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掤、捋、擠、按,采、列、肘、 靠
一 、「定在有隙,中在得橫」的含義
「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是著名太極拳經典歌訣《十八在訣》里的兩句話。首次公開於人民體育出版社1958年3月出版的吳孟俠、吳兆峰先生所編著的《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儘管該書出版的當時,據說上海的田兆麟等老前輩對於該書稱牛連元為楊班侯之弟子和稱這些拳訣為楊班侯所傳,表示懷疑並向有關部門反映,但此後有的老前輩仍然對於這些拳訣為楊班侯所傳深信不疑。如楊振鐸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就將這些歌訣列為「楊班侯傳」。應該認為:這些歌訣究竟是不是楊班侯的遺作是有必要慎重考證的,但認定這些歌訣為楊氏太極拳傳人的作品、將這些歌訣當作太極拳的經典則是可以完全肯定的。因為這些歌訣帶給了後人不少既與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在武術思想上一脈相承的、又對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具有不可替代補充的重要信息。「定在有隙,中在得橫」就是這樣的兩句歌訣。
吳孟俠先生在書中對所公開的所有歌訣作了簡略的解釋。對「定在有隙」的解釋是「找到對方的空子」等等, 對「中在得橫」的解釋是「中是擊中……對方的側面在我面前叫做橫」等等。四十多年後,趙幼斌先生又發表了對《十八在訣》更為詳細解釋的文章。他在文章里說由於受到吳老前輩解釋的啟發,認為「『定在有隙』是說在動作中要取得姿勢的穩定性,就要在自身的靈活性中去找,做到身體的各部位都松活……『中在得橫』是說人體重心在運動過程中要始終處在一個得機得勢的『複合方位』的定位點上……『定』和『中』是指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都是講在拳架運動或與敵交手狀態中如何保持身法和勁法的靈活性及穩定性」等等。顯然,吳老前輩與趙先生對兩句歌訣的解釋都對這一經典拳譜注入了源於實踐經驗的豐富生動的內容,都是太極拳文獻中的寶貴財富。
幾十年來,我對「定在有隙,中在得橫」所蘊含的信息也反覆思悟。漸漸地,我認為「定在有隙」的「定」就是太極拳八法中之「進退顧盼定」的「定」,是「中定」的簡稱。「隙」在古代可以被引申為表示「可乘之機」。如《韓非子·備內》所說的「相為耳目,以候主隙」的「隙」就是這樣的意思。因此在武術中,「隙」常用以表示「破綻」。如《寧波府志·張松溪傳》中「內家則松溪之傳為正,其法主於禦敵,非遇困危則不發,發則所當必靡,無隙可乘」中的「隙」、 鄭曼青先生《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太極拳論疑義答弟子問四節》中「與人以隙謂之背」中的「隙」也是這個意思。用現代的話說,「隙」就是授人以攻擊機會的錯誤。我認為「定在有隙」的「隙」就是這個意思。「中」在古代可以表示攻擊、侵襲。如《楚辭·九辯》所說的「薄寒之中人」的「中」就是「攻襲」的意思。因此我認為「 中在得橫」的「中」就是指「成功的攻擊」。而「橫」指正方向的側旁。武術中攻擊的正方向為「實」,攻擊方向的側旁為「虛」。我認為「 中在得橫」的「橫」就是引申為指這樣的「虛」,是指敵人攻擊和防守的最薄弱之處,是尤其嚴重的「隙」。因此,這兩句歌訣是由於四言歌訣每一句字數的限制,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加上必要的句子成分就是「定在彼有隙,中在得彼橫」。意思是「我能夠保持中定,需要依靠對方犯錯誤;我能夠成功攻擊,需要利用、抓住對方的攻防最薄弱之處」。
二、太極拳「定在有隙」的兩大法寶
