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城市群比拼經濟 珠三角最具潛力

2001年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斯蒂格列茨認為:新世紀對於中國有三大挑戰,居於首位的就是中國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國的城市化將是區域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併產生最重要的經濟利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速度達到同期世界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兩倍。但是,據世界銀行統計,1995年世界高收入國家城市化率為75%,中等收入國家為60%,低收入國家為28%,而中國城市化率還不到30%。城市化滯後已經成為嚴重製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瓶頸」,成為快速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巨大瓶頸」,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新一輪財富集聚的「巨大瓶頸」。如何衝破這個「巨大瓶頸」?由中國上百位一流專家,經過歷時兩年的調研和超過10億次的數據運算後,一部極具分量的中國城市發展白皮書《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終於面世。記者昨晚採訪了該報告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牛文元教授,請他對該報告最新的觀點和研究成果作出解讀———中國城市化進程大事記●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最高領導人曾明確指示「城市太大了不好」,「要多搞小城鎮」。中國走出了一條「積極推進工業化,相對抑制城市化的道路」,造成了在社會結構上的深刻二元化。●1980年,國務院批轉的《全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紀要》中強調:「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髮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1990年開始執行的《城市規劃法》中,則進一步強調:「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髮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00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國家「十五」計劃的建議中,已經明確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作為必須著重研究和解決的重大政策性問題。●2002年11月,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人們終於認識到,發展大城市最符合經濟效益,是我國城市化的必然選擇。城市化意義:集聚社會財富 改變社會結構中國城鄉形成二元化結構,嚴重妨礙社會財富的集聚。社會結構不變,將影響中國進入小康社會。城市化的本質意義就是將農民轉化為市民。世界銀行認為:國家GDP達到1萬億美元是一個標誌性台階,意味著財富積累將步入新的航道。與國際已有的經歷對照:美國的GDP總量在1970年達到1萬億美元,在10年後的1980年,GDP總量達到2.7萬億美元;日本的GDP總量在1978年達到了1萬億美元,其後的10年中GDP總量達到2.4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總量在2000年達到了1萬億美元,依照國家規劃在其後的10年,預計GDP再增加1萬億美元。為什麼美國用了10年的時間使GDP增長了1.7萬億美元,日本增長了1.4萬億美元,中國分別比他們少增長0.7萬億和0.4萬億美元?專家認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注意到美國當時的城市化率超過87%,日本的城市化率超過65%,而中國的城市化率為36%時,也許就不難理解由於城市化率的差異所導致的財富集聚能力的差異。美國經濟學會會長蓋爾·約翰遜曾專門研究了中國的城鄉問題。他指出:「日本經濟起飛的過程中,農業人口下降了65%;美國經濟起飛過程中,農業人口下降了72%;而中國在1985-1995年間,從農業人口轉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臨時流動的人口在內,也不超過10%,這將大大限制中國經濟總量的進一步擴張。」城市化成本:轉化一個農民需支付2.5萬元城市化必須支付成本。預測到2050年,中國城市人口總量將達到10-11億,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進入城市1個人,需要支付「個人成本」1.45萬元/人,支付「公共成本」1.05萬元/人,總計每轉變一個農民成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會總成本2.5萬元/人(2000年不變價格)。在現有城市人口的基礎上,未來50年期間中國約增加6-7億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會總成本達到15-16萬億元,(相當於1.8-2.0萬億美元。按2000年不變價格),這個數量是2000年GDP總量的2倍。50年期間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約為3000-35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00年全年GDP總量的4%左右。