半個小時就講完了,可是那麼多人證果。它到底是個什麼法理?
那麼這個品題,對『如來』二字和『壽量』二字,我們簡單開示。關於『如來』的詳細解釋,請看〈如來十號〉。這裡從三身如來作解:
法身如來: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不管你是在凡在聖,我們都共一個「法身如來」。可以通過通教和別教來體會「空如來藏」,體會法身之性。「法身如來」是遍於一切處,整個的萬法都是這一個念。報身如來:是成就如來果位以後,智慧從法身之體而起用。它可以千變萬化,對一切的萬法萬相來去自在,它體現的是真心本體的妙用。從空性、從無形無相的法身,現空現有,現大現小,這個現空是虛空。化身如來:是智慧由法身顯現出有形有相的任何一法。從狹義上講,兩千五百年之前現出的釋迦牟尼佛,那就是「化身如來」。
剛才講的是已經究竟圓滿智慧的三身如來。這一切萬法是不是三身如來呢?也是。但它是迷惑顛倒中的『如來』。比如,師父在這裡有色身,這是不是就是我的「化身如來」啊?我能講話,能吃飯,一切的行為是不是我的「化身如來」?那我講一切的法,在沒有講之前在不在?雖然在,它沒有形相。那我的色身沒有顯現時在不在?它有沒有形相啊?注意,中陰身也是「化身如來」,這是從無始之前山河大地沒有一法出現的時候,我這個色身在不在?都在啊!那就是我的「法身如來」。我的「法身如來」跟你們的「法身如來」是不是一個東西?那我無始劫以來做過天人鬼畜、風雲雨霧,都由「法身如來」顯現出來。能顯現出化身的「能」是不是就是「報身如來」?
但是我們這個『如來』比釋迦牟尼的那個『如來』等級要低,屬於下劣如來。下劣如來是不是從如而來啊?而且都是同一個地方來。懂了這個「三身如來」,就知道宇宙萬法的來龍去脈,以及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法究竟了,此外再沒有其它的法。萬法都是我們一個念變現出來而已。
壽量,也可以分三個角度來講:
一者,法身壽,「真如不隔諸法」。真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說真如不隔一切法是對隔說不隔。你說「不隔」吧,「真如」之相在哪裡?拿不出來。雖然拿不出相,它是真實存在啊!你說「隔」吧,一切萬法當下就是「真如」。它離開一切相,它既不是人相,也不是天相,也不是狗相,它無相,所以『離一切相』;同時,它又『即一切法』,沒有哪一法不是『如』。這就叫「法身壽」。無窮無盡,無邊無際。也有的法師把它叫作「如理壽」。「如」和「理」都是表真實,表本體。
以此推之,有沒有哪一個人不是「法身壽」,不是「如理壽」?我們從無始到現在就已經是無量的。誰都沒有死過。「法身壽」的特點,有佛也好,無佛也好,有相也好,無相也好,他都是「法爾如是」。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不管你怎麼看,即使那種虛妄的相它也是常存。我們生生世世的造業相,統統都在,而且就在當下。當將來成就圓滿如來果位之時,你要怎麼樣現都行。現在你雖然不能現,它在不在啊?都在。佛講了,我們無量劫以來的種種業、種種相跟我們從來不相舍離。盡虛空遍法界都不能容納,也沒有辦法去計算,這就是我們的「法身壽」。
二者,報身壽。「報身壽」雖然本來存在,但是你不修得不到妙用。報身智慧能夠與一切境界相應,不相應你不得自在。「報身壽」也叫「智慧壽命」,通過修證而成的極果如來具足。眾生只具足極少的一部分——我會吃飯,我會學佛,我會講經說法,或者我還會搞貪嗔痴;這種利用率,不到無量百千萬億分之一。即使做壞事也是我們的「報身壽」,也是我們的「智慧壽」。注意,智慧與境界不管是相應不相應,都是我們的「法身壽」;不管是連續不連續,都是我們的「法身壽」。生生世世,有情無情,無論千差萬別,哪怕是生死冤家,都是一個「法身壽」。
「報身壽」,可說為「如如之智契合如如之境」。「如如之智」就是我們的智慧,「如如之境」就是我們所面對的一切周邊環境,包括六根六塵。它相互契合,而啟發智慧作為妙用。智慧在起用之前,它在冥冥之中包含於這個境界作為體,與法身為一體。廣義地講,在凡在聖都是「智慧壽量」;狹義地講,特指圓滿究竟佛的「報身壽」。任何一法我們不能把它講死,學會分別就行。至於人家講非要就是圓滿之佛才能叫「報身壽」,也可以認可,你沒有必要爭去。那像這樣分別,從佛到菩薩到凡夫都是講「報身壽」,都講「智慧壽」,觀照就更加刻骨銘心。
三者,應身壽。「應身壽」也叫「化身壽」或「同緣壽」。這是指我們這一期生命範圍內示現的時間、空間。佛當年「化身壽」是八十年。那為什麼叫「同緣壽」呢?因為當時在兩千五百年之前,地球人平均壽命是一百歲,佛本來也可以示現一百歲,佛不願意後世的弟子們修行太艱苦,把二十年的壽命和福報給了我們。也就是說,肉身佛住世的壽命是根據本土眾生的壽命而定,要隨順眾生緣。
下面來看經文。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約法三章。就是慎重再慎重,鄭重再鄭重,打預防針。你可不能不相信吶!你不相信要遭報應!不信佛語,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存在,就是「自閉光明」。『當』就是正當名分。佛語無虛妄,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根本都不要懷疑,就是這回事兒。許多人雖然沒有那樣的慧根,他可以從信得入,這也是一種善巧方便。『解』呢,還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正信。佛的言外之義,你即使不能正信,都必須迷信。你不管他對不對,我都相信。如果你不信,那你學佛幹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迷信者能得人天福報,正信者能得生死解脫。你別看那麼多人都在唸佛、拜佛是迷信,但是他能得到大福報啊!你唸佛拜佛不能成佛,絕對不是叫你不要唸佛,不要拜佛,而是叫你明白了什麼是佛以後再念佛、再拜佛。可有些人斷章取義:哦,這個印廣師反對念佛、拜佛。對師父講的法可不能斷章取義。我講你喝水不能成仙,哦,那好,我們以後水也不喝了。你要水不喝的話連人都不能成,連豬不能成,畜生都要喝水,你變成石頭泥巴去。現在有些人可會強詞奪理,斷章取義。所以佛感慨萬分吶!眾生真是可憐憫者,隨風倒。這就是一種下劣心。他總是把人事法往壞處想,往暗處想。就跟上面法會大眾一樣,佛講我成佛以來久遠,他就沒有問一問佛到底是多久,到底是多遠?他只認定那第八千次的示現是這一次成佛,才幾十年。所以他才看這麼多的大菩薩就傻眼了,而且妄想加妄想,越想越糊塗。
誠諦之語:『誠』為世間法的真實,是「第二義諦」;『諦』為出世法里的真實,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宇宙人生本來面目。同樣一句話重複三次,表示佛誠懇到極點,眾生不可以以任何理由懷疑。因為佛要傳的法太重要,所以先打預防針。如果講一加一等於二,佛需要不需要來打預防針吶?他下面又講一加一等於八,七減七等於九萬,看你信不信?『如來藏』心地法門是強詞奪理。是非好壞都是一個人一個念。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復言:唯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二人演雙簧。彌勒一帶頭,法會大眾都是這樣。彌勒都相信,我們怎麼敢不相信啊?實際上彌勒菩薩就是告訴法會大眾可要聽佛的話呀!你們可不要稀里糊塗的,連我都老老實實的,恭敬、信服,佛講的話總有他的道理。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前面佛是講『誠諦之語』,這裡講『汝等諦聽』。『諦聽』含二義:一者,要專心,不開小差兒。否則錯過了你還聽不懂,在那懷疑,那就冤枉了。二者,不要用逆反心理來打妄想,你只能聽著佛講的話隨文入觀。不是像有些同修翻來覆去「我認為」。我跟她講:師父講法都沒有「我認為」,你哪有那麼多「我認為」啊?我講的法沒有一個是「我認為」,都是「佛認為」,「法認為」。一定要用《法華經》《楞嚴經》中佛的金口玉言來檢驗印廣法師講的話,是不是真實,這點很重要。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所謂『秘』,祖師解釋為「一身而三身」——本來就一個身,說出來「法身」、「報身」、「化身」;所謂『密』,說出了三身,結果又是一個身。也就說,我們這一個心三個身,一個心三個『如來藏』,既不是一,也不是三;既是一,也是三。就這麼好玩。你講它是一的話,它明明有法身、報身、化身;講它是三的話,當下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
比如這隻手,拳頭為一,手掌為二。那麼由拳頭顯現出手掌的那個「能」為三。你講它是三的話,它當下是一。拳頭當下是手掌,拳頭能變現手掌的那個力量當下是拳頭和手掌。
許多人對於這個「千佛一如」概念模糊。我現在考大家一個問題好不好?母親生出了十個兒子,注意這個比喻,老大老二……老十,是不是?等於母親是一個『如』,生出來十個佛,十個兒子。母親自己通過化妝,表演出十個兒子。那麼通過現在這個科技可以表現出來的,是不是?那麼,你講「千佛一如」,是用母親生了十個兒子來解釋,還是用母親變現、表演出十個兒子來解釋啊?前者還是後者?後者。好,你們都是「千佛一如」。這個問題啊,古今中外困惑了不少人吶!「依法不依人」。真正的祖師大德也是這樣教導我們。弟子去看老師:我來看看老師,好長時間沒有看老師了。老師眼睛一瞪:給我滾!回去用功,老師有啥好看的?是不是叫你「依法不依人」吶?
