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09】西域諸族的變化發展
06-28
西域為西漢以後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有廣狹二義:狹義專指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以南而言;廣義則指凡通過狹義的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部與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地區。此處所指的主要是狹義西域諸族。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地區的民族分布和政權設置情況,與兩 漢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二世紀下半期,隨著匈奴勢衰,鮮卑檀石 槐兵馬甚盛,「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余,西擊烏孫」 ?,鮮卑 勢力逐漸進入了西域。魏晉以來,天山以北的民族和政權主要有烏 孫、悅般、堅昆、丁零、呼揭及匈奴等,以游牧經濟為主。天山以南, 塔里木盆地周圍綠洲上主要還是土著居民,以經營農業為主。不 過,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成分,如匈奴、柔然、高車、吐谷渾游牧民和 奴隸,盧水胡沮渠氏殘餘勢力,從內地西遷的漢人及來自中亞的佛 教僧侶和粟特商人等等。通過不斷兼并,最後歸併成幾個比較大的 政權:鄯善、于闐、焉耆、龜茲、疏勒等。在車師前部建立了高昌國, [ 368 ·①《北史》卷97《西域傳》序記,出使西域的董琬等言論。①《漢書》卷96下《西域傳》下。②《魏書》卷102《西域烏孫傳》,一說烏孫西徙蔥嶺,當在魏晉時。.③《北史》卷97《西域傳序》。④《魏書》卷32《高徽傳》。《北史》卷97《西域·悅般傳》。《北史》卷97《西域·悅般傳》。《魏書》卷102《西域·悅般傳》。] 其西北,後又有高車國。《魏略·西戎傳》稱:「西域諸國,漢初幵其 道,時有三十六,後分為五十餘。從建武以來,於今有二十道。」《魏 書·西域傳》則云:「西域自漢武時五十餘國,後稍相併,至太延中 為十六國。」①而實際上,南北朝時西域諸國數遠超過十六,內有不 少是屬於廣義之西域範圍,如在今中亞地區的波斯、粟特、康國、者 舌、月氏、氓噠等。*第一節天山南北的游牧民族魏晉以來,天山以北的主要游牧民族和政權有烏孫、悅般、堅 昆、丁零、呼揭及匈奴等,天山南至蔥嶺還有一些羌人部落。五世紀 初,烏孫漸從伊犁河流域西徙蔥嶺山中,呼揭及部分堅昆、丁零等 原在匈奴之北,這時也逐漸南移。留在漠北西北角的部分匈奴,五 世紀後為柔然所吞併,而在車師前部西北出現了高車國。一、烏孫的遷徙及其社會狀況烏孫是游牧民族,飲食、衣服和住房都使用畜牧產品製作,國 中盛產馬匹,富者有馬多達四五千匹。烏孫原與大月氏皆居住在河 西走廊的祁連、敦煌間。約在公元前二世紀中期,由於受到匈奴之 壓迫,開始與大月氏向西遷徙。大月氏逐步西遷至中亞阿姆河流 域。烏孫遷移到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帶。《漢書·西域傳》稱其 「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_。不田則種樹(植),隨畜逐水草,與 匈奴同俗」。烏孫王稱大昆彌,都赤谷城(在新疆阿克蘇河上源,今 吉爾吉斯境內伊什提克一帶)。由於西遷後,吸收了仍舊留在伊犁河流域一帶的部分塞人和月氏人,人口不斷增加。西漢時烏孫有「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①。至南北朝時期,烏孫國都雖仍在赤谷城,但其行「國數為蠕蠕所侵,西徙蔥嶺山中,無城郭,隨畜牧逐水草」②。已遠非西漢時那樣強盛。北魏太延三年(437年),烏孫等九國,遣使向北魏朝貢。太武帝拓跋燾派遣使者董琬等過九國,北行至烏孫,代表魏帝贈送錦帛等禮物。烏孫王「得魏賜,拜受甚悅。謂琬等曰:『傳聞破洛那(原大宛)、者舌(原康居)皆思魏德,欲稱臣致貢,但患其路無由耳,今使君等既到此,可往二國,副其慕仰之誠』 」③。於是,董琬自往破洛那,遣高明使者舌,烏孫王派人當導譯。待琬、明東還,烏孫、破洛那等十六國遣使至魏通貢,烏孫與北魏間有聯繫,延昌(512—515年)時,烏孫還向北魏獻名馬?。不過隨著西突厥的強盛,烏孫的境界日益蹙小。至遼太宗會同元年(938),雖仍有烏孫遣使至遼愧贈<方物的記載,但已是勢單人少的部落。其後裔成為哈薩克主要族源之一。二、悅般的興起及分布悅般在南北朝時期西域諸國中,是新出現的國家之一。在烏孫 西北,即巴爾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據《北史·西域傳》記載: 「其先,北匈奴單于之部落也。為漢車騎將軍竇憲所逐,北單于度金 微山(今阿爾泰山)西走康居,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地方數 千里,眾可二十餘萬,涼州人猶謂之單于王。」關於其族源,雖有不同看法,但北匈奴西遷時有一部分成員留於龜茲北,經與當地土著 融合,至南北朝時趁烏孫西徙蔥嶺之機,建立悅般國,還是可信的。悅般的風俗、言語,與高車同。而其人愛清潔,「俗剪髮齊眉,以 醒醐(奶油)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①。其國南界 有火山,山傍石皆燋鎔,流地數十里乃凝堅,人取以為葯,即為石流 黃。當柔然興起後,悅般與之結好。其王曾率數千人入柔然境,欲 與柔然大檀王(441 一429年在位)相見。入柔然界百餘里,見其部 人不洗衣,不絆發,不洗手,婦人口舐器物。於是王對從臣說:「汝曹 誑我,將我入此狗國中。」乃馳還。大檀遣騎追之,不及。自是兩相 交惡,「數相征討」?。悅般與北魏交往,始於太延三年(437年)。此年,悅般和西域 其他八國遣使至平城朝獻。太平真君九年(449年),悅般王遣使向 北魏朝獻,並送幻人,「稱能割人喉脈令斷,擊人頭令骨陷,皆血出 或數升或盈斗,以草藥內其口中,令嚼咽之,須臾血止,養療一月復 常,又無痕瘢」。又說:「其國有大術者,蠕蠕來抄掠,術人能作霖雨、 狂風、大雪及行潦,蠕蠕凍死漂亡者十二三。」③是歲,悅般再度遣 使朝貢,提出如果北魏出兵襲擊柔然,悅般定與魏軍「東西齊契,進 行夾攻。此後,悅般不斷遣使朝獻,加強與中原地區聯繫。三、天山南北其他游牧行國西漢時,西域游牧民族除月氏、塞種、烏孫等外,在西域三十六國(後分為五十餘)中,有許多游牧行國。游牧行國人口不多,實際上大多是一個游牧部落被稱為一「國」。其中最大的是無雷國有一千戶,七千人,並且「王治盧城」。最小的是烏貪訾離,僅四十一戶,二百三^一^人。《漢書·西域傳》中的二十一個游牧行國,共有七千三百八十戶,四萬九千五百六十四人。其人口僅佔西域總人口百分之十五左右。主要分布在邊緣地區,即昆崙山北麓和天山南北麓一帶。