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導遊 千頭松
墓道盡頭是平台,左右兩邊是日本友人贈送的六棵「千頭松」樹(也叫千層松)
中山陵導遊
http://hslj999.blog.163.com/blog/static/320620201042392337948/?haschanneladminpriv=true
中山陵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於南京市東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臨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築採用依山為陵的形式,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頂最高處,比獨龍崗明孝陵所處的位置高出90多米;從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平面距離700多米,顯得十分雄偉壯麗。
前面的這座城門叫「中山門」,最早是明朝故宮的朝陽門,由於孫中山的靈柩從此經過,原有門洞嫌小,經過改、擴建,將朝陽門往後移了100米,成為現今這座門,為紀念孫先生,被改名為「中山門」。門樓上「中山門」三個大字是由孫中山的得意弟子、當時的國府首要汪精衛所書。
現在我們進入陵區。這條長達3公里的「綠蔭長廊」叫陵園路,兩側種植著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樹——法國梧桐。「法國梧桐」原產地是在中國雲南,並不是產自於法國,只因當年是法國人首次將它從雲南移植到上海法租界,才得了這麼一個洋名字。
這條長達3公里的陵園路無疑是南京林蔭道的最佳代表。在南京很多的主幹道兩側,都種著這種「法國梧桐」樹,使之成為一條條林陰大道、綠色長廊,堪稱全國之冠,所以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比不上南京的綠色長廊」的美譽。南京的綠化堪稱世界之首,據稱1個南京人能攤到6棵這樣的大樹,6個上海人只能攤到1棵這樣的大樹。
2007年5月8日,南京市鐘山風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中山陵園風景區現分「民國文化」和「明朝文化」東西兩個片區。東片包括中山陵、靈谷寺、孫中山紀念館、音樂台等4個景點,票價80元;西片明孝陵、梅花山、梅花谷、紅樓藝文苑、紫霞湖5個景點,票價70元。
東西聯票,即「套票」(中山陵景區和明孝陵景區):140元/人。
過去開車或坐公交車到中山陵,終點可直達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廣場。2005年為妥善處理台灣國民黨領袖人物拜謁中山陵,陵區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理,恢復、開劈了墓道等多處建築,增加了這麼一座陵園大門。汽車、公交車統統只能到達離大門300米以外的停車場處。
進入中山陵,首先來到的是陵前的廣場。廣場位於中山陵的正南端。雖然不很大,但卻為陵墓平添了莊嚴肅穆的氣勢。這片廣場呈半月形,是「鍾」的下緣。四周蒼松挺立,蔭濃枝茂,南京解放後,劉伯承任市長時,特地從湖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這裡。30多年來,中山陵園不斷整修拓新,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陵墓周圍,鬱鬱蔥蔥,景色優美。廣場南面的高台上,矗立著孫中山的全身銅像,氣宇軒昂,栩栩如生。廣場南面還有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八角形石台,石台上供一紫銅寶鼎,高4.25米,腹徑1.21米,重約5000公斤,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築之一。這尊鼎鑄於1933年秋,是廣州中山大學師生和校長戴季陶捐贈的、鼎的一面鑄有「智、仁、勇」三個字,是中山大學的校訓。鼎內還刻有戴母黃氏手書《孝經》全文,所以叫「孝經鼎」。
由廣場拾級而上就是墓道的入口處,這座衝天而立的花崗岩牌坊,高12米,寬17.3米,牌坊上端正中的橫帽上刻著「博愛」二字,是孫中山先生的手跡,因此又稱為「博愛坊」。這座牌坊建於1930年,採用花崗岩仿木結構,建築格局為四攬三閉門衝天式。牌坊在我國古代通常建在帝王陵寢的人口處,用來歌功頌德,至此朝拜者必須下馬步行。眼前的這座牌坊上所鐫刻的「博愛」兩字是中山先生的手跡,也是他生前的座右銘,「博愛」兩字,原出自唐韓愈《原道》「博愛之為仁」(要愛天下人)一語,孫中山先生生前最愛題這兩字送人。第二根柱子上有個橫線,是當時選材的時候選短的,本要追究那個工人的責任,後來一想是為孫先生修陵墓,就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體現了博愛之心。