那麼明白『如來藏』道理,你塵說剎說、正說邪說都是功德,都無障礙。剛才講了,「一身即三身」是『秘』,「三身即一身」是『密』。我們天天生活在這種氣氛里,天天是「一身三身、三身一身」卻不懂,叫作「非秘而秘,非密而密」。這種『秘密』是不是很冤枉吶?
神通:現在往往把天眼、天耳說成是神通;其實,嘴巴能吃飯是不是『神通』啊?本來沒有任何形相,怎麼現出牙齒來還能吃飯?兩條腿走路是不是『神通』啊?豬四條腿是不是『神通』啊?眉毛長在眼睛上,沒有長在耳朵里,難道這不是『神通』啊?沒有哪一法不是『神通』。首先破除『神通』的迷信,然後我們再來解釋什麼叫『神通』。
『神』為天然不動之性,是我們的法身性德。我們本來就具足這種能力。『通』就是四無礙,這是講智慧之果。『神』叫智慧之因。不管是佛神通、菩薩神通、鬼神通、人神通、豬神通,是不是都是以天然之法性為因?是不是都是以無礙的那個法力為果?有沒有哪一法沒有『神通』啊?茶杯都有神通,它都能跟我們心靈感應。因為它就是由我們的真如本性所顯現。
師父在《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里打了很多比方。泥巴瓦塊都有神通,都能跟我們感應。而且它若干年以後,它是不是又變成一堆鐵粉吶?是不是又化解到地、水、火、風在宇宙中吶?它現在有沒有哪一時哪一刻離開地水火風啊?沒有啊!只是因為我們的煩惱習氣比較重,暫時還沒有辦法跟它進入深層次溝通。如果在明心見性的境界上,你能跟一切的萬法溝通。泥巴瓦塊、樹木華草、天華地板都可以跟你對話,這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如來『秘密神通』這四個字我們先在這裡作一個總結。那佛在這裡他是通過自己來現身說法。佛能這樣,沒有哪一法不是這樣。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因為佛當年示現時,百萬人天大眾在場,所以大家信以為真,而且把41年所講之法也都把它當真。佛在這裡也是破除這個假相:我不是就成佛這幾十年,而是無量百千萬億年;再順便破一破我講的這41年的法,那些都是方便法,我要講的真法就是一部《法華經》。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這是總講。在事實上,我成佛以來無量無邊吶!『無量』是一個大數,『無邊』是一個大數,『百千萬億』是一個大數,『那由他』是一個大數,『劫』是一個大數。這一句話總講就有五個大,大家觀照一下。『無量無邊』,哪一個大數都很大。下面佛打了一個比喻,我們把它歸納為「八個不可計」。這八個不可計呢,我們注意一步一步地深入。注意隨文入觀,不要打任何妄想。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這是第一個,叫「本不可計」,以此為本往後擴大,展開來表述。這個「本不可計」已經是不可思議了。『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娑婆國土,也叫「大千世界」,也叫「三千世界」,大概說為十億個銀河系。而且是阿僧祇個大千世界——『阿僧祇』是一百多位數。『那由他』又是一百多位數字,『那由他』個『阿僧祇』,是不是一萬位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然後前面加一個『五百千萬億』,想一想這個起點。這個數字有沒有個邊吶?沒有。這是無量的自然體。一個銀河系的什麼太陽、地球、月亮、星星、樹木華草、風雲雨霧。這是第一個不可計。
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這是第二個,叫「本塵不可計」。本體都是無量,你把它化成微塵——不是塵,是化成微塵。眼睛看的見最小的塵叫『塵』,這個『塵』的七分之一就是『微塵』。
好好觀照啊!這是拓寬我們的心量。心量一大,心力就大,身體的細胞馬上就在調整。有病的細胞都帶有陰暗性。多體會這種境界有助於康復病體。
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能不能知道?把這些微塵並不是過一個國土,並不是過一個大千世界下一點,不是的。要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才下一點。也就是說當點了一點以後,就有『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個國家沒有標記,這個概念要記住了,因為後面講到下塵了,不可計數。
這些世界包括「下標記」和沒有「下標記」的。這就是第三個和第四個「不可計」。有標記的是不是不可計啊?沒有標記的還是有標記的『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倍。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這還不是一般的不能計數。所有的聲聞阿羅漢聖人——他們是不是無量的——用他們的無漏智慧合起來都算不清楚。而且包括七地以上的菩薩也都搞不清楚。這個數量不可思議。下面還有更不可思議的數量,我們要深刻體會佛的良苦用心。
盡以為塵:下塵與不下塵的是不是不可計呀?是不是第五個不可計?這兩者再抹成微塵,是不是「末塵不可計」?這是第六個不可計。『一塵一劫』,一個微塵算一個劫,這是不是第七個不可計呀?是不是一個比一個大呀?『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第八個不可計,是第七個不可計的『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倍。
在佛法里常以「塵點劫」來比喻不可思議的大或者長或者多。每當讀到這些經文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隨文入觀,你不知不覺地就給「塵點劫」擴大了心量,聽經聞法就容易明白。心量包括質量和數量。這就是妙法。讀經應該這樣讀。為什麼在第十七品一開頭佛就在授記呀?他們心量擴大了。
一定要注意〈如來壽量品〉在講什麼。為什麼佛講了一個〈如來壽量品〉以後,馬上給那麼多人授記?為什麼通過聽經聞法,當下成就?這是在彌勒菩薩向佛請法以後解答法會大眾的疑問。這是佛先講的第一個法,你們不是不相信那麼多大弟子都是我教化的嗎?所以在法會大眾面前展現出一個不可思議的時空。在佛法里,有時間必有空間、有時間空間必有萬法。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髮歡喜心。】
這裡有兩個法。一者,『常在此娑婆世界』,這麼長的時間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二者,『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這是空間。時空縱橫交錯,也就是說在每一個時間裡都在『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教化眾生;在每一片國土裡都是進行了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恆河沙恆河沙恆河沙的時間,時間、空間是圓融,那麼佛在十方教化眾生,這個菩薩的等級和各自修行的法門,既有個性,也有共性。共性就是「同分土」。
在娑婆世界下方虛空處的菩薩,也有從十方國土作為相同根機的集中在這個地方。那麼在其它國土下方虛空處的菩薩有沒有娑婆世界人過去的?都有的。由此看來,不是僅僅娑婆世界下方這個虛空中才湧出那麼多菩薩。
還有你沒有看到的呢!還有其它『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呢,哪裡沒有啊!?你們今天果然能夠隨文入觀這麼不可思議的長時間、不可思議大空間,能夠相對而言觀照一下,這裡就證果,這就是我們的果位。學佛就是要拓寬我們的心量,這個心量無非是時間、空間、萬法、萬相,然後再把這麼大的時間、空間、萬法回歸到一個念,這就是「證果」。時間上是不是就明白了「不生不滅」的道理啊?空間再加時間,是不是「一即是一切,一切即是一」呀?