從玉門、陽關往西南,直至蔥嶺,在這狹長地帶游牧的大都是羌人的部落,除婼羌外,昆崙山西段北麓的西夜、子合、蒲犁、依耐和蔥嶺上的無雷等國,「其種類羌氐行國」?。當時在游牧行國中,族屬有明確記載的,還有塞種建立的休循國和捐毒國,匈奴部落烏貪訾離。其他游牧部落,多半是操古伊朗語的部落。這些游牧行國大都沒有城,國王以某一山谷為其統治中心。隨水草牧畜,牲畜有牛、馬、駱駝、驢、羊等,大宛「天馬」、烏孫「西極馬」,邇遐聞名。游牧國%大多不從事農業,他們用牲畜和畜產品向鄰近的城郭之國交換糧 食和其它日用品。東漢時,車師後部戶口有較大增長,從西漢時五 百九十五戶、四千七百七十四人增至四千餘戶、一萬五千餘人。其 他游牧諸國變化不大。三國以來,西域游牧之國有所減少。除上述的烏孫、悅般外,據 《魏略·西戎傳》等所載,一部分丁零遷徙至今新疆阿爾泰山和塔 城一帶,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稱「西丁零」。西丁零有 勝兵六萬人,隨畜牧,出名鼠皮、白昆子、青昆子皮。呼得(烏揭、呼 揭)在蔥嶺北,烏孫西北,康居東北,有勝兵萬餘人,隨畜牧,出好 [①《新疆簡史》第1冊17—19頁,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馬,有貂?。堅昆在康居西北,分布在今葉尼塞河上游至阿爾泰山 一帶,有勝兵三萬人,隨畜牧,亦多貂,產好馬。而從婼羌西至蔥嶺 數千里,即今昆崙山及喀喇昆崙山至帕米爾高原一帶,有月氏余種 蔥茈羌、白馬羌、黃牛羌等,各有酋豪?。昆崙山北麓還有西夜、依 附、蒲犁等皆屬疏勒,蔥嶺北的捐毒、休循也屬於疏勒。天山西南麓 的尉頭役屬於龜茲。東部天山一帶的東且彌、西且彌、單桓、畢 (卑)陸、蒲陸(類)、烏貪(烏貪訾離)等國,皆附屬車師後部王。庫魯 克塔格山脈中的山王國(山國)屬於焉耆。而南北朝時,見於記載的 游牧行國更少。《魏書·西域傳》提到的只有尉頭國、且彌國及烏 孫、悅般等。第二節天山以南及東部之城郭諸國一、城郭諸國概況在西漢的西域三十六國(後分為五十餘)中,有部分是游牧部 落,另一部分是以農業為主的城郭之國。在塔里木盆地四周廣袤的 戈壁上,散布著許多綠洲,而於較大的綠洲中心建有城堡,王治城 中,控制周圍農村和牧區,形成城郭之國。另外,在天山北麓部分地 區和吐魯番盆地,也有不少城國。其人口多者數千戶,少者僅二十餘戶,據《漢書·西域傳》所載統計,二十個城國共有三萬三千多 戶,二十七萬一千多人。「城郭之國」的經濟雖以定居的農業為主,但畜牧值佔有相當 的比重。昆崙山、喀喇昆崙山北麓的且末、精絕、抒彌、於闃、皮山及 其他一些較小城郭,帕米爾東麓的疏勒,天山南麓的姑墨、龜茲、烏 壘、焉耆及其附近城郭(今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一帶),車師及其附 近諸城郭(今吐魯番、鄯善及昌吉回族自治州一帶),天山北麓的蒲 類諸城郭(今巴里坤縣等地)以及帕米爾西北的大宛等,都是以經 營農業為主的地區。而羅布淖爾附近的樓蘭(後改名鄯善)以及上 節提到的三十六國中的一部分,則是以游牧為主,並「寄田」(到別 處去種地收糧)、「糴谷」(從別的地方買進糧食)於鄰近農業區。關於城郭諸國的族屬,《史記·大宛列傳》提到大宛以西至安 息,「其人皆深眼,多須髯」。《魏書·西域傳》則說,「自高昌(今新疆 吐魯番高昌故城)以西,諸國人等深目,高鼻」。《大唐西域記·怯沙 國》說,今新疆喀什一帶的人「文身綠睛」,具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 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具有歐羅巴人種特徵的所謂雅利安人,或所謂 操東伊朗語的民族,是從蔥嶺西遷居來的。蔥嶺以東塔里木盆地周 圍及吐魯番盆地的主要居民,仍然是操某種突厥語的民族?。其語 言,有的學者據已出土的文書記載,認為從公元三世紀至十一世 紀,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城國所操語言屬於印歐語系古東伊朗 語的幾種方言。有的學者稱在和闃、巴楚一帶出土的文書語言為和 闐——塞語、托姆舒克——塞語等。而塔里木盆地東部和北部城郭 諸國流行的語言,有的學者認為是屬於印歐語系的龜茲語和焉耆 高昌語。二世紀後半期起至四世紀,于闐曾使用過怯盧文。在三世 [《北史》卷97《西域傳》。《漢書》卷96《西域·疏勒國傳》。 《後漢書》卷88《西域傳》。]紀,怯盧文又傳入鄯善,成為當時鄯善王國的官方文書,五世紀後 不為其使用。五世紀至十一世紀,于闐地區塞克族(塞種)使用于闐 文。焉耆和庫車地區,曾使用焉耆——龜茲文字(或吐火羅語)。高 昌等地區還兼用漢文。三國時,西域各大國紛紛兼并附近的小國。鄯善和于闐成為絲 綢之路南道的大國,焉耆、龜茲、疏勒是中道的大國,車師後部是北 道的大國。兩晉時,焉耆和龜茲日益強大。南北朝時,大國有鄯善、 于闐、車師、焉耆、龜茲、疏勒、高昌等。且末、蒲山、姑默、溫宿等小 國分別附屬於上述大國。二、鄭善、伊吾(一)鄖善鄯善,古樓蘭國,在白龍堆路南。樓蘭王的都城原為抒泥城(今 新疆尉犁縣東羅布泊西北、孔雀河北岸,一說即今新疆若羌縣),西 漢昭帝時其國遷都伊循城(今新疆若羌縣東米蘭),改名鄯善。西漢 時鄯善有「戶千五百七十,口萬四千一百,勝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其「地沙鹵,少田,寄田仰谷旁國。國出玉,多葭葦,多橐它(駱駝)。 能作兵,與婼羌同」①。曹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鄯善王遣使朝 魏,饋贈方物。其國信奉佛教,東晉隆安四年(400年),漢地求法僧 法顯行經其國,說:「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氈 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 ?北魏太武帝太延三年(437年)、五年(439年),鄯善王曾遣使 臣至平城聘問。太平真君三年(441年),北涼沮渠無諱糾集北涼殘 余勢力,欲自河西走廊,西渡流沙,退守高昌,先遣其弟安周擊鄯 善。鄯善『王比龍欲降,會魏使者至,勸其拒守,安周不能克,退屯鄯 善國東城。次年,沮渠無諱棄敦煌西就安周,未至,比龍畏之,率其 眾四千餘家,西奔且末(今新疆且末縣),其世子降於安周,無諱遂 據鄯善。未幾,沮渠無諱繼續向高昌進軍。他退出鄯善時,立鄯善 貴族真達為鄯善王。後北魏派遣使節出使西域,真達命人剽劫魏 使,「漸塞行路」?。太武帝為了打幵西域通道及消滅北涼在高昌之 勢力,遂於太平真君六年(444年),命成周公萬度歸進軍西域,襲 取鄯善,真達出降。後萬度歸與真達同至平城,受厚待。九年(448 年),太武帝命交趾公韓拔為假節、征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鄯善 王,「賦役其民,比之郡縣」 ?。數十年後,高車勢力抵達車師前部(都交河城)後,兵鋒抵鄯 善。五世紀末,南朝使臣出使高車,經過鄯善時,見鄯善「為丁零(高 車)所破,人民散盡」 ?。