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夢想成真」,都是這樣來的
【導讀】
你的身邊是否存在這樣一類人群:
交往中,因為戀人的一句稱讚,常常容光煥發;
工作中,由於領導讚賞的眼光,業績則不斷攀升;
......
你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嗎?
【一】
為什麼一尊雕像最終能變成國王美麗的妻子?
古希臘有這樣一則神話故事:
塞普勒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由於常年一人獨居,久而久之,他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少女」。
皮格馬利翁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這讓他感到絕望。由於不願意再忍受這種單相思的煎熬,皮格馬利翁帶著豐盛的祭品來到愛神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其求助,祈求女神賦予雕像生命。他的真誠期望感動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決定幫他。
皮格馬利翁回到家後,徑直走到雕像旁,凝視著它。這時,雕像發生了變化,它的臉頰慢慢地呈現出血色,它的眼睛開始釋放光芒,它的嘴唇緩緩張開,露出了甜蜜的微笑。「少女」向皮格馬利翁走來,她用充滿愛意的眼光看著他,渾身散發出溫柔的氣息。就這樣,皮格馬利翁的雕塑成為了他的妻子。
皮格馬利翁的期望最終變成了現實。事實上,他得到的不是他想要的,而是他期待的。
【二】
奇蹟是如何產生的?
人們從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總結出了「期待效應」,也被成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旨在說明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潛意識作用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個著名實驗:
羅森塔爾考察某學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過半年,羅森塔爾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常人,長進很大;再後來,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績。
該例子就是心理學上為證實「期待效應」所做的的實驗,也說明了一個共鳴現象,即期望和讚美能產生奇蹟。換句話說,一個人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其實,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念。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戀愛中的人也正是因為對方的欣賞所產生的暗示,而使自己變得容光煥發。
通常情況下,人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綜合了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之後做出的。如果一個人的「自我」不完善或有缺陷時,這個人的「自我」就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佔領和統治。需要注意的是,暗示也有消極的方面,它會使人存在著嚴重的依賴傾向,從而使人容易受人操縱、控制。所以,你要學會理性地對待皮格馬利翁效應。
【三】
天才和白痴之間到底是如何轉換的?
我們知道,一個人在充滿信任、讚賞、鼓勵等正面因素影響的環境中生活、成長,內心深處容易受到啟發和鼓勵,行為也會趨向於向著此方向發展。
有「經營之神」美譽的松下幸之助曾創造電話管理術。他經常給下屬包括新招募的員工打電話。每次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只是問一下員工的近況如何。當下屬回答說還算順利時,松下就會說:「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
就這樣,每個接到電話的下屬總能感到總裁對自己的信任和重視,這也使得他們的精神為之一振,更加勤奮地工作,最後松下幸之助的員工都逐步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高才。
研究人員曾指出,人有70%的潛能是沉睡的。而松下幸之助正是通過善用「期待效應」喚醒人們隱藏的潛能。就如艾森豪威爾所說:「激勵是使別人積極主動地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的藝術。」
通常情況下,正面激勵影響越大,心態表現也越積極,從而使行動表現得越來越主動,最終獲得更好的成績。相反,在不被重視、激勵,甚至充滿負面評價的環境中,人的內心深處會習慣性地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進而對自己作出較低的評價,甚至引發叛逆行為。
近期,教育報上報道了這樣一條新聞:
一位母親帶著7歲的小男孩和1歲多的小女孩上街約見朋友。沒過多久,妹妹就坐不住了,吵著要從嬰兒座椅下來,媽媽跟朋友聊著重要的事情,就讓兒子帶著女兒玩會。結果不到二十分鐘,小男孩哭著回來說:「妹妹不見了。」
後來事情經過了解得知:男孩帶著妹妹在門外玩耍,路上的人很多,妹妹追著氣球到處跑。看著妹妹的身影,小男孩突然感到憤怒,想著因為妹妹的出生,爸爸媽媽不像從前那樣愛他了,還常常因為小事責備他。於是小男孩故意走進衛生間,當他走出來的時候,已經看不到妹妹了。
其實,一個人是天才還是白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接受的是正面的激勵,還是負面的評價。因為不同的信息源則會讓一個人做出天壤之別的行為舉動。
【四】
告訴自己,我會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期待效應」不僅可以影響他人,對自我同樣也有著巨大的作用。告訴自己「我會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你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鼓動。
原一平在25歲的時候報考了明治公司,雖然被錄用,但主考官卻對她說:「原一平,你不是做得了這種困難工作的人。」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原一平,他瞪著眼睛注視著主考官,在內心深處對自己說:「我必須證明給你看看,我一定會成功。」
懷著這樣的信念,他把應聘那天的屈辱看作一條鞭子,不斷「抽打」自己。他整日奔波,拚命工作。通過三年的努力,原一平最終在公司站穩了腳。
調查研究發現,個人的信念對個人的行為有著巨大的影響。善用「期待效應」,你可以嘗試以下步驟助推自我成長:
①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想像,即為自己編織一個「美麗的謊言」——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做成什麼樣的事?
②讓自己相信自己的「謊言」,也就是想像中自己未來的樣子;
③追尋著自己的預想,逐步實現自己想像的情節。就像自己給自己導演一部劇本,你所想的,最終都能成真。
夢想需要堅守、需要追逐。為什麼到現在,你的夢想還未實現?請點擊閱讀微課5年後,你是誰?10年後,你在哪裡?
作者:精讀 [Jingdu999]
推薦閱讀:
※10句貼心的實話-藏在心中的夢想別人搶不走
※讓夢想定格在奮鬥的路上
※戒不了的夢想
※【夜讀】看清楚夢想,時間會給你答案
※夢想不是夢,也不僅僅只是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