我們是不是從無始以來走到現在?是不是從無量的空間走來?就跟那個電影鏡頭一樣,你用這個念對時間、空間、萬法作一個觀照。你能刻骨銘心深信不疑,嗯,就是這個理——你現在就解脫。你根本不要懷疑,就這麼簡單。這就把標準答案交給各位。
再回想一下為什麼佛在《楞嚴經》慷慨激昂、斬釘截鐵,恨不得敲著桌子呼叫。叫什麼?『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慷慨激昂,恨不得就要質問他呀!你有什麼困難吶?為什麼把成佛看得那麼複雜呀?還特別加兩句:『何籍劬勞,肯綮修證』。哪裡靠你認真修啊?哪裡靠你刻苦修啊?我們不能跟佛唱對台戲:怎麼可以不修啊?怎麼可以不證啊?但是大家注意,我們並不是反對修證。明心見性以後你不修不證很難到達圓滿的究竟的如來果位。對於那些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你不修不證,你不要說成佛,你做人都做不了。
所以我們講聽經聞法,無修無證就成佛,是指成「分真即佛」;與天台宗所謂「分真即佛」不同。那種「分真即佛」靠修靠證,是別教境界。此種「分真即佛」無修無證,是圓教境界。別教究竟即佛只相當於「圓教二行位」菩薩的那種分真即佛,低三十個級差。這些都是方便說,別較真。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我問大家,燃燈佛、文殊菩薩和釋迦牟尼佛這三位老佛爺之間,到底誰是老子?誰是兒子?誰是孫子?我們可別搞亂了。佛在過去講燃燈佛是他的師父。有一本經叫《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是不是有個普光佛和顛倒女?那顛倒女是不是普光佛的弟子啊?那普光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顛倒女就是文殊菩薩,那看來文殊是不是佛的弟子啊?那麼文殊是佛的弟子,文殊同時又是燃燈佛的師父——日月燈明佛滅度以後,其八個兒子皆師妙光菩薩,最後成佛者,名燃燈。妙光菩薩就是文殊菩薩。釋迦牟尼佛是文殊的老師,文殊是燃燈佛的老師,燃燈佛又成了釋迦牟尼的老師。
這個作為橫向來講並不是不可以呀!縱向怎麼可以呀?縱向不是鬧笑話了?爺爺生老子,老子生兒子,兒子生爺爺,能不能生啊?可是在佛法里就能生,明白嗎?佛法里是「非縱非橫,即縱即橫」。全是我們一念顯現。誰是佛,誰是菩薩,誰是老子,誰是兒子?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到了佛法里全部可以調理,既可以雞生蛋,也可以蛋生雞,也可以雞和蛋同時現——都是我們一個念在變現。文殊、燃燈、釋迦牟尼,誰是老子、誰是兒子、誰是孫子,你們去分清楚,你能分清楚嗎?外道以此來問難佛法。他不知道這正是佛法之妙!
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方』就是正,『便』就是緣;『方』是根本,『便』是手段、權宜;『方』即是「性」,『便』即是「相」;『方』即是『如』,『便』即是『是』。所以『方便』就是『如是我聞』,就是『阿彌陀佛』。無量的便都是一個『方』,每一個便都是一個完整的『方』,每一個『便』又是其它任何一個『便』。這裡也體現出「如來藏為總,萬法為別,互為總別,互別為別」。
『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或者講「如是皆以如是分別」,或者講「方便皆以如是分別」,行不行啊?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你就是『如來藏』,明白了佛你就是佛,明白了經你就是經。你講每句話都是經。你說:「如是我聞,一時,我跟我老爸在吃瓜子,喝茶。喝茶已,皆大歡喜。」這是不是《妙法蓮華經》吶?但是你必須把『如是我聞』搞明白。
這就是文殊菩薩講的『歸元性無二』——『如是我聞』,你聞不聞?這就是文殊菩薩講的『方便有多門』,你在吃瓜子,你方便了沒?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你明白了『如是我聞』,你一天到晚在這裡「南無一二個三四五,南無五四個三二一」,一邊走一邊哼,「九九那個艷陽」,你統統都是在行菩薩道啊!吃飯、走路、穿衣,念念在道。這就叫「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外面人卻看不到你在修,等於是「無修無證」。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我們這一生看蒼蠅蚊子死來死去,不知看過多少次,是不是啊?但你這一生有沒有死過「第一次」啊?所以佛以永恆的壽命一直看著我們長大。就像那蒼蠅,它死了,它能不能看到我們呢?蒼蠅第二世再來的時候,哎呀!我又到張居士家,你好啊!它會不會這樣講?它不知道啊!眾生在迷中,佛在悟中。
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也:就是說,名字是不是假的?年紀大小是不是假的?它是由我們的心隨緣顯現。佛是代表我們真心本來面目,也就隨緣說法,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你可不要執著。燃燈佛是不是在座的各位呀?有沒有哪一位不是文殊啊?沒有哪一個不是啊?你不要以為我念文殊就有文殊菩薩,我念阿彌陀佛就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念誰你就是誰!你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你自然明白了觀世音菩薩慈悲普救,你這個心就是觀世音的慈悲的心。你念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講『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你就是『無漏不思議』。
師父講「念佛當下往生,念佛當下成佛」,「當下」不是「等一下」!師父還講「唸佛不能往生,唸佛不能成佛」;「念佛一定往生,念佛一定成佛」;一會兒講「念佛當下往生,念佛當下成佛」。念佛到底怎麼回事啊?一會兒成,一會兒不成,一會兒還當下成?關鍵你懂得了『佛』沒有?你明白了『如是我聞』沒有?有人斷章取義:這個人講「唸佛不能成佛」啊!竟敢與祖師大德唱對台戲呀!他只抓住我一句話來斷章取義。幸虧現在是法制社會,在幾百年前,很少有人敢這樣明目張胆傳大法。所以就想想為什麼看有些人的那些解釋你不能開智慧呀?要理解,在那樣的時代,明目張胆、鋒芒畢露傳大法,既有身家性命危險,還會斷送佛法。你不要以為祖師大德就是怕死啊!他是良苦用心,半說不說,讓這個法傳下來。我們對祖師大德不能苛求。慧可大師裝瘋賣傻傳『如來藏』還難逃一劫呀!最後給砍頭了。
在中國這片國土,由於幾千年以來大乘佛法的氣氛已經深入人心,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弘揚『一心三藏』。從孔老夫子的「仁政愛民」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再到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和諧社會的「八榮八恥」,都是講大乘佛法的基礎。
亦復現言當入涅槃:我現在跟大家講哦,我馬上要涅槃了。『現言』涅槃也好,『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也好,都要歸到上面的『皆以方便分別』,都是方便法,哪有什麼涅槃不涅槃呢?對於極果如來,就是玩魔術、變戲法一樣,他都是隨眾生之因緣而示現種種方便。種種方便是方便,不要忘記了講『一心三藏』,這是真實——會一切之權,歸於一實。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這就是「會權歸實」。『微妙法』已作解釋。『一心三藏』就是『微妙』。一個心裡包含了三藏無量法,三藏無量法又歸於一個「實」,沒有哪一個人、沒有哪一個法不是『一心三藏』,而且當下就是『一心三藏』,而且永遠都是『一心三藏』。每一個人的『一心三藏』以及無量的『一心三藏』又是一個總的『一心三藏』。我們從過去無始到現在,卻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一心三藏』,不知道別人跟自己是同一個『一心三藏』。太『微』太『妙』啦!
打個比方,我們天天跟『一心三藏』睡在一起,吃在一起,穿在一起,形影不離——形就是影,影就是形,我們卻不知道它是誰,我是誰。就是這個『微妙法』。我們自己就是『阿彌陀』,卻天天在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固然就是我們這個阿彌陀,可是你把他當成那個阿彌陀,所以那個阿彌陀不是阿彌陀,你這個阿彌陀也不是阿彌陀。當你明白了你是『阿彌陀』,他也是『阿彌陀』,你那個阿彌陀就是這個阿彌陀。這就是以種種方便法『說微妙法』,最後都是歸到『一心三藏』。
能令眾生髮歡喜心:無量佛法都能使眾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受益或者解脫,都能『發歡喜心』。最究竟圓滿的當然是見『一心三藏』這個無上菩提,這才是真『歡喜心』。幾乎所有的同修都是這種感受——明白『一心三藏』以後,真正感到石頭落地。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樂於小法,指二乘學人。德薄垢重者,是修人天道五戒十善、四禪八定的眾生。由於這些人心量比較小,所以佛必須把自己說小,要跟眾生相吻合。就像在前面看那個窮小子在掏大糞,老長者必須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跟他在一起,才能拉近距離。所以對這些人呢,講『我少出家』,我也是剛剛出家的,懂了一點佛法,講給你們聽聽。這樣他們容易接受。你這樣嘩地從天上一飛,飄飄蕩蕩下來:嗨!聽我講《妙法蓮華經》!人家哇地一下,嚇得半死了。
菩薩教化眾生,可以把自己說大說小。對於有些人老實巴交,文化也低,你可以把自己說得很低:哎呀!我跟你一樣,斗大的字識不得兩籮筐。我聽某某法師講了『如來藏』的道理,我這個沒有文化的人也還聽懂了,我講給你聽怎麼樣?他一定高興。對於那些貢高我慢,自以為懂了許多東西的人,你可以把自己說大:我是馬列主義學院畢業的,我是中國佛學院畢業的,你就可以壓壓他的氣氛。你那麼多東西拿到我面前來你是班門弄斧,不相信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叫說大,無量劫以來我們誰沒有做過大將軍、大元帥、天王?也不是把自己說小,我們誰沒有當過乞丐、強盜土匪?誰沒有當過烏龜王八?只要用心對,怎麼樣講都沒有過錯。
佛在這裡是不是也教誨我們學會教化人的手段呢?你在老實巴交的人面前你顯得趾高氣昂的,把人家也要嚇壞了;你在那些貢高我慢、盛氣凌人的人面前,你講識不得幾個字,他根本瞧不起你,去!他屁股一轉就走了;或者客氣點:好,我下次有機會一定來拜訪你。他借這個詞就離開你了。明白嗎?