太極拳所謂的「中定」,近代很多老前輩都指出就是身體重心的穩定。身體重心的穩定在武術中作為性命攸關之根本性基礎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近代很多老前輩甚至將「中定」排為「十三勢之首」。從力學上可以知道,任何物體,重心越低,下支撐面越大,重心垂線越接近下支撐面的中心,穩定角(重心垂線與重心到支撐面邊緣連線之間的夾角)越大,平衡角(某一方位前後穩定角的總和)越大,重量越重,物體就越穩定。對於人體而言,下支撐面就是兩腳外側前後連線圍成的面積。然而,對於人而言,並不是重心越低、下支撐面越大、重心垂線越接近下支撐面的中心、穩定角越大、平衡角越大,人的站立就能夠越穩定。因為人的重心低(架子低)到一定程度、下支撐面大(步幅大)到一定程度,由於解剖結構原因,人就會站立不穩了;體重太大了,手腳變化的靈活性也會降低,會發生容易挨打與錯失各種稍縱即逝機會的情況。並且人腳的長度是很有限的,因此總是有某一方位的平衡角是較小的。而即使對於平衡角較大的方位,遇到強大外力的作用,人的站立穩定也是會因為頂抗不住而被破壞的。因此,為了保證身體重心穩定,許多外家拳都採取了適當的站立高度、適當的面對敵人的體位、主動的靈活移動、努力增強自身落地生根般的沉墜能力與頂抗能力等等的鍛煉方法,使得敵人對我攻擊的力量與我頂抗的力量「合力為零」。這確實是十分重要的穩定自身重心的有效措施,但是這樣措施的實施,如果靈活沒有恰到好處,往往會弄巧成拙,頂抗則必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而且,到了一定年齡以後,歲數越大體力越小,作為沉墜能力中重要成分自身的體重也會減少,所謂是「年歲不饒人」,於是就會出現武林大會上練拳二十年的打不過二十歲的這種武術最佳年齡段較短的現象。太極拳對於保證身體重心穩定,走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以隨對方而動的「隨遇平衡」的行走站立與「沾粘連隨」使得對方攻擊的力量總是作用不到自己身體的重心來實施。
對於「隨遇平衡」,力學上常常以球體為例。可以發現球體的「隨遇平衡」有三個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在移動中的任何瞬間,一是球體的重心高度始終不變;二是球體的重心垂線始終落在下支撐面的正中心;三是球體的下支撐面只有很小的一點並且不斷變換。太極拳的「隨遇平衡」也是如此,一是以胯平移來移動身軀,因此身體重心的起伏極小;二是以內力使得身軀在移動中身體的等效重心垂線始終落在一隻腳之內;三是雙腳落地中主要的實際的承載體重的僅僅是一隻腳,並且承重腳是不斷變換的,不是兩隻腳同時平均承載體重的。鄭曼青先生將這種體重始終由一腳承擔的技能稱為是楊澄甫先生的家傳,在他的兩部著作里作了重點披露並且多次反覆強調。這所謂的「體重始終由一腳承擔」並不是承重腳必定是身軀中心垂線下方的腳因而是獨腳站立的,而是雖然基本上是兩腳站立,實際上體重主要是由一隻腳承擔的,就是所謂的「偏沉」;而且在有的情況下承重腳還並不是在身軀中心垂線的下方。比如在隨人而動的「捋」的時候,身軀隨人而動地後移,外形上前腳變「虛」,實際上可能體重正是由這「虛」的前腳承擔的,從而後腳仍然能夠從容靈活地提起移位。這樣,兩隻腳在任何時候都能夠靈活地提起移動所謂是「自爾騰虛」了,如果不能這樣,那就是太極拳所謂的「雙重」了。可見,所謂的「雙重」就是不能「隨遇平衡」;「偏沉」就是能夠「隨遇平衡」,也就是太極拳所謂的「輕靈」。太極拳維持「定」的一個法寶正是這種憑藉隨人而動的「隨遇平衡」使得對方發生攻擊力量作用不到我身軀的錯誤(即「有隙」)。可見「隨遇平衡」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為了使得對方發生攻擊力量作用不到我身軀的「有隙」。
