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名醫屢效方

胃脘痛——金佛手丸(步玉如方)

(組成)台党參10g,土白朮10g,炙甘草10g,廣陳皮10g,廣木香10g,法半夏10g,雲茯苓皮20g,縮砂仁6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馬尾連8g,吳茱萸6g,干百合30g,台烏葯15g,金鈴子10g,延胡索10g,炒稻、谷芽各10g,焦六曲12g,生枳實8g,厚朴10g,大腹皮10g,炒雞內金8g,炒秫米12g,醋青皮10g,炒枳殼10g,火麻仁18g,佛手片10g,萊菔子10g,玫瑰花8g,代代花8g,荷梗3g。

(用法)上藥共研細面,煉蜜為丸,每丸重9g。1日2~3次,每次1丸,白開水送服。忌辛辣油膩食物。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疏肝行氣,寬中潤腸。用於胃脘疼痛、痞脹嘔惡、納差便干。

(方解)方以香砂六君子為主,合旋覆赭石湯、左金丸、金鈴子散、平胃散、百合烏葯湯等方。更加佛手、代代花、玫瑰花舒氣。雞內金、神曲、谷稻芽、萊菔子消導。秫米化濕。麻仁潤腸。雖無深意,卻亦平妥。

(按語)脾胃病為一臨證常見疾病。其中尤以胃脘痛為多。中醫治此,確有良效,用藥並無神奇,辨證施治而已。唯胃脘疼痛,易愈易復,久服湯藥,頗為繁瑣。余乃匯聚古方,而略參己意,配製成丸,名曰「金佛手丸」。應用40年,治驗頗多,尚稱滿意。此丸治胃脘痛有效,治一般胃病亦可,蓋通治之方也。

(方源)《中國名老中醫經驗集萃》

胃脘痛——滋陰疏肝湯(張學文方)

(組成)生地黃20g,沙參15g,麥冬12g,當歸10g,川楝子6g,香附10g,丹參15g,女貞子10g,白朮10g,佛手10g。

(用法)每日1劑,清水煎,分2次內服。

(功效主治)滋陰疏肝,清熱活血。用於肝腎陰虛,肝氣不疏,兼血熱血瘀之胸脅胃脘脹痛。其痛綿綿,咽干口燥,或兼泛酸口苦,或腹脹納差,或陰黃不退,舌紅少津,脈細弦等。

(方解)此方取一貫煎意而擬定。肝、脾病後期,陰虛肝鬱十分常見,是一個帶有共性的證候。前人多以一貫煎為主方,然此方大法雖備,臨證多需加減化裁。故用生地黃、麥冬、沙參、女貞子滋補肝腎之陰,性甘平而不滋膩;川楝子、香附、佛手疏肝氣之郁而無香燥之弊,且川楝子、佛手又可清熱止痛;肝病久郁必犯脾胃,故方中用白朮健脾益氣,氣鬱日久必及血分,故用丹參化解血分之瘀。全方具有較強的滋陰疏肝之力,又可清熱活血,健脾止痛,適應證頗廣。

(加減)大便秘結者加瓜蔞仁,脅脹痛按之硬加鱉甲、牡蠣、腹痛加白芍、甘草,血瘀重者可三棱、莪術,有黃疸者加茵陳;膽結石者可加金錢草、雞內金。

(按語)一些慢性疑難病中,常見到病久肝腎陰虛氣鬱之證,尤其是像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膽囊炎膽結石、慢性胃炎等疾病,陰虛氣鬱證更多。經臨床多年應用證明,此方療效比較理想。疏肝解郁,一般多用柴胡,但陰虛者多有虛熱,柴胡性升散於虛火不宜,故用川楝子、香附、佛手疏肝而不化燥、不傷陰,且兼清熱止痛之用,比較適宜。若腎虛癥狀突出者,菟絲子、沙苑子、山茱萸等品又可酌加。

(方源)《疑難病證治》

胃脘痛——強胃湯(張學文方)

(組成)香附10g,砂仁6g,陳皮10g,党參12g,白朮12g,半夏8g,白芍12g,山楂15g,石斛10g,丹參15g,三棱10g,甘草5g。

(功效主治)益氣健脾,養陰止痛。主治:脾胃氣虛陰虧,胃不能納,脾不能運之脘腹隱痛,腹脹納差,喜溫喜揉,口乾少飲,口中乏味,大便時結時溏,舌苔白微膩,脈弦緩或弦細等。