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不管是方說、便說、正說、邪說,我釋迦牟尼成佛以來,確確實實是這麼長的時間,這是解除法會大眾的一種疑慮。你別還是認為我就是在成佛四十一年才開講《法華經》,你錯了。佛此次來娑婆世界是第八千次示現。而且前面講了,還在其它的百千萬億阿僧祇國土。注意啊!既可以單身,還可以無量分身。即使此次在娑婆世界,在《見寶塔品》上,是不是無量的化身都來了?他這個化身佛的壽命也是無量,可以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足以見成佛的功德。
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我在娑婆世界示現一期生命是八十年。那佛是不是可以示現無量百千萬億年吶?他是隨眾生之緣,並非佛之本因。佛陀示現結婚生子,再半路出家,那是佛要結婚生子嗎?是讓眾生知道:哎呀!他跟我們一樣啊!也是老婆孩子一大堆呀!他能成佛,我們也能成佛。如果他示現天人,或者示現一個童子身,那結過婚的人就沒有信心了。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所演經典:包括無量經典,不管是正說邪說、大說小說、塵說剎說,其目的都是為了成就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說己身,為說自己的應化身。他身,是指九界眾生,乃至包括佛界。雖然無量佛是一個佛,那麼按照分別說,他們都曾經是因地的眾生,從眾生位開始起修,各有各的修行次第,特徵不一樣。有的人把他們說為「九界生」,其實包括十法界。這是方便說,究竟說都是一個念吶!
或示己身:示現曾經在因地上的那個凡夫釋迦牟尼身。或示他身:有的法師把『他』說為九界相,也可以包括佛界,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當下能不能示現搖身一變,變個藥師佛或者燃燈佛?都可以啊!『示他身』,在佛的境界上可以示現無量的色身三昧。有情身、無情身都可以示現。
或示己事:示現自己在因地修行的事情,在果地教化眾生的事情。或示他事:其它諸佛菩薩在其它佛土教化眾生的事迹都可以示現出來。包括這個颳風下雨、泥巴瓦塊在幾千年前是怎麼變化的,幾百年後可能怎麼變化,佛都可以用神通景象顯現出來,讓大家知道。
諸所言說,皆實不虛:佛要示現,一個念就變出來,是不是在講『一心三藏』的道理啊?時間長,示現「不生不滅」;空間大,示現「萬法歸一」。這裡示現『己事、他事』,再示現萬相歸一,萬法是不是還有萬相啊?示現時間、空間、萬法、萬相都是一人一念之所變化。那麼言外之義就是,我叫你們成佛,你們跟我一樣,也能像我這樣一念變化。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如實知見,這就是佛的報身功德,屬於「了因佛性」,對十法界一切萬法無不通達,從本體來起用。『如實知見』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如實知見』就是『阿彌陀佛』,就是『如是我聞』,無一不是真實。無量萬法皆是由我們真心本來面目所現之相,在眾生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之時,佛把一切的妄想說為「無明妄想」;明白了「無明妄想」,它當下就是真實。
藏教菩薩跟二乘人只懂得一個「人我空」,法執全在,他不能講『如實知見』,只能證得「偏真涅槃」。通教菩薩破一切相歸空,連佛相菩薩相統統判為無明相,他這不叫『如實知見』,他只是證到了真性涅槃。別教菩薩帶有次第性。在有修有,在空修空,叫「次第三藏」。他那中道不圓滿,叫「但中」,是執著的那種「中」,因為它有次第性。唯有圓教圓融、圓滿、圓通萬法,當下是一念,大光明藏中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沒有哪幾法不是哪幾法,所以它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叫「圓中」,就是圓滿的中道。在圓教里見真如本性叫『真真如性』,這是最圓滿。只有圓教菩薩可以『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在這裡『三界』呢,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菩薩的實報莊嚴土這三界。佛是代表佛界,他能知道三界就是因為他在佛界,這是從總體上來解釋『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這個『三界之相』包羅萬相。
圓教的這『一心三藏』與別教的「次第三藏」吶,我們可以通過打比方,讓大家來觀照一下。以吃東西為例。別教人吃花生知道花生,吃蠶豆知道蠶豆,他是一樣一樣地分別來成就。在「空」就是吃「空」,在「有」就是吃「有」。在「空」呢,還有小乘藏教的「人我空」、通教菩薩的「人我空」和「法我空」,在「有」呢,那就是無量。那圓教人吃東西來講,花生、蠶豆、玉米籽、香蕉、蘋果、巧克力,它全部是圓融為一體,吃一口,他就知道了全味,叫「一修一切修」,叫「全性起修」。所以圓教人從明心見性起,在初信位的菩薩他就能知道「真如全體」,他就吃了第一口;吃了第二口就變成初住位的菩薩,吃了第三口就變成行位菩薩,第四口就是迴向位的菩薩,第五口就是地位菩薩,第六口就是等覺,第七口就成佛。他每一口他都具足全性,僅僅是力量的力度的不同而已;乃至第一口可能就到地上菩薩、等覺菩薩都不一定——打比方而已,你不要執著。還要看那一口吃多少,有的人是鳥口、雞口、櫻桃小口,有的人是牛口、虎口、瓢盆大口,不一樣。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下面通過一些名相概念,具體地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分別開示這個『如實知見』。
無有生死,這是正面肯定。我們耳聞、目睹、身受,整個花花世界,無非是「生住異滅」,無非是一生一死而已。那佛講了,沒有生死,對於那些不信佛法的人,就等於是一百八十度轉變,完全想不通:明明有生死,你怎麼講沒有生死啊?他解不開。
以拳頭為例。拳頭變成了手掌,手掌生了沒有啊?拳頭當下就是手掌啊。那變成手掌後拳頭沒有了,拳頭滅了沒有?手掌當下就是拳頭啊。所以今天張家死了個張老漢,李家生了個李臭蛋,那李臭蛋生了沒有啊?沒有生。那沒有生之前他在哪裡啊?就在那個『如』里,沒有生之前它是不是就是「我」啊?那李老漢死了沒有?他死了以後是不是還是我啊?是不是也還是他呀?是不是也還是你呀?你們別光就是他一個人生死,找來找去的。我們都是一個念。你不能講:啊,他現在叫李臭蛋,他沒有生之前是王家的姥姥。你這種講法仍然是方便法,還沒有究竟義。但你這樣講已經很不簡單,懂得有三世因果輪迴,這是佛以小乘法教人。那麼講究竟法,它就是『如』,它就是『阿』,它就是「我」,一切法都是一。這是兩種說法。要明白,不是師父講法跟別人不一樣,是《法華經》《楞嚴經》跟其它經典就是不一樣,它從全局著眼。所以張居士今天從家裡到文峰寺來聽經,文峰寺有沒有多一個張居士啊?張居士家裡有沒有少一個張居士啊?這個法講早了,應該下面再說。
若退若出,這些概念大同小異。從無始以來誰死了沒有啊?唐朝人、清朝人都來了沒有啊?大通智勝佛時代的人來了沒有啊?沒有哪一個不是大通智勝佛時代的人,是不是啊?比春秋戰國出土的文物不知道要古多少倍。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你就有初果羅漢的境界。破除了身見,當下解除對於死亡的恐懼感,無非死亡的時候感到有點怕苦、怕痛,但你知道還有來世。你永遠不落三惡道。
我們一般以這個位來定,何況明白『一心三藏』道理,哪是什麼初果羅漢的問題呀?起碼是初住位以上的大菩薩。無量空間、無量時間、無量萬法,都是我們一個念變現而已。如果依佛講,你是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的菩薩。所以「成佛的法華」呀!叫大家來聽《法華經》是假,叫你們來成佛是真。
若退若出,包含在生住異滅里,我們是不是常常退退出出啊?那麼生死是不是也是『若退若出』啊?死了,我『退』出了人道;生了,我又從人道而『出』,如果再講究竟一點,我們真心本來面目到哪裡都是不動而至,都是一個本體。
我的一個本體就是個本體,我的這個手摸了一下頭然後又抓住膝蓋,我的手終於由頭退出,而來到了膝蓋——你這樣講人家會把你當神經病。十方法界都是我們一個念,不動而至,都是「我」。
一切有形有相的有為功德,佛把它判為下等法,祖師大德把它判為歪門邪道,達摩祖師把它呵斥為「誹謗佛法」。厲害不厲害?你辛辛苦苦地修持,卻還是誹謗佛法。但是也是善法,是「成就善法」,你不要把它當成真修。真修就是明理調心。