懂得了這個道理,練拳中的很多情況下就都必須使得體重由一腳承擔。可以發現,當一個人的體重由一腳承擔即「偏沉」時,承重腳是可以帶著身軀靈活跳動移動的,而另一隻腳也是可以靈活移動的,就是兩腳都能夠「自爾騰虛」;如果體重落在兩腳之間,那麼,步幅稍大,兩腳都不能靈活提起移動而成為「雙重」了。由此可見,現代所流傳的將太極拳的弓步兩腳距離連線分為5等分,身體重心只能在1/5與4/5之間移動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樣的行為即使不是「雙重」也是行動遲滯不輕靈的。
無需懷疑,平衡器官能夠正常工作的正常人,身體的各部位能夠協調,在沒有受到外力攻擊作用的情況下,全身體重即使是由腳跟方圓大小的部位作為下支撐也是能夠保持身體重心穩定的。因此,太極拳保持身體重心穩定的另一個重要法寶就是在實戰中,不是孤立的單單在自身的各種因素上下功夫,而是在自己身體各部位能夠十分靈活協調地被動活動的前提下,將穩定身體重心的希望寄放到敵人的犯錯誤,使得敵人攻擊的力量始終作用不到我身體的重心,甚至在我站立不動的情況下也是如此。這樣,由於我的身軀重心沒有接受到敵人攻擊的力量,我的「中定」就能夠得到很有效的保障了。也就是說,我「中定」的保障最主要是建立在敵人犯錯誤(有隙)的基礎之上的。比如弓步步型平衡角較小的肩側方當被人推按時,一般人往往由於頂抗不得力而失去站立平衡。然而,對於太極拳功夫好的人,一推按其左肩,其左胯靈活被動地像軸承那樣地往後轉;一推按其右肩,其右胯靈活被動地像軸承那樣地往後轉,使得推按者總是犯攻擊用力的方向發生偏離的錯誤,因而總是不得力與落空,從而出現太極拳雖然平衡角較小的方位遭到攻擊也能夠保持站立平衡的現象。由此可見,太極拳保持「中定」,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身軀沒有接受到外力,並不是由於自身姿勢體位十分合適、能夠十分主動的靈活或者具有相當強大頂抗敵人攻擊力量因而出現了「合力為零」。
由此也可見,使得敵人犯錯誤從而保持身體重心穩定,並不是我主動地對敵人怎麼怎麼使得「合力為零」,而是我與敵人所接觸的肢體是完完全全的「被動」的、「不動手」的、「不用力」的、沒有主動的,以這樣的方法,使得敵人的力量沒有阻擋的總是有離開我身軀的去處。只有這樣,敵人才能犯「終不得力、處處落空」的錯誤。這就像是抗洪。洪水多高,堤壩築多高,於是「合力為零」。這是外家拳主要特徵的攻堅戰、陣地戰的「堵」的方法。太極拳則是「泄洪」的方法,讓洪水一往無前地奔流到大海洋里去。是一種游擊戰、伏擊戰、陷阱戰。沒有這種經歷的人對於這種說法是不相信的。我的幾個學生原先也是如此,然而現在他們完全相信了。我的推手水平在民間太極拳界並不高,他們的年齡都比我青20多歲,體力都比我大、體重都比我重,如果硬碰硬地「頂牛」或者「拔河」,無論體力與耐力,我都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然而在四正推手中,他們總是推不倒我。原因就是他們攻擊的力量在我完全被動不用力的情況下總是有離開我身軀的去處。其實,太極拳的這種功夫往往都是很簡單的千篇一律的被動地「胯一松」而已,其它部位、肢體幾乎都是「懶漢」,在避免被擒拿的前提下,是完全任由對方擺布的。然而正是由於這樣,他們的力量沒有著落,而且由於他們的姿勢、體位、朝向等由於力量沒有著落總是出現「有隙」,於是我就可以穩坐釣魚台了。而他們在四正推手中很多地方身體重心隨時處在可以被我破壞的威脅中,他們也明白,那是因為他們有的部位肢體太「勤快」、「用力」、主動靈活了,就犯「有隙」錯誤了。由此也反映出太極拳的一個鍛煉規律,「明白」與「學會」是兩回事。「明白」僅僅是知道了所以然,知道了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但「明白」了不一定就是「會」了因而能夠模仿著做了;而 「學會」與「應用」又是兩回事。因為「應用」還需要相關神經反應的協調與不假思索條件反射的建立。
