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原產地的考證

茶樹原產地的考證

1、從茶樹的自然分布

1923年英國少校勃魯氏(R.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薩地亞(Sadiya)山中發現了野生大茶樹。中國、印度、二元說茶樹: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

起源於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分布在古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的西南地區位於古大陸的南緣,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是熱帶植物的溫床。我國的山茶屬植物15屬,260於余,且大部分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一帶。

鑒於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及中國,表明我國西南地區是其發源中心,當屬茶的原產地。(一般以為,那時有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在今墨西哥猶加敦半島附近有一個大坑。這個隕石造成了大量生物滅絕,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但是這個理論現在有爭議。白堊紀早期,以裸子植物為主的植物群落仍然繁茂,而被子植物的出現則是植物進化史中的又一次重要事件。不僅是植物界的一次大變革,同時也給動物以極大的影響。)從地質變遷來看西南地區有川滇河谷和雲貴高原,由於河谷的下切和高原的上升,使西南地區形成了起伏的群山和縱橫交錯的河谷,地形變化多端,形成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這樣,原來生活在這裡的茶樹,逐漸分置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度氣候之中。從而使最初的茶樹原種逐漸向兩級延伸、分化,導致了茶樹的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亞熱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的茶樹,以及溫帶型的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

同時,雲南、四川南部和貴州一帶受冰河時期災害較輕,因而一些野生大茶樹得以保存。並且有大、中、小葉種茶樹和喬木、半喬木和灌木型茶樹。

某種植物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這種植物的起源中心。從茶樹的進化類型來看凡是原始性茶樹比較集中的地方,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徵。這也證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茶字的演化,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茶的發音和各國茶的發音之間的關係。中國各地茶和印度茶種的染色體數目是相同的(2N=30),認為茶是以四川、雲南為中心,往南推移,由緬甸到阿薩姆,向喬木、大葉形發展;往北推移,則向灌木化、小葉形發展。

茶樹的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在植物學分類系統中,屬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Thea sinensis L.」..."中國"雲南大葉種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一、「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在清代時是指紅茶及部分武夷岩茶

1、清僧釋超全,布衣。明亡後在清康熙三十年入武夷山為僧與武夷茶結緣。其作《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說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細」制出來的。這裡的「工夫」顯而易見是力氣、時間之意後來逐漸引申為花費工夫做出的好茶。

2、清人劉埥,雍正十年在福建崇安縣為令三年,他在《片刻餘閒集》中寫到:「武夷茶高下共分兩種:……岩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次則花香……」說明在20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稱,且為較珍貴之茶。

3、被稱為當代茶聖的吳覺農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岩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民國之後,岩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如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正山小種、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

4、民國肖一山主編《清代通史》卷中載:葡荷兩國,與我國通商較早。明末崇禎十三年(1640年),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國。這裡工夫茶就是紅茶的一種,也說明「工夫」系茶品。

二、「功夫茶」則是指泡茶之法

1、清人俞蛟所編著的《潮嘉風月記》開篇寫道:「工夫茶,烹治之法」,寫的主要是飲茶時的爐、壺、杯等後半篇則是泡法技巧。這說明「工夫」二字是指泡技,而不是指茶葉。是後人誤將「功」寫為「工」,還是俞蛟(浙江人)不知潮州方言將潮州語音「功」、「工」混為一談?不得而知。

2、「功」、「工」在廣東潮汕、福建閩南的方言中音與義是有區別的。茶聖吳覺農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音「剛」,「功」音「攻」。我們閩南話中的「工」、「功」的音與潮州相同。義也不一樣:「工」即力氣、時間,「功」為武功、本領、火功。這就說明在茶葉範疇「工夫」與「功夫」是兩個含義。如今盛行的閩式、粵式、台式功夫茶,也完全是指沖泡技法。只要到閩、粵訪談,並用閩南話和潮州方言研究「工夫」與「功夫」,不但能明了其區別,且能搞清其由來,因為歷史上此地區均系「功夫茶」品飲法的時興地。

三、「功夫茶」起源於武夷山

明末清初福建閩南的一些明代遺臣不服清廷統治,入武夷山為僧,種茶、制茶、品茶、銷茶。清代才子、浙江錢塘文人袁枚於雍正四年到武夷賞茶,記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此法與俞蛟所記相比,只是潮州之器具更為講究,程序更為繁複而已。俞蛟出生於乾隆十六年,明顯比袁枚游武夷山遲了25年,其文章問世肯定更遲了,說明武夷茶品飲方法是「潮州功夫茶」之雛形。且武夷山由於是正山小種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當時制茶者又多為閩南人,因此對「工夫茶」、「功夫茶」是分得很清楚的:即前者為茶葉,後者為沖泡技巧。