不明心不能成佛。你不明理去修行,你是謗佛謗法,不能成佛;但是如果你不修也不行,你連人都成不了,成鬼成畜生都沒有份兒!我們要正確理解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話。本來佛講,明心見性以後要行善積德才能圓滿成佛,是強調在「明心見性」以後。結果他變成不需要明心見性,不需要讀《法華經》《楞嚴經》,行善積德就能成佛——這是偷梁換柱。當我們在否定這種方法的時候,他馬上又反咬一口:不修行怎麼能成佛?好像我們就是反對修行,而且最能蠱惑人心。為什麼呢?問題還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因為眾生無量劫以來有這種習氣,他執著於實修實證,他認為是坐吃山空。因為這個普遍的習氣,所以最容易上當受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容易上當受騙,講不動手不抬腿,喝西北風啊?他不知道我們用智慧可以巧取豪奪,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當下成就。
那真正來講,喝西北風的人能不能生活啊?照樣能生活。這樣的人太多了!這個問題蘇聯科學家作了解答。人的胃裡有一種酶,形狀跟大蒜大蔥的根須差不多,可以直接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蛋白質,來提供我們所需要的能量。為什麼有些人能得道成仙啊?不食人間煙火,不僅能活得很好,還能健康、還能長壽,還能飛到天上去。特別是癌症病人,會用意念,停止一切進食,喝點水而已,就用意念從空氣中補充能量,從聽經聞法的法喜中補充能量,從安心禪定定力中吸取禪悅食來補充能量。由於不吃飯可以減輕我們腸胃功能的負擔,有利於修復。這在科學上有這種解釋,它符合佛法的理論。這個心力呀,真是不可思議。
亦無在世及滅度者:前面『無有生死』『若退若出』是泛指,『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這是單指得道的聖人諸佛菩薩。在世就是方便涅槃,願身再來,示現人相教化眾生。『滅度』呢,化緣已畢,回歸大光明藏,這叫示現『滅度』,也叫示現涅槃。所以這也是一種假相。『無在世』是對在世說無在世。為什麼?他雖然在世,他不是凡夫的業報身,他是願身再來的菩薩。
無滅度,是對滅度說無滅度。他的色身離開了,他的心有沒有離開呀?有沒有哪一法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心啊?從天人鬼畜、風雲雨霧到泥巴瓦塊,有沒有哪一法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心?有沒有哪一法不是他的身吶?我們都是他的身。他滅度了沒有啊?那麼像前面『在世』,他現釋迦牟尼佛身在世,有沒有哪一法不是釋迦牟尼佛的身在世啊?可我們只把他這個人當成是釋迦牟尼佛在世。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講,哪一個不是釋迦牟尼佛在世啊?這就在幫助我們開智慧。
有人問:師父,你講這個是現量功德還是比量功德啊?我也可以講非現量、非比量。「現量、比量」都是方便說,你到中陰身期間這個肉團殼、無明殼解體了,你這個現量功德當下現前。想到佛土到佛土,想再去投胎再投胎。那你中陰身期間這個功德是中陰身期間成就的,還是現在成就的?那你講你現在這個功德,是現量還是比量啊?既是現量又是比量。
非實非虛:這就是『非阿非彌陀,非如非是』。那『非實』是不是就是『虛』呀?『非虛』是不是就是『實』啊?『非實』,對實說非實,對虛說非虛,『虛實』是一個東西。你把『非實非虛』搞明白了,你就是『如是我聞』。
非如非異:『如異』就是『如來』,就是『如是』,就是『阿彌陀』。佛法里,把我們這個宇宙人生萬法萬相、無量的萬法歸納為『一心三藏』,也就是說把十法界森羅萬相歸為『一心三藏』。三藏也好,十法界也好,都是我們一個人、一個念而已。那麼三藏也好,十法界也好,它千變萬化、形形色色,當下又是『異』,千差萬別。三藏中任何『一個如來藏』當下即是『三個如來藏』、即是『十法界』,當下又是『同』。所以我們好好用心把這個法觀照一下,石破天驚。你果真把這句話能夠繞清楚、搞明白,你當下了生脫死,得大自在。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這裡是針對佛從空出有,到三界六道來示現化身、應身而言。這裡『三界』,可理解為欲界、無色界、有色界;也可理解為「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和「凡聖同居土」這三界。佛已經證得十法界萬法皆是自己一個本體,所以他到三界里來,我們就應該把它看成是三界一個眾生。他並不是三界那個帶有個體本位的人,而來示現三界那個帶有個體本位的人。因為盡虛空遍法界,大至佛土,小至微塵,無非諸佛法身真常,你不能講他是『三界』。如果講他是『三界』的話,這就把他分別,就把他說小。但是他是來教化眾生,要『見於三界』,必須現三界眾生的形相,「和光同塵」——「同塵」是『見於三界』,「和光」就是『不如三界』。
這段經文好好地觀照。是不是就這個東西呀?從佛的這種變化在《法華經》前面的《序品》我們就已經悟到當下佛力加持就使我們看到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法界。佛是誰呀?整部《法華經》隨處都可以叫我們明心見性,當下成佛,只在於你會不會用心。佛生怕我們不敢相信,還特別用一目了然的語言來告訴我們當下成就。《法華經》難解難思啊!話中有話,看你會不會悟。聽師父講了《法華經》以後再回去想一想,跟以前沒有聽講之前讀的《法華經》一樣不一樣,再好好理解《法華經》好懂不好懂。這裡是純粹從理論上來開我們的智慧。
那麼在整部《法華經》,從事相上來開我們智慧,就是放光現瑞,從講一個大、多、長,從數量上來開我們的智慧。寶塔湧出也好,龍女須臾成佛也好,都是給我們調心。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而且是當下成佛。注意,這段經文以後佛馬上就要授記呀!就因為這段經文來給大眾授記。你得到了什麼?
這段經文是不是在講無量的空間、無量的萬法、無量的時間,生啊、死啊、涅槃吶,就是一個人一個念在自在變化而已呀?這是佛在現身說法。
那麼現身說法到最後,佛對那個無形無相的念,跟我們造煩惱惡業、無形無相的那個念,能不能分開是他的念還是我的念吶?那麼我們心態一轉,是不是跟佛的那個念就重合了?就叫「往生」。我們當下「邪知邪見」往生到「佛知佛見」,當下無明妄想往生到菩提智慧。這是當下的問題,沒有等一下的問題,更沒有等死的時候,更不用說來世。
自古以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奔走呼號:圓頓大法就是一步登天,就是無修無證,就是不歷修證!整個《法華經》《楞嚴經》類似這樣的語氣少說幾十處。佛在這個《法華經》上就跟那拽著眼皮子:你來看我怎麼講的!拽我們耳朵你來聽我們怎麼講的。可是末法時代的人心很浮躁,他看不出這種味道。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上面講的無量時間、無量空間、無量萬法,『如來明見』。為什麼『明見』呢!他是過來人。他看到我們生生世世在死,生生世世在生,但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生世世。「若要上山去,須問過來人」。他之所以明見,他已證得了『一心三藏』,他懂得我們的一念心裏面具足無量的『性具功德』,可以隨緣顯現為無量的「事造功德」。他看到孫悟空變成這個茶杯,當下知道茶杯是孫悟空;又知道孫悟空「性具功德」還能變成一頭牛,所以他沒有看到牛的時候,就知道孫悟空當下就是一頭牛!這叫『如來明見』。「於無相中見有相,於有相中見無相」,這是證道位的功夫。我們在現在的境界上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叫「見道」。佛呢,見道證道圓滿一體。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佛是過來人,一目了然。種種性,為過去世的種性。像種子一樣,也叫習氣,在「五蘊」里屬於「慢我」,是過去無量劫中的我跑到今天。你在唐朝怎麼長,在秦朝怎麼短,在大通智勝佛時怎麼好,在迦葉佛時怎麼壞,都是我們的『種種性』。
從這個總體因緣和合,佛就能知道你未來一世、未來二世未來的事情。就像我們看到一粒種子下到地里,就知道一個月以後要發芽,兩個月以後就要長出根莖葉,三個月以後就要開華,四個月以後就要結果。憑這點智慧,我們都能知道未來。佛對一切萬法的未來都知道。為什麼?因為他知道你過去的『種種性』。為什麼我們在夢中預見的未來的事就能成就?因為那已經成為定局,並不是你夢到才有。你夢不到是不是也有啊?因為我們在夢中啊,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已經停止活動,相對而言我們的心比較清凈,這個時候就是個獨頭意識,它有可能與我們的本來面目來溝通。這是一種智慧,叫「宿命通智慧」。它會告訴你自己,或者別人兩個月以後或三年以後會遇到什麼事情。師父到許多地方講經,有些居士提前一年、兩年、五年,還有提前八年,在夢中就看到師父講經。這是不是都是過去的『種種性』啊?而且這個是不是過去『種種性』都有具體的計劃、安排呀?