怎樣使得對方總是處於力量作用不到我身軀的「有隙」狀態呢,那就是要利用對方的主動與被動使得對方違反太極拳的各種要領,比如兩手各管一邊等等各種姿勢要領。所謂利用對方的主動,是指任由對方用力,我不加頂抗,使得對方「終不得力」因而姿勢體位出現「有隙」。 所謂利用對方的被動,是指凡是有用力的反應,其用力的側面是輕浮的,容易被我的掤勁作用引動而出現各種「有隙」的姿勢。而對方出現了「有隙」的姿勢,對方就難以有攻擊作用地多處接觸到我的肢體、難以控制我手臂的上方、難以將得力的攻擊方向對準我身軀的中心線、難以將我的外圍包圍等等,我的「中定」就可以放心是安全的了。我的「中定」最主要的就是建立於對方這種「有隙」基礎之上的。懂得了以上的道理,練拳中除了模擬發勁攻擊的定式以外,始終應該有正在如何以不用力的方法化解對方攻擊並將對方引進落空,從而由此保證自己站立與行走穩定的潛意識,這是太極拳鍛煉的重要內涵之一。
當然太極拳「沾粘連隨」所謂的「被動」與「放鬆」不是絕對的。在自己的體位隨人而動地變換,使得對方總是犯攻擊中心線偏離開我身軀的錯誤中,其實我是有主動隨人而動的成分也就是「四兩」之力的,外圍控制對方的「掤勁」其實也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完全放鬆的等等。因此我體會到太極拳古代拳譜所說的「似松非松」是十分正確的。但是,我使得對方犯錯誤的方法確實就是表現於被對方所攻擊的肢體是如同鞭子似的十分放鬆、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與被動的。所謂是「柔可百折若無骨」。我正是因為這樣,四正推手的任何一處,學生們都無法將力量作用到我的身軀,我才能夠有效地保證身體重心的穩定。當然,這種又被動又有點主動的「似松非松」的具體方法是很難用語言簡單說清楚的,也不是本文的重點。四正推手其實是囊括了實戰中基本上各種的被攻擊。如果四正推手達到了一定「沾粘連隨」的水平,再有了能夠像接籃球那樣的「接勁」本領,那才會真正出現太極拳特色的實戰模樣,使得能夠與在體重、體力、耐力、靈活等方面相對強於自己的人進行實戰較量匹敵有了可能,從而太極拳的最佳武術年齡段能夠得以顯著延長。而顯然,在實戰中,太極拳維持自己重心穩定的根本手段就是「定在彼有隙」,對方犯錯誤、攻擊力量作用不到我的身軀才是我重心穩定的最根本所在。
三、太極拳特殊的「中在得橫」
「中在得橫」所包含的能夠成功攻擊在於命中敵人最薄弱環節這樣的原則是適用於所有武術的。比如許多武術先左手後右手的輪環向前劈打,方向以我而言,先以左手向左劈打對方攻擊過來的左臂並且上步,結果形成我處在對方的左側外方,而對方則側背朝向我,其左臂既已經被我所牽制,其右手與兩腳一時又發揮不了攻防作用,其全身之「橫」就暴露在我面前了,我的右手與兩腳就都可以在這瞬間對其實施有效攻擊了。又如崩步螳螂拳的第一式,一個三角形的向左進步、右拳打在自己的左掌心,其實是模擬迎著對方向我直衝擊打過來的右拳,用左手向右(以我而言)打在對方右臂近肘處,使得其右臂偏向其左側,而我的右腳進到了對方的右側其前腳的外後側,同時,右拳貼著對方右臂下方前沖剛好打到對方的胸肋處。這種情況下,對方的右臂已經被我控制,對方的左手與兩腳也一時發揮不了攻防作用,也就是對方的「橫」就暴露在我面前任由我攻擊了。這些都是外家拳使用主動用力的技巧使得對方薄弱環節暴露而能夠成功攻擊對方的行為,都是屬於外家拳十分有效的「中在得橫」的技法。
太極拳的「中在得橫」有其特殊性。表現在:
1、太極拳「中在得橫」的「中定」與「沾粘連隨」的「中定」不一樣