此後,當吐谷渾勢力推進到塔里木盆地南 緣時,史書就稱吐谷渾「地兼鄯善、且末」?。五世紀初,更成為吐谷 渾的一個屯戍⑤。經戰亂,一部分鄯善人遷居且末;一部分鄯善余部入居河西走 廊,如據《北史·西魏文帝紀》所載,西魏大統八年(542年),有「鄯 善王兄鄯朱那率眾內附」;另一部分則散居於伊吾(治今新疆哈密 西)?。當然,也有一部分尚留在原鄯善地。(二)伊吾伊吾,亦作伊吾盧,即今新疆的哈密(故城在今哈密縣西),本為匈奴呼衍王庭。哈密地區土地肥饒,「地宜五穀、桑麻、蒲桃」,東漢王朝開始在此經營屯田。永平十六年(73年),東漢明帝「命將帥北征匈奴,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東漢一代,西域凡三絕三通,伊吾的屯田,也三罷三複。曹魏曾設伊吾縣,西晉立伊吾都尉,隸敦煌郡。晉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分敦煌置晉昌郡,伊吾縣改隸晉昌郡。前涼張駿時,分敦煌、晉昌、高昌三郡置沙州,伊吾縣也隸屬沙州。西涼滅後,西涼主李歆之妻兄唐契,契弟唐和攜帶外甥李寶,避難伊吾,招集西涼遺民二千餘戶,役屬於柔然。唐契被柔然任為伊吾王,歷二十年之久。後柔然又逼攻伊吾,唐契及其弟唐和擁眾退往高昌,欲投魏,唐% 1契與柔然部帥阿若作戰陣亡。唐和與車師前部王車伊洛聯合,與沮 渠無諱爭奪高昌,失利後投魏焉耆鎮。正平元年(451年),唐和等 至平城,直至太平十二年U88年),柔然戍主高羔子降魏,伊吾才 直接歸北魏管轄。北魏末年中原紛擾,西魏、北周的勢力也鞭長莫 及,伊吾再為柔然所控制,又有鄯善人居住。直至隋煬帝大業五年 (609年),伊吾城主獻西域數千里之地,隋置伊吾縣,又重歸中原 王朝。三、車師前部、高昌(一)車師前部西漢時期有車師前國和車師後國。前國都於交河城(今新疆吐 魯番縣西北雅爾村附近)。後國都於務塗谷(今新疆吉木薩爾縣 南)?。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後皆屬西域都護府。東漢稱車師前 後部,前王居交河城,領戶千五百餘,口四千餘,勝兵二千人;後王 居務塗谷,領戶四千餘,口一萬五千餘,勝兵三千餘人。「前後部及 東且彌、卑陸、蒲類、移支,是為車師六國,北與匈奴接。前部西通焉 耆北道,後部西通烏孫」 @。北魏時,前部王車伊洛(車夷落)屢遣使平城入貢,與北魏修 好。北魏延和(432—434年)中,太武帝拓跋燾授予平西將軍,封前 部王。北涼亡後,沮渠無諱兄弟奔鄯善,據高昌,對西鄰車師時加侵 擾,互有勝負,交河城固守八年。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車伊洛 率二千餘人伐高昌,配合北魏萬度歸攻取焉耆東關七城,擄獲男女 二百人,駝千頭、馬千匹,並向北魏獻金一百斤。留子歇守交河城。 後交河受沮渠安周和柔然兵圍攻,收集遺散千餘家,歸北魏焉耆 鎮,故《魏書·車伊洛傳》也稱其為「焉耆胡」。遣使北魏,請求賑救。 焉耆鎮開倉賑濟其眾。車師前部自是為沮渠無諱所並。正平元年 (451年),遣子歇及波利等十餘人赴魏入侍。次年,本人移居京師 平城,北魏侍以妻妾、奴婢、牛羊,拜上將軍,王如故。興安二年(453 年)卒。其後子孫居北魏京師平城、洛陽任職。子歇襲爵,皇興 (468—472年)末,拜使持節、平西將軍、豫州刺史。延興三年(473 年)卒,歇子伯主襲爵。歇弟波利,天安二年(467年),拜立節將軍、 樂官侯,皇興三年(469年)卒,兄子洛都襲爵①。洛陽曾出土有北 魏時《鄯月光墓誌》,月光,為車伊洛孫伯主(志作「伯生」)妻②。(二)高昌高昌在漢代是車師前部王的故地。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 年)於高昌壁(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六十里之阿斯塔那南夷都護城廢 址)設置屯田,西域長史和戊己校尉都駐紮在這裡,不少屯田兵士 留居於此,一直至西晉末年,戊己校尉治高昌壁均未改變。東晉咸 和二年(327年),前涼張駿擊擒戊己校尉趙貞後,於高昌壁置高昌 郡。前涼張氏、後涼呂光、北涼沮渠氏等控制河西時,皆置高昌太 守。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沮渠無諱擊敗高昌太守闞爽。佔據高 昌,達二十餘年,至和平元年(460年),沮渠氏為柔然所並。柔然立 漢人闞伯周為高昌王。《梁書·高昌傳》稱:高昌「南接河南(吐谷 渾),東連敦煌,西次龜茲,北鄰敕勒。置四十六鎮,交河、田地、高 寧、臨川、橫截、柳婆(姿)、i誇林、新興、由寧、始昌、篤進、白力(白棘 城)等,皆其鎮名」@。高昌為多民族地區,這裡有漢代以來陸續遷來的漢族移民萬 戶以上,還有世代居住於此的土著居民。自高昌以西諸城邦居民大 都是深目高鼻的人。但高昌的居民有的「面貌類高麵」,不似胡 人?,可能是長期雜居融合的結果。「其刑法、風俗、喪葬與華夏小 異而大同」。高昌人服飾,「丈夫從胡法,婦人裙襦,頭上作髻」①。男 子;「辮髮垂之於背,著長身小袖袍、縵襠持。女子頭髮辮而不垂,著 錦纈纓珞環釧」?。當地人信奉胡天神,也信仰佛教。因此,柔然在推翻沮渠氏對高昌的統治後,為了控制這一多民 族的地區,便扶植漢人移民為王,以羈縻役屬其他民族。由於高昌 地區是柔然、高車、氓噠三大勢力爭奪的戰略要地,控制了高昌,就 可進而取得對塔里木盆地的霸權。所以,高昌的局勢又不得不受柔 然、高車、氓噠、突厥在西域勢力消長的影響。北魏太和元年(477 年),闞伯周卒,子義成立。歲余,為其從兄闞首歸所殺,自立為高昌 王。太和五年(481年),高車王阿伏至羅殺首歸兄弟,立敦煌人張 孟明為王,高昌遂又受高車役屬。後張孟明為國人所殺,立馬儒為 王,以顧禮、麹嘉為左右長史。太和二十一年(497年),馬儒遣司馬 王體玄奉表向北魏朝貢,請師迎接,求舉國內遷。高昌舊人情戀本 土,不願東遷,殺馬儒,而擁立金城愉中(今甘肅榆中縣西北)麹嘉 為高昌王,又臣於柔然那蓋。顧禮與馬儒子義舒隨北魏明威將軍韓 安保至洛陽。及柔然伏圖可汗為高車所殺,高昌復附於高車。當時, 焉耆為氓噠所破滅,國人分散,眾不自立,請王於麹嘉,嘉遣第二子 為焉耆王。高昌由此日益強大,嘉也「益為國人所服」③。延昌 (512—515年)年間,北魏以麹嘉為持節、平西將軍、瓜州刺史、泰 臨縣開國伯,但高昌仍稱王如故。後經麴光(523—530年),至麹堅 (531—548年)立,於普泰(531—532年)初,遣使朝貢,授平西將 軍、瓜州刺史、泰臨縣伯,王如故。西魏、北周時,只要時機允許,高 昌王就不斷遣使朝貢。大統十四年(548年),西魏詔以堅子玄喜為 王。恭帝二年(555年),麹寶茂嗣位。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其王 遣使貢方物。保定初(561—565年),高昌王麹乾固又遣使向北周 朝貢。高昌「國有八城,皆有華人。地多石磧,氣候溫暖,厥土良沃,谷 麥一歲再熟,宜蠶,多五果,又饒漆。有草名羊剌,其上生蜜,而味甚 佳。引山溉田。出赤鹽,其味甚美。復有白鹽,其形如玉,高昌人取 以為枕,貢之中國。多蒲桃酒」①。《梁書·高昌傳》稱:「其地高燥, 築土為城,架木為屋,土覆其上。」