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苓散怎麼用?聽聽中外經方大師們怎麼說?

  【組成用法】豬苓10~20 g、澤瀉15~30g、白朮10~20g、茯苓15~30g、桂枝6~12g。水煎服,分三次。

  【出處來歷】來源於《傷寒論》。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溫陽化氣。用於治療①外有表證,內停水濕。頭痛發熱,煩渴欲飲,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②痰飲。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③水濕內停。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霍亂吐瀉等。

  【經驗參考】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論述五苓散的條文很多,提示本方的使用很廣泛。《醫方集解》中說:「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嘴或咳,中暑煩熱,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經文涉及的癥狀也很多,但核心的用方指征應該是口渴、大量飲水而小便少、脈浮。生理狀態下,口渴而多飲,其人小便也應相應地增多。渴而多飲,飲不解渴,且小便少,此種病理狀態即是五苓散證的實質。我們要問:喝下去的那些水既不能解渴,又不能從小便排出,這部分水到底跑哪兒去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部分水的去路大致為:一是嘔吐出來,即經文所說的「水逆」。特點為:口渴一一飲水——吐出一一更加口渴。大塚敬節說嘔吐表現為頻繁地出現口渴欲飲,飲水後停留一段時間,較多的水突然一次吐出,其勢猶如潑出,吐後仍渴,飲而再吐,如此循環吐出大量水(《漢方診療三十年》)。二是流向組織間腺形成水腫,表現為四肢或面部的皮膚浮腫。三是通過皮膚排出,即表現為自汗、盜汗等汗證;還可以通過某些皮膚病,諸如濕疹等向外排泄。四是通過腸腔排出,即表現為腹瀉,尤其為水瀉。五是流向胸腔、腹腔、關節腔、顱腔等形成胸水、腹水、關節腔積液、腦水腫等;六是水分停留在腸腔,既不吐出,也不瀉出,形成痰飲。傳統的傷寒家們把這些分布異常的水分稱為「膀胱蓄水」。其實,「蓄水證」並不局限於下焦膀胱,此水可以蓄在機體任何一處,膀胱也只不過是個代名詞罷了。五苓散就是把這部分不能被人體利用的廢水驅除體外的。這些癥狀都應該看作五苓散證的客證,而不是必須出現的主證。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不同的客證表現。

  《傷寒論》中霍亂篇也用五苓散。霍亂不是指今天的二號傳染病,而是指「嘔吐而利」之類的胃腸病。急性胃腸炎嘔吐與下利並作,可以算作個中的代表。五苓散在急性胃腸炎中有較多的使用機會,尤其在小兒秋季腹瀉病療效更堪誇。如林志謀用五苓散治療嬰幼兒腹瀉90例,年齡10個月至5歲之間,腹瀉時間2天內43例,3~5天38例,6天以上9例;腹瀉次數:一日腹瀉3~5次者31例,6~8次者55例,8次以上者4例。就診時患兒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口千、尿少或嘔吐等兼症。大便鏡檢有少許脂肪球和白細胞。方用五苓散:澤瀉6克、茯苓10克、豬苓8克、桂枝5克、白朮9克。發熱者加葛根10克、嘔吐者加藿香6克、生薑3克水煎多次少量頻服。治療結果90例中除8例因脫水配補液外,其餘均服藥治癒,(服藥後體溫正常,腹瀉停止,嘔吐停止,大便鏡檢無異常)。其中服藥後24小時以內瀉止者11例,2天瀉止者33例,3天瀉止者35例,4天瀉止者11例,平均止瀉時間2.5天(湖北中醫雜誌,1992;4:48)。需要指出,這類腹瀉以輪狀病毒感染較多,與細菌性痢疾有本質區別。後者表現為「熱利下重」,用白頭翁湯或葛根黃芩黃連湯的機會多。

  日本漢方醫還用本方治療帶狀皰疹,如土本重治療本病2例,均為70歲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處出現帶狀皰疹,疼痛劇烈;另一例面部、頭部、頸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皰特別大)、左下肢出現帶狀皰疹,劇痛。右上肢腫脹明顯,體溫38.9℃。皰疹有擴大的趨勢。此二例曾經皮膚科治療皆無效,特別是第二例,皮膚科醫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發展。作者根據大塚敬節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製劑,1日10克,早晚分2次服,連服7天。第一例葯後3日皰疹結痂,疼痛消失,數日後痊癒。第二例服藥當天體溫開始下降,葯後3日水皰全部乾燥,很快縮小,疼痛減輕,手掌部皰疹呈褐色結痂,壓之稍有疼痛,而自發性疼痛及腫脹消失(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82;5:42)。中島一認為,帶狀皰疹屬於痰飲或水氣病範疇,單用五苓散或合用它方,均能取得佳效;而水皰凝結快,早期形成痂皮和上皮再生,與白朮、獲苓、澤瀉等生葯的藥效有關。中村美夫等用本方治療7例帶狀皰疹獲效後指出,由於現代醫學對該病無良藥,只能對症處理,患者多有劇烈持續疼痛,早期投用五苓散則會產生迅速而顯著的效果,疼痛多能很快消失,因此建議將五苓散作為該病的首選方葯(潘桂娟、樊正倫《日本漢方醫學》)。帶狀皰疹是發自神經的疾病,本方治療本病是否與減輕神經水腫有關? 值得探討。

