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 學習《內經》綱要
本文是田合祿老師在而然青年中醫促進中心的講座的提綱及摘要。人人都說《內經》難學,其實知其要者不難學,因為《內經》只講天、地、人三件事,其核心內容是以天道明醫道,觀天察地則醫道明矣。
1
《內經》只講三件事——天地人
《素問·著至教論》說: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以教應庶,亦不疑殆。」
《素問·氣交變大論》說:
「夫道者,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可以久。」
「余聞之善言天者,必應於人;
善言古者,必驗於今;
善言氣者,必彰於物;
善言應者,同天地之化;
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
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
《靈樞·逆順肥瘦》說:
「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
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
《素問·舉痛論》說:
「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已。
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
2
天道
《內經》是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醫學,所以學習中醫,首先要學習天道的天文曆法內容。
《素問·五運行大論》說: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
臨觀八極,考建五常。」
「天綱」,高士宗解釋為「天文之大綱」,意指天體運動變化大的規律性現象,例如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二十八宿的方位等等。
「八極」,即八方之遠。
考,指考察。
建,即建立。
「五常」,此指五行運氣的常規情況。
《素問·陰陽類論》說:
「孟春始至,黃帝燕坐,
臨觀八極,正八風之氣。」
「孟春始至」,是指農曆正月節立春之日。
王冰註:「燕,安也。」張介賓註:「燕,閑也。』』「正」,候察之意。
上二段文章的意思是說,在春天的這一天,黃帝安閑靜坐,認真觀察天體的運動變化以及地理形勢、生物的生長變化,並以八卦五行概念來歸類自己觀察到的大自然的規律和闡發自己對自然氣候變化的認識,且總結建立起一套掌握運用自然氣候變化規律的經驗運算公式。
為什麼要在「孟春始至」時觀察呢?
蓋春為氣之始也。
如《素問·六節藏象論》說:
「求其至也,皆為始春。
未至而至,此謂太過。……
至而不至,此謂不及。……
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
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
日:移光定位,立表於中
月:海水
《八正神明論》:
「黃帝問曰:
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
岐伯對曰:
法天則地,合以天光。
帝曰:
願卒聞之。
岐伯曰: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
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
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
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因天之序,盛虛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血氣揚溢;絡有留血,命曰重實;月郭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
帝曰:
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
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四時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救之,弗能傷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靈樞·歲露》說:
「月滿則海水西盛,
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致,毛髮堅……
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
人氣血虛,其衛氣去。」
如何把握太陽運動規律呢?
《六節藏象論》說:
「立端於始,表正於中,
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
「 因天之序,盛衰之時,
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此之謂也。」
這裡明確告訴我們,三陰三陽的確立是根據太陽周年視運動「移光定位」得來的。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
「陰陽之氣,各有多少,
故曰三陰三陽也。」
太陽運動產生的陰陽消長過程可以用太極圖表示。
3
五運六氣
天道核心是五運六氣
天體運動的各種規律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
「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
應天之氣,動而不息,
故五歲而右遷;
應地之氣,靜而守位,
故六期而環會。
……
上下周紀,其有數乎。
……
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
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
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
……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
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
凡六十歲,而為一周,
不及太過,斯皆見矣。」
4
地理
《異法方宜論》
東、南、西、北、中
地勢:東南低,西北高
5
知人事
生命雙結構
心肺脾三本
1、六氣下合六經
《臟氣法時》,
《四氣調神》,
《生氣通天》
六氣下合六經——《傷寒論》(病發陰陽)
《天元紀大論》: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
少陰之上,熱氣主之;
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
陽明之上,燥氣主之;
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這六經就是《傷寒論》的六經。
《六元正紀大論》:
「帝曰:太陽之政奈何?
岐伯曰:辰戌之紀也。
太陽、太角、太陰、壬辰、壬戌、其運風,其化鳴紊啟拆;其變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太角(初正)、少征、太宮、少商、太羽(終)。
太陽、太征、太陰、戊辰、戊戌同正征,其運熱,其化喧暑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熱郁。太征、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
太陽、太宮、太陰、甲辰歲會(同天符)、甲戌歲會(同天符),其運陰埃,其化柔潤重澤;其變震驚飄驟;其病濕下重。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征。
太陽、太商、太陰、庚辰、庚戌,其運涼,其化霧露蕭飋;其變肅殺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滿。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征、少宮。
太陽、太羽、太陰、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運寒,其化凝慘慄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於溪谷。太羽(終)、太角(初)、少征、太宮、少商。
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谷玄黅,其政肅,其令徐。寒政大舉,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還於太陰,雲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萎不收,濡瀉血溢。
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
二之氣,大涼反至,民乃慘,草乃遇寒,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
三之氣,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
四之氣,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五之氣,陽復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
終之氣,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凄,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
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抑其運氣,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食歲谷以全其真,避虛邪以安其正,適氣同異,多少制之。同寒濕者燥熱化,異寒濕者燥濕化,故同者多之,異者少之,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
2、標本中氣與升降浮沉
六氣歸一年,一年有四時,
五臟配四時——臟氣法時,
四時有升降浮沉——《脾胃論》——標本中氣
標本中氣理論是《脾胃論》的核心。
3、五運六氣的代表是甲子歷
《天元紀大論》
五運與天乾的結合: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
乙庚之歲,金運統之;
丙辛之歲,水運統之;
丁壬之歲,木運統之;
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五運與地支的結合:
子午之歲,上見少陰;
丑未之歲,上見太陰;
寅申之歲,上見少陽;
卯酉之歲,上見陽明;
辰戊之歲,上見太陽;
已亥之歲,上見厥陰。
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
推薦閱讀:
※七損八益 溯本求源讀《內經》 (15.1.5中醫藥報第四版)
※咳嗽針刺,《內經》之取穴
※《內經·臟氣法時論》時間簡表
※黃帝內經中風邪致患的各種病證機理及其臨床表現
※內經 | 「靈蘭秘典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