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考】不看可惜了!教育心理學理論模塊考查要點

教育心理學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是很多人學習的必修課,對於需要提交教育學心理學論文、需要進行教育心理學考試的人來說,做好教育心理學筆記,掌握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熟悉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多練習做教育心理學考試試題,多複習教育心理學資料,都是獲得好成績以及教育心理學的豐富實踐經驗不可缺少的途徑。以下是部分教育心理學筆記資料,供您參考。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對象與任務

教育心理學是在心理學與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教育心理學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關於教育心理學的3個觀點我國心理學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編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教育心理學的對象就是教育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象。」美國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書》指出:「教育心理學是對教育過程中的行為之科學研究,實際上教育心理學通常被定義為主要涉及學校情境中學生之學與教的科學。」前蘇聯的彼得羅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編的《年齡與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是研究教學和教育的心理學規律」。《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研究教育心理學不能脫離教育過程;不能脫離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教育心理學應為以下5方面提供理論指導

1.確定教學目標2.了解學生特點3.運用學習過程的心理規律(為此,教育心理學必須研究以下5個方面:a –學習理論;b –學生的學習;c –學習策略;d –學習遷移;e –學習動機)4.教育方法的選擇與執行5.教學測量與評價

教育心理學的任務

1.揭示學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學規律,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2.建立系統的教學理論,促使教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葉克斯–多德森定律:教育心理學表明,動機過強時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學習效率才最高。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實驗研究、相關研究、描述性研究實驗研究:是在某種控制情境中探究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關係的一種方法。實驗研究的代表人:萊普爾萊普爾得出結論:外部獎賞一旦撤除,反而會降低個體從事該活動的原有興趣。這便是外在獎賞損害內部動機之結論的由來。萊普爾實驗的兩個特點

1.隨機分配被試

2、對變數加以控制

實驗法要求實驗者對實驗情境進行嚴格控制,實驗遵循預先擬訂好的實驗設計,實驗的實施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實驗結果也要進行精確的測量。教育心理學中研究中的實驗法具體有以下幾種一.實驗室實驗概念:實驗室實驗是一種嚴格控制實驗情境,從而準確、周密地觀察地觀察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關係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通常是在特設的、具有各種儀器設備的試驗室中進行的。實例:巴甫洛夫以狗為被試的一系列經典條件反射。試驗情境特點:具有高度的人為性,並且試驗持續的時間較為短暫。利:採用試驗室試驗的最大好處在於,它允許試驗者對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這類研究具有很高的內部效度。弊:試驗室試驗的局限在於其試驗情境具有較高的人為性和過於簡單化,因而其試驗結果難以推論到現實生活情境中去。二.隨機化現場試驗這種研究是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進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續很長時間,其目的在於評價某中教學程序或其它教育措施的效果。對照:這種控制遠不如試驗室試驗嚴格,因而其外部效度要遠遠高於試驗室試驗。總之,試驗室試驗和隨機化現場試驗都對教育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試驗室試驗主要用於建立並檢驗教育心理學理論;而隨機化現場試驗則是對實際應用中的教學方案、程序或教學效果的改善情況做的決定性試驗。三.單一個案試驗教育心理學研究除採用等組進行對比試驗外,還常用單一個案進行研究。「單一個案」並不意味著被試只能是一個。實例:拜瑞斯等人所做的「良好行為遊戲」。特點:實驗 驗者無需對所得結果再做檢驗和說明,圖表本身已一目了然。相關研究是對自然界發生的一些變數之間的關係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兩個變數是否相關的結論。相關關係可分1-正相關,一個變數增大時,另一個變數也增大。2-負相關,一個變數增大時,另一個變數反而減小。3-零相關,一個變數增大時,另一個變數保持不變,即兩個變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相關係數是衡量兩個變數之間相關程度的統計指標。在-1~+1之間變化。相關係數為正,說明兩個變數之間呈正相關,而相關係數越大,其正相關程度越高;相關係數為負,說明兩個變數之間呈負相關,而相關係數越小,其負相關程度越高;相關係數為零,說明兩個變數之間沒有關係,是零相關,相關研究能告訴我們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但不能揭示其因果關係。教育心理學研究中,還有一些研究,它們並不涉及探尋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的關係,而只是對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現象進行描述,這類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代表人物:麥茲。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裴斯塔洛齊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張,強調教育要與心理學相結合,提倡直觀教學原則,人為只有如此,才能豐富學生的感知,發展學生的思維;赫爾巴特把將其付諸了實施。赫爾巴特五段教學法包括:準備、提示、聯想、系統、方法 5個階段。教育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是在19世紀後半期發生的。烏申斯基發表了《教育人類學》,後來被看作「教育和心理知識的必要源泉。」;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學》。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般人為,教育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開創的。西方教育心理學以美國為代表,出現2大陣營:聯結派和認知派。聯結派以桑代克、華生、葛斯瑞、赫爾、斯金納為代表。認知派起源於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是魏特墨、考夫卡、柯勒。聯結派與認知派的異同一.聯結派與認知派的相同之處:

1.把心理現象都歸結為刺激或情境與反應之間的直接聯結,用S-R公式作為解釋所有心理現象的最高原則。2.主張學習的實質就是通過條件作用被動地在S-R之間建立聯結。3.在學習問題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現象與外在條件的探索,忽視內在過程與條件內部的研究。

二.認知派的不同表現在

1.否認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繫是直接的,人為行為受意識的支配,以意識為中介。2.主張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構造完形或形成認知結構,而不是主動地形成S-R聯結。3.在學習問題的研究方向


推薦閱讀:

走過千山萬水,還是走不出親人的一滴淚
如何看待「13 歲女孩自殺逼父母放棄二胎」?
我為什麼用了14年的時間學習心理學...
如何讓聊天變得輕鬆愉快?導師教你4個小技巧

TAG:心理學 | 教育 | 心理 | 教師 | 教育心理學 | 理論 | 教師招考 | 心理學理論 | 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