太極拳「中在得橫」時保持其「中定」有明顯的兩個特點。一是以「雙沉」來保證,二是以「乘人之虛」來減少反作用力。太極拳發勁攻擊時並不是與「沾粘連隨」一樣體重總是由一腳承擔的,而是兩腳共同承擔的,往往總是一腳前撐、一腳後撐,表現為李雅軒先生所描述的楊澄甫先生髮勁時的「一坐」。這種情況與許多外家拳的發勁攻擊不同。許多外家拳的發勁攻擊往往後腳一蹬,身軀也像炮彈一樣向前射出去,身體重心是一味前移的,身軀的運動方向與發勁的方向是相同的,往往出現後腳跟離地。純正的太極拳則相反,雖然攻擊時往往需要身軀驟然前移,如《顧留馨太極拳研究》一書所記載的田兆麟先生說:楊澄甫先生主張「將欲打人,步須偷進」,然而發勁攻擊的瞬間,身軀卻是後撐的,也就是說身體重心是後移的,身軀的運動方向與發勁的方向是相反的,不然就不成其為「發勁須沉著松靜……支撐八面」了。當然,可能有的外家拳也是這樣的。這種「雙沉」有兩個特點,一是同一個人發出的力量要比身體重心一味前移的大。可以用這樣的實驗來證明:選擇一株略微可以搖晃動的樹用兩種方法搖晃:一種是以身體重心一味前移、將全身的力量壓過去,再以身體重心一味後移、將全身的力量往後的方法搖晃;另一種是以身軀後撐、身體重心後移、手臂往前用力,再身軀前撐、身體重心前移、手臂往後用力搖晃。結果可以發現用後一種方法,樹可以被搖晃動的幅度明顯要大。證明同一個人用了同樣的力,後一種發出的力量要比前一種大。我對發人也作過比較,對同樣約70公斤左右的人,用前一種方法,我只能推動其後退兩步而已,而用後一種方法,效果明顯要好,甚至會推得其急劇後退六、七步仰面倒地,當然這種情況還是有其他因素的。這種「雙沉」發勁還有一個特點是即使攻擊不到目標,對方也極難順手牽羊反襲,因為身體重心沒有前移。當然,有的前輩發人時也出現後腳跟離地的現象,這隻能遺憾地認為其發勁還不是純正的太極拳方法。其實,一個太極拳習練者往往有可能有的功夫是太極拳的,有的功夫並不是太極拳的。正因為如此,楊澄甫先生才說「世間練太極拳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對於很多老前輩,我們既應該看到他們所承傳的真傳,也不能因此盲目地將他們的所有都當作是太極拳的功夫。我十分贊同曹樹偉老師的話:「太極拳應該以太極拳經典為標準,不能以人為標準」。
太極拳「中在得橫」時保持其「中定」的另一個特點是發勁必「乘人之虛」。比如乘對方根腳浮起時、向一方晃動等身體重心不穩的時機攻擊人,如果十分合拍地成功了,就會感到對方被發出去就像是與我演戲般配合似的,真的是有前人所說的「毫不費力」的感覺,然而實際又確實是被我發出去的。因為演戲般配合與真的被發出去是存在很多不同徵象的。當然,能夠駕輕就熟地掌握這一技術是很不容易的。而如果不是這樣「乘人之虛」,以硬拼硬打的氣勢,在對方儘管出現了背勢但沒有出現根腳浮動等的情況下發人,那麼,遇到體重大的人,即使被發出去,也是感到十分費力的,往往還會體會到很大的反作用力,自己也可能會由於反作用力出現反彈後退;甚至會出現對方紋絲不動,自己倒由於反作用力被反彈得後退了。由此可見,太極拳在「中在得橫」時保持「中定」的一個重要法寶是以「乘人之虛」來減少反作用力。當然,別人發生這種「虛」的時機是極其短促還不足眨眼的瞬間而轉瞬即逝的,這種「乘人之虛」必須十分合拍得如《顧留馨太極拳研究》一書所記載的田兆麟先生所說的楊澄甫先生說「一出手似木工制桌裝榫,捶落榫入」。我體悟到要能夠這樣,有不少要領,其中一個關鍵在於金仁霖、何基洪老師所說的「前虛後實」,與對方所輕輕接觸的手不能絲毫用力,因而有盡量高的靈敏感覺,力量是後腳通過身軀的後撐傳遞至手的。
2、太極拳如何「得橫」
太極拳如何「得橫」其實就是如何使得對方在某一瞬間形成發揮不了攻防能力的嚴重「有隙」、根基動搖,也就是嚴重「背勢」。對於這一點,外家拳創造、積累、總結了許多豐富多彩的主動用力作用於對方的技巧。有的人稱這種方法為「格」,有「先格後打」的、有「邊格邊打」的、有「格打結合」的等等。這些技巧往往都是無數先人以鮮血與生命為代價獲得的行之有效的很寶貴的武術財富。只是攻擊對象如果主動比我敏捷、靈活恰到好處等,這種「格」的效果就不一定能夠奏效;而且即使對方的主動、靈活不怎麼樣,體重、力氣卻大於我,這些技巧的效果也可能是要打折扣了,甚至也會根本沒有效果。因此,武術界有「一力降十會」的說法,突出了力量在控制對方武術技巧中的重要性。比如左右手輪環向前劈打,屬於「先格後打」,然而左手劈打到對方的左臂,由於對方力氣大,我的左手反而被對方的左臂往其左側方彈飛了,結果成為背勢的反而是我了。又如崩步螳螂拳的第一式所模擬的,我正向迎著對方右拳,用左手向右格打對方右臂,然而由於對方力氣強大得很,其右臂根本不為所偏斜,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右拳打不到對方,自己的胸口正好被對方迎面擊中了。