種種欲,指現世的習氣,用「眾生濁」來講,這叫「見我」。當我們知道了『種種性』,要把住當下。今生修得更圓滿,是不是就是未來的種性?是不是就可以帶到未來世?世出世間一樣,計劃趕不上變化,佛法里講因果報應是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講,他一點點都不能改變。為什麼?他無始以來的種種習性決定他成就什麼樣的人;但是對百分之一的人是講「因緣果報」,這個「緣」就是變數,就是『種種欲』。你抓住現前當下,這是最關鍵。只有少數有智慧的人能抓住當下,把整個無量劫以來的「計劃」全部推翻。至於過去的債務,沒有關係,轉變為教化眾生的緣分,我來還債,是不是啊?聽聞如來藏之法,「八識田中強者牽」,當下把你牽到佛土來,不需要等到臨終之時。
種種行,就是造業,這是造的現業。如果前面的『種種性』叫業的話,那叫宿業、過去業。種種欲,有慾望。這個慾望是意業。種種行,是造口業和身業。種種憶想分別,是進一步造意業。前面『種種欲』是作為意業的種子,有了意業以後再去變本加厲妄想,就業上加業。
欲令生諸善根:佛從『種性、種欲、種行、種種憶想分別』這四個角度來觀察眾生,來方便引導。那麼對於有些人講他過去世的事情,是不是從『種性』上下功夫?那對有些人講現在應該怎麼辦,是不是從『欲、行』和『憶想分別』下功夫啊!
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三藏十二部經就是種種說法,包含無量法門。『未曾暫廢』,時時、事事、處處無非諸佛法身真常,一塊泥巴團、一根草絲草葉、一片風一滴雨儘是諸佛廣長舌,只看你懂不懂。你頭上冒一滴汗就是諸佛廣長舌在說法:你這滴汗怎麼來的?你可能講他是從皮肉里流出來的。那皮肉里流出來,它能不能永遠像那泉水洞一樣流得不斷啊?那個汗水是怎麼來的?一定是真心變現出來的。世間法都在證明。「急得滿頭大汗」,有沒有一個人身上一天到晚在流大汗?沒有啊!在沒有流出來的時候,汗在不在心裡呀?在!那在心裡它有沒有形相啊?沒有。這一滴汗是不是諸佛在說法呀?諸佛廣長舌停止了沒有?
師父這麼一講,大家是不是都會講啊?都會講是不是我們心裡的那個真人告訴我們吶?那個真人是不是佛啊?任何一尊佛成就以後,他已經證得微塵剎土、有情無情道交感應,感應為一個本體。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三句話不離本行,往往就給你來個畫龍點睛。這裡又是個『如是我』。如果粗心大意的人來講,『如是我』嘛,就是佛講吶,就是這個情況啊!我成佛以來這麼長時間。實際上這個『如是我』是不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沒有哪一個人不是法身佛,沒有哪一個人不是釋迦牟尼佛,這是真的。只要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放下我執,破除煩惱習氣,究竟圓滿成佛的時候,你知道:啊,我就是釋迦牟尼啊!我就是那一頭牛魔王啊!我就是那個小老鼠啊!你這個時候才能真正證得萬法同體。這就是『如是我成佛以來,甚大久遠』,恢復到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
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佛現身說法來幫助法會大眾成就無生法忍。
因為在前面已經有舍利弗等這個因緣。佛講舍利弗這些人在二萬億佛法中受佛教化。在大通智勝佛那一劫又講啊,未來世能受持《法華經》的人已經在十萬億佛法中成就了道行。可是這些人在每一生每一世他都以為自己就是這一生一世在修行。那佛通過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修行人自己來觀照,我們跟佛是不是「無二無別」呀?只是因為我們有隔陰之謎,才以為我們生生世世在生啊、在死啊。其實我們跟佛一樣,從無始走到現在,沒有比他少走一步,沒有比他少活一秒,而且智慧不比他少一絲一毫。只要我們放下我執,立地成佛。當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是不是已經放下一大半了?見道以後你沒有辦法不放,你放也放,不放也放,你已經放了,明白嗎?許多人講,我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就是有煩惱習氣,他認為自己就沒有成佛,沒有放下,他不懂得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已經放下一半。
就比如說你明明學會了游泳,仍然說:不行,我不會游泳!為什麼?我衣服還穿在身上。我們到游泳池裡去游泳的時候,把這個衣服一脫,你當下是不是就會游泳啊?肉團身就是一件衣服,真人已經學會了游泳。當我們這期生命結束進入中陰期,就等於進入游泳池,當下成佛。
其實我在講這段經文的時候啊,始終扣住為什麼佛在講了〈如來壽量品〉以後馬上就給那些菩薩授記。人家還沒有喘一口氣,他就給他授記了,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不管你舉手不舉手,他給你授記成佛了。我們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知道「聽經聞法當下成佛」,更主要的要知道為什麼聽經聞法能夠當下成佛。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在前面品題講了三種壽量。「法身壽」是無始無終;「報身壽」呢,方便說是有始無終;「應身壽」有始有終。這都是方便說。他那個應身壽命有始有終,是隨眾生之緣示現。無論是報身壽還是應身壽,如果用『如來藏』來講,都是無始無終。它就在本性里。所以我們在講分別法的時候要注意「分別不妨無分別」。「一真一切真」,法身壽命是無始無終,那報身應身是不是也是無始無終啊?
今猶未盡:佛在娑婆世界示現八十年,在其它世界有的示現一億年,有的無量劫。前面講,通過「八個不可計」來說明他的壽命,那這裡是第九個了。「八個不」是他成佛以來的壽命,現在「應身壽命」還是『復倍上數』。這個『倍』,你還不知道是一倍、兩倍,還是『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倍。所以我們從這九個角度來觀照一下這個不可思議殊勝的時間,又是在微調心量。
然今非實滅度:一者,示現的時候叫「照而常寂」,那麼滅度的時候是不是叫「寂而常照」?他滅度了沒有啊?山河大地、樹木華草哪一法不是佛?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呀!二者,在此土滅,在他土生,他有無量的化身在其它佛土啊!都是「非滅示滅」,是隨意示現而已。
前面在〈見寶塔品〉是不是看到那麼多分身佛,他哪有個生滅呀?無量的分身佛在那裡,是不是他釋迦牟尼佛?只要放下我執,放下煩惱習氣,我們也可以自在變現。你刻骨銘心深信這個道理可不簡單吶!你當下身價百倍。這個百倍不是百倍呀,這個百就是無量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
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這段經文呢,佛是利用眾生的心態。一個家庭存在的時候,或者一件東西在手的時候、或者一個朋友相處的時候,往往我們不懂得珍惜;當這個家庭破裂、當這樣東西失去、當朋友分手的時候,我們往往後悔萬分。這也是凡夫很容易出現的一種心態。所以佛示現滅度,是讓眾生「生難遭之想」。
我們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大法難遇」。人身一失,萬劫難復——「萬劫」是無量的萬萬億年吶!在三惡道里可不好受啊!人身難得,要珍惜,用來成佛。
「佛法難聞」,你得人身時佛不一定來,佛來的時候你不一定在。佛法難聞,大法更難聞!現在世界上多少人都聞到佛法了,又有幾個人聞到《妙法蓮華經》了?即使佛在世的時候,佛前面傳法四十一年,這四十一年中是不是難免一些弟子就要往生啊?值佛在世他都沒能聽到《法華經》。無量國土無量眾生想聽《法華經》的名都不可得;就是《法華經》在世,道場還難逢。我們這幾千年以來,有幾個像樣的道場在傳《法華經》?古時候交通不發達,物質文明很差,要搞一本經書,你傾家蕩產。五十年前要讀一本佛經還要到圖書館裡自己帶筆記本去抄出來。在三十年前那個早晚功課本,只有師父才有一本,更不用說什麼手機呀。現在全部給我們遇到了,還不快走啊?還不當下就走啊!但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勸大家,最好慢幾步,我們也弘弘法。
過無量百千萬億劫:娑婆世界眾生的福報算大,不到一個大劫就有一尊佛出世。雖然不到一個大劫,也是幾十億年吶!而你如果得不到人身的話——正好彌勒佛出世時,你在惡道;也可能在彌勒佛出世之前你在人道里晃了一下子,正好再過幾百年他出世了,你又到惡道里去,這一去幾十億年,很可惜啊!
