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告訴你,孩子幾歲出國留學最好?| 西洋參考
關於作者
羅夢玉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MBA,曾在波士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國際傳媒,現居住在紐約。曾擔任Bloomberg和CNBC 電視新聞記者、編輯和資深製片人。2016年加入麥肯錫任全球數碼科技及新媒體領域主管。
李嘉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曾從事多年證券分析與跨國兼并收購業務,後創立自己的時尚公司。創建了全球夏令營公益平台「環球營」—國內著名的全球營地搜索引擎。
每每回國,親戚朋友最愛聊的話題之一就是孩子應該什麼時候出國留學。他們殷殷希望我能給他們一個乾脆利落的「標準答案」。但是留學這個事情雖然和年紀大小有關係,更由孩子的性格和經歷為主導,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問題。出國留學並不是一貼「萬能葯」。在國內教育制度下掙扎的孩子,到了國外不見得就如魚得水,在國內特別優秀的學生出國也可能跟不上,並且可能為其帶來心理上無法承受的落差。每個孩子出國都會經歷很長的適應過程。一旦孩子調整適應過來,將受益無窮;如果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留學的經歷會遍布荊棘,得不償失。
各年齡段出國留學優劣分析從我們身邊很多留學生案例大概總結出以下不同階段出國的優劣。當然每個人的經歷、個性都有不同。這些結論僅供參考,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研究生出國
研究生課程比較專業,基本都圍繞某學科,對英語的要求較側重於專業領域,所以單詞量比較窄。研究生課程強度比較大,碩士1~2年結業,對語言要求不高,在國外生活時間較短。
因此研究生基本上大部分時間用來學習專業知識,語言很難完全接軌,也很難融入國外生活並深入了解國外文化。這點在理工科尤其明顯,研究生同學們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而且中國學生比例很大。有的試驗項目從導師到博士後、再到研究生都是華人,到頭來還是中國人有自己的小圈子,平時交流都是中文。
還聽說英國很多大學的MBA幾乎被中國人壟斷。這幾年到美國讀文科和商科的中國研究生越來越多,文科特別是商科的留學生很多在國內有外企工作的經驗,只是到美國名校來鍍金,其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明顯比直接從本科來讀研的學生強很多,也更能融入社交圈。
大學本科出國
美國大學四年,前兩年比較側重基礎課,後兩年側重專業課。美國本科特別重視閱讀,學生不僅要閱讀教科書,而且還要讀大量的文章和論文,不僅要讀得多、讀得懂,還要讀得快,所以連美國孩子都覺得本科特別辛苦,留學生的巨大壓力就可想而知了。但好的方面是在強壓之下,英語基本可以過關,很多孩子在美國大學畢業後可以說一口純正的美語,與美國人深入溝通基本無障礙。
但是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在出國前已經成熟,還是比較傾向於中國模式,交友也以華人為主。美國和中國一樣,大學本科的同學群、校友群是個很重要的圈子,所以本科畢業留在當地工作、生活,建立職業和個人網路都比較容易,回國發展也可以。
本科出國可以說是兩邊雙向發展比較好的一個契機。但並不是所有本科出國的孩子都學有所成,國內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裡面的富二代曲筱綃,從美國本科留學回來英語很差,資料都看不懂。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孩子確實大有人在,因為很多三流大學華人很多,不學習英語、不會英語也可以矇混畢業。
高中出國
美國的高中是從9年級至12年級,「美高」這個詞也成為了流行辭彙。很多北上廣家庭願意讓孩子在高中階段出國,一是因為語言會徹底過關;二是因為報考國外大學更具優勢,申請大學時與在國內讀高中的孩子們相比競爭力高很多,進入名校的機會大大提高;三是因為此階段孩子進入叛逆期,離開父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採訪過很多高中留學的孩子們,他們都很開心,尤其對比留在國內的同學,他們很珍惜在國外相對自由、靈活的學習環境。我的一個好朋友是台灣女孩,她從台灣到美國讀私立高中留學4年,後來大學轉去加拿大移民。我讓她回憶:你一個小女孩這麼早出國是什麼感受?孤單嗎?覺得是不是出來太早?她的回答讓我很驚訝。她說在美國的高中4年是她人生中最快樂、最難忘的4年,離開家的束縛真是太好了,同學們住在一起特別溫暖,大家像兄弟姐妹,這是一輩子的友誼。
我的另一個朋友把進入叛逆期的兒子從北京送到美國加州私立高中住宿,一年後兒子變化特別大,成熟、獨立、懂事、感恩,她說兒子在家不聽她的教誨,但在學校里聽老師的和學長的,學校還安排高年級孩子給低年級孩子上課,起到榜樣作用。高中畢業,這個小夥子考入斯坦福大學。高中出國的風險就是孩子正處在青春期,似懂非懂,缺乏一定判斷力和自控力,如果交到壞朋友,很容易一落千丈。所以我們建議給孩子選擇一個正規、安全、氛圍較好的學校,並經常與孩子交流,主動接觸孩子的朋友圈。
小學、初中出國
現在低齡化出國已成為一大留學趨勢。一個原因是父母對國內低齡填鴨式教育不滿,怕抑制了孩子的創造力,乾脆就讓其儘早出國;二是因為國內的環境污染,讓孩子生活在國外對身體發育更有益。
當然,越小出國留學越容易接受當地的文化,融入當地社會,朋友也不再限於華人圈;低齡段留學的孩子普遍比較單純和陽光。缺點是大部分低齡出國的孩子在中文上只會聽說,讀寫是個大問題。對低齡化出國目前仍存在很大爭議。
