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傳說的密碼
破解傳說的密碼
【破解傳說的密碼】
文/朱東(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原易》作者)
摘自《東鶴書院三字經精講深解100講》41講
我們現在通常是按照是否有可靠的文字記錄,來將人類的歷史大致分為兩個主要的階段。其中沒有文字記錄的那一部分,就叫做史前文明。
應當說,這段歷史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就幾個主要的文明而言,基本上都是起始於公元前5-6千年,也是就距今7-8千年,甚至更早一點的時候。因為沒有文字,因此關於這段歷史的記憶,就只能通過各種神話傳說,通過歷代的口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
但是,這些傳說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充滿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誇張成分,因此也經常會被許多自認為嚴肅,但其實是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嗤為神話,故事,或者乾脆就是胡說。其實,不然。因為,這些傳說當中,無論有多麼大的誇張成分,通常來說都還是有其真實的依據的,只不過它所承載和傳遞的,都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人物,最重大的事件。
而且正因為其偉大和重大,也必定給當時的人們留下了巨大的心靈震撼,促使他們不得不用誇張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同時也希望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心中的敬畏,並希望聽眾能夠產生和他們基本一致的心理體驗。
所以,當我們面對這些傳說的時候,不能僅僅把它當做一種故事來聽,而是要將其中的所謂誇張與比喻,視為一種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來透過種種神奇,看到一些歷史真實的影像。或者說,那些誇張和比喻,往往就是我們破解這些傳說的密碼。
以中國為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就是商朝中後期的甲骨文,因此可信的歷史,也就上溯到商朝為止。之前的三皇五帝,一直到大禹和他的兒子開創的夏朝,都只能算作是史前文明。在關於三皇五帝,尤其是在文明初開之際的三皇的傳說中,就充滿了各種神秘神奇的色彩。對於一個希望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人來說,就是要透過對其中表現為種種誇張和比喻的密碼的破解,來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
比如:
三皇中的伏羲氏,傳說中他有三件最為神奇和重要的功績,第一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教會人們結網捕魚;第二創製了包藏天地大道的八卦;第三是他本人是人首蛇人,並且通過與他的妹妹女媧結婚,才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其實,在這三件神跡的背後,所要表達的是下面這三個信息:
第一,人們獲得了全新的捕獵動物的方式;第二,人們開始了相對抽象的對自然的觀察與思考;第三,兩性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了變化。
因為,在伏羲之前,人類早已存在。只不過在人類的文明之初,奉行的母系氏族社會的關係,女性才是部落的主導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那個時候人類的生存,主要是依靠女性的採摘活動來維繫的。簡單的說就是,女性是食物的主要創造者,男性雖然也可以去捕獵,但是由於工具的落後,所以往往是空手而歸。
但是,自從有了網罡之後,主要由男性完成的漁獵工作的效率,必然會顯著提高,而逐漸成為部落食物的主要來源。這樣,男性在部落中的地位,也必然會隨之而提高。
所以,在伏羲與女媧兄妹結合繁育人類的故事中,伏羲與女媧的關係,表面上看是平等的,但是背後卻是女性地位下降,男性地位提升,以及由此而來的婚姻關係轉向穩定,女性逐漸失去了選擇多個配偶的權利的事實。
所以,伏羲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變的節點。
再比如:
三皇中的神農氏,也就是炎帝。傳說中神農是人身牛首的一位半神半人的傳奇人物。牛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同時又是與農生生產聯繫緊密,甚至可以說是農業的象徵的牲畜。所以,炎帝的這一傳奇形象,其實就是在暗示他與農業的關係。但是關於神農氏的傳說中,最為神奇的恐怕莫過於其作為醫藥之祖嘗百草的故事。
如果站在我們今天的角度上來看,神農的這兩項主要功績,其實也是相互關聯。因為農業的發展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模式,或者說食物的獲得方式,最終所導致的將是從游牧向定居的生活方式的轉變。
由於開始了定居的生活,人類的社會才日趨完善和複雜,同時人類與越來越像人類,才與各種動物屬性漸行漸遠。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許多本能開始退化甚至消失,於是就必須通過引入各種知識和經驗來加以彌補,其中最緊迫的就是需要用各種醫藥知識,彌補已經退化了的動物的那種自我治療的本能,並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追求更加健康綿長的生命。
所以,神農是中華民族從遊獵文明向農耕文明轉化的節點,是後世漢文化的起點。
最後:
三皇中的黃帝,在中國的傳說中,黃帝一生當中的功績實在是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顯然還是與炎帝聯合打敗了來自東方的蚩尤部落,第一次開創了一個類似大一統的時代,所以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在這個傳說中,好像炎黃二帝是平等的。
但是,據後世尤其是近現代史學家,比如民國的錢穆先生等人的考證,炎黃之間聯合可能是聯合了,但是卻並不平等。因為:
首先二者之間的聯合,是在炎帝在與蚩尤的戰鬥中處於下風的狀態下,實現的聯合,在這樣的關係中,很難說炎帝能夠取得與黃帝平等的地位。
其次,黃帝其實是來自北方游牧地區的一個游牧部落的首領。因此炎黃蚩尤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游牧與農耕部落聯盟,擊潰漁獵部落的戰爭,同時也是後世中國屢次上演的,游牧部落南下經略甚至統治中原農耕部落的戰鬥。
第三,不僅戰敗的蚩尤部落逃到了西南山區,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炎帝部落的後裔,也逃到了西南山區。
所以,當褪去種種的神奇之後用,我們就會發現,炎黃之間與其說合作,不如說征服。
只不過,黃帝部落作為一個文化相對落後的游牧民族,像後世其他入主中原的游牧部落一樣,其入主中原之日,就是開始被中原文明同化之時。其表現,就是通過強化對中原文化的形式化應用,來標榜自身在文化上的同質性,或者說掩蓋自身文化的落後性,以求其統治能夠長期穩定。後來的西周和滿清用的都是同樣的方法。
因為作為一個外來的部落,要統御中原固有的部落與土地,就必須強化管理手段與技巧,這種提高的結果,就是推動了部落向國家的轉變。至少也是,從鬆散的聯盟關係,向更加緊密的邦聯關係的轉變。
傳說還是傳說,誇張依然誇張,但是當我們講誇張和比喻用作為破解傳說的密碼時,就會真的看到,原本在傳說的迷霧中若隱若現的「三皇」,其實真的是點亮中華文明的三盞明燈。
推薦閱讀:
※掌握孩子高矮胖瘦的密碼
※破解太極密碼
※從昂山素季訪華談亞洲三大女強人不同的政治密碼
※情愛密碼?測測你是否腦殘
※宇宙密碼——周易的基礎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