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材《弟子規》原文及詳解
德育教材《弟子規》原文及詳解 《弟子規》[1]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弟子規》共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和仄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弟子規》根據《論語》等經典編寫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聖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傳統道德教育著作之綱領,是接受倫理道德教育、養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讀物。 「弟子」的意思比較多: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社會大眾中指公民。「規」就是規範。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云:「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據《弟子規》[2]作者王俊閎考證: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潛,號采三,新絳縣龍興鎮周庄村人,生於清代順治七年,曾捐錢獲得縣丞一職,卒於清雍正六年,享年83歲。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從師黨冰壑遊歷近二十年。精研大學中庸,創辦敦復齋講學。來聽課的人很多,門外滿是腳印。太平縣御史王奐曾多次向他請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學,被人尊稱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動是教書。
根據傳統對童蒙的要求,也結合他自己的教書實踐,寫成了《訓蒙文》,後來經過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他的著作還有《四書正偽》等,分別藏於山西省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全文如下:《弟子規》 [3]
弟子規的由來
《弟子規》這本書,僅次於《三字經》,《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門,詳細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後輩敦倫絕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遙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蛻化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基本著手。圖挽犯法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基本為枝末,認枝末為基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作問題。正人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云: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本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念,須在幼小時造就;凡是身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基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絕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弟子規》詳解
總敘
1、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解釋】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謹言慎行、講求信用。
2、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
入則孝
3、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解釋】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解釋】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5、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解釋】冬天寒冷時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酷熱時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寢後,才能入睡。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解釋】出門時告訴父母去向,返家後,面告父母報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 變,以免父母憂慮;
7、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解釋】公物雖小,也不要私自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會讓父母傷心;
9、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全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10、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父母就會憂慮; 做出傷風敗德的事,父母親就會蒙受羞辱;
11、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解釋】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不是困難的事情;父母不喜歡我們或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
12、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解釋】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要和顏悅色、態度誠懇;
13、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 撻無怨
【解釋】如果父母不高興時不聽規勸,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繼續規勸;父母不聽懇勸,我們雖難過的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鑄成大錯;
14、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葯的冷熱和安全;要晝夜服侍,不離開父母床前;
15、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解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出則悌
17、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解釋】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父母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解釋】輕財重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上包容忍讓,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解釋】飲食用餐,就坐行走;長者優先,幼者在後;
20、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解釋】長輩呼喚別人,應代為傳喚和轉告;如果那個人不在,前去轉告;
21、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
【解釋】稱呼尊者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長面前,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解釋】路上遇見長輩,應恭敬問好;長輩沒有說話時,應退後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23、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解釋】騎馬或乘車,遇見長輩,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等待長者離開百步之遠,方可續行;
24、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解釋】長輩站立時,晚輩不可先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5、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解釋】在尊長面前說話,要低聲細氣;聲音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合適;
