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上海百年優秀歷史建築照片-7

拍攝上海百年優秀歷史建築照片-7(61-70)

(2010-12-19 16:12:13)

61、黃浦路20號: 外白渡橋河畔 俄羅斯領事館

俄羅斯駐滬領事館位於外白渡橋北側,蘇州河與黃浦江會合處,坐北朝南。該樓由德籍建築師漢斯·艾米爾·里埃勃(Hans Emil Lieb)設計,周水記營造廠承建,1916年竣工。沙俄駐上海總領事館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正式建立,德米季列夫斯基為第一任總領事。 1917年1月14日遷入現址,並舉行隆重開館和升沙俄國旗儀式。俄國十月革命後,沙俄駐滬總領事館撤銷。1924年兩國恢復建立外交關係,在原沙俄駐上海總領事館建立蘇聯駐上海總領事館,10月5日,總領事館正式開館,首次升起蘇聯國旗。1991年蘇聯解體,此樓又成為俄羅斯聯邦駐滬總領事館。

佔地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64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混合結構假四層,帶閣樓,折衷主義風格。底層一半置於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立面底部為仿石塊飾面基座,大門兩旁有古典式雙立柱,第二層、第三層有圓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裙牆內收,窗戶之間有壁柱子。孟莎式雙摺四坡式屋頂,屋面有德國式弧線尖頂老虎窗,西側樓頂有一座二層樓高的綠色鐵皮穹頂瞭望塔,沿江有堤岸,東側建有六角涼廳,可三面憑欄觀賞黃浦江和蘇州河會合處的景色。

拍攝思考:黃浦江河畔對面的建築,有點俄羅斯風情。

62、外灘: 外灘信號台

這是一座「阿塔努」式的圓柱形建築,當年由西班牙建築師阿塔努設計。目前存世的僅有兩座,另一座在挪威。

塔樓始建於1907年,距今已有87年。這座高49.8米、自重400噸的塔樓,現已重建裝飾。

外灘信號台於1884年9月1日正式對外服務。這是在中國領土上由外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信號台,也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最早建立的信號台之一。

上海解放後,軍管會於1949年5月31日發布命令,派員接管了當時設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的上海氣象台,外灘信號台同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57年2月15日決定,外灘氣象站停止工作,

如今,外灘信號台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留下的這座古典式西洋建築,是歷史的見證。供遊人觀瞻,成為外灘歷史風貌保護區的新的旅遊景點。

拍攝思考:靜靜地,孤獨地,站立在外灘百年。見證了上海的巨變。如果有靈性,它是有幸的。

63、楊樹浦路800號: 自來水廠

1880年,上海英商在英國倫敦成立上海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並於次年在黃浦江邊建造了自來水廠。水廠設址於楊樹浦路830號,由英國設計師哈特設計,開工於1881年,兩年後竣工。1883年6月29日,時任北洋通商務大臣的李鴻章擰開閥門開閘放水,標誌著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正式建成。20世紀30年代,該水廠不斷擴建,佔地面積增加了三倍,成為遠東第一大水廠,現為楊樹浦水廠。廠內各類建築的總面積達1.28萬平方米,磚混結構,朝向各異。建築的外形為英國傳統城堡形式,承重牆用清水磚牆,嵌以紅磚腰線,周圍牆身壓頂雉堞缺口,雉堞的壓頂及窗框、腰線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線,牆面轉折交界處為水泥隅石形狀,如同一座中古時代的英國城堡,尤其是那些裝飾性元素,使這座建築成了滬上工業廠房中的異數。 這些建築現用作廠房核辦公樓,保存完好。該廠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城堡式廠房定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拍攝思考:把自來水廠建造成城堡,不多見。

64、長陽路62號: 現紀念館 原猶太教堂

上海市虹口區文物保護單位,猶太難民在上海紀念館(原摩西會堂)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62號;該館是為紀念二戰期間猶太難民在上海生活居住歷史的主題紀念館;始建於1907年,1927年遷至華德路(今長陽路)62號。二戰期間摩西會堂成為猶太難民的宗教活動中心,猶太青年組織也一度將其總部設在摩西會堂內。摩西會堂,是整個上海有關「猶太難民聚居區」的文字和實物資料最多也最為完整的地方。

猶太難民在上海紀念館是座三層的房子,紅磚斜尖頂,白色的窗欞上有藍色的拱紋,罩著窗頂,然後又向兩頭延開去,點綴成紅牆上的條條藍紋。 紀念館大敞著鏤花的鐵門將遊客迎進裡面。正前方和左側手各有一扇咖啡深色的木門,石拱的門廊,類似巴羅克的風格。左側是通樓上的,而正前方進去就是禮拜堂。

  