(方解)此方是在香砂六君子湯基礎上加減而成。方中用党參、白朮、甘草益氣健脾,作為健運中焦的基礎;加香附、砂仁、半夏、陳皮,行氣消脹,化濕行痰,以祛脾弱濕聚之痰濕氣滯;石斛養胃陰;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陰,使陰陽互濟,生化有源;丹參、三棱、生山楂化瘀止痛,健胃消積。全方脾胃兼顧,益氣又可養陰,行氣化濕,兼除痰濕,扶正又可祛邪,補中有健,陰陽兩調,剛柔互濟,脾胃薄弱者長服可以健脾強胃,故名「強胃湯」。

(加減)有鬱熱者加黃芩、川楝子,寒熱錯雜者加黃連、乾薑,肝氣犯脾克胃者,加柴胡、鬱金,胃痛較重者加延胡索,食積者加焦三仙,泛酸者去山楂加煅瓦愣子,胃陰虧虛、口乾少津者可加烏梅。

(驗案)曾治一孫姓男子,64歲,幹部。胃痛腹脹年余,揉按可減,大便時干時稀,伴口乾少飲,納差,消瘦,四肢乏力,面色少華,苔薄黃,脈弦緩。曾經多方治療,迭進補中益氣、香砂六君、柴胡疏肝諸方不效。經仔細辨析,其胃痛腹脹,喜溫喜按,四肢乏力,面色少華,消瘦,皆脾氣虛弱無疑,而口乾納差,少飲,大便時干時稀,苔薄黃等,顯然陰亦不足。故擬上方加減,12劑後,諸症大減,連診4次,服藥20餘劑,其病竟愈。後遇此類病人屬氣虛為主兼陰虧者,稍事化裁,療效甚為滿意。故記於此,以便進一步驗證。

(按語)脾胃薄弱納呆失運者,臨床十分常見,氣虛者「四君」「六君」,陰虧者「益胃」「麥門冬湯」,此醫者常識,人皆知之。但我們經長期臨床觀察,所謂脾胃氣虛、陰虛,只是相對而言,氣虛者氣虛為主,陰亦不足;陰虛者陰虛為主,氣亦有不足。陰陽兩虛亦甚常見,更有偏脾陰不足,胃陰亦不足者,氣陰兩虛同時並見等,不得不知。故以香砂六君子湯健脾益氣化濕祛痰,作為基礎;加白芍合甘草、山楂酸甘化陰,以使益氣健睥之中兼養脾之陰液,使陽生陰長,生化無窮,此亦符合張景岳「善補陽者,必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則生化無窮」之意;再加丹參合生山楂、三棱活血消瘀止痛,氣虛陰虧絡阻者,用之甚宜。

(方源)《疑難病證治》

胃脘痛——和胃沖劑(章慶雲方)

(組成)紫蘇梗6g,香附9g,青皮6g,川朴花3g,佛手花3g,制川大黃9g,龍葵15g,黃芩12g,党參9g,生白芍12g,甘草9g,大棗12g。

(用法)以上方為1料製成沖劑,每包重25g,每次服1包,日服3次。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理氣止痛。主治胃脘部痛脹悶嘈之胃竇炎、淺表性胃炎、胃與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

(方解)方中紫蘇梗、香附、青皮、川朴花、佛手花疏肝解郁,芳香健脾,和胃暢中;党參、大棗、甘草甘溫補脾健胃,益氣昇陽;黃芩、龍葵療痰熱,清胃火;大黃苦降健胃,祛瘀生新。

(驗案)丁某,男,59歲。胃痛已有10多年之久,鋇餐檢查提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常感上腹部疼痛且脹,一般食後1小時左右發作,伴有嘈雜,噯氣,平素時有腰酸乏力、胃脘部怕冷、納獃等症。脈細弦,苔薄膩。經服和胃沖劑1周,症情顯著好轉,4周以後胃痛全部消失。

(方源)《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胃病——辛開苦降方(高國巡方)