「備植九穀,人多《耖及羊牛肉, 出良馬、蒲陶酒、石鹽」。農業比較發達,家庭手工業也有所發展。除 了由內地傳入的養蠶業外,還種植草棉,「草實如蠶,蠶中絲如細 ,,名為白疊,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這種布 稱白疊布,又稱繰布,遠銷中原和中亞地區。高昌在西域諸城邦中,與中原聯繫最為密切。自兩漢以來,漢 人因屯田、戍邊、打仗或經商等緣由來到高昌。尤其是南北朝時期, 大批漢人為逃避壓迫剝削和戰亂,流落至此地居住。史稱:「彼之 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固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 久。」③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漢文化在此日益得以傳播。例如,高 昌王的坐室里,就畫有「魯哀公問政於孔子之像」。_嘉在北魏明帝 正光(520—524年)年間,曾向北魏王朝「求借五經、諸史,並請國 子助教劉燮以為博士,明帝許之」。因此;漢地的《毛詩》、《論語》、 《孝經》,歷代子、史、集等書籍,在高昌皆得以流傳,並「置學官弟 子,以相教授」 ?。語言與華夏略同,「文字亦同華夏,兼用胡書」 ?, 平時各操自己的語言。故高昌地區雖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但仍保 持著本地區的民族文化特點。高昌麹氏王朝是由高昌郡府衍變而來。高昌王以下設有令尹、公、左右衛、長史、將軍、司馬、侍郎、校書郎、主簿、從事等官職。《北史·高昌傳》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官有令尹一人,比中夏相國;次有公二人,皆王子也,一為交河公,一為田地公;次有左右衛;次有八長史,曰吏部、祠部、庫部、倉部、主客、禮部、戶部、兵部等長史也;次有五將軍,曰建武、威遠、陵江、殿中、伏波等將軍也;次有八司馬,長史之副也,次有侍郎、校郎、主簿、從事,階位相次,分掌諸事。次有省事,專掌引導。其大事決之以王,小事則世子及二公隨狀斷決。評章錄記,事訖即除,籍書之外,無久掌文案。官人雖有列位,並無曹府,唯每早集於牙門,評議眾事。諸城各有戶曹、%水曹、田曹。城遣司馬、侍郎相監檢校,名為令。」兵器有弓、箭、刀、 楣、甲、稍等。近數十年,在吐魯番境內考古發掘,得到大量磚志,其 中大都是麹氏王朝時期的碑誌,碑誌記載了許多這一時期文武職 官名稱,補充了史籍失載的年號,如章和、永平、和平、建昌、延昌、 延和等③。進一步證實了高昌王國是漢化的地方政權,從年號、職 官到法令、教育都仿自內地,賦稅也帶有封建制色彩,有的交銀錢, 有的交麻布,即「計田輸銀錢,無者輸麻布」④。這是高昌漢族移民 與當地居民長期融合的結果。麹氏王朝不斷派遣使臣至南北朝聘問。如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年),高昌王麹嘉曾派兄子左衛將軍、田地太守麹孝亮至洛 陽,後又十餘次派遣使臣向魏饋贈珠像,白、黑貂裘,名馬,鹽枕等 禮物。西魏、北周時期,高昌繼續遣使至長安貢方物。南朝梁武帝 大同(535—545年)中,麹堅也派遣使臣抵達建康,饋贈鳴鹽枕、蒲 桃、良馬、瞿毛蚝(地毯)等方物。從麹嘉始,歷麹光、麹堅、麹玄喜、 麹寶茂等都接受了內地王朝的冊封,直至唐貞觀十四年(640年) 統一高昌,改為西州。四、焉耆與龜茲(一)焉考焉耆城邦,在車師南。都員渠城(今新疆焉耆縣),方二里。西 漢時,有「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①。東漢時,有「戶萬 五千,口五萬二千,勝兵二萬餘人」②,人口及軍事力量比之西漢都 有很大增長。其地「氣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麥,畜有駝、 馬。養蠶,不以為絲,唯充綿纊。俗尚蒲桃酒,兼愛音樂」③。「兵有 弓、刀、甲、稍。婚姻略同華夏。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七日 則除之」?。其俗「丈夫翦發,婦人衣襦,著大挎。婚姻同華夏」⑤。 「俗事天神,並崇信佛法也。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 國咸依釋教,齋戒行道焉」?。焉耆其位東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龜茲九百里,中間都是沙磧地 帶,焉耆方四百里,國內凡有九城。員渠城「南去海(今博斯騰湖)十 余里,有魚鹽蒲葦之饒」①。「四面有大山,道險隘,百人守之,千人 不過」②,故在西域曾強極一時。焉耆與中原的聯繫較為密切。西晉武帝泰始六年(270年),焉 耆王遣使至洛陽。太康(280—289年)中,焉耆王龍安遣王子至洛 陽求學。龍安與獪胡女生龍會。會「少而勇傑」,安臨終前曾與會說: 「我嘗為龜茲王白山所辱,不忘於心。汝能雪之,乃吾子也。」及會 立,襲滅白山,遂據龜茲國,而遣其子龍熙歸本國為焉耆王。會有 「膽氣籌略」,滅白山後,遂稱霸西域,「蔥嶺以東莫不率服」。可是龍 會「恃勇輕率,嘗出宿於外」,為龜茲國人羅雲所殺③。焉耆貴族統 治龜茲的局面也很快結束。十六國時,前涼張駿曾遣沙州刺史楊宣率眾治理西域。宣以部 將張植為前鋒,所向披靡。軍至焉耆,龍熙拒戰於賁盎城,為植所 敗。植屯兵鐵門(鐵門關,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南),未至十餘 里,熙又率眾埋伏於遮留谷,植擊敗之,進據尉犁(今焉耆縣南)。熙 率群下四萬人降於宣,歸附前涼。其後前秦呂光進兵西域,復降於 呂光。待呂光自立為涼王,龍熙「遣子入侍」,至後涼都城姑臧求學。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二年(437年),遣使朝魏。至太平真君 九年(448年),焉耆「恃地多險」,屢剽劫北魏出使西域的使臣。北 魏派大將萬度歸率騎五千攻下左回、尉犁二城,進圍焉耆都城員渠 城。焉耆王龍鳩屍畢那以四萬五千人出城,守險以拒,鳩屍畢那敗 潰,單騎走入山中,投奔其岳父龜茲王。萬度歸進屠其城,掠獲大量 珍寶和駝馬牛羊。其時,車師前部之眾為高車所逼,在車伊洛率領 下,逃入焉耆。接著,氓噠勢力直抵塔里木盆地,「焉耆又為氓噠所 破滅,國人分散,眾不自立,請王於(麹)嘉」。翻嘉派第二子為焉耆 王。北周保定嗎年(564年),焉耆王遣使至長安獻名馬。隋煬帝大 業中,其王龍突騎支遣使贈方物。經過戰亂,至隋時,焉耆已是「國 小人貧,無綱紀法令,僅有勝兵千餘人而已」①,與東漢時期擁有勝 兵二萬餘相比,勢力大為削弱。(二)龜玆龜茲,一怍丘茲、屈茲、屈支、鳩茲、歸茲、屈茨,又作俱支囊國、 拘夷國,本西域城國。即今新疆庫車一帶。西漢時,龜茲有「戶六千 九百七十,口八萬三千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②。龜茲在 「白山(即天山山脈的哈爾克山)之南一百七十里」,「其南三百里, 有大河東流,號計戍水(即塔里木河)」?。