1902年,當時上海俄羅斯猶太人已有25戶,他們迅速組織了自己的教會,並在5年內建造了摩西會堂。隨著上海俄羅斯猶太人日漸增多,俄羅斯猶太人共同集資,於1927年將摩西會堂遷址到虹口華德路(現長陽路)62號新址,仍稱摩西會堂,但一般人又稱「華德路會堂」。當時,以俄羅斯猶太人為主建立的上海猶太宗教公會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猶太人社團,長期設在堂內(1941年遷至拉都路會堂)。猶太復國青年組織總部曾設在此處。猶太難民亦曾在這裡為自己的悲慘遭遇而痛苦祈禱。曾經是虹口區神經病防治所,後歸虹口人防部。一樓保留了教堂原樣。二樓原為猶太人的學校,在文物保護的前提下,為虹口區民防工程管理所用房。三樓設有圖片展覽廳,陳列著反映當年中歐猶太難民在虹口生活的照片。 閣樓曾為俄籍猶太人列文斯基先生一家的住房。

2007年,上海市虹口人民政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斥資100萬美元對原摩西會堂進行了修繕。該建築已恢復原外廊式建築風格,內部展廳共展示140餘幅,並在上海首次運用多幕多媒體播放系統播出的短片,各種雕塑、圓雕和油畫等藝術品。

  修繕後的摩西會堂舊址僅作為「猶太難民在上海紀念館」供遊客參觀,不再用於舉行宗教活動。紀念館新落成的展示廳在會堂的花園內。展廳運用了包括影片、照片、實物複製品、模型、藝術品等在內的多種展示方式和包括多幕多媒體播放系統等在內的高科技展示手段,設計師通過整體藝術設計將歷史空間與時間相結合,生動地再現了猶太難民在上海的這段歷史 。

拍攝思考:上海歷史中,特殊的一頁。留下了猶太人生活的痕迹。教堂旁停著旅遊巴士。不少猶太人,走進訪問、憑弔。找回過去悲痛而又幸運的回憶。

65、舟山路 21號、23號、59號: 二戰期間原猶太人居住區

「在猶太史書里,『上海』一詞將永遠有一席之地」,當美國前財政部長布魯門撒爾(M.Blumenthal)這樣動容表述時,其時在上海,也許並沒有太多人知道這是為什麼。

  布魯門撒爾一度居住在虹口舟山路59號,當他在二戰期間隨全家從柏林逃到上海時,還是個13歲的孩子。戰爭結束後,他去了美國,一度任職國家財政部長。1999年,德國政府又邀請他出任柏林猶太博物館館長。

  事實上,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近3萬猶太人在上海虹口尋得了庇護。他們除了病老死亡,都生存了下來。而這一時期,他們的600萬同胞在歐洲慘遭殺害。戰後,他們大部分去了美國、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美洲。他們和布魯門撒爾一樣,從來沒有忘記在虹口度過的難忘歲月。

  「上海這個名字,對千千萬萬個猶太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護身符。他們可憑此將一生中的噩夢,改變成得救的開門咒,而有希望逃脫納粹的恐怖統治」(猶太學者克蘭茨勒DavidKranzler)。當1933-1945年,眾多猶太難民進入不同國家尋求庇護時,只有上海一地不要求獲得簽證。近3萬猶太難民,與10萬上海居民,共同生活在上海虹口一個不足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他們的生活是艱苦的,但是他們也盡量尋找一些樂趣,或光顧餐廳、咖啡館和劇院,或在猶太人開的屋頂花園舉行舞會,欣賞爵士音樂,或到霍山公園散步聊天。

同時他們延續並發展著自己的宗教、教育、體育、文化,以及新聞出版,成為當時城市人文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而當這一小小的組成部分進入世界史圖,我們驚異地發現,它的意義和魅力將得到數十倍、數百倍的放大。

  拍攝思考:過去猶太人居住的地方,現在老百姓的住地。冬天的陽光,曬著衣被。

66、霍山路 霍山公園 二戰期間原猶太人生活區

霍山公園,位於虹口區霍山路和舟山路丁字交叉路口南側。霍山路和舟山路是兩條不足10米寬的馬路,路兩側的建築物至今保存著上世紀30年代這一帶典型的歐洲建築樣式。公園坐南朝北,東、西、南三面皆為民宅,是一處巴掌大的微型公園。1917年建成一座公園,於該年8月開放,專供外僑及其兒童和照顧西童的華籍保姆使用,取名斯塔德利公園。20世紀20年代初,公園門口對面闢建舟山路,園名遂改為舟山公園,並於1925年在園內建造了一座涼亭,直到1931年9月始對華人開放。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四,日本當局命令所有1937年後抵滬的猶太難民遷入「無國籍難民隔離區」,對他們的行動加以限制。因霍山公園正處於隔離區的中央,猶太人又多數喜愛戶外活動和集會,因此,小小的霍山公園便成為當年猶太難民的主要遊憩之地和室外休閑集會場所,因為那時的霍山路叫匯山路,公園便被稱之為匯山公園。當年在日軍的控制下,猶太難民不得隨意走動,許多猶太孩子們就是在這個巴掌大的公園裡嬉戲玩耍,這裡也就成了這些飽受苦難的猶太孩子的伊甸樂園。匯山路改稱霍山路後,該公園也於1944年6月23日更名為霍山公園。