26、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解釋】 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稍慢一些才合禮節;長輩問話時,應當注視聆聽,不可以東張西望;
27、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解釋】對待別人的父輩,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別人的兄長,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謹
28、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解釋】早上要比長輩起的早,晚上要比長輩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時光;
29、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
【解釋】早晨起床,務必洗臉梳妝、刷牙漱口;大小便後,馬上洗手;
30、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解釋】穿戴儀容整潔,扣好衣服紐扣;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
31、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解釋】放置衣服時,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亂放,避免造成髒亂;
32、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
【解釋】服裝貴在整潔,不在華麗;穿著上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與家庭的情況相稱;
33、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解釋】對待飲食,不要挑食偏食;飲食適量,不要過少過量;
34、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丑
【解釋】少年未成,不可飲酒;酒醉之態,最為醜陋;
35、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解釋】走路步伐從容穩重,站立要端正;上門拜訪他人時,拱手鞠躬,真誠恭敬;
36、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解釋】進門時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腿不可抖動;
37、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解釋】進入房間時,揭帘子、開關門的動作輕緩,不要發出聲響;在室內行走,寬處轉彎,不要撞到物品的稜角,以免受傷;
38、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解釋】拿著空的器具,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防跌倒或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
39、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解釋】做事不要慌慌張張,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懼困難,不可草率行事。
40、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解釋】打鬥、賭博、色情等不良場所,絕對不要接近;對邪惡的事情,不要好奇過問;
41、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解釋】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進入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屋裡的人知道有人來了;
42、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解釋】屋裡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讓人無法分辨是誰;
43、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解釋】借用別人的物品,要明著向人請求、徵得同意;沒有徵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竊行為;
44、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解釋】借人物品,及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再借不難;
凡出言 信為先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欺騙和胡言亂語,不可使用;
話說多 不如少 話多不如話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說話事實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奸巧語 穢污詞 不要講姦邪取巧的話語、下流骯髒的詞語;
市井氣 切戒之 勢利市井之氣,千萬都要戒之;
見未真 勿輕言 沒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
知未的 勿輕傳 不知道真相的傳言,不可輕信而再次傳播;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對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說話時吐字清楚,語速緩慢;說話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彼說長 此說短 不要當面說別人的長處,背後說別人的長短;
不關己 莫閑管 不關自己的是非,不要無事生非;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看見他人的善舉,要立即學習看齊;縱然目前能力相差很遠,也要努力去做,逐漸趕上;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行為,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以警惕;
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唯有品德才學可以與人相比,不如別人,應當自我激勵,修養德才;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若是穿著飲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氣;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如果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聽到別人的稱讚就歡喜,壞朋友就會來找你,良朋益友就會離你而去;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聽到他人的稱讚,唯恐過譽;聽到別人的批評,欣然接受,良師益友就會漸漸和你親近;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揜飾 增一辜 知錯改過,錯誤就會消失;如果掩飾過錯,就是錯上加錯;
泛愛眾 博愛大眾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凡是人類,皆須相親相愛;因為同頂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德行高尚者,名聲自然崇高;人們敬重他,並非他的容貌外表好;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們佩服他,並非他會說大話;
己有能 勿自私 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幫助別人;
人所能 勿輕訾 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應當欣賞學習;
勿諂富 勿驕貧 不要獻媚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
勿厭故 勿喜新 不要喜新厭舊;
人不閑 勿事攪 別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擾;
人不安 勿話擾 別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閑言閑語去打擾;
人有短 切莫揭 別人的短處,切記不要去揭短;
人有私 切莫說 別人自私自利,切記不要去評說;
道人善 即是善 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
人知之 愈思勉 別人聽到你的稱讚,就會更加勉勵行善;
揚人惡 即是惡 讚揚他人的惡行,就是在做惡事;