龜茲的都城為延城(今新 疆庫車縣東郊皮朗舊城)。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後屬西域都尉 府。魏、晉時遷都於今新疆沙雅縣北六十里羊達克沁廢城,仍名延 城。唐時還都舊址,改名伊羅盧城,為龜茲都督府治,延城方五六 里,「城有三重,外城與長安城等。室屋壯麗,飾以琅幵金玉」④,「煥 若神居」,「中有佛塔廟千所」。龜茲「人以田種畜牧為業,男女皆翦 發垂項」?。其「婚姻、喪葬、風俗、物產與焉耆略同。唯氣候少溫為 異。又出細氈、寮皮、氍毹、鐃沙、鹽緣、雌黃、胡粉及良馬、封牛等」①。「土多孔雀,群飛山谷間,人取而食之,孳乳如雞鶩,其王家 恆有千餘只雲」?。《北史·西域傳》還稱:「其國西北大山中有如膏 者,流出成川,行數里入地,狀如悌糊,甚臭。服之,發齒已落者,能 令更生,癘人服之,皆愈。」龜茲的冶鑄業比較發達?,其地「饒銅、 鐵、鑽」,北面二百里有山,取石炭(煤)冶鐵,可供西域三十六國之 用④。 *龜茲王姓白,有時也譯作帛。其王位是世襲。在西漢時,龜茲 王鋒賓娶烏孫國王女弟史(解憂公主女,即漢室外孫女)為妻,因 此,與漢廷關係甚密,曾數次至長安訪問,「樂漢衣服制度」。回至龜 茲後,也模仿漢地,「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 家儀」 ?。龜茲王「頭系彩帶,垂之於後,坐金獅子床」。「其刑法,殺 人者死,劫賊則斷其一臂,並刖一足。賦稅,准地征租,無田者則稅 銀錢」@。周鄰小國,如I犬、溫宿、尉國等,皆為其役屬。至隋時勢力 大為削弱,僅有勝兵數千。龜茲與曹魏、西晉、前涼等都有往來。曹魏文帝黃初三年(222 年),龜茲王遣使至魏饋贈方物。西晉武帝太康(280—289年)中, 龜茲王還派遣王子至洛陽求學。前涼張重華時,龜茲王又遣使至姑 臧贈方物。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派遣呂光率兵七萬進軍西域。前 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底,前鋒抵龜茲都城,龜茲王白(帛)純據城 拒之,光屯軍其城南,五里為一營,深溝高壘,廣設疑兵,以木為人, 披之以甲,羅之以壘上,以為持久之計。白純徙城外人入於城中,其 他附屬之侯王也各嬰城固守。次年,白純傾國財寶,請救於其鄰獪 胡。獪胡王遣其弟吶龍、侯將馗率騎二十餘萬,並引溫宿、尉頭等諸 國兵合七十餘萬以救龜茲?。西域胡兵「便弓馬,善矛稍,鎧如連 鎖,射不可入。以革索為靖,策馬擲人,多有中者」?。後呂光軍採取 「遷營相接陣,為勾鎖之法,精騎為游軍,彌縫其闕」之戰術,七月, 戰於城西大敗之,斬首萬餘級。白純收其珍寶而逃亡,王侯降者三 十餘國。光立白純弟白震為龜茲王。北魏時,龜茲國王不斷遣使至平城和洛陽朝貢,自太延三年 始,見於史載的就有八次。北周保定元年(561年),又遣使至長安 貢方物。龜茲同時也派遣使臣至建康。如梁武帝普通二年(521 年),龜茲王尼瑞摩珠那勝不顧山川險阻,遣使致書於梁朝,並饋贈 方物,以加強與江南經濟文化聯繫。五、于闐、疏勒、渴樂陀(一)于闐于闐,又作「於S國」、「瞿薩旦那國」,是塔里木盆地南緣的強 大城邦。「其地方亘千里,連山相次」?。都城西山城(也稱「西城」, 在今新疆和田縣南下庫馬提,位於玉龍喀什河西岸。當地人稱什斯 比爾,譯意「三道牆」),「城方八九里%「有屋室市井」④,「人民殷 盛」①。城國「內有大城五,小城數十境內「沙磧大半,姐土溢 狹」,「氣序和暢、飄風飛埃」③。土宜種稻、麥、桑、麻、葡萄,「果S菜 蔬與中國(指中原地區)等」④。山中多產玉,百姓善鑄銅器。紡織業 也相當發達,每到蠶桑月,桑樹連蔭,人「工紡織絕糹自」。故當地「少 服毛褐氈裘,多衣糹£糹自,白疊」,也「出氍毹、細等⑤。于闐「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眾。王尤信尚,每設齋日,必親自 洒掃饋食焉」⑥。「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 教」 ?。城南五十里有贊摩寺,傳說即往昔羅漢比丘盧旃為其王造 覆盆浮圖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跣處,雙跡猶存。于闐西五百里有比 摩寺,傳說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這種將道家創始人與佛教聯繫在 一起的傳說,是否意味著道教的西傳,對於闐當地民族產生影響, 是值得進一步考證的。「王所居室,加以朱畫。王冠金幘,如今胡公 帽,與妻並坐接客。國中婦人皆辮髮,衣裘挎。其人恭,相見則跪,其 跪則一膝至地。書則以木為筆札,以玉為印」⑧。「俗知禮儀」、「好學 典藝」、「國尚樂音,人好歌舞」 ?。其刑法,「殺人者死,餘罪各隨輕 重懲罰之」⑩。有關於闐人的貌狀,《北史·西域傳》曰:「自高昌以西諸國人 等,深目高鼻,唯此一國,貌不甚胡,頗類華夏。」之所以產生這種現 象,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于闐國王尉遲氏,原屬吐谷渾,居於大 非川(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即今青海湖西布哈河),乃 西部鮮卑族,故于闐人中的一部分含有東方血族,而與一般西域胡 迥異。至於尉遲氏何時進入于闐,基本上有三種意見:一是根據西 域文獻《于闐國史》記載,于闐國建於佛滅後二百三十四年,其後歷 一百六十五年伏闍耶散跋婆王即位,尉遲氏王朝開始於佛滅後三 九九年,也即早在東漢時期,尉遲氏就統治于闐。二是根據《晉書· 乞伏國仁載記》雲國仁高祖「乞伏利那討尉遲渴灌於大非川,收眾 三萬餘落」。故推斷公元三世紀後期,有一部分尉遲氏因戰敗而逃 奔于闐。三是根據《魏書·世祖紀》,吐谷渾慕利延於太平真君六年 (445年),西侵入于闐,為吐谷渾屬部的尉遲氏,或於此時留鎮於 闐,後為統主①。不過,依《隋書·于闐傳》所載:「其王姓王,字卑示 閉練。」?而《新唐書·于闐傳》@說:「于闐王姓尉遲氏,名屋密,本 臣突厥,貞觀六年(632年),遣朝者入獻。」無論如何,唐初已是尉 遲氏為統主。于闐早在西漢時就與中原地區發生聯繫。從三國至北朝來往 更為頻繁。曹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三年(222年),于闐王山習 遣使至洛陽贈名馬及方物。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吐谷渾汗 慕利延為了躲避北魏高涼王拓跋那之兵鋒,將其主力渡流沙,撤向 塔里木盆地南緣,「遂西入于闐國,殺其王,死者數萬人」③。後于闐 加強了與北魏的聯繫,北魏太安三年(457年),天安元年(466年), 皇興元年(467年)、三年(469年),于闐王遣使至平城,向北魏貢方魏晉南北朝民族史物,以尋求北魏的支持。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皇興四年(470年),柔 然又大舉進攻於闃,于闐王遣使素目伽向北魏求援。