計算機模型的演算結果指出,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綜合發展成本,是人口少於10萬人以下小城市的1/6到1/8,即小城市每吸納1個人(必須符合城市質量的基本標準)所付出的成本,如果同樣投入到人口超出100萬以上的大城市,則可以吸納6-8人。城市化戰略:育三大城市群 建七大城市帶建立以高密度為特徵的大城市區(群),以產業鏈為紐帶的城市帶,以區域發展中心為特徵的城市圈,分別從「面、線、點」的有機組合,形成中國城市化的主力軍。1、培育三大城市群(面):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環渤海灣城市群2、創建七大城市帶(線):沿海、沿江、京廣京九沿線、沿隴海線、四川重慶間的綿德成渝線、西南出海口沿線、東北的哈長沈大沿線3、發展中心城市(點):如西寧、銀川,以中心城市帶動周圍地區制高點成熟與完備後,將有全國人口的50%,將有全國GDP的80%,將有全國工業總產值的90%,將有全國進出口總額的95%在此生成。城市化誤區:中國大城市太「小」了中國城市結構的總體表現是: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強,小城鎮不優。由此可見,中國大城市規模偏小。該現象已經到了必須認真考慮的時候了。全世界人口中的16.5%集中於百萬人口的城市之中,中國人口中只有11.3%集中於百萬人口的城市之中,中國比世界平均低5.2個百分點。中國人必須走出「三大誤區」:●誤區一:認為城市的發展必然引發「城市病」。●誤區二:認為必須嚴格控制大城市的發展。●誤區三:認為城市化的結果應當是均衡分布遍地開花。訪談:珠三角最成熟最具發展潛力———訪《(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昨晚,中國首部城市發展白皮書———《(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城市發展「真實能力」,對珠三角與長三角、廣州與深圳作了一番意味深長的比較。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最具潛力牛文元教授指出,中國目前已形成三大城市群,這就是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唐環渤海灣城市群。他們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這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最為成熟,長三角城市群其次,京津唐環渤海灣城市群第三。將來中國經濟發力,首先要看珠三角。因為它最具發展潛力,我們將之視為閃閃發亮的明星。這是因為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要比長三角快半拍;它在資源整合協調上,要比長三角一市兩省的整合有效率;它在地緣上與港澳、東南亞經濟合作更趨明朗,並已開始動作;而它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在政治體制上的改革,首先會在珠三角發揮作用。相較而言,面積比珠三角大一倍的長三角綜合實力強過珠三角,但發展潛力不如珠三角。而京津唐地區經濟基礎較差,商業活動密度較低,發展潛力居第三。珠三角城市群廣州仍然是中心在《中國城市發展報告》中,中國城市發展「真實能力」一項,深圳居第三,廣州居第四(前兩位為上海、北京)。該排名曾引起不少人質疑。對此,牛文元教授說,其實就連參與排名的專家也辯論得很激烈。牛文元介紹了該排名產生過程。首先,《報告》設立了兩套評價體系,一套是「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名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是選取市區全年總產值、總人口等12項指標計算出來的;另一套是「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名次為:深圳、上海、北京、廣州,是根據城市實力、城市競爭能力、城市社會發展能力、城市管理能力和城市持續能力,統計了100多個指標,構成其評價指標體系。在這兩者的基礎上,考慮到城市發展實際上是「數量與質量」、「規模與動力」、「綜合實力與發展潛力」三者的共同表徵。故定義為「城市發展真實能力」。它以城市發展潛力的評價為基礎,利用城市綜合實力的結果對其進行加權處理,即用綜合實力指數作為權重,對城市進行修正,最終得出「中國城市發展真實能力」排名。牛教授說,深圳在城市發展潛力上不但先於廣州,還先於上海和北京,這是因為它有六大優勢:一是制度創新的優勢。政府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分後和國際並軌,在財富集聚中起到槓桿作用。這種制度創新的作用在中國國情中怎麼估計也不算高;二是產業結構優勢,其結構偏重高新技術;三是地緣經濟優勢,將來香港和廣東變成經濟戰略聯盟,作為中間連接點的深圳地位不可低估;四是人力資源優勢,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就業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年(廣州9.3年);五是生活質量優勢,深圳人均GDP13.1萬元,廣州3.8萬元;六是投資水平優勢,固定資產投資深圳594億,廣州541億。牛教授最後說,當然,將來珠三角中心仍然是廣州。就像上海發展潛力也不如深圳,但上海仍然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中心。這向京津滬等城市發出了信號:「光注重實力是不夠的,要注意能力建設,注意培養城市的發展潛力」。
推薦閱讀:

中國這個城市群GDP匹敵韓國 4個城市富可敵國(圖)|國證珠三角指數|廣東|城市群
日本東海道城市群建設啟示錄
珠三角佛山和東莞是特大城市,長三角蘇州和杭州卻是Ⅰ類大城市?
長江中游城市群又添一通途
城市群的劃分考慮過方言的相似度嗎?

TAG:城市 | 中國 | 經濟 | 潛力 | 大城市 | 珠三角 | 城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