疾之甚 禍且作 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互相勸善,德才共修;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虧欠。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取得或給予財物,貴在分明,該取則取,該予則予;給予宜多,取得宜少;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要求別人做的事情,先反省問自己願不願意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應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強求別人去做;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欲報答別人的恩情,就要忘記對別人的怨恨;應該短期抱怨、長期報恩;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對待婢女和僕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厚更可貴;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仗勢逼迫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
而親仁 親近有道德的人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稀 同樣是人,善惡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齊;流於世俗的人眾多,仁義博愛的人稀少;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諱,不會查色獻媚;
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是無限好的事情;他會使我們的德行與日俱增,過錯逐日減少;
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不肯親近仁義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姦邪小人就會趁虛而入,影響我們,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有餘力 則學文 有空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
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不能身體力行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縱有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華而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
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只是身體力行,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也會看不到真理;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讀書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
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 讀書計劃要有寬限,用功要加緊;用功到了,學問就通了;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不懂的問題,記下筆記,就向良師益友請教,求的正確答案;
房室清 牆壁凈
几案潔 筆硯正 房間整潔,牆壁乾淨,書桌清潔,筆墨整齊;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寫字就不工整,心緒就不好了。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書架取書,讀完之後,放歸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雖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收好再離開,有缺損就要修補;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不良書刊,摒棄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壞了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棄,通過身體力行聖賢的訓誡,就可以達到聖賢的境界。
弟子規中的故事
董遇巧用三餘(有餘力則學文)
時間: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貧苦,整天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人們很佩服他。名聲也越來越大。附近的人紛紛前來求教,並問他是如何學習的。董遇告訴他們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學習要利用三餘,也就是三種空餘時間:冬天是一年之餘,晚上是一天之餘,雨天是平日之餘。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就是要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斷機(父母教須敬聽)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經)。孟子小的時候,並不太珍惜學習的機會,有一天讀書厭倦了,就跑出學堂去玩。後來孟子的母親知道了,就在織布的時候,突然很生氣的樣子把織布的梭子折斷,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問母親為什麼生氣。母親說:「織布要一寸一寸地織,才能織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斷了,不去織它,還能織成一匹布嗎?你的學業也一樣啊,你還沒有學成就厭倦了,怎麼能夠成為有用的人呢!」孟子聽了,明白了做學問的道理,從此發奮學習,終於成為一代大師。
黃香溫席(冬則溫夏則凊)
過去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是江夏人。正當他九歲時,但他已經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和蚊子扇開,讓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讓父母睡得暖和.於是黃香的事迹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郯子鹿乳奉親(親所好力為具)
郯子,春秋時郯
卧冰求鯉[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晉朝人王祥,幼年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又娶了繼母,繼母朱氏不喜歡王祥。經常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久而久之,連父親也不喜歡他了。雖然失去了父母的慈愛,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一年冬天,繼母病了,想吃新鮮的鯉魚。當時天寒冰凍,河面都結冰了,一般漁民都已經不出去捕魚了。王祥為了捉到活魚,竟然脫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體溫化開河面的冰以後再捕魚。(神話色彩的情節是)這時候冰忽然自行融解裂開一條縫,從裡面躍出兩隻鯉魚,於是拿回去供母。王祥的孝行感動了繼母,以後繼母對他也就格外關心起來了。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諧起來。原文: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閔子騫諫父[親有過諫使更親憎我孝方賢][撻無怨]
周朝時候,有個孝子,叫做閔子騫。他是孔子的學生。生他的母親,早已過世了,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後妻,生了兩個兒子。那個後母很厭惡閔損,冬天的時候,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給閔損穿的衣裳卻是只裝著蘆花的。有一天,他的父親叫閔子騫推車子出外。可是因為衣裳單薄,身體寒冷,一個不小心,不覺失掉了車上駕馬引軸的皮帶子。他的父親起初以為兒子太粗心很生氣,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蘆花,才知道大兒子是穿了蘆花的緣故。回家後,再摸摸另外兩個孩子的衣服,卻是暖和的棉花。父親的心裡明白了,是後母虐待了閔子騫,一氣之下,就要趕走後母。這時閔子騫跪下來衰求父親,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寒。"母親在家,只有孩兒一人受凍,如果母親走了,家裡就有三個孩子要受寒。這兩句話感動了父親,留下了後母,也使後母知道反省改過,而變成了慈母。閔子騫的孝行是發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對他是疼愛或是憎惡,他始終都是用心盡孝的,安頓了一家人的心,讓一家人世間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學時,還特別稱讚閔子騫說:"真是難能可貴的孝子啊!"解: 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利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寶寶啟蒙弟子規
《弟子規》側重於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言行謹慎講信用,對他人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學習有仁德的人,多學習經典文化藝術知識。對於塑造孩子聰慧乖巧、品行端正大有益處。通過趣味動畫光碟的講解和互動,更能讓啟蒙學習的寶寶容易接受..
