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在歐美衰落,在新興國家崛起
有房有車曾是中產階級的標誌。 |
美國皮尤中心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即使按照最寬泛的定義,全球也只有17億人能被稱為中產階級。這個數字遠遠小於經濟學家的預期。與之相伴的則是歐美國家中產階級人群的縮小和中產階級價值觀的危機。
------------------------------------------------------------------------
到底誰才是中產階級?
72歲的美國退休教師卡倫·羅伯遜和她的退休消防員丈夫巴里,每年有6位數收入,沒有負債。「我們努力工作,慷慨付出,認真納稅,小心存錢,就這樣過了43年。」卡倫告訴美國《赫芬頓郵報》,「我一直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但她也說不清,「標準」的中產階級到底該有多少財富。
在10月9日即將舉行的加拿大大選和明年將見分曉的美國大選鏖戰中,與中產階級有關的話題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加拿大moneysence網站認為,這是因為多數加拿大人將自己看作中產階級。「造福中產階級」的口號,近似於「為人民服務」。
然而,美國《福布斯》雜誌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中產階級到底是誰?是按財富劃分,還是按價值觀劃分?
政客們無法在這一定義上達成共識。保守黨認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應達1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6萬元)以上,這些人生活得很好,且會越來越好。自由派則認為,中產階級正在苦苦掙扎,年收入在44701~89401美元(約合人民幣28.4萬~56.8萬元)之間。
「正是這些人支撐著我們的經濟,他們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分給他們的蛋糕卻越來越小。」加拿大新民主黨定義的中產階級沒有具體的收入標杆,而是收入位於中間60%的人群。他們認為,這些人「工作努力,但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經濟學家也為中產階級的定義爭論不休。
美國智囊機構文化研究與分析中心的研究員瑪格麗特·金認為,收入和財產狀況只是定義社會階級的部分要素。「與人們通常的想法不同,中產階級是一種思維方式,根植於受到的教育、做決定的能力、向社會上層移動的能力、對未來的信心和自我的決心。」
加拿大環球新聞網引用經濟學家懷特的話說:「如果你不算富有,又不太窮,就會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知名調查機構益普索的數據顯示,85%的加拿大人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我們頭上沒有美元標誌,因此中產不等於美元價值,而是你自己感覺屬於這個階級。」懷特舉例稱,也許有人在多倫多有棟價值100萬美元的公寓,但街對面的房價是200萬美元,他因此會覺得自己比別人窮。
懷特的理論也許能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最近的調查提供解釋。受訪的750名美國百萬美元及以上富豪中,44%將自己看作中產階級,另外40%認為自己是「上層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內部也會分層。下層中產階級被認為是受教育較少、缺少工作自主權和收入較低的人。一般情況下,需要夫妻都出去工作才能維持體面生活。這些人往往在經濟和社會出現波動時,最先被甩出中產階級的行列。
全球中產階級只有17億人
據經濟學家統計,全球中產階級鼎盛時,總規模約為20億人。然而,最近美國皮尤中心對全球中產階級的調查發現,即使以最寬泛的定義,截至2011年,全球只有17億人可算得上中產階級。
該報告的作者拉凱什·科克哈爾表示:「全球中產階級的規模小於人們的想像,也沒預想得那麼富有,分布區域更集中。」
按照報告,2011年世界71%的人口(約43億人)仍處於貧困或低收入群體,56%的人口(約34億人)生活水準略高於世界貧困線,即一個四口之家年收入2920~14600美元(約合人民幣1.9萬~9.3萬元)。
即便將貧困或低收入之外的人群全部算作中產階級,也只有17億人口。
日均收入在10~20美元(約合人民幣63.5~127元)的人,被皮尤列為真正的「中等收入」。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全球中等收入人群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從2001年的3200萬增至2011年的2.35億。全球中等收入人口增長了3.85億,達7.84億,其中超過半數來自亞洲和南太平洋地區。