太極拳對於控制對方、使得對方形成背勢,是反外家拳「主動用力」之道而行之動起了懶腦筋,居然在控制、使得對方形成背勢的過程中讓力氣與主動下崗休息「養精蓄銳」去了,就是使得對方發生「有隙」是以隨人而動的方法引誘、誤導對方,也就是「閃賺」對方,從而使得對方「終不得力,處處落空」,由此為獲得「何堅不摧」的攻擊創造有利的條件。這種情況,可以用楊露禪的三句話來總結。那就是《顧留馨太極拳研究》一書所記載的田兆麟先生說:楊澄甫先生「說其祖露禪有『你要給你』、『咱打咱有』、『要那有那』的話。」顯然,這三句話的意思是:只有做到了「你要給你」任你擺布,才能「咱打咱有」得到很多可以控制對方的機會與「要那有那」的可以從心所欲攻擊的武術效果。這「你要給你」就是陷阱,是等著敵人來上圈套。這種「你要給你」對於外家拳而言往往是屬於必然挨打的危險形勢,太極拳卻可以當作讓敵人上當陷於被動挨打的陷阱。以四正推手而言,右手斜橫於胸前,手腕與肘部與對方接觸,對方直推過來,一般人都認為右手必須以前頂、上架、橫擺等主動用力的方法才能破壞對方的攻擊,如果力氣不夠,退步不及時,那就化解不了了。而對於真正的太極拳功夫,這種情況對方是攻擊不到自己的,不僅根本無需用力氣與主動,而且可以完完全全任由對方直推,也就是「你要給你」。結果對方就會立即擦胸而過、擦肩而過地落空了,側背朝向了我形成了背勢,往往還會由於落空而站立不穩,正好送上門來挨打,也就是「咱打咱有」。在這對方落空、背勢送到家門口的瞬間,怎樣打對方就完全可以由我決定了,也就是「要那有那」了。當然,對於如何使得對方形成挨打的背勢,現代有的太極拳名家也介紹了不少主動的技巧。然而這些技巧與外家拳的技巧相比較,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本質上都需要主動用力。因此,只能遺憾地認為這種介紹與太極拳是南轅北轍的。
顯然,太極拳如何使得對方「終不得力、處處落空」造成對方「背勢」而「得橫」,也可以總結為「無為而無不為」。這「無為而無不為」其中也是有規律的,儘管總的要領是簡單的,然而以所發生的各種細節分而言之,也是有不少特定要領的,其中包括了肢體姿勢要領。有的姿勢要領看似與外家拳的沒有什麼區別,其實都是以放鬆為基礎的。這是許多以外家拳習慣思維思考的人無法理解的。其中有四個原則我覺得很重要。那就是:
①手臂一經與對方接觸,接觸到的部位要盡量的多。盡量將所接觸到的對方手臂的上、中、下都牽制住,當然這種接觸是如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里所說的「手向外掤,意欲粘回」的放鬆的接觸。留存到現在還能夠看到的鄭曼青與馬岳梁兩先生分別與人推手所呈現的手臂與人接觸的表現就是很經典的典範。如果手臂不是這樣的接觸,太極拳所謂的「單臂克雙功」是無從談起的。這一要領可以用「敷」來概括。
②手臂一經與對方接觸,必須有一部分位於對方手臂的上方。這種處置對於有效控制、牽制對方手臂的向上向下攻擊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這種接觸,由於放鬆發生的自重等,對於自己是十分輕的,對於對方卻可能是很沉重的,可以起到麻痹、迷惑對方的作用。這一要領可以用「蓋」來概括。
③手臂一經與對方接觸,自己十分得力的攻擊方向始終要對準對方身軀的正中線。同時,要隨人而動地以變換自己的體位與順從對方等等使得對方得力的攻擊方向總是偏離開自己身軀的正中線。只有這樣,我任何時候出其不意的攻擊才能夠有效破壞對方行走站立的平衡。這一要領可以用「對」來概括。
④手臂一經與對方接觸,要努力不能使得自己身軀的一側進入對方兩肩的圓弧之內,同時要將對方包圍進自己的兩肩圓弧之內,比如使得對方的一側進入自己兩肩連線的前方投影區,就像是將對方吞裹了似的。這對於有效地控制對方,使得對方難以實施化解與我有效攻擊對方是十分重要的。這一要領可以用「吞」來概括。