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大家現在有沒有生『難遭之想』啊?所以一定要把《法華經》聽懂。『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渴仰於佛』就是渴仰於《法華經》,《法華經》是如來全身——法身、報身、化身全部在。《法華經》就講什麼是佛,這個文字是不是佛?泥巴瓦塊是不是佛?一滴雨、一片風是不是《法華經》?「一真一切真」。讀懂了《法華經》的人,就是「見佛」,就是見舍利弗,就是見諸比丘。
並沒有講看到釋迦牟尼那個肉團的人是「見佛」。「見佛」是不是就是見性?明白什麼是佛,見佛就是成佛。這個理論體系非常圓融。有些人說你明心見性了,那你有沒有看到兩千年前佛在靈山會上說法呀?這本身就在跟佛唱對台戲。佛明明講『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那樣的法會鬼也可以見到,有天眼通、宿命通的人就能見到。佛明明講讀懂了《法華經》就是「見佛」,就是見菩薩,就是見四眾弟子。所以我們現在見的泥巴瓦塊、樹木花草是不是靈山會?是不是釋迦牟尼舍利弗?都是啊!沒有哪一法不是。那你自己是不是靈山會?你自己是不是個多寶如來塔?你自己是不是多寶如來坐在那個寶塔里呀?這叫『見寶塔品』。否則就是見什麼?否則就是「見寶塔餅」。
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皆實不虛』就是講諸佛「滅而不滅」,滅是虛,不滅是實。佛不滅是不是包括不生啊?所以滅既然是非滅,生是不是非生啊?那麼示現的一切法是不是都是非法呀?你不要執著那個法,要執著那個法的性,要從有形有相的事相來迴光返照我們那個法性身。那麼講『皆實不虛』,既然滅也是實,生也是實,那麼一切的法虛妄的當下,這個虛妄還是實啊,都是我們的一念真心所變現的。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葯,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余國,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葯發悶亂,宛轉於地。】
又打一個比方來比喻佛示現滅度的真實用心。『良醫』比喻佛;智慧聰達,一定是如來果位上的「權實二智」。『聰達』比喻觀機逗教。明練方葯,比喻佛教化眾生的經典和法門——三藏十二部經、戒定慧、常寂滅,種種的法門。經典的文字就是『藥方』。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多諸子息』既可以說為佛的無量的弟子,也可以說為我們的一念能夠顯現出無量的法界。無量的法界,佛把它說為「十法界」。那麼在這裡呢,『十、二十乃至百數』又是一種表現風格,我講二十法界行不行啊?說一百法界行不行啊?說百法界、千法界行不行啊?這是叫我們不要執著,都是方便說。那十法界,阿羅漢法界還可以說成四果羅漢,菩薩法界還可以說成藏通別,人法界還可以說成男人和女人,天上的人還有二十八層天呢,或者有色界、無色界。我們把它籠統說為無量層次的眾生比較合適。
有些法師把它解釋說為什麼境界、什麼品位的人,我們可以圓融一下,我們也不要依他,也不要去誹謗他。他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和眾生的根機,總有它的道理。我們是根據我們現代人的這種心理的特點,體現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師父講許多法跟一些祖師大德和一些高僧大德有很大的差別,大家不要感到奇怪。各人所處的時間、空間和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法無定法」,只要我們有利於開智慧,有利於簡明扼要就好。
以有事緣,遠至余國:以有事緣,是『唯以一大事因緣』。哪個國土時間空間機緣成熟,叫『以有事緣』,佛就到哪裡去。他到哪裡去,並不影響到你這裡來。你這裡機緣暫時不成熟且放一下,所以『遠至余國』。佛今天在這裡示現滅度,明天在那裡示現出世,都是應眾生機緣而已。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這也就是在沒有佛法的時代。『諸子』是佛已經結過緣的弟子,或者那些非菩薩大眾。『飲他毒藥』,是外道修行法,他也是行善斷惡。世間法里的「毒」呢,是強盜土匪、殺人害命那種毒;這種『毒』是不究竟。外道雖然行善斷惡,但是他是以苦舍苦,修苦行。結果呢,還是得苦果,叫『飲他毒藥』。如果上升來講,還有「菩提邪」。
葯發悶亂,宛轉於地:用外道的那種苦行邪法來成就自己,所得到的還是苦果,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叫『宛轉於地』。宛轉,在六道輪迴,卻自以為是。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
這時佛出世教化人。在眾生中,有些過去世中有了善根,叫「不失本性」。有些在過去世中沒有種善根,或者過去世中種的善根比較淺,叫『失本心』。
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這句一目了然。按照比喻說,『遙見其父』這個『遙』,就是上面的『失本心,或不失者』,距離不等。這裡既可以理解為見佛,也可以理解為見法。根據各人根機深淺,見法的認可程度也不一樣。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依諸經方,這是以開藥方來譬喻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各種教門。求好藥草,是用經教、用法門裡具體的辦法來作為修行人的指導教理。色香美味,比喻各種經典、教門之具體特徵、具體妙用。師父在這段經文里可以說講得特別細。就是因為有感於對第十七品佛的那種授記,以及佛對於聽經聞法直接證果的論述,許多人麻木不仁。如果叫我來判的話呀,我會把十六品和十七品判為《法華經》中精華的精華,只要你們讀懂了這兩品,你們自然就會知道。皆悉具足:這是講無量萬法,沒有哪一法不具足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沒有哪一法不解脫。只是眾生在迷中,他不這麼認為而已。既然法法皆是三德,那麼法法是不是皆是法法呀?萬法唯一本體。『搗篩和合』,這個『搗』呢,與「空如來藏、空觀」相對照。萬法皆空,觀照這個「空」,著重觀照它「空不空」。『篩』,與「不空如來藏」相對照,也叫「假觀」。『和合』呢,就是把「空觀、假觀」圓融一體,叫「中觀」。所謂「中觀」是講圓教的「圓中」,叫「無住三昧」。這個「觀」是「一觀一切觀」,住而無住,無住三昧。
所以前面在「空觀」的時候著重觀它的「真空不空,由空見有」;在「假觀」的時候著重觀它的「妙有不有,在有觀空」。那麼「中觀」就是「空有不二」,當下一念。十法界萬有無非我當下一念。這個「一念」,你可以萬萬分之一秒而過,這就是「一念信解」。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這五度全部圓滿,不如你這一念信解的功德無量分之一。佛以「一念信解」否定無量劫的苦修、苦行、苦證!在第十七品講到這裡,每一個人都會感慨萬分。
從前面的『求好藥草』一直到這裡呀,佛以無量方便引導歸到最後『搗篩和合』。你把這個『搗篩和合』之義一念信解,按照藕益大師的判教,你是十信位的菩薩。初信位的菩薩就不落三惡道,七信位的菩薩相當於四果羅漢,但是我這一念信解就已經達到十信位,超過阿羅漢、辟支佛,何況我們還要受持讀誦?僅僅發一個心,信解了:哎呀!我要把這個法傳給人,我要生生世世弘揚這個法!你發了這個心,這第二念就到十信位。就這麼聽了幾課,從信位、住位、行位乃至等覺位,就這麼輕而易舉到手了。這個法妙絕了!好好把《法華經》讀懂了,這是我們救命的法寶啊!
許多人自以為是,你這裡想去救他,他還認為你是想去害他,認為你在自吹自擂。許許多多的人那麼聰明,他卻用下劣心、用牛羊眼來看待大法,看待善知識,這就是悲劇。有些人好不容易入了這個門到最後還蹦出去,更不用說那些一直在門外轉不進門的人、時時刻刻想來找茬子找毛病的人。我們真正是發了菩薩心的人,看了這麼好的法門,再想想自古以來那麼多人在迷惑顛倒,你這個心裡是什麼味道啊?有些弟子想一想過去師父為了傳這個法,恨不得拍桌子打板凳。只有深刻地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你才能感慨萬分。
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佛生生世世都是這樣苦口婆心。師父這十幾年來其實就是在苦口婆心:你們要讀《法華經》呀!讀《法華經》才能成佛啊!可是有多少人深信不疑?只有他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回過頭來,才會感慨萬分。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這個『不失心者』是指尚有正見之人,對於佛的講法一聽即信。一聽即信,即使是迷信的人,他憑著對佛的信任,他也容易開悟。信心也很重要。『病盡除愈』就是當下得到解脫,叫「知妄即真」。對『一心三藏』的道理你當下信解,當下『病盡除愈』。
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葯,而不肯服:這是指一些機緣尚未成熟的人對佛法還在三心二意。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這些人習氣很重,被煩惱障、所知障、業障、苦障、報障等所束縛,迷惑重重。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他們心裡裝的東西越多,離開真實智慧越遠。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葯,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葯。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葯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勿憂不差:不用擔心病不好。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這就是佛示現滅度。對病好了的人,佛化緣已畢;不肯吃藥的這些人機緣沒有成熟,佛在這裡對他們反而是一種障礙。所以佛在這種情況之下示現滅度。遣使還告,汝父已死:佛滅度以後,領眾修行的菩薩、老師、方丈啊、住持啊、居士林林長啊,叫『遣使』。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這個時候明白了佛不在世,已經離開我們而去。『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無復恃怙』是指沒有依靠,就好像孩子失去了父母。