(組成)黃連6g,黃芩、蔻仁各6~9g,制半夏、茯苓、陳皮、枳實各9g,厚朴12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凡濕熱內蘊、寒熱互結所致之胃脘痞悶或支撐,口乾口苦,心下痞痛,食後腹脹,噫氣頻作或噁心,倦怠乏力,納少乏味,大便不爽或秘結或色黑,小便黃或黃赤,舌紅苔白或黃,或厚或膩,脈濡緩或弦滑等,皆可應用本方。西醫診斷之消化性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呈現上述見症者。

(方解)人或恣食生冷,或辛辣太過,或饑飽無常,或嗜酒成癖以致脾失健運則濕困中焦,而胃失陰潤必熱自中生,故濕熱蘊結、寒熱錯雜之證最易成於胃脘。本方以辛開苦降為大法,旨在清化蘊結於中焦之濕熱,以祛除寒熱錯雜之證。方中黃連、黃芩苦寒清熱燥濕(苦降),半夏、蔻仁辛溫以散寒化濕(辛開),一辛一苦,一開一降,則熱可泄,而濕能化,寒能散,因而結自開,痞自除。更用枳實、厚朴、陳皮行氣破滯,以調理中焦氣機,氣機得順,則升者升而降者降,既可祛除痞悶脹滿之症,亦可功在氣行濕亦行而有益於濕熱之清化。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妙在調動脾主運化之功能,以助辛開苦降之力。

(加減)濕熱蘊結以濕或寒偏重者加重蔻仁至9g,或加砂仁6~9g,減黃芩為6g;若寒象不顯者可去蔻仁改用砂仁6~9g,或見中陽不足(舌淡有齒印、苔薄白)加淡乾薑6g,倦怠乏力者加党參、白朮各9g,納少乏味者加建曲、山楂各9g;小便短赤者加茵陳10~15g;舌苔白厚者加蒼朮、前仁各9g,或薏苡仁12g;舌苔白厚膩加藿香、佩蘭各9g;大便不爽者加生大黃3~6g;,大便秘結或大便色黑加生大黃9~12g;胃脘疼痛明顯者加延胡索、鬱金各9g,伴見肝鬱癥狀者加柴胡或香附9g,舌紅少苔者加沙參、石斛各9~12g,食後腹脹者加紫蘇梗或萊菔子9g,伴噁心或噫氣頻作者加生薑9g。

(驗案)張某,女,66歲。1991年2月23日初診。主訴胃脘脹滿痞痛4年,加重1個月。患者1990年8月查胃鏡報告為淺表性胃炎,經中西醫多方治療,癥狀仍時輕時重。近月余病情日漸有加,胃脘部痞滿脹痛,遇寒則甚,得熱稍減,每於進食後腹脹明顯,口苦口乾,納谷不佳,時有心煩,夜寐不安,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劍突下按之軟,無明顯壓痛,唇色紅,舌質紅而略帶紫色,苔厚膩稍黃,脈細滑。證屬濕熱蘊結,氣機阻滯。治擬辛開苦降,清化濕熱,理氣破滯。以上方加減,連服15劑,即臨床治癒,2年後隨訪未見複發。

第21章 內科病證(21)

第5章內科病證(5)(4)

(按語)辛開苦降一法系張仲景所創,其中又以半夏瀉心湯為基本方。該方《傷寒論》主要用治脾胃不和、寒熱錯雜之嘔利痞;《金匱》則以半夏瀉心湯治雜病,適用於「嘔而腸鳴,心下痞者。」為使用藥更為切合病機,賦予辛開苦降法以新意,故高老於該方中去乾薑,改用蔻仁。因乾薑溫燥之性太烈而不利祛濕,代之以蔻仁,取其辛開溫散且能化濕,既不失乾薑辛開溫散之用,亦可避免其燥烈不利祛濕之弊。用參、草、棗,意在助辛開苦降之力,然若用治濕熱蘊結之胃脘痞滿,勢必有礙化濕,甚或壅滯脾胃氣機,顯然與病機相悖,故當去。易之以陳皮、厚朴、枳實,既能開結除痞,亦能助濕熱之清化,且不失佐助辛開苦降之功(此不用原方之葯,而取其立方之意)。病在脾胃,雖以實邪為主,然實中挾虛乃諸病之所必然,故用茯苓,取其補脾而不滯,且幫助祛濕,此高老制方用藥之匠心。

(方源)王國華.高國巡運用辛開苦降法的經驗.湖北中醫雜誌,1993(3):7

急性胃病——公桂消潰湯(李克勤方)