  五苓散應用廣泛。因此,與其他方證的鑒別診斷也非常重要。經文中也列出與茯苓甘草湯、文蛤散及理中丸等方鑒別使用。茯苓甘草湯雖有汗出但無口渴;理中丸雖有吐利但無口渴,且屬於陰證,而五苓散屬於陽證。除此之外,還要和大黃甘草湯、白虎加人蔘湯、腎氣丸等相鑒別。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但其證舌象多質紅而苔黃,五苓散證舌象多有舌苔水滑。李克紹治一7歲男孩,多飲多尿,診斷為尿崩症,治療無效。請李老診治,見其神色、脈象無異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像刷一層薄薄不勻的漿糊,因思此症可能是水飲內結,阻礙津液的輸布,所以才渴欲飲水,飲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飲所致,能使不渴,少飲,尿量自會減少,與五苓散方:白朮12g、茯苓9g、澤瀉6g、桂枝6g、豬苓6g,上方共服兩劑,癥狀見輕,又與原方兩劑,痊癒(《傷寒解惑論》)。本案雖非嘔吐證,但其舌苔有一定的特徵性。白虎加人蔘湯也治口渴,但脈象洪大。腎氣丸證也有明顯口渴,但其人尿量多,與所飲水量成平行關係。由五苓散派生出茵陳五苓散和春澤煎。茵陳五苓散治療五苓做證兼見黃疸者,諸如肝硬化腹水;春澤煎是五苓散桂枝換成肉桂,再加人蔘而成。用於治療前列腺肥大的小便不利、膀胱咳(咳則遺尿)以及年高體弱,心功能不全見小便不利者。以氣虛不化,小腹不急滿,倦息懶言為使用要點。也有加車前子、意苡仁等經驗者,臨床可以借鑒。

  【注論精選】

  尤在涇:傷寒之邪,有離太陽之經而人陽明之腑者.有離太陽之標,而人膀胱之本者。發汗後,汗出胃干,煩躁飲水者,病去表入里也,為陽明腑熱證也。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病去標而人本,為膀胱腑熱證也。在陽明者,熱能消水,與水即所以和胃;在膀胱者,水與熱結,利水即所以去熱。多飲暖水汗出者,以其脈浮而身有微熱,故以此兼散其表,昔人謂五苓散為表裡雙解之劑,非以此耶。(《傷寒貫珠集》)

  柯韻伯:水者腎所司也,澤瀉味咸入腎.而培水之本;豬苓色黑入腎,以利水之用;白朮味甘歸脾,制水之逆流;茯苓色白人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氣順矣。然表裡之邪,諒不因水利而頓解,故必少加桂枝,多服暖水,使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達皮毛,溱溱汗出,表裡之煩熱兩除也。白飲和服,又啜稀粥之義......(《傷寒來蘇集》)

  汪苓友:原方只用桂枝,而成注又雲桂枝,且雲其味辛,能散濕潤燥,作兩可之論,其義何居?《內台方議)雲:桂與桂枝,可以兩用,若兼表邪者.用桂枝,若專利水飲者,卻用桂也。若然,則上方中當用桂枝無疑。(《傷寒論辨證廣注》)

  矢數道明:它能調節細胞及血液之水,緩解因滲透壓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對於本方證血液中之水分,血管外之水分,即體腔及組織內水分平衡被破壞時,組織及體腔內有多餘之水分,血液濃稠不能滋潤時,本方有調節作用。五苓散能將胃內及其他體腔腔管外之水分送人血中;滋潤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潤則自能利尿,也能除煩安眠。(《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I

I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中國近代傑出的書畫大師和詩人李可染
馬悅凌、曲黎敏、欒加芹健康大師的養生學
風水大師才知道的翡翠秘密!
墓地風水學 華易軒大師為您指點天機 墓地風水七字歌
開悟的楞嚴-----《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圓瑛大師)(D039)

TAG:大師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