歐洲和北美仍住著世界87%的富裕家庭,其標準是人均日收入超過50美元(約合人民幣317.7元)。美國高收入人口世界第一,不過其占本國總人口的比例10年中下降了兩個百分點,2011年為56%。英國《金融時報》稱,如果計算富裕家庭佔總人口的比例,許多歐洲國家已超過美國。
在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逐漸增長的同時,歐美國家的中產階級卻在衰落。
《赫芬頓郵報》稱,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旗下的國通博客一項新的分析顯示,2000~2013年,美國各州的中產階級家庭比例都在降低。這項研究將中產階級家庭的財富範圍劃定在收入中位數的67%~200%。而收入中位數在此期間也在不斷下降。
有人認為,中產階級概念的核心是,是否對未來懷有希望。但「希望」難以衡量和量化。而美國《大西洋月刊》今年6月刊登的「美國夢」調查顯示,近20%的美國中年人認為自己沒有實現「美國夢」,今生也無法實現。
在德國,儘管就業率很高,中產階級也在萎縮。根據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工作和任職資格研究所最近的報告,1992~2013年,德國中產階級占人口比例從56%下降到48%。這項研究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家庭月收入在2100~7000歐元(約合人民幣1.5萬~5萬元),約為德國收入中位數的60%~200%。
德國經濟研究所也進行了類似研究,結論是1997~2013年德國中產階級占人口比例從64%下降到58%。同時,接近貧困的人口從30%增長到35%,而高收入階層從14%增長到17%。
中產階級構成了德國戰後經濟發展的動力。「二戰後的那些年,德國的中產階級規模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其經濟基礎是高工資和較小的收入差距,以及完善的稅收制度。」德國經濟研究所認為,隨著中產階級的萎縮,日益兩極分化的社會將發生劇烈的階級鬥爭。
歐美的中產階級為何衰落
《華盛頓郵報》報道,希拉里在新的競選廣告中也打起了中產階級牌。她表示,理想的中產階級生活正在日益遠去。「我希望讓美國回到我成年時的狀態,像母親那樣沒上過大學的女人,也能看著女兒進入法學院。」
今年68歲的希拉里初入職場時,正是美國中產階級最繁榮的時期。她承諾「竭盡所能」,讓中產階級一詞重新有意義。然而搞清楚中產階級為何衰落,才是癥結所在。
美國中產階級的衰落已非新鮮事。進入新千年以來,中產階級的工資基本沒有上調,高收入階層的薪資卻在逐年增高。與此同時,育兒、學費和看病的開銷直線上漲。在毀滅性的房市泡沫高峰期過去10年後,房價又開始讓很多人難以承受。國際上普遍認為,家庭收入的30%用於支付房價是可接受的最高基線,國通博客的分析表明,大量美國家庭的購房支出超過了這個數值。此外,該國多家媒體指出,教育的不平等正在殘害美國的中產階級。
德國經濟研究所則認為,政府福利保證制度「變味」是中產階級衰落的重要原因。
有人提出衡量中產階級並不應考量收入,而應研究在支付完日常賬單之後,手裡剩多少錢。這些錢是否足夠人們擁有自己的房子,開著自己的車,過舒適的生活,能適時休假,並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
這種觀點從消費習慣的角度,提供了中產階級衰落的另一種解讀。以美國為例,「嬰兒潮一代」(指美國在二戰結束不久出生的一代人)是中產階級最蓬勃的時期,因為社會福利使中產階級的門檻降低了。
「以前,中等收入足以支撐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有電視的房子、屬於自己的車、孩子能接受大學教育、每年休假一次。」紐約理財顧問斯蒂芬妮·詹金撰文稱,「『嬰兒潮一代』不會像現在的年輕人那樣為退休後存錢,而醫療費用也在可控範圍內,尤其是對有保險的人來說。所以即使收入不太高,也能負擔得起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
隨著「千禧一代」(指1985~1995年出生的人)在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加消費主義的崛起和全球性福利社會的衰落,人們付完賬單後可支配的資金變少了,中產階級也隨之萎縮。
推薦閱讀:
※歐美天籟女聲精選⑸
※9本入門必讀的歐美系偵探小說
※歐美最受歡迎小型車榜 日系小車均敗陣
※這條褲子,歐美和韓國的妹子都在穿~
※中國人是黃皮膚,為什麼要按照歐美人的膚色來搭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