有的家長認為中文固然重要,但相對於孩子整體的素質發展而言,就是樹木與森林的關係,不能為了樹木而犧牲了整片森林。有的家長則認為必須讓孩子學好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早出國就等於「四不像」。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孩子教育純屬各家的行為,沒有絕對的錯與對;而且人生道路很長,也沒有一個硬性的評判標準。每個家庭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以及父母在情感與經濟上的支持能力來進行衡量。
哪種類型的孩子更適合出國留學從性格上來說,敢於挑戰權威、有主見、有創造力、思想獨立、個性較強的孩子更適應國外教育。這類孩子如果在國內很容易被壓抑,被磨平稜角,而國外教育更崇尚個性化。美國的老師更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反而不喜歡乖乖娃。
紐約著名的蒙特梭利私立學校The Caedmon School的校長在開會時曾對我們說,他在面試老師的時候每次都會問一個問題: 「當你遇到調皮搗蛋的學生,你能開懷大笑嗎?如果答案是No,說明你不夠資格當我們學校的老師。」有一位朋友抱怨他的孩子特別調皮,老師經常找他們談話,感到壓力好大,問我怎麼辦?我開玩笑說:「那就送孩子出國吧!」
學霸型、乖乖女型、數理化型的孩子可能更適合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國內的教育資源會對這類孩子傾斜,他們在國內環境下也能獲取更多的自信。
國內的理科基礎教育確實更紮實、更深入一些,國外還是偏重於文科教育,偏重於寫作和閱讀,因此喜歡理科的孩子更適合在國內受教育。很多數學不太好的孩子出國後最大的感慨是:「老師居然表揚我數學好!」其劣勢反而變成了優勢。記得我讀高中時班上來了一位美國交換學生,她是一個會說中文的華人,老師之前問她什麼課程學得比較好,她說是數學;結果第一次數學考試她只得了10分,自信心遭受重創。
另外,音樂好、體育好或有其他特長的孩子更適合儘早留學。國內育兒最調侃的一句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體育這點上,歐美家長確實比較重視,孩子從小就接觸各種運動,而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玩他們喜歡的運動。歐美家長們認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有了強壯的體魄、拼搏的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孩子才能跑得更遠,才能有精力出色地完成學業和工作。
在大學錄取中,體育絕對是招生考量的重要指標。另外,歐美更加重視團體類運動。他們認為團體類項目能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可以很好地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意志力和責任感。
從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我們就能看出在美國體育好是多麼重要!據統計,2016年出征里約的550餘位美國隊運動員中,來自美國各大高校的運動員佔了430多位。其中,斯坦福大學位居榜首,該校派出了40位運動員。由此可見,美國高校對運動員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根據NCAA網站,來自78所大學的美國運動員獲得了此次奧運會獎牌。
按獎牌數量排名,前三名由氣候宜人的加州學校包攬,依次為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立分校和南加州大學。其中,斯坦福大學16位學生取得了27枚獎牌,佔美國獎牌總數的22%。這足以說明美國把體育特長看得相當重,美國對體育的普及程度和投入程度,無它國能敵。
目前,中國家長也在有意識地從小培養孩子的多項特長,球類、滑冰、游泳、鋼琴幾乎每個孩子都學,家長們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最終的區別是,國內大學的錄取機制導致了中國孩子很難把這些特長一直堅持到初中和高中,很多有體育和音樂天賦的孩子,被迫放棄擅長的項目,專攻文化課分數,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教育一直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我們建議如果孩子有體育、音樂或其他天賦和愛好,最好儘早出國留學,這樣既能讓孩子堅持自己的愛好,又能考上好大學,何樂而不為?
此文節選自《從紐約起航—我們為什麼送孩子到美國讀小學》。該書對美國紐約市整體教育體系、早教體系、幼兒園教學內容、小學體系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也對紐約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進行了深入的描述和比較,讓讀者對公立和私立體系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認識。本書還對如何準備和申請私立學校,如何報考天才公立學校,孩子什麼時候留學是適宜的,美國家庭如何平衡兩娃教育等熱門話題進行了實實在在的解答。書中穿插了很多真實的紐約虎媽虎爸的育兒案例,趣味橫生、引人深思。本書帶領中國家長走進真實的紐約精英教育體系,是一本幽默實用的低齡出國留學寶典,適合2~12歲孩子的家長閱讀。
推薦閱讀:
※西洋參適合哪些人吃
※西洋參片
※西洋參泡水喝的禁忌害處
※100萬,我們在全球各地幫你精挑細選了這樣的房子 | 西洋參考
※西洋參到底該怎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