(組成)蒲公英15g,黃芩15g,肉桂6g,丁香6g,海螵蛸30g,炙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胃溫脾,寒熱並用。用於急性活動期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此型病人經胃鏡觀察,表現為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臨床表現為急性發作性胃部脹痛,噯氣吞酸,痛時四肢不溫,納少,舌苔黃,脈弦細。

(方解)胃部急劇脹痛,吞酸,苔黃,脈弦為胃經積熱邪實之表現。四肢不溫,納少,脈細為脾陽不足,不能充於血脈,達於四肢。以上為胃實脾虛,寒熱錯雜,郁滯脾胃之脈證。蒲公英性苦寒,清熱解毒,消腫,解食毒,散氣滯。可入陽明經、太陽經。化熱毒消腫核。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熱毒較盛的腸癰潰瘍等。黃芩性苦寒,清熱燥濕。「黃芩主腸澼、瀉痢、惡瘡、疽蝕、火癰。」療痰熱,胃中熱。肉桂性辛溫,溫陽散寒止痛。現代藥理研究:肉桂能擴張血管,使血液循環旺盛。有通經鎮痛作用,加快癰疽消散,有助於潰瘍的癒合。

丁香性辛溫,溫經散寒,行氣消脹,止壅脹風毒諸腫。以上4味葯,蒲公英配肉桂;黃芩配丁香,一苦一辛,一寒一溫,一通一降,共奏辛開苦降,寒熱並用,兩調脾胃,使脾胃之鬱閉得以疏通,疼痛自止。同時肉桂、丁香之辛溫監製黃芩、蒲公英之苦寒敗胃或損傷脾陽。蒲公英、黃芩之苦寒,可佐肉桂、丁香之走竄之性耗傷胃陰。甘草甘平,補中緩急,調和諸葯。現代藥理研究:甘草浸出液能抑制胃酸分泌,加強胃黏膜保護屏障,可止痛止酸。海螵蛸性咸溫,止酸、止痛、散結。「止瘡多膿汁不燥」。能促進潰瘍的癒合。以上諸葯共奏苦寒清瀉胃熱,甘溫溫補脾陽,寒熱並用補脾清胃。虛實兼顧,疏理氣機,通則不痛。

(驗案)孫某,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急性發作。胃部劇痛,吐酸,噯氣,四肢不溫.納少乏力,脈弦細。大便隱血(++++),曾服西咪替丁等葯,疼痛不止。用公桂消潰湯6劑痛止,大便隱血轉陰。服30劑後複查胃鏡:潰瘍癒合,胃炎消失。

(按語)此方治癒急性活動期潰瘍多例,均獲得較好效果,且無任何副作用。

(方源)《臨證經驗薈萃》

慢性胃炎——半夏瀉心湯加味(李永成方)

(組成)半夏12g,黃芩12g,乾薑3g,党參30g,炙甘草5g,黃連10g,紅棗9g。

(用法)日1劑,煎2次,日3次,飯後服用。

(功效主治)用於慢性胃炎。

(方解)臨床凡慢性胃炎以脹滿和隱痛為主症者,用半夏瀉心湯治療,由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蔘、炙甘草、大棗7味藥物組成,其方寒熱並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順其升降,補瀉同施,以調其虛實。方中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與半夏、乾薑配用,辛開苦降,寒熱並用,陰陽並調;佐以人蔘、甘草、大棗甘溫益氣補其虛、促使脾胃運化如常。

半夏為胃脘痛常用藥,功專入脾胃尤擅消痞和胃;黃芩、黃連能清胃火,並能燥濕堅陰;人蔘、甘草、大棗尤擅補脾之虛,助脾運化,中氣即立,胃脘痛自消。有半夏斡旋氣機,人蔘、甘草、大棗則補而不滯。從中西醫結合宏觀辨證看,表現為胃脘痛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患者,胃黏膜有水腫、充血、糜爛,萎縮性胃炎黏膜蒼白、萎縮、腸腺上皮化生。黏膜水腫、充血、出血恰為黃芩、黃連所主,其功擅清熱燥濕解毒,黏膜蒼白萎縮屬虛寒,恰為人蔘、甘草、大棗所主,其功擅溫里補虛。從中西醫結合辨證論治看,能殺滅幽門螺旋菌(HP)的中藥,黃連屬首選藥物,黃芩也有很好的抑制、殺滅HP作用。人蔘、甘草、大棗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首選藥物,效果可靠。可見,半夏瀉心湯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對消化性潰瘍、胃腸道功能紊亂,有著顯著療效。