其實,太極拳的「沾粘連隨」能夠使得對方出現「橫」,也必需有這樣「敷蓋對吞」的作用,而「得橫」也必須憑藉這「敷蓋對吞」。因此,練拳時是必須處處有這「敷蓋對吞」的。太極拳所謂的「掤勁」、「開展大方」其實就是「敷蓋對吞」的反映,沒有「敷蓋對吞」的「開展大方」必然不是太極拳的外形特徵。
當對方出現了「橫」, 如果要能夠「得」,還必須「捨己從人」。就是必須順著對方運動趨向的方向攻擊,不應該憑自己預先的決定恃力強攻,這也是有效消除攻擊時反作用力的根本性的因素。比如在對方向前攻擊落空的某種情況下剛好可以用「野馬分鬃」將其往右後挒,然而,對方突然剎車身體重心急劇後移,我就必須立即順從他的運動趨向,將貼著他的手臂往前一掤,往往這樣就可以將其發得往後退了。這種主動中的「捨己從人」往往還能夠成功地攻擊力氣、體重比自己大得多的人。有次我與一拳友去定海海山公園交流,一位力氣、體重比我大得多的拳友擺著馬步不動讓我推,我試著向其側方一推,他的軀體僅搖了一下,就像不倒翁,根基十分牢固。我就轉而前臂鬆軟地對向他的前後中線,而他總是轉動身軀避開前後中線被我對準,身軀發生了前後晃動。結果我抓住了他主動往後晃動的瞬間,往前一涌,他立即急劇往後退跳了六、七步才站穩;第二次他又是這樣急劇往後退跳了六、七步才站穩。另一位力氣、體重比我大的拳友也要對他試一試,結果,推來推去,他又是推一下搖一搖、底腳紋絲不動了。由此可證在推手中無緣無故的主動後退是「授人以隙」,因此,為了避免被別人「得」我之「橫」,是應該避免自作主張主動後退的。這是我經常向學生們強調的一個要領。
由此可見,在沒有「得橫」前提下就「一觸即發」地以力量攻擊人不是太極拳的特性。因此,將「內勁」說成是太極拳一切的核心,認為只要有了「內勁」就有了太極拳的一切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純正的太極拳「內勁」再充足,在沒有「得橫」的前提下發人,與外家拳的攻擊人就沒有區別了。當然,太極拳能夠成功地實施攻擊,「內勁」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沒有相當的「內勁」,「得橫」再理想,要想實現成功發人的「中」也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認為太極拳發人無須力量,只要「一松」就能夠成功發人的說法也是屬於十分荒謬的盲目吹噓。因為太極拳的發人主要是屬於主動的「由己」,儘管對方根腳浮動或者落空,仍然是有一定重量的,也沒有完全失去自控能力,沒有相當的力量作用於對方,對方的被發出是不會產生正向加速度的。因此有的著名太極拳家雖然「沾粘連隨」使得攻擊者「終不得力、處處落空」的功夫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然而,由於年老體衰,對於有一定太極拳功夫者會發得不遠。因此,除了古代的點穴攻擊,對於近代以來太極拳普遍的攻擊法發人而言,太極拳雖然最佳武術年齡段能夠顯著延長,因人而異也是有最佳武術年齡段的。太極拳終生有效的只有在其它各種條件配合下的養生延年的功用。
總之,太極拳能夠成功實施攻擊的「中」是由「內勁」、「捨己從人」等等多種要件構成的,而「得橫」則是「中」的首要先決條件。或者說,只有先有了太極拳特點的「得橫」,才會有太極拳能夠成功的「中」。可見所謂的「中在得橫」其實是從敵我相互姿態角度著眼的對《打手歌》所說的「引進落空合即出」的經典補充。
推薦閱讀:
※星曜釋義
※《子平真詮》釋義(3)
※《老子道德經》釋義
※《千字文》—俊乂密勿— 原文、譯文及釋義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
TAG: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