過「博愛坊」是長480多米的墓道,分為左、中、右三道。中道寬12米,鋼筋水泥路面;左、右二道各寬4.2米,柏油路面。中山陵的整體設計,突出中國的傳統風格,莊嚴肅穆,獨具特色,沿用了古代依山為陵的慣例,將墓室築于海拔約160米的全陵最高處,整個陵區的建築植被講求中軸對稱。依次有陵門、碑亭、祭堂和祭堂後的墓室等建築。而墓道兩邊的這些雪松、檜柏、銀杏、紅楓兩兩相對,代替了古代慣用的石人石獸。雪松是世界四大觀賞樹種之一,現已成為南京市的市樹。
墓道盡頭是平台,左右兩邊是日本友人贈送的六棵「千頭松」樹(也叫千層松),左右兩邊有守靈人住的房子。根據呂彥直的設計,整個陵墓平面為「木鐸」形。鐸,就是平常說的大鈴擋,鐸的聲音宏亮,而且傳得很遠,古代用來布政教法。陵墓選用這樣一個圖式,讓人不禁想起孫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後人。這裡的平台廣場就是當年呂彥直設計的」自由之鐘」的下緣。
這座宏偉的三拱陵門,是陵區的正式開端。陵門平面為長方形,高16.5米,寬27米,進深8.8米,全部用福建花崗岩建築,屋檐為單層歇山式(歇山式建築是我國古代第二等級的建築屋頂式樣)。中門橫額上是孫中山的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說國家政權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
陵門中間的那扇一門平時一般不開,只有在孫中山先生生日(11月12日)和忌日(3月12日)的那天才開。台灣國民黨領袖連戰(2005年4月27日)和宋楚瑜(2005年5月7日)來時,都破例開了中間的門。
陵門之後,是一座方形的碑亭,為重檐歇山頂的民族式結構,邊長12米,高約17米,全部用花崗岩建成。
亭中這塊高8.1米、寬4米的巨碑分為碑身、碑帽、碑座三個部分。碑身正面刻有國民黨元老譚延闓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24個餾金大字,字為顏體,道勁有力(當時國民黨內最高職務是總理,所以「總理」這個稱謂只能由孫中山獨享,後來的國民黨領袖改稱為「主席」、「總裁」等)。譚延闓在民國時期曾做過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是民國時期四大書法家之一,尤其是楷書寫的很好。碑身上方有國民黨黨徽圖案,碑帽為雲紋,碑座是「山」的圖案。碑的背面沒有人們想像的用銘文記述孫中山先生的生平功跡,可以說是塊「無字碑」。
南京有三塊著名的「無字碑」,雨花台的謝安「無字碑」、江寧牧牛亭秦燴的「無字碑」,第三塊就是孫中山先生的這塊碑。並非國民黨不想寫碑文,當初討論立碑時,計劃由汪精衛撰寫碑文,胡漢民撰寫墓志銘,可花了兩年時間碑文內容也沒能定下來。大家都認為像孫中山這樣偉大的人物,其功績是無法用文字來評述的,於是就決定不寫銘文。還好沒有寫,汪精衛後來當了漢奸,孫中山是一代偉人,偉人的碑文由漢奸來寫,顯然很彆扭,這也是天意。
在碑亭的後面往上看,迎面石階層層疊疊。石階從博愛坊數起共有8段392級,用蘇州花崗石砌成,每段石階上都有一塊平台。平台上還陳列著一些紀念品,豐富了石階的景觀內容。石階兩旁種滿了各種終年常青的樹木,有松柏、楓樹、石鋪、海棠等。
現在我們往上看:台階分3路而上,象徵著孫先生所提出的「民族、民生、民權」三民主義,5層平台象徵著「司法、考試、檢查、立法、行政」五權憲法。
在第六層平台,左右兩側陳列著一對巨大的仿古銅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樣,是當時上海市政府捐贈的。仔細看,會發現在左邊那個鼎下面有兩個洞,是1937年日軍攻佔南京,被炮彈打穿的。距此不遠的前方還有一對仿古青銅鼎,是孫先生的兒子孫科一家敬贈的。
終於登上了最頂層平台,這座平台海拔176米,東西寬162米,南北進深38米,祭堂就位於平台的正中。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392級台階,高差約70米,平面距離700米。如從碑亭數起則有290級台階。建築師為避單調,將這392級台階分作8段,每段1個平台,總計有8個平台。從下向上看時一望到頂,石階連綿不斷,不見平台;而從上朝下看時,只看見連成一片的平台,看不見台階,這就是中山陵設計巧妙特點之一;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整個中山陵只有兩種顏色,藍、白,是中國傳統的孝色,也是國民黨「青天白日」旗的顏色。
這392級的數字並非巧合,而是暗喻了當時全中國三億九千二百萬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現在面對的就是祭堂和墓室,是中山陵的主體部分。當年呂彥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絕症而逝,常令後人發出「出師未捷身先死」之嘆。祭堂是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長30米,闊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壘式的小建築物,並有兩座高12.6米的華表拱衛。
祭堂是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宮殿式建築結構,屋頂為重檐九脊,上覆藍色琉璃瓦,外牆用香港花崗岩砌成。祭堂的三拱門楣上從東到西依次分別刻著「民族」、「民生」、「民權」6個篆體大字,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的手書。居中的門楣上端,還有孫中山所書「天地正氣」4個金字直額。