其表文曰:「西 方諸國,今皆已屬蠕蠕。奴世奉大國,至今無異。今蠕蠕軍馬到城 下,奴聚兵自固,故遣使奉獻,遙望救援。」北朝以路途遙遠,「雖欲 遣師,勢無所及」為由,並未發兵,但表示「朕今練甲養卒,一二歲 間,當躬率猛將,為汝除患」 ?。後柔然也從於闐城下撤走。宣武帝 元恪景明、正始、永平、延昌及北周建德年間,于闐王不斷遣使至洛 陽、長安贈送方物。于闐對南朝梁也遣使通好。如梁武帝天監九年 (510年),于闐王遣使至建康贈方物。天監十三年(514年)及十八 年(519年),遣使至梁贈送邐璃罌和汲羅婆(即棉布)步障等禮品。 大同七年(541年),又贈送玉佛。作為佛教盛行並與印度較為接近 的于闐,與好佛的梁武帝來往頻繁,絕不是偶然之舉,而是反映了 共同的佛教信仰成為于闐等地與江南密切聯繫的紐帶之一。(二)疏勒疏勒,一作沙勒、竭叉、竭石、法沙國,在於闐西北,位於今新疆 喀什地區。為兩漢以來我國西北的一個重要城邦。西漢時,「戶千 五百一十,口萬八千六百四十七,勝兵二千人」?。至東漢時,戶口 和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有二萬一千戶,勝兵三萬餘人③。到南北朝, 疏勒先後遭受氓噠、突厥役屬,國力漸衰,勝兵僅有二千人。都城疏勒城(今新疆喀什市),方五里。「國內有大城十二,小城 數十」。崇信佛教,「其王戴金獅子冠」。「土多稻、粟、麻、麥、銅、鐵、 錫、雌黃、錦、綿」等。曹魏時期,疏勒經常遣使至洛陽贈送方物。北魏太延三年(437 年)、五年(439年)、太平真君十年(449年)、興安二年(453年)、太 安元年(455年)、和平三年(463年)、景明三年(502年)、正始四年 (507年)、延昌元年(512年)、熙平二年(517年)、神龜元年(518 年),凡十一次遣使至平城、洛陽贈方物。疏勒曾於文成帝末年,遣 使送釋迦牟尼袈裟一件,長二丈余。據《北史·西域傳》所載,將袈 裟「置於猛火之上,經日不然(燃)」,大概是由石棉做成。北朝末年, 突厥崛起,疏勒受其役屬,不得不將糧食及銅、鐵、錫等礦產品,「每 歲常供送於突厥」。為擺脫突厥、哦噠的奴役,疏勒不斷遣使與中原 加強政治、經濟、文化聯繫。(三)渴榘陀渴槃陀,又作渴盤陀、漢盤陀、訶盤陀、渴槃陁、搨槃陀。南北 朝時西域山國,位於蔥嶺東,帕米爾髙原群山中。都城即今新疆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唐置蔥嶺守捉於此。王姓葛沙氏。《魏 書·渴槃陀傳》曰:「有高山,夏積霜雪,亦事佛道,附於PR噠,《梁 書·渴盤陀傳》稱:「于闐西小國也。西鄰滑國(氓噠),南接屙賓國, 北接沙勒(疏勒)國,所治在山谷中。城周圍十餘里,國有十二城。風 俗與于闐相類。衣古貝布(草棉布),著長身小袖袍,小口挎。」其地 「宜小麥,資以為糧。多牛、馬、駱駝、羊等。出好氈、金、玉」。渴槃陀,雖為西域小城邦,但由於其處在塔里木盆地西緣通 向五天竺的重要孔道,從中原去五天竺取經的僧侶,一般要經過渴 槃陀,然後到達廚賓(今喀布爾河下游及克什米爾一帶,隋唐時則 位於阿富汗東北一帶),進入五天竺,故在當時聞名遐邇。東晉法顯 和北魏宋雲等人取經時,都經過此城邦。渴"槃陀也不斷遣使至平 城、洛陽、建康等地。從太延三年(437年)至延昌二年(513年),渴槃陀八次遣使北魏饋贈方物,並在中大同元年(546年),遣使至建· 391 ·康,向梁武帝贈送方物。第三節西域諸族與中原地區的聯繫一、與中原王朝的政治聯繫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了西晉短暫統一外,中原地區長期處於封 建割據、南北對峙的狀態。然而,無論是曹魏、西晉、後趙、前秦、北 魏、北周等,也不論這些統治者是漢族、羯族、氐族或鮮卑族,都被 位於邊疆地區的西域諸族尊為中原王朝而「稱臣納貢」。這些王朝 也繼漢王朝對西域各國諸族進行管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絡繹 不絕。.曹魏沿襲漢_帝以來舊制,設置西域長史和戊己校尉管轄西 域。西域長史仍管轄西域,戊己校尉堅守車師防區。黃初二年(221 年),魏文帝任命敦煌長史張恭為西域戊己校尉,駐高昌(吐魯番), 又任命西域長史駐海頭(羅布淖爾東北)。並在哈密一帶設伊吾縣, 歸敦煌郡管轄。一說這是郡縣制首次推行於西域?。因鄯善、龜茲、 于闐等王派使朝貢,乃下詔遣使至西域「撫勞之」。並對其首領進行 冊封和頒發印信。例如,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大月氏王波調 遣使奉獻,以調為親魏大月氏王」②。封車師後部王壹多雜為「守魏 侍中,號大都尉」,並「受魏印」?。曹魏與西域關係日益密切,赴洛 陽及中原地區朝貢和貿易更為頻繁。在今民豐縣尼雅城古精絕國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卷40雲,曹魏時設有伊吾縣,寄理於敦煌北界,而不在 伊吾本地。《三國志·魏書》卷3《明帝紀》。《三國志·魏書》卷30《烏丸鮮卑東夷傳》注引《魏略·西戎傳》。遺址中,就發現了許多魏晉時的「過所」(通行證),這反映了當時西 域與內地交往的盛況。故史稱:「其大國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 勒、月氏、鄯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①。晉王朝也襲用漢、魏管轄西域的方針,另在今新疆東北部和甘 肅西北部設立晉昌郡,歸涼州刺史管轄。戊己校尉和西域長史負責 軍事、屯田和監護西域諸國。多年來,在羅布淖爾、民豐、于闐等地 出土了不少晉代的竹簡,署有「泰始」、「建興」等年號,內容有軍政 事務、屯田狀況、官方文件往來過所(通行證)等。這說明西晉王朝 曾在西域推行政令。西域諸王和車師前部王、鄯善王、龜茲王白山、 焉耆王龍安等都向晉廷送「侍子」。西晉對來朝貢的各城邦不僅賞 賜豐厚,還授予官爵、印綬等。如晉太康六年(285年),晉武帝派楊 顥為使者,越蔥嶺,拜大宛藍夷為大宛王。而從民豐出土的簡木中 看出,鄯善王、焉耆王、龜f王、疏勒王、于闐王,都曾受「晉守侍中、 大都尉、奉晉大侯、親晉」等封號?。西晉滅亡後,東晉偏安江南,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西域由於 地理位置和行政隸屬關係,一直屬涼州地方集團的勢力範圍。前涼 張氏、後涼呂氏、西涼李氏、北涼沮渠氏都先後割據涼州而擁有西 域。前涼在高昌設立高昌郡和田地縣,屬沙州刺史下設高昌太守管 轄,還設西域長史營、戊己校尉營、玉門大護軍營,分別負責西域日 常事宜,此製為後涼、西涼、北涼所沿襲。東晉太元七年(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堅平定東方,士 馬強盛,遂有進軍西域之志。便以呂光為持節都督西討諸軍事,率 兵七萬進軍西域。次年,越高昌,經焉耆至龜茲。越歲,擊敗龜茲王。《三國志·魏書》卷30《烏丸鮮卑東夷傳》。王國維:《觀堂集林》卷7《尼雅城北古城所出晉簡跋》。「諸國憚光威名,貢款屬路」①。紛紛將漢晉的節傳和印璽交給呂 光,光重新向他們頒發節傳和印璽。