霍山公園雖小,卻很精緻。環繞公園的街道一側設置原木漏窗和綠化帶以及跌落式水景,沿街的一長排鑄鐵花架上擺放著船型原木花盆,裡面栽種著各式時令鮮花,銀灰色框架式公園入口頗具現代感。步入公園,迎門便是一座碩大的太湖石花壇,花壇四周是原木鋪設的平台,連接著一個正對園門的原木結構的長方形休閑涼亭,涼亭下有一排長長的坐椅,進門右側是一大片棕櫚林,園內主路貼近公園邊界並環繞公園,在園路與公園圍牆之間設置一條綠化帶,女貞、八角金盤等常綠樹木圍合出安靜的園內空間,阻隔了園牆外喧囂的市聲。花園中心參天羅漢松、黑松、梧桐等雜樹交蔭,蒼翠蔽日。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在霍山公園內建窯燒磚和挖掘防空工事,園景遭到很大破壞。1978年,公園整修後重新開放。

  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訪華時特地來到霍山公園參觀,並留下了一句發自肺腑的話語:「二次世界大戰時上海人民卓越無比的人道主義壯舉,拯救了千萬猶太人民,我謹以以色列政府的名義表示感謝!」

  1994年4月19日,為紀念二戰期間曾在提籃橋地區生活居住的猶太難民,虹口區人民政府在園中顯要位置設置了一座寬1米5、高2米的題為「二戰期間猶太難民居住區」的黑色大理石紀念碑。周圍有參天羅漢松、黑松、法國梧桐等雜樹環抱,撒下遍地濃蔭,似在默默庇佑著這座意義非凡的紀念碑。紀念碑正面用中文、英文、希伯來文鐫刻著如下的說明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數萬猶太人為逃避法西斯的迫害來到上海,日本侵華當局以猶太難民無國籍為由設立隔離區,對他們的行動加以限制。此區域西起公平路,東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反面鐫刻著「二戰期間猶太難民居住區碑誌」。這塊黑色大理石碑鑲嵌在米白色的花崗石上,紀念碑右上角有一個和平鴿圖案。周圍綠樹環繞,莊嚴肅穆,參觀者絡繹不絕,並常有外籍觀光者特地趕來逗留、尋找和憑弔。美國NBA籃球組織總裁大衛·斯特恩也曾到霍山公園參觀造訪。

在德國柏林著名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裡,一面陳列著世界上曾經為猶太人提供過避難場所的牆壁上,SHANGHAI歷歷在目,而在其影像資料中也有著詳細的舟山路、霍山路等街巷當時的情景和歷史介紹,霍山公園自然在內。在猶太人的心目中,是不會忘記這座曾經在那個不堪回首的苦難歲月中帶給他們生活情趣和快樂的中國的這座小公園的。而如今霍山公園裡經常出現的藍眼睛高鼻樑的外國人更是讓人時時記起這座公園曾經的不凡歲月。

拍攝思考:公園不大,簡單。曾經是猶太人當年生活與信心的集聚地。

67、昆明路73號: 靠近長陽路 下海廟

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始創於清代乾隆年間(l736~1795),當時僅有房屋九間,是當地漁民、居民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間神廟。嘉慶中間(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師太重修,此後作為一所臨濟宗的比丘尼道場。咸豐四年(1854)又購地八畝一分七厘多,逐步擴建,相傳心意師太至98歲高齡時,交法成師太繼任主持,陸續增建前殿等二十餘間房屋殿舍。光緒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師太繼任,光緒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後殿等十餘間房屋,至宣統三年,法成年87歲時尚在世。此後,先後由福根、覺蓮繼任。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房屋被日軍炮火全部焚毀。1941年起,由覺蓮募資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後,基本保持原有規模。

下海廟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昆明路73號,即虹口區商業鬧市提籃橋地區,當時夏海義王廟地處下海浦,長江船隻入海處,現正對廟門的馬路就叫海門路,居民船民進廟燒香,常常提籃而過橋,故名提籃橋。因廟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護海神媽祖,因此也以天妃娘娘及其它地方神一起奉神祀在廟中。

1990年,經市和虹口區宗教事務部門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協會籌建恢復。1992年1月30日正式開放,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 目前下海廟建築面積約為1800多平方米。環境