祭堂內部以雲南白、黑色大理石鋪地。堂內有直徑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根相欠在牆壁內測,代表一年的4季12個月。四周牆壁下嵌黑色大理石。東西兩壁鐫刻著眼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整個祭堂以黑、白、藍色為基調,均為中國傳統孝色。而鑲嵌彩色玻璃的內窗,在陽光照射下卻顯出另一番西洋風味。祭堂正中是孫中山著長袍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身穿長袍馬褂,膝上放著一本展開的文卷,雙目凝視前方,顯示出一位偉大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像高4.6米,底座闊2.1米。這座雕像是當時世界著名的法籍波蘭雕刻家保羅.阿林斯基受孫中山葬事委員會之託,用義大利白石雕刻而成,於1930年從巴黎運至中山陵的,全部造價150萬法郎。
坐像下四面的6幅浮雕是截取了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的6個片斷,正面一幅為「如抱赤子」,畫面上孫中山先生正在精心地為一個患病的幼兒治病。東面兩幅是「出國宣傳」和「商討革命」,表現了孫中山先生早年奔走革命和創建同盟會的情形。背面一幅為「國會授印」,再現了辛亥革命後,議會向孫中山授大總統印的場面。西面兩幅浮雕,一幅是「振聾發聵」,表現了孫中山為喚起民眾,正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另一幅是「討袁護國」,內容是孫中山發表演說,號召人民討伐倒行逆施的袁世凱。
祭堂後是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封閉式建築,直徑約18米,高11米,四壁有8個反光鏡。頂呈西式穹隆狀,以馬賽克鑲成國民黨黨徽圖案。這種中西和璧式的建築格局也就象徵著中山先生能學貫古今融匯中西。墓門分兩道,第一道是兩扇美國產的紫銅保險門,門上的門釘和銅環上的神獸(椒圖)極富中國傳統特色。門楣上刻「浩氣長存」橫額,取孫中山為黃花崗烈士墓所書手跡。第二道門為獨扇銅門,上刻張靜江所寫「孫中山先生之墓」7個大字。因為門是開啟的,方便人們瞻仰,所以這7個字是看不見的,只有當墓門關閉時,門上的字才能看見。
墓室正中的圓形大理石壙,直徑4.33米,深1.7米,四周圍是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欄杆。壙內墓穴上安放著孫先生穿中山裝的大理石卧像,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孫先生的遺體形象所作。當年國民黨內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主張塑像穿長袍馬褂;左派則主張穿中山裝。兩派意見不合,各搞各的,就有了坐像身著長袍馬褂,卧像穿中山裝。
在墓室內曾經發生了一件刨腹自殺事件。當是有個國名黨元老,叫續范亭,他一直是孫先生的忠實擁護者,孫先生去世之後,目睹了國內的戰亂,曾希望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但是蔣不幹。他眼睜睜看著孫中山先生打拚了一生的革命事業毀於了國民黨手中,心裡很是悲傷。一天去拜謁了孫先生的之後,來到墓室,失聲痛哭,拿把小刀剖腹自殺,一表明智。隨後有士兵發現,送往醫院救治,之後與國民黨徹底決裂,投身於共產黨。
沿祭堂外廣場兩側後壁有一道門,通向墓堡公園。公園中為墓室寶頂,呈覆鐘形。後牆設有「中山陵建設史料展」,近200幅珍貴歷史資料,展現了中山陵的建設和中山先生的遺體奉安全過程。
孫中山先生一生為革命奮鬥,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晚年又採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建立了偉大的功勛,贏得了中外進步人士的廣泛擁戴和頌揚。解放後,中山陵受到國家高度重視,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作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炎黃子孫與國際友人。人們懷著對中山先生偉大精神的崇敬與景仰來到這裡憑弔拜謁。在兩岸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對目前海峽兩岸的現狀,海內外炎黃子孫都衷心期盼著祖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彼時彼刻,倘若孫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會含笑長眠的。
有關於中山陵的史料簡介:
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定都南京。當時執政的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幻想爭取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反正」,以換取革命早日成功。在這種背景下,開始了南北和談。袁世凱在得到孫中山將讓位於他的保證之後,加緊向清廷逼宮。1912年2月,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孫中山隨之宣布辭職,讓臨時大總統之位於袁世凱。1912年4月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南京臨時政府存在了三個月即夭折。但是孫中山先生沒有氣餒,繼續展開了護法運動、護國運動、討袁運動。1924年1月同中國共產党進行了第一次合作,並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著病痛,北上與馮玉祥商討國事。1925年3月12日,終因肝病惡化在北京逝世。鑒於孫中山先生當時的名氣,北京段棋瑞政府下令國葬。
孫先生生前十分喜歡鐘山(紫金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就曾登山遊覽、打獵,當時就有意生後要葬於此地。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這一夙願,再三叮囑左右。為了尊重孫中山先生的遺願,由孫夫人宋慶齡,兒子孫科等人組成的孫中山葬事籌備處,通過登報懸獎,徵集陵墓設計方案。在眾多的應徵者中,年僅33歲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警鐘形圖案」被一致評為首獎。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
呂彥直是山東省東平縣人,1894年生於天津。早年在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被公費派往美國康奈爾大學深造,得到美國著名設計師茂菲的指導,回國後,在上海開設「彥記建築事務所」。為了設計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嘔心瀝血,不辭辛勞。在工程接近尾聲時,不巧也身患肝癌,於1929年3月18日病逝,時年36歲。(對於陵墓全圖形勢似「木鐸」呂彥直生前稱,「此不過相度偶然相合,初意必非必求如此也。」)
中山陵於1926年1月15日破土動工,1929年春竣工,歷時三年多,耗資220餘萬銀元。整個陵區的面積達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由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組成。
孫中山先生逝世前,曾吩咐葬禮儀式和棺木式樣仿照列寧的格式,讓民眾瞻仰遺容。1925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時,遺體經解剖確認肝癌,身體部分和內臟部分分殮。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後用楠木棺安置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內臟部分殮入福爾馬林中。蘇聯政府贈送的水晶棺於1925年3月30日到達北京,經過檢測已經有了裂紋,只好棄之不用,臨時向美國政府訂購了一口紫銅棺,製作考究,外形精美,價值1.5萬兩白銀,1928年12月30日,紫銅棺被運往北京。原來的楠木棺殮入孫先生生前所用的衣物安葬於北京香山碧雲寺稱為「衣冠塚」。1926年,兵敗後的軍閥張宗昌打算要焚化孫中山的遺體,後經張學良派兵保護,遺體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氣侵蝕。1929年4月23日,國民政府以何應欽為「總理奉安迎柩總指揮」5月28日靈柩由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南京浦口,停靈公祭至5月31日。6月1日運達中山陵,奉安大典儀式完畢後,由孫中山的8名衛士抬入墓穴安葬,即用水泥將靈柩澆入壙中,就在這卧像下5米左右的地方。墓穴用花崗岩墊底,四周建隔牆,紫銅棺下有一特製楠木墊,棺上有一層密封的水晶透明板。當年公祭時,站在石壙邊,扶欄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遺容。抗戰時期蔣介石曾想將其遷往重慶,因為時間太緊沒能來得急,抗戰勝利國民黨還都南京,殮入福爾馬林中的內臟部分卻不翼而飛了,日本人又死活不認帳,加上蔣介石又忙著和共產黨爭奪天下的頭等大事,也無暇過問,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又想將遺體遷往台灣,但由於爆破墓穴勢必會損壞遺體,因而作罷,終於使遺體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直到現在。
推薦閱讀:
※朱屺瞻舊藏沈周《雨中山圖》
※孫中山到底有幾個老婆?(組圖)
※孫中山後代各自不同的命運
※【歷代書法】蘇東坡 《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