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路上的修道者——記信息氣功針刺名家倉春瑞醫師
了解倉春瑞醫生,從打開他的微博簡介開始。「習武弄墨數十載,兼修儒釋道幾春秋。更懸壺至今,研岐黃之術未輟。」我不知從何落筆去描述這位醫者,因為他擁有太多的標籤——中醫,西醫,武術家,詩人,氣功師??但是這些標籤又不能將他完整的描述清楚。我一時詞窮,暫且用「全才」 兩字代替我對倉春瑞醫生的第一印象。
更為戲劇性的是,《今日中國》早在2003年就與倉醫生「結緣」。在第九期「中醫養生」欄目,就刊登過對他的採訪文章《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進而我又知道了,1995年9月《特藝世界》「在象徵21世紀,高二米一的『世紀寶鼎』以『國家名義』,在慶賀聯合國成立50周年的世界首腦大會上,由我國領導人贈送給聯合國,安放在聯合國總部大廈前」的事件專輯裡,倉醫生就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以《中西貫通成良醫》一文而介紹給全世界。
他被各種雜誌、書籍、畫報、網路所宣傳過。但現在他卻隱居在上海的某間小屋裡過著別人稱之為的「隱居生活」。
倉春瑞
與倉春瑞醫生數小時的交談,打開了我的視野。說到疾病,他會不斷地從中醫、西醫兩個角度進行解釋。用中醫治病時,他針灸、湯藥、推拿、氣功無所不盡其用;他又是傳統文化的堅持者:自幼習武,查拳、少林、螳螂,太極無不精通。翻開他的詩集,詩詞歌賦無不涉獵。微博札記,儒、釋、道無不翻閱。
倉醫生又打開了他在優酷視頻中的武術視頻,讓我更為讚歎??他的太極拳如行雲流水,柔中帶剛,連綿不斷。他的螳螂拳,迅猛有力,勢如破竹 , 輾轉騰挪一氣呵成。他與許多佛、道高德結緣。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這些標籤的廣度,又看到了深度。我問倉醫生, 您是如何能掌握那麼多知識的,又把這麼多知識學精的? 他說了三個字: 專, 勤,悟。
文武雙全專為本
倉春瑞醫生對我說,這些是我的「專業」,我一直對中國文化是堅信的,也是踐行者。我一生就堅持做了這幾件事。
剛改革開放時滿大街的賺錢機會,面對各種誘惑,我唯獨堅持做自己喜愛的事。從小練習武術,小時候一起學拳的同伴可能除了我都沒有堅持下來。他又說,我每天生活特別簡單,練功,治病,看書,寫詩。我就堅持這幾件事,一天不落下,終把「鐵杵磨成針」。
倉春瑞醫生8歲時拜一位回族師傅學習「查拳」。小小年紀在六、七平方米大的地上,苦練跌、打、滾、爬,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從不懈怠。用他自己的話說,「常常為了練好師傅教授的一招一式,弄得頭破血流,血跡斑斑。」
後來,他又學習了「十路彈(譚)腿」、「少林拳」、「七星螳螂拳」、「太極拳推手」、「宮氏氣功太極」等。這一練,就是50多年。現在他依然堅持著每天半天的練功時間。
當我翻看倉醫生的微博時,我發現他每天都有詩詞和札記。我問倉醫生,如何能夠做到每天都堅持? 他說,要麼不做,做了就要堅持到底。這已經是一種生活習慣了。現在每天都有網友等待他的詩詞。每天的札記有些是醫案,有些是讀書筆記,有些是感悟,他都堅持每天記錄下來。
每個周末,都有許多徒弟、學生和倉醫生學太極拳和中醫針、推。他經常對徒弟、學生們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想學東西,就只能堅持,沒有捷徑。」
倉春瑞醫生(右)和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高澄道長合影
中西貫通勤為徑
在倉春瑞醫生家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中、西醫書。他說讀書可從中吸取養料,獲得靈感,可與智者對話,可發現問題,可學習經驗。不僅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加專業和專註,還能讓一個人打開眼界和心胸,看到和懂得更多生活以外的事。所以倉醫生每天除了練功,治病之外,就是看書。
在倉醫生學醫時,拜師於上海名醫宮國祥醫生門下,系統學習「宮氏太極拳」和「宮氏信息針刺療法」。後又考進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系學習西醫。一邊跟隨名師學習傳統中醫絕技,一邊在大學系統學習西醫知識。因此,倉醫生集中西醫醫理於一體,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將二者進行融會貫通,並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醫療方法。