大概內容:
<一>
01.弟子規 聖人訓
02.父母呼 應勿緩
03.冬則溫 夏則凊
04.事雖小 勿擅為
05.親所好 力為具
06.親有過 諫使更
07.喪三年 常悲咽
08.兄道友 弟道恭
09.或飲食 或坐走
10.路遇長 疾趨揖
11.長者立 幼勿坐
12.進必趨 退必遲
13.朝起早 夜眠遲
14.冠必正 紐必結
15.對飲食 勿揀擇
16.步從容 立端正
17.緩揭簾 勿有聲
18.事勿忙 忙多錯
19.將入門 問孰存
20.用人物 須明求
21.凡出言 信為先
22.奸巧語 穢污詞
23.事非宜 勿輕諾
24.見人善 即思齊
25.唯德學 唯才藝
26.聞過怒 聞譽樂
27.無心非 名為錯
28.己有能 勿自私
29.人不閑 勿事攪
30.勢服人 心不然
31.讀書法 有三到
32.雖有急 卷束齊
<二>
01.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02.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03.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04.坐朝問道 垂拱平章
05.蓋此身發 四大五常
06.知過必改 得能莫忘
07.景行維賢 克念作聖
08.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09.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10.學優登仕 攝職從政
11.上和下睦 夫唱婦隨
12.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13.都邑華夏 東西二京
14.肆筵設席 鼓瑟吹笙
15.府羅將相 路俠槐卿
16.磻溪伊尹 佐時阿衡
17.晉楚更霸 趙魏困橫
18.九州禹跡 百郡秦並
19.治本於農 務茲稼穡
20.孟軻敦素 史魚秉直
21.省躬譏誡 寵增抗極
22.索居閑處 沉默寂寥
23.渠荷的歷 園莽抽條
24.耽讀玩市 寓目囊箱
25.具膳餐飯 適口充腸
26.妾御績紡 侍巾帷房
27.弦歌酒宴 接杯舉殤
28.嫡後嗣續 祭祀烝嘗
29.箋牒簡要 顧答審詳
30.布射僚丸 嵇琴阮簫
31.毛施淑姿 工顰妍笑
32.指薪修祜 永綏吉劭
作品意義
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關於規範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實施和專題教育活動內容的通知》,其中提到,一些中小學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引起社會和家長的強烈關注。為此,要求中小學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優秀傳統文化,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4]
弟子規批判
宋代以後至清代的教育理論,一般都以「程朱理學」為官方教育理論。《三字經》、《增廣賢文》、《弟子規》這些所謂啟蒙書,依據的正是「程朱理學」。《圓覺經》云:「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弟子規》這樣的邪書不知毒害了多少無知的眾生。
印光大師對程朱理學的評判
印光大師致廣慧和尚書節選
民國二十九年正月
光宿業深重,生甫六月,後遂病目,一百八十曰,未一開目。除食息外,晝夜常哭,在老人皆料其不能得見天日。而承宿善根,好而仍見天日,實為萬幸。入塾讀書,又受程朱闢佛之毒,幸無程朱之學問,否則,早已生身陷入阿鼻地獄矣。由是疾病纏綿,空過數年。因思佛法東來,經幾多聖君賢相,以護持流通。程朱之說,不足為訓。因出家為僧,專修凈業。先師以參究提命,則曰,弟子無此善根,願專念佛,以期帶業往生耳。六十年來,悠悠虛度,今已八十,尚未心佛相應。若或專仗自力,則其自誤,何堪設想。
印光大師說:「程、朱讀佛大乘經,親近禪宗善知識。會得經中全事即理,及宗門法法頭頭會歸自心之義。便以為大得。實未遍閱大小乘經,及親近各宗善知識。」
復
復