東晉太元十一年(後涼太安元年,386年),呂光稱涼王。後涼 麟嘉六年(394年),呂光派其子為使持節鎮西將軍、都督玉門以西 諸軍事、西域大都護,鎮守高昌。403年,後涼亡後,西域又屬西涼 李氏範圍。420年,北涼滅西涼,鄯善王比龍入朝於北涼,西域各地 紛紛向北涼稱臣納貢。北涼命隗仁為高昌太守。中原王朝與西域 之間使者往來,往往是涼州地區政權派人護送。北魏太延三年(435年),太武帝拓跋燾派使出西域,中途被柔 然拘留。翌年,又派董琬等六人至西域,受到烏孫王的歡迎。隨之, 鄯善、車師、焉耆、龜茲、疏勒、渴槃陀、烏孫、悅般、破洛那、者舌、 粟特等地先後派使至北魏京都平城「朝獻,不間於歲」②。.這時,柔然已雄峙漠北,社她可汗時,其地域東至朝鮮,西達焉 耆以北地區,而以敦煌、張掖之北為中心。大檀可汗繼位後(414一 429年),其在西域勢力進一步擴大,西與悅般相接,南面控制了伊 吾、高昌、車師、焉耆、龜茲、姑墨等地,不斷與北魏爭奪對西域的控 制權。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滅北涼,沮渠氏殘餘勢力佔據高 昌。北魏和平元年(460年),柔然滅沮渠氏,另立高昌國,由闞伯 周、張孟明、馬儒、麹嘉等相繼為王,他們向柔然、高車稱臣納貢,同 時也向北魏遣使通好。在麹氏統治高昌時期,天山北部和西部不斷 發生柔然、高車、氓噠、吐谷渾之間的戰爭。高昌以南地區則一度為 吐谷渾的勢力所支配。後來,突厥族興起,天山南北都受制於突厥。《晉書》卷122《呂光載記》。《魏書》卷102《西域傳》。南北朝時,西域諸族與地處江左的南朝,交往也十分頻繁。雙 方使者、商人經吐谷渾控制下的青海路、河南道入蜀,然後至建康。 如梁時,遠在今中亞阿姆河流域的氓噠,自天監十五年(516年)至 大同七年(541年),五次至梁①。龜茲、于闐等也多次向梁遣使。二、與中原地區的經濟交流首先,中原地區較為先進的農業耕作技術和工具傳入西域,促 進其生產發展。秦漢之際,天山南北雖已有了簡單的農業,但仍處 於原始狀態,主要從事畜牧和狩獵。漢朝通西域,駐軍屯田,西域農 業有了發展,但也盡限于軍屯處所。至魏晉十六國時,中原秦隴戰 亂頻繁,一部分農民逃向河西,進而徙往敦煌以西,尤其是高昌地 區成為漢族移民聚居之地。後又逐漸擴展到天山南北,與西域諸族 雜居共處,安家落戶,幵荒種地。從江南、秦隴和中原帶來優良農具 和先進耕作技術,如修渠引水,進行漫灌,改制耬犁,節省人牛功 力?。使南北朝時期,今新疆地區的農業,比起西漢和魏晉,有了較 大發展。如高昌「谷麥一歲再熟」,焉耆「谷有稻、粟、菽、麥」等,其 他如于闐、疏勒、渴槃陀也有類似記載。稻子的種植,可能是十六 國以後才由江漢之民帶去的。隨著水稻的種植,水利灌溉事業有了 很大發展,並設有「水官」專門進行管理。這個時期棉花的種植在高昌和于闐已較普遍,並從此地又傳 入關內。絲綢業也大量發展,兩漢魏晉時,大批絲綢由內地運至今 新疆,又從新疆運往西方。至南北朝,新疆不僅轉輸內地的絲綢,本《梁書》卷54《諸夷傳》,卷3《武帝紀》下。詳見《三國志·魏書》卷16《倉慈傳》注引《魏略》。《魏略》作者將推廣耬犁和衍 灌歸功於敦煌太守皇甫隆,這恐失於偏頗,主要還是通過內地農民傳播的。地還大量出產絲綢。關於新疆地區植桑養蠶和織造絲綢從何地及 何時傳入新疆的,史籍記載不一致。和闐丹丹烏里克寺院遺址發現 的「中國公主傳入蠶種」的著名板壁畫?,與《大康西域記·蠶桑傳 入之始》、《新唐書·西域傳》及西藏文獻記載的故事相似,可互相 印證,不管是「東國君女」、「鄰國之女」或「中國公主」等提法,都說 明養蠶技術是從東方內地傳入于闐等地的。至於傳入的時間有的 推斷為220年前,有的認為419年。1963年吐魯番出土了西涼建 初十四年(418年)《嚴福願賃蠶桑契》,文契上記載了嚴福願從闞 僉得以毯為代價賃得叄簿蠶絲,這說明418年前吐魯番一帶早就 有種桑養蠶之事。富有民族特色的龜茲錦、疏勒錦,不但為少數民 族所喜愛,而且也為漢族樂於服用。其次,貿易往來更為頻繁。自從張騫通西域後,西域諸族和內 地漢族等貿易關係逐漸得以發展f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在「絲綢 之路」上的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從內地入西域的道路(一般稱為 絲綢之路東段),主要有三條幹線:一是河南路,經由隴右、河西,從 敦煌西入西域;二是草原路,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鮮卑、柔然 等通往西域之道路;三是青海路(或吐谷渾路),從隴右經青海柴達 木盆地入西域。自張騫通西域,中原內地經隴右、河西,出敦煌玉門 後,主要有南北兩道?。東漢明帝時,竇固破匈奴取伊吾地後,開通 了由玉門關西北行至伊吾、高昌,再轉南與原北道(後之中道)焉耆 或龜茲相接另一新道,即後所謂北道。東漢末年,原北道(後中道) 上主要城國焉耆、龜茲、尉犁等與漢朝絕交,故此道處於半閉塞狀向達譯:《斯坦因西域考古記》第45頁。.《漢書·西域傳》曰:「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 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廷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 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態。至曹魏時,三道暢通無阻,故《魏略·西戎傳》提到:「從敦煌玉 門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絲綢之路更為繁榮。西域商賈以善於經營而聞名。他們根據西方喜愛中國的絲綢, 中國喜歡西方的珍寶和名馬之特點,不辭勞苦,越蔥嶺,渡流沙,往 返販賣。大月氏、粟特、波斯、大秦以及天山南北諸族商人至涼州及 京師平城進行貿易。尤其是北魏遷都洛陽後,西域商人到洛陽的人 數更是劇增。「西夷來附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里。自蔥嶺已西,至 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所謂盡天地之 區已。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是以附化之民,萬有餘家, 門巷修整,閭闔填列,青槐蔭柏,綠樹垂庭。天下難得之貨,咸悉在 焉,,①。西域商人帶至內地的商品有珍珠、瑪瑙、水晶、玻璃、胡椒、香 料、金幣、銀錢及名馬。西域各地累年向中原王朝貢獻的有獅子、名< t馬、安息香、火燒布等。中原王朝則回賜給他們大批絲綢、錦帛。實 際上這是官方貿易的一種形式。內地或西域商賈運往西域的主要 物品為絲綢和紙筆。儘管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秦隴和今新疆地區戰亂不息,但 內地和西域的經濟交往仍頗為繁盛。各類滿載絲綢和紙筆等的馬 駝成群結隊地走向西域,然後又馱著胡椒、瑪瑙、香料、玉石、珍玩 等,川流不息地來到長安和洛陽及其他城鎮。