在大量臨床實踐中,他還掌握了一套望診和觸診絕技。往往只要凝神一瞥,便能道出其病症之所在。有時,他會在患者身上稍加觸摸,即可探測出疾病之深淺。
兩年前練功時,一位老先生經熟人介紹來拜訪倉醫生。見面後倉醫生直接告訴這位先生,他的腎有問題。老先生不信,堅持說自己身體非常好。數月後,這位老先生再次來訪並告知,前幾個月的那次見面三日後去體檢,查出腎臟有惡性腫瘤,後手術。他對倉醫生的望診讚嘆不已,堅持沒有做放化療,希望拜師練功。他現在跟倉醫生練功,每天可以站樁2小時。
倉春瑞醫生說中醫通過「望聞問切」,西醫用「視觸扣聽」來診斷疾病。其中「望」「視」皆是用醫生的雙眼「看」到患者的病症之所在。而之所以在這方面有獨到之處,就是他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的積累,再探索、實踐的結果。
他說,沒有紮實的中醫、西醫的基本功,就不能把中西醫融會貫通。中醫學又是東方人哲學智慧與實踐活動的產物。它需要醫生不斷地學習,實踐於醫療活動中。所謂「神農嘗百草。」
「我之所以能有點成就,就是因為我從我師父及前輩的醫療實踐活動中受到啟發教育,我給別人扎的每一個穴位,我都首先在自己的身上試扎過。」他表示。
倉醫生用針刺治療的疾病,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40多種疾病。他被一些病人稱作「送子觀音」,「藥師佛」。他把許多患者從手術台上拉下來。他曾用針刺治癒了一則「類桑蘭」似的頸椎外傷性高位截癱,行將手術的患者。
除了嚴格要求自己,倉醫生也堅持讓徒弟和學生們苦練基本功。除了給徒弟和學生們上理論基礎課外,也要求他們每天要練拳,練習推拿,練習在自己身上扎針或互相扎針,互相體會對方針刺的感受。他對徒弟和學生們說:「只有自己親身體會過針感,才能尋找到新穴位及最佳針刺角度和最佳針刺強度。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針灸醫生必須具備的素質。」 有時候,倉醫生甚至會「獻身」讓徒弟和學生們扎自己,告訴學生們針下的反饋,以此幫助他們進步。
他還告訴學生,如果下決心做醫生了,就一定要吃得起苦。他說,醫生沒有節假日,也沒有下班一說。而他自己常常一天要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年三十晚上還有急診病人上門。夜裡,被緊急求醫的病人從剛焐熱的被窩裡「薅」出來也是常有的事。
內外兼修悟為用
倉春瑞醫師在武術中,少林,螳螂,太極,摔跤,推手皆精通。作為一個醫者,又把西醫、中醫、針灸、湯藥、推拿、氣功做到了融會貫通。他告訴我,傳統文化講的是悟,而這也正是它最難的地方。只有下了功夫,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才有可能達到心會的境界。光知道穴位、藥名是治不好病的,就像寫文章,只識字是寫不出好文章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沒有相同的病人,一切都要在臨床中才能施以最佳的治療方法。這個要靠自己悟了。
在大量的醫療臨床實踐中,他創新出了許多新針刺手法,從而降低了針刺的某些特定穴位的危險性,同時也提高了治療的療效。如肩井穴,他採取「拿捏斜上法」,即避免了刺傷肺,又不影響療效;對運動系統病,他從古法「摩骨針」中衍化出「貼骨刺」。另外,受師伯趙天才「閃電穴」的啟發,他還找出了許多新的治療穴位。而為了尋找這些新的穴位,倉春瑞經常以身試針。
倉醫生在繼承傳統中又發展創新了他的「氣功信息快針刺法」,以無痛、不留針、療效好,在患者及同行中「口碑相傳」。
倉醫生不拘泥於古法。他說,堅持繼承也要揚棄,更要創新。在練習50年的武術的功法中,吸收柔和了各路拳法與功法,發展了現在的「宮氏氣功太極」。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氣功太極」,並在全國首屆、第二屆中醫春晚舞台上展示表演。
現代的疾病譜在變化,治療方法當然也要隨著變化。東山一位因腦溢血、腦積液而瀕臨死亡的患者,倉醫生用湯藥讓其「起死回生」。這在當地傳為佳話。
倉醫生告訴他的學生,臨床、閱讀、思考再臨床、閱讀、思考。這個中間思考就是悟的過程。他每天的札記,每天的詩詞就是記錄自己思考的結果。
「以病為師,以病人為師」是他經常對學生說的話,「不要害怕生病,要學會思考、學習這些疾病。 」
採訪將近尾聲,針對現在社會上最關注的幾個問題,我詢求了倉春瑞醫生的看法。
今日中國: 現在有很多反對中醫的聲音。而您可以說既是中醫又是西醫,請問您是如何看待中醫和西醫的治療的?