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葯,色香美味:佛離開世間以後,修行人唯一可以信賴的就是佛的經典,這是『葯』。因為經典還要有老師來講解,所以『遣使還告』啊,這些領眾修行人都是佛派來的使者,『還告』就是告訴他涅槃真義。尋便來歸:這是佛速速入世,一旦機緣成熟,無量次地來到世間教化眾生。每一次來都要成就一部分已經根機成熟的人,又要與另外一部分人結緣。
所以『毒病皆愈』也好,『悉已得差』也好,都是方便說。能成就的就把他成就,不能成就的放一放,過幾萬年幾億年再說。就是這樣。最後成就不成就都是由《法華經》一錘定音。佛就是這樣,示生示滅,完全是隨眾生機緣而已。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經常聽人家講「圓寂、滅度、涅槃」,都是講滅度以後就沒有了。圓寂了,燒出了舍利子,沒有肉身了。佛涅槃以後,這些泥巴瓦塊是不是他的智慧常住啊?這個法太妙。講到傷心的地方你都要掉眼淚,可有幾個人這麼講啊?佛滅度了嗎?風啊、雲啊、雨啊、霧啊,那不是佛嗎?泥巴瓦塊不是佛嗎?牛馬豬羊不是佛嗎?他滅度到哪裡去呀?他已經證得萬法同體都是他。他知道我印廣師是他呀!他知道桌子是他呀!可桌子知道不知道桌子就是他呀?我知道這個手是我的,這個手知道不知道它是我的?不知道啊。《法華經》不教你念佛拜佛,要教你佛是誰。你認識了佛你就是佛啊!手腳頭耳這些東西都是假名,其實它就是我,是一個本體。
我示現這個滅度,完全是作為表演來開眾生的智慧。你能不能講佛打妄語呀?這就是方便,這就是智慧。在佛法里,心正即行邪法也是正法,即說妄語也是如來真實語;心邪即行正法也是邪法,你就是講真實語也是打妄語。大乘菩薩道,論心不論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方便現涅槃,就是「非滅現滅」。那佛出世也是「非生示生」,佛已經證到「無生法忍」。眾生雖然沒有證到「無生法忍」,他是不是「無生法忍」啊?我們跟佛一樣。佛是隨願力來示現,眾生是隨業力而來示現。願也好,不願也好,自在也好,不自在也好,是不是都在「示現」吶?既然示現,是不是都是假的?都是假的。當你知道是假的,他真不真啊?又是真。這就是妙法。
而實不滅度:前面講了幾種情況,他這裡滅了,那裡生了;他這裡滅了,這裡還在生。泥巴瓦塊是不是他呀?都是。不要說佛,沒有一個人有辦法把自己滅掉。你一個人滅掉的話,那釋迦牟尼、觀世音是不是統統都滅掉了?這叫「一滅一切滅」。因為所有的人都是一個人一個念。
常住此說法,我常住於此:這是指佛以化身。如果說我以化身『常住』——永遠住世,因為我有神通力呀——乃至於時時事事處處住於世間,結果反而事與願違。那個顛倒的眾生天天跟我在一起,還不知道我是誰。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這是我們在這個眾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逆反心理。在世的時候他不以為怎麼樣,一旦離開了,他才感到珍惜。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佛出世一定要選擇機緣成熟之時。
一心欲見佛,不自惜生命:這是表機緣成熟。我們很難想像,在滅法時代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累計的修行人——已成就的、半成就的,是不是多得很吶?他們如何渴求真理。『靈鷲山』是比喻是我們的法身,以法身而示現應化身。
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佛出世來就對弟子們講啊: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你們啊!我『常在此不滅』——我肉身也好,化身也好、報身也好,法身也好,從來沒有離開過你們。這是恆順你們這種業報身而已。這句話妙不妙啊?我法身常在呀!你有智慧,你時時事事處處皆見我。特別在前面對舍利弗講,能信你舍利弗講《法華經》,就是見我,就是見舍利弗,就是見菩薩比丘。信解《法華經》就是見一切。如果說不聽舍利弗講《法華經》,即使坐在舍利弗面前,他有沒有見到舍利弗啊?他根本不知道舍利弗是誰,更不用說見佛、見比丘了。
讀經、聽經、講經,一定要達到「會相歸性」。明白它的真實義,你讀一句就是無量句。
【余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故不為現身:所以眾生在苦惱中時,佛還不現身;只有他想求救脫離苦海,想念佛的時候,佛才出現。他想要解脫,這就是想佛。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無量的空間我也『常』在這個地方——沒有離開哪一處,沒有到哪一處,又時時在任何一處,叫『常在靈鷲山』。不管示現什麼相,都是『常在』。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我凈土不毀:
凡夫眾生看到末日到臨,看到大火時起,而佛與那些聖人在同一片國土看到的是「常樂我凈」。好好觀照。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各人所見不一樣。『我此土安隱』,他這個佛土跟眾生那個佛土是不是當下一個地方吶?而且不光是佛,『天人常充滿』啊!這都是由於眾生的同分妄見所造成。比如說同樣這一杯水,我們人看到是甘露水,那我們是不是看到「常樂我凈」吶?鬼呢,看到是一團火,他是不是看到災難來了?就這個道理。佛土、凈土只在於我們的一念心怎麼看待。
《三時繫念》里怎麼講啊?『彼土此土』『彼土』就是極樂世界,『此土』就是我們這裡。『不隔毫端』,『毫端』就是這一根頭髮。極樂娑婆當下是一體。現在明白了『如來藏』,知道「一切萬法都是我」,你的色身當下就是極樂世界,你就是阿彌陀佛;你為貪嗔痴所糾纏,你當下在凡夫輪迴身。全在於我們一念之間。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佛解釋原因。這些人為什麼有這種邪知邪見呢?離不開他們過去世中造種種的惡業。造惡業多啊,障蔽心源,多行不義必自斃。不能小看外道行善斷惡,他總有水落石出之日。福報修得很圓滿很圓滿,總會遇到善知識,總有能夠接受真理的這一天,不可忽視。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有修功德,這是講成就。『有修』就是有功德,有修有證。什麼『功德』?則皆見我身,為『一心三藏』的功德。『功德』可作為『如來室』,成就了大慈悲心。按照分別法來講,把它說為「法身功德」,與「空如來藏」相對照。
『柔和』對照為『如來衣』。衣服穿在身上,你給它灑一點香水它會不會謝謝你呀?你給它撒一點垃圾,它會不會向你抗議呀?這是表忍辱,如如不動。所以『柔和』是表「解脫功德」。『質直』,與『如來座』相對應。『如來座』就是「空智」,這是般若智慧。前面法身是見到「空」,這裡「般若智」是從空啟用的智慧。
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這是在有緣眾生見到我以後,『在此而說法』。可以理解為肉身佛出世說法。也可以說萬法都在說法,沒有哪一法不是佛,法、報、化三身在說法。這是圓頓大法特別提醒。一粒微塵、一根草絲,盡足為一真法界;樹木華草、行雲流水儘是『諸佛廣長舌』。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是為化身佛、應身佛說法。前面『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觀照為萬法都是法身佛在說法,這叫「權實並重」——前者是講實法;後者是權法。佛怎麼『難值』啊?處處皆是,事事皆是;佛怎麼難見啊?哪一樣不是佛啊?所以下面『佛難見、佛難值』是講權法。講實法,時時事事處處無非是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佛已經證得十方三世自在無礙。相對於你們,我不過是隨緣化現在某一個時空點的某一個形相而已,這是在我無量智慧中的一種。其實我的智慧無量,壽命無量,這是我久修所得。智慧、壽命,不從修得;但不修也不得。就跟我們兩個手一伸,叫左手長了這麼多。它就有這個功德,你叫它長,它有這個東西;不叫它長,也有這個東西。但是你這三分鐘不打這個妄想,它能不能現出來呀?現不出來。一切的智慧我們本有,不需要修,它就存在;但你不修,得不到妙用。
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這是告訴彌勒菩薩,你如果還有這種懷疑的話,應當永遠斷掉,連一點點懷疑都不能有,再三強調佛語真實。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又回到父子的比喻上去。他本來健在,卻派人對兒子說自己在外國死了。講這個話是讓兒子安心吃藥,不要再懈怠;雖然說的是假話,其真心在於救兒子的命。佛沒有滅度不滅度,卻方便說為滅度,無非是叫我們依法為師。所以佛滅度以後,我們就靠佛所講《法華經》《楞嚴經》來成就自己。
後面又強調,如果眾生時時刻刻總是看到我的話,他們生懈怠心。怎麼『憍』啊?不能受苦,捨不得花功夫去修行啊!『放逸』,要玩啊。總是認為佛那麼慈悲,我是他的弟子,他不會把我送到三惡道里去。那麼佛走了以後,找不到佛去求饒啊!只有把經典搞明白,才能救自己。其實他不明白,即使佛在眼前,你不明理,他能不能救你呀?不能啊!寶蓮香比丘尼、琉璃大王、善星比丘都是在佛的眼皮底下下無間地獄,佛沒有辦法。佛再三講:佛不度人。佛對他的父母成就的辦法就是講經,沒有給他什麼東西結緣——你把這個拿去,一掛就能往生;也沒有給他摩一下頂。唯有把道理講給他聽。
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你怎麼樣才能讓眾生來入於正法?這個正法之門,唯指《妙法蓮華經》。
推薦閱讀:
※法華經玄義輯略一卷(明 傳燈錄)
※法華經大窾八卷(明 通潤箋)
※白話法華經10
※法華經講記·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法華經玄贊要集卷第十七
TAG:法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