天山腳下,流沙之間, 馬幫連群,駝鈴聲脆,貢使商旅絡繹不絕。三、與中原地區的文化藝術交融隨著內地和西域之間貿易關係的發展,漢族人民西遷,大批商①《洛陽伽藍記》卷3《城南》。賈東來,文化藝術交流日益高漲。由於漢族大量留居今新疆地區,漢族文化和典章制度對西域諸族產生極大影響。這一時期,西域諸族除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外,也往往通用漢文。漢族典籍大量地傳入,使許多地區比之於內地。尤其是高昌等大批漢人聚居的地區更是如此。吐魯番、尼雅、樓蘭等地出土的大批漢文字書寫的文書、簡牘,涉及民間買賣田園、牲畜、糧食、絲織品的契約、官方屯田、收受供祀帳、郵政、籍帳等內容①,可見漢文使用之廣泛。同時,佛教文化以空前的規模從西域傳入關內,對我國的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產生很大影響。當時的西域,佛敘盛行,天山南北,幾乎處處有大寺,城城有佛圖,家家有塔龕,晨夜禮佛,佛會、法事不斷。史稱高昌、焉耆、于闐等皆「崇信佛法」,龜茲有「佛塔千所,僧約萬人」 ?。天山以南的石窟、寺院遺址很多,石窟主要集中在庫車*(龜茲)、吐魯番(高昌地區),如著名的拜城克孜爾千佛洞、庫車的 庫土吐拉千佛洞、吐魯番的伯孜里克石窟、吐峪溝石窟等,大都始 建於西晉,其風格深受中亞、南亞石窟造像的影響。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佛 教經西域湧進了中原,內地僧侶去西域取經,西域僧人大批來中原 傳教、翻譯佛經。史稱「時佛教經像,盛於洛陽,異國沙門,咸來輻 輳,負錫持經,適茲樂土」④。不過,在佛教東傳的同時,內地漢族信 仰的道教,也傳入了西域。1959年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發現如《吐魯番出土文書》第1冊第138頁、第17頁等之記載。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卷14《鳩摩羅什傳》。《魏書》卷114《釋老志》。《洛陽伽藍紀》卷4《城西》。了一張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的道教符篆,也可證明此點①。佛教的東傳,佛經的大量翻譯,給我國文化藝術注入了新鮮血 液,在形形色色古怪離奇的佛家本生和經變故事的影響下,神話志 怪小說家言日漸豐富。不ta幵創了唐代傳奇小說的先風,而且對明 清白話小說也有深遠的影響。同時,佛教的盛行,石窟佛像的雕 塑,對我國雕刻藝術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音樂舞蹈方面,西域諸族所創造的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 于闐樂、悅般樂、伊州樂等皆負有盛名。而其中聲名最大和影響頗 深的則是龜茲樂。龜茲樂,簡稱「龜茲」,起源於今新疆庫車一帶。南北朝、隋、唐 時期流傳很廣,在隋唐宮廷燕樂中居胡部之首,直至宋代的鈞容直 (禁軍騎吹樂)仍用之。一說南北朝時傳入中原,途徑有三:i、「起自 呂光滅龜茲(384年),因得其聲」?。保存有較_的鄉土風味,稱 「土龜茲」?。其中多為佛曲,後同中原音樂等交融而成「秦漢 樂」?。「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其聲後多變 易」⑤,遂與西涼樂等被稱為「洛陽歸樂」。2、北魏時曹國人曹婆羅 門所傳。他「受龜茲琵琶於商人,世傳其業」。此系經曹僧奴至曹妙 達(曹婆羅門孫),傳於北齊,「尤為北齊高洋所重,常自擊胡鼓以和新疆博物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區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6 期。《隋書》卷15《音樂志》下。谷苞:《古代新疆的音樂舞蹈與古代社會》,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頁 認為:「土龜茲就是由西魏到北周在長安早就存在的一種龜茲樂。」而呂光帶至涼州的 龜茲樂,後稱「齊朝龜茲」,由涼州傳至平城,而後又移至洛陽和鄴城。《隋書·音樂志中》.曰:「此聲所興,蓋苻堅之末,呂光出平西域,得胡戎之樂,因 義改變,雜以秦聲,所謂『秦漢樂』也。」《隋書》卷15《音樂志》下。另見《通典》卷142。 之」①,遂稱「齊朝龜茲」。3、北周武帝時,龜茲人蘇祇婆等所傳。《隋 書·音樂志中》曰:「從突厥皇后入國,蓋胡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 中間有七聲,因而問之,答曰夕父在西域,稱為知音,代相傳習,調 有七種,以其七調,勘校七聲,冥若合苻。〃』他不僅喜彈琵琶,而且 向中原介紹了源於天竺的龜茲樂律七調說,對我國古代音樂的發 展作出了貢獻。由蘇祇婆等傳入之龜茲樂,稱「西國龜茲」。故《隋 書·音樂志下》說:「至隋,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土龜茲等,凡三 部。」三系龜茲樂的傳入,在中原形成鼎盛局面。史稱「自周隋以來, 管弦雜曲數百,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器大盛於 閭閈」,「舉時爭相慕尚」 ?。龜茲樂所用樂器有豎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笙、橫笛、簫、篳 篥、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腰鼓、羯鼓、雞婁鼓、銅鈸、貝等,十五 種為一部,唐時又增彈箏、齊鼓、檐鼓、侯提鼓等,樂工共二十人。 有歌曲《善善摩尼》,解曲《婆伽兒》,舞曲《小天》、《疏勒鹽》等,舞者 四人。隋、唐時成為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之一,對中原音樂影響 頗大。總之,龜茲樂在十六國時由龜茲傳到甘肅涼州,再由涼州傳 至平城、洛陽、長安、鄴城等地,中間經過南北朝、隋、唐、五代、兩 宋,得到廣泛傳播,不僅影響了雅樂、燕樂、法曲等宮廷音樂,也影 響到民間音樂;不僅影響了我國的樂器演奏、歌唱、舞蹈等,而且還 波及填詞、戲劇以及風俗習慣等等方面。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諸 族與內地各族來往頻繁,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影響,雙向傳播, 促進/共同的發展。《舊唐書》卷29《音樂志二》。《冊府元龜》卷470也提到:「北齊文宣愛龜茲樂,.每彈嘗自擊胡鼓和之。」 .劉艦:《太樂令壁記》。另見《舊唐書·音樂志》、《新唐書·禮樂志》等。《隋書》卷15《音樂志》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