評:嗚呼,外道相善!印光大師法眼深知「程朱理學」的毒害。
孟子辨證論禮節和吃飯
《孟子·告子下》記,有一個任城人問屋廬子,禮節和吃飯那個重要?屋廬子回答道:「禮重要。」對方說:「如果按禮節去找吃的,便會餓死;不按禮節找吃的,便能找到吃的。為什麼一定按禮節行事呢?」屋廬子不能回答,第二天便去鄒國去問孟子。孟子說:「看事情不能只抓住一點,不看全面。比方說,一寸高的木頭,放在高樓頂端,好像它比高樓還高。人人都知金子比羽毛重,如果用三錢金子和一大車羽毛比,金子還重嗎?同樣,如果拿吃的重要和禮的某一小細節比,好象吃的並不重要。」最後又生動地對他說:「扭折哥哥的胳膊,搶奪他的食物,便能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到。他會去扭嗎?」應該說:即使為了得到一點吃的,他也不會扭折哥哥的胳膊。孟子的回答說明:不是同類的事,不是一個標準的事,不能隨意相比。到底禮與食那個重要?要看從什麼角度、什麼條件來說。
評:真正的儒家是具備辨證思想的,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歷來邪教都是絕對的一點論,機械的思維。
多聞成就,應機破諸見。任何書對智者來說都可以看:能辨證取捨故,能圓解故。若你踏實深入經藏海,定能掌握辨證思考問題的方法:圓解、真解內外道一切法。
正如《道德經》所言:「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reng,四聲)之。(實行禮的人見沒人響應或回他的這個禮,就揚起胳膊強迫他人服從)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亂之首也。」佛教的「仁義禮智信」是在不壞道德基礎上活潑潑的隨緣覺悟一切如母眾生;《弟子規》卻是在失去道德的基礎上死氣沉沉的給人枷鎖。父母即是父母,又是子女;子女即是子女,又是父母。無始以來互做父母故。佛教讚歎活潑潑的父子、兄弟、姐妹乃至人與人之間關係。沒有框框,活潑潑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佛教所宣說。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
韓歐之毒小,程朱之毒大。由程朱以後之理學,無不偷看佛經,無不力闢佛法,以致成此大亂。皆由此
評:正如印光大師所開示「程朱理學」毒深,而《弟子規》正是深受「程朱理學」影響的偽儒家。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過猶不及」等都是詮釋中庸思想的。廣義來講,只談「善言善行」對眾生的教育意義,卻無視「惡言惡行」對眾生的教育意義,豈不是違背中庸法則么?法無定法:父母吸毒難道子女也該順從嗎?父母不孝祖母,子女也該學習之?父母投毒害人,子女難道也該無條件服從嗎?縱觀歷史,無數事實已經證明,光憑哭勸是無能為力的。智者可以辨證取捨,愚者必然死執之。看到違背《弟子規》的菩薩,愚者定然不分青紅皂白予以誹謗。所以,《弟子規》一書,是明顯的一點論。
法無決定,一切如響應聲。《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八: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能行一法,便為具足,不墮惡趣者。云何世尊自說宿命所可經歷或墮鹿中,或墮彌猴中、馬中、象中,亦遭勤苦,是事云何?」佛告須菩提曰:「菩薩不作惡行,自行惡趣,隨眾生方便而受其身,欲佑利眾生故。」故宗匠為利益眾生,喜笑怒罵,打踢斬殺,無所不為,如南泉斬貓,歸宗斫蛇,俱胝斷指,德誠打落水,睦州損足,趙州風流、放火。乃至德山、臨濟呵佛罵祖,丹霞劈佛,雲門喂狗子吃。實則與經典所載的「文殊執劍於瞿曇,鴦掘持刀於釋迦。」無有異義。
《涅槃經》亦有雲, 如經卷二十九《師子吼品第二十三之五》:「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為化眾生令得解脫, 故發誓願, 我於賢劫生屠膾家, 畜養雞豬牛羊, 強獵羅網漁捕, 旃陀羅舍, 作賊劫舍。菩薩實無如是惡業, 為度眾生令得解脫, 以大願力, 受如是身。」「善男子! 復生邊地, 多貪慾瞋恚愚痴, 習行非法, 不信三寶後世果報, 不能恭敬父母親老耆舊長宿。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爾時實無是業, 為眾生得解脫故, 以大願力而生其中。