清凈幽雅。有三殿,前殿、後殿和東殿。前殿的大雄寶殿,正中供一佛二弟子;正中供釋迦牟尼佛,東觀音,西地藏菩薩。 後殿供奉西方三聖,千手觀音等像。東殿奉有天妃娘娘等像,此外還有齋堂等附屬用房。有比丘尼16人,佳持為昌修法師。

拍攝思考:與白雲觀一樣,在上海能看到的就是這麼幾座寺廟。

68、東大名路378號: 現遠洋運輸公司 原船廠

1908年竣工,系緬甸式5層建築,紅磚,頂端塔亭為翹檐四方綠瓦錐頂,別具風格。該地原系漁民打魚曬網場所。19世紀50年代美商在此築船塢設修船廠,當時俗稱「新船澳」(或「新船塢」)後稱為「老船澳」(或「老船塢「)。60年代改為英商耶松船廠。1964年創建中國遠洋運輸公司上海分公司,簡稱上海遠洋公司。

拍攝思考:中西結合。猶如西式的身體,中式的帽子。

69、東大治路505號: 現上海海員醫院 原雷士德醫院

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在上海,度過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並且於1926年在上海去世。亨利·雷士德1840年出生於英國的南安普頓,弟兄四人,他是老么。他在一所大學攻讀建築學,獲學士學位後返回家鄉。不幸的是,他的三個哥哥都患上了一種不知名的病而先後去世,在他的心靈中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無限的恐懼。一位醫生指點他——離開家鄉,離開英國,離得越遠越好。於是,雷士德帶著無限的遺憾和惆悵,於 1867年與他的另一位同胞馬立師搭乘一條貨輪來到上海。 上海開埠之初,進入上海的僑民主要為傳教士、商人、外交人員,總數只不過百餘人,其中極少專業的或職業的建築師或工程師。雷士德成為進入上海最早的建築師之一。

雷士德把上海視為自己的戶籍,希望上海發展強大,他的遺囑明確說明要在上海建立一所醫工學院。1934年雷士德工學院在虹口(今長治路505號海員醫院)建成開學,次年,雷士德醫學院(今北京西路1314——1320號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落成開學。1雷士德工學院主建築的平面與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風的戰鬥機,而飛行的方向為正東北方,這確實是一個大膽明確的設想。而建築的細部及窗架多以天平、角尺、齒輪、圓規、燒杯等科學儀器與機械圖案作裝飾,顯示這是一所工學院,堪稱上海眾多建築中建築形態與用度結合得最好的建築。從雷士德基金會開始工作至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幾年裡,基金會投資興建了仁濟醫院新樓,所以仁濟醫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醫院」。投資在虹橋路興建的上海聾啞學校,成為中國規模最大、設施精良的殘疾人學校。 雷士德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但根據他的遺囑,學校不設宗教課程與教育,不使用其他學校教材,以教師的講稿為教材,規定以華人子弟為主要學生,並適當接納除英、美、法三國以外的其他國籍學生。雷士德工學院於1934年開學,1944年停辦,培養出一大批有實踐經驗的人才。

現上海海員醫院

拍攝思考:別樣的建築,已經很陳舊了。一個外國人,如此熱愛上海,引以為嘆。

70、圓明園路209號: 真光大樓

浸信會大樓因是中華浸信會的所在地,故以宗教機構名來命名的。後來,該教會機構創辦傳道刊物《真光》,就以此刊物名命名為真光大樓。大樓位於今圓明園路209號,北京東路與南蘇州路之間。大樓坐西朝東,八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立面以銳角狀豎線條裝飾,出女兒牆收頭。橫直線條交叉組合,乳黃色及褐色曲面外牆貼面磚飾面。大片玻璃窗與方形玻璃燈柱及室內流暢的天花與牆麵線腳及燈飾處理,都具有一種強烈的時代感。建築面積3347平方米,於1930年竣工使用。當時聘請滬上著名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鄔達克於1893年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1914年畢業於布達佩斯皇家學院,1916年當選為匈牙利皇家建築學會會員。1918年他來到上海,在美國建築師克利(R.A.Curry)開設的克利洋行工作。在此期間他與克利合作設計了美國總會、中西女中、萬國儲蓄會大樓(今國際飯店)等一系列建築。浸信會大樓的設計使鄔達克的設計理念發生了轉變,由復興主義轉變為了現代主義新建築風格。   

1957年8月,大樓由房管部門管理。現由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單位使用。

拍攝思考:遠看像一幢帶刺的大樓,要防禦什麼?


推薦閱讀:

裂縫: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的敵人
堪稱奇蹟的上海世茂「深坑酒店」與BIM應用
博物學課堂搬上外立面,開拓建築第四維空間
談及東方設計,怎能不言必稱日本
北京值得觀賞的現代的建築?

TAG:建築 | 歷史 | 上海 | 照片 | 拍攝 | 優秀 | 歷史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