「功夫茶」的泡飲技藝經發展、完善,程序雖繁複,卻富涵文化,因而為飲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台灣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台的飲茶藝術。近幾年來功夫茶藝已向中國北方傳播,為北國飲者賞識。

飲茶的發展階段

飲茶起源於吃茶。吃茶從生吃到熟吃;飲茶從煮飲到泡飲。演變過程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生吃藥用、熟吃當菜、烹煮飲用、沖泡飲用。

生吃藥用 飲茶起源於生吃茶樹的鮮葉。這是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做鬥爭的產物。在原始社會,人類在山野狩獵動物和尋找植物作為食物。採摘各種植物的葉子放在口中咀嚼嘗試。有時遇到一些毒草,吃後發生中毒現象,茶樹鮮葉的滋味雖然苦澀,但吃後能使人精神興奮,並有解毒作用。這是生吃藥用的起源。 由於到山野去採摘生茶樹的葉子,交通不便,下雨時更困難,而且茶樹生長還有季節性,採下的鮮葉又不耐貯藏等因素。因此,就在晴天把鮮衣放在陽光下晒乾,以便隨時取用。這是最原始的茶葉加工方法,現在稱為「生片」。但干葉吃時很難下咽,後來便從食用發展為飲用。 在另一方面,遇到下雨時鮮葉無法晒乾,就把攤晾過的葉子壓緊在瓦罐里,過了一段時間,便成為可直接食用的「腌茶」。即吃時不煮,至今雲南南部少數民族仍有加工「腌茶」和食用「腌茶」的習慣。他們把鮮葉採下後稍經攤放即直接放入陶缸中,用重蓋壓緊,邊放邊壓,直到缸滿為止。幾個月後便成為「腌茶」。吃時用香料拌和後放在口中咀嚼,所以是食用而不是飲用。

熟吃當菜 把茶葉當菜吃,至盡雲南少數民族仍有吃「竹筒茶」的習慣。龍井炒蝦仁是杭州的名菜,江南一帶還有五香茶葉蛋,都不是以茶葉作為飲料,而作為食用的菜肴。 烹煮飲用 鮮葉生吃、生煮羹飲或沖泡生湯,滋味都帶苦澀,且有青草氣。良藥苦口,只能當作藥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生活的改善,把茶葉加工後烹煮飲用,既提神解渴,又清香鮮濃,給人以美好的享受。

沖泡飲用 唐代盛行蒸青團餅茶,以後發展為炒青散茶。飲用方法也用烹煮改為沖泡。這是茶葉史上的兩個飛躍。至今為止,蒸青、緊壓茶、煮飲、加作料等仍在國內外流行,有的還保留著古老的傳統習慣。如日本飲用蒸青綠茶和「茶道」。英國飲紅茶家牛奶白糖。美國加檸檬。摩洛哥飲炒青綠茶加薄荷。我國邊區少數民族仍煮飲緊壓茶(磚茶),並添加酥油或牛奶。在沖泡飲用時還有添加花生、芝麻等食品的,如「擂茶」和「打油茶」。 散茶沖泡清飲,不加任何香料或食品,稱為「點茶」。沖泡清飲散茶,被總結為「九道茶」,即品、溫、投、沖、悶、覆、斟、敬、飲」九個字。 品-品鑒欣賞干茶的做工和外形。 溫-用開水把茶壺茶杯沖洗乾淨,提高溫度,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泡出來。 投-把適量的茶葉投入壺內,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依茶葉的種類和消費者的愛好而定。 沖-沖入少量開水,不要一次沖滿。 悶-加蓋悶一二分鐘,使茶葉開展。 覆-再沖入開水至滿,使有效成分大量泡出。 斟-把壺中茶湯斟入杯中。 敬-有禮貌地把茶杯獻給客人。 飲-最後才是飲,邊飲邊欣賞,表現出對香茗的喜愛。


推薦閱讀:

琥珀的原產地是哪裡?
西鳳酒的原產地在哪?
[轉載]各種寶石玉石原產地大全

TAG:考證 | 茶樹 | 原產地 | 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