釋曰:前明實事非顯通慧,此下明通慧不論實事。菩薩戒有三品,即身口意業。除意業,以無變化故。身口二業有時變化所作,亦是菩薩戒。此身口戒或現為善,或現為惡,或生怖畏,或生歡喜,皆令眾生遠離惡處安立善處。此戒難思量,故言甚深。非本身口所作,云何成戒?以能成就戒事,令眾生離惡生善故。又此變化從菩薩意業生,菩薩以意業為戒故。
眾生有二種:或宜歡喜教化,譬如拘物頭花因涼月開敷;或宜逼惱教化,譬如蓮花因烈日開敷。菩薩亦爾,如那羅王及善財童子,或現可愛事,或現可畏事,安立眾生於善處……
論曰:是名菩薩甚深戒差別。
《悲華經》釋迦牟尼佛本生菩薩行
「而我因發願住持不清凈剎土,故恆河沙數劫以來,於如來不住剎土中,我以言語暴粗、面目恐怖之方式,令眾生斷除殺生惡業,行持十善法並趨入三乘法要。現今,我住持之剎土具足煩惱、不善業,處處得聞不善業之名,眾生屢屢造作不善業。於此剎土中,我仍宣說三乘法要。」
忠言逆耳,外道相善
魔常以表象的善言良語令眾生墮落深坑,善惡取捨的絕對化正是魔王波旬迷惑眾生的利器。仁、義、禮、智、信絕不是愚仁、愚義、愚禮、愚智、愚信。我評《弟子規》著重點在批其機械的一點論思維及死氣沉沉的規則框框。
霸王追韓信的故事
韓信逃跑路過一棵大樹下,突然覺得脖子濕漉漉的,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孩子往下呲尿,韓信不僅不怒反而給孩子幾枚銅錢,小孩子自然歡天喜地。過了不久,霸王也來到了大樹下,小孩故伎重演往霸王的頭上呲尿,霸王大怒,拽住小孩兩腿,只聽"咯嚓"一聲,小孩被劈成兩半。
評:若韓信打罵那小孩子幾句,也不會落個被劈兩半的結果。於此世間如小孩子一樣的人多如牛毛,被這類人誤解一輩子也要打罵粗口,豈不是無我利他的菩薩?如韓信這類「口蜜腹劍,道貌岸然」的人還少嗎?如那個小孩一樣死都不知咋死的人還少嗎?佛告須菩提:「菩薩不作惡行,自行惡趣,隨眾生方便而受其身,欲佑利眾生故。」世間毀譽豈能動搖菩薩無我利他的本懷?
《大方廣寶篋經》開示如何教導眾生
「佛告我言:『摩訶迦葉,汝之所見十方世界文殊師利,亦復夏三月,住王后宮及淫女舍。此間文殊師利童子,令是波斯匿王宮中五百女人,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令五百淫女、五百童子,得不退轉無上正道;復有百千眾生以聲聞法而調伏之,無量眾生得生天上。』我時白言:『大德世尊,文殊師利為說何法,乃能如是教化眾生?』佛言:『迦葉,汝今可問文殊師利,自當答汝。』
我時即問文殊師利:『汝說何法教化調伏如是眾生?』彼答我言:『非唯說法教導眾生。大德迦葉,或有眾生以娛樂樂而調伏之,或以護持,或以威伏,或以財攝,或以貪求,或現大莊嚴,或現神通,或現釋身,或現梵身,或現護世身,或轉輪王身,或隨各各所事諸天而為現身,或以軟語,或以粗語,或二俱用,或以讁罰,或以密益,或現作子。何以故?大德迦葉,眾生有於雜種之行,以雜種法而調伏之。大德迦葉,我以方便化眾生界,然後說法,令其究竟畢竟調伏。』」
評:我佛法活潑潑的教導眾生,嬉笑怒罵不拘一格。善或惡豈有一定乎?智慧明了,無論示現善相、惡相都能利益眾生。佛教打破善惡的對立,能以善言行覺悟之,就以善言行覺悟之;能以惡言行覺悟之,就以惡言行覺悟之!五濁眾生善根微薄,對治剛強眾生,豈能只偏執善言軟語?如《涅槃經》中的菩薩不孝父母,正是隨其父母根性而示現。對《弟子規》的這些議論,無非是希望你莫被《弟子規》這樣的世間書所轉;希望你踏實的學習佛教的經典,轉《弟子規》這樣的世間書成佛教。例如《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表象是外道書,實際是佛教觀點,被我佛教所轉故。你被《弟子規》所轉,豈不是魔王子孫?相反,你若轉動《弟子規》,便是我佛家弟子。推而廣之,學習任何經典都是如此。[5]
推薦閱讀:
※晏殊《浣溪沙》四首原文及賞析
※蝶戀花·情景原文|翻譯|賞析
※外向性格、神經質與顏值——大五人格和群體地位的關係
※《莊子 山木》原文及譯文(6)(轉載)
※黃帝內經原文及譯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