倉春瑞:我堅持只要對病人好,療效好,選擇西醫、中醫都可以。現代醫學不能看好所有的病,古老的氣功、傳統的中醫同樣也不可能包治百病;中醫中也分氣、針、灸、推、中藥,這只是醫生治療的不同手段, 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只要能治好病,我不必拘泥於任何形式上的、「名相」上的東西。我特別推崇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我認為世事萬物皆在變化之中,既不可拘泥於某一種醫術,也不可拘泥於傳統技法中某一種技法。一切以治好病為目的,能治好病的技法才是最好的技法。對一種功法或醫術作用的無限誇大,都必然走向荒謬。
今日中國: 現在人人都講養生,感覺人人都在養生。倉醫生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至少10歲, 請問您是如何養生的?
倉春瑞: 現在人養生太過跟風,媒體上說這個食物不好,就都不吃,說那個食物好,就拚命吃。而我對養生的建議是: 「平衡」。
其實人體有許多疾病都是因人體功能的「過用」,超過了正常人體所能承受之「重」,而走向反面的。所謂「物極必反」。要想保持人體的健康,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飲食、工作、學習、娛樂等諸多方面都要掌握住一個「適度」。
古人云:「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裡都用了一個「久」字,意即「過用」。由此可知為什麼現在有許多疾病都變得年輕化,例如頸椎病,腰椎病,甚至可以發生在學齡前。
有些人,平時不活動,一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就會使人體失衡,陰陽不和,也容易產生疾病。由此,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養生,我們的健康,要順乎自然。「中庸」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原則。
今日中國: 由於中醫現在大規模的開放,學醫已成為一股「風潮」。您作為臨床第一線的醫生,也作為一位師父、老師,您可以對現在年輕人學醫提出幾點建議嗎?
倉春瑞:我非常欣喜的看到如此多的年輕人現在開始學習中醫,學習傳統文化,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運」到了。除了學習中醫的理論知識,還要吸收更多的知識——儒、釋、道、哲學這些都要涉獵。開闊自己的視野。也不要拘泥於一針,一術,要用廣闊的胸懷去學習中醫還有西醫的知識。
我一直對我的徒弟和學生說:「我是站在我師父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我希望你們能站在我的肩膀上超越我。」
短短數小時的採訪,讓我在倉春瑞醫生的身上看到了醫者的堅持,武者的堅韌,修行者的智慧。他說,中醫不僅是一個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行醫的過程也是修行的過程。採訪前「全才」一詞是我對倉醫生的第一印像, 採訪後我看到的更是一位以弘揚中醫和傳統文化為使命的「修道者」。
最後,我想以倉春瑞醫生的詩詞作為結尾。
四月的嫣紅唐風,不會有宋雨落花疏離的凄婉!
纏綿的虞美人,勝過櫻花的季節。
柳浪聞鶯的岸邊,微瀾如許。
綺夢幾度兮,風懂了花意。
文|郭莎莎
推薦閱讀:
※《功守道》這部電影為什麼能請到馬雲?
※氣功大全
※健身氣功八段錦分解教學
※雨雪天氣氣功抗寒法 - 擴充話題 / 健身養生
※500本氣功書籍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