(加減)臨床運用時,首先視寒熱之孰輕孰重,靈活調整乾薑、黃芩、黃連的用量或取捨,常增白芍配炙甘草以緩急止痛。具體加減:若疼痛較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兼灼痛似飢而不欲食,口乾,五心煩熱者加沙參、麥冬、石斛;久痛挾瘀有刺痛感者加失笑散;胃寒、喜溫喜按,脈沉遲者,去黃芩加蓽茇12g,陳皮15g,肉桂5g;食滯者加焦三仙各20g,焦檳榔15g,枳實、厚朴各12g,或合保和丸;胃脘灼痛,大便乾結,體質壯實者加枳實、大黃各10g,並囑患者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加吳茱萸、砂仁各6g,肉桂10g,或合良附丸;胃脘脹痛連及兩脅,伴噯氣、矢氣減少者酌加柴胡12g,烏葯、香附各10g,佛手15g,鬱金10g,厚朴10g,並囑患者暢情志,忌郁怒;進食後疼痛加重伴噯腐吞酸者加貝母、海螵蛸;噯氣頻作者加旋覆花、赭石;黑便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加白及、地榆炭、黃芩炭各10g,麥芽6g,煅瓦楞子30g或茜草根10g,海螵蛸30g等活血止血藥。

(按語)治療期間囑其忌食生冷油膩、煎炸及辛辣火熱之品,宜清淡食物。李老師尤注意生活調節和心理療法,白領階層教其如何解郁,應酬過多人士教其如何合理飲食,生活水平偏低的患者,注重心理開導,用藥低廉。

(方源)李慧臻.李永成教授應用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慢性胃炎的經驗.天津中醫藥,2006,23(6):448

慢性萎縮性胃炎——養胃理氣湯(張笑平方)

(組成)蒲公英、烏梅、五味子、生山楂、炒白芍各15g,桂枝5~8g,赤茯苓、薏苡仁、紫蘇子、紫蘇梗、佛手、薑黃各10g。

(功效主治)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

(方解)張老嘗謂:「臨證凡遇主訴胃脘痞滿、時噯氣並被詢及不泛酸而反喜食酸物者,都應當首先疑及慢性萎縮性胃炎」。本病乃以內濕化熱為因,陰虛氣滯並瘀兼痰為果,其中又以胃陰耗傷貫穿於全過程,以致陰虛挾濕、氣滯血瘀便成為其病機的要害之所在。其治療既需化濕泄熱,又需養陰通陽、理氣祛瘀,然因化濕與通陽難免更傷其陰,清熱又難免更遏其陽,而養陰雖可生陽,但勢必更助其濕,更何況化濕、祛瘀皆以理氣為先導,即氣行則濕難留,瘀易去,所以張老認為在為本病立法組方時,應以養陰理氣為主,化濕祛瘀為次,清熱通陽為輔,並需適當配用已被現代藥理研究揭示具有一定抗癌作用且與前述病機並行不悖之品。本方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內寓深意,首先方中藉並用眾多的酸斂與滲利之味,將攻補熔於一爐,使之斂滲相協,走守得宜,滋而不膩,燥而無弊;其次則借一味大劑量苦寒蒲公英清解肺胃,既可抑制和殺滅內存於胃中的HP,又可防治咽部感染;另又反佐一味小劑量辛溫桂枝扶陽宣痹,一則可防止酸斂之葯與濕熱之邪抑遏與耗損脾胃陽氣,二則冀希借鼓舞陽氣之手段而收到促使萎縮的胃腺復原之效果,如是而賦予全方標本兼顧、病證並治等多重意義。

(加減)張老提出應用本方治療本病之初,主要是據症進行加減,力求儘快消除癥狀,緩解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治療的深入,病情的改善,則主要應改從實驗室檢查結果予以增損,以求扭轉病理變化,促使胃腺體用復原。至於具體加減方法,則可歸納如下:納呆者去五味子,可加谷芽、麥芽、九香蟲等;胃脘脹痛者可加香附、延胡索等;胃脘灼熱者去桂枝,可加川芎、桃仁等;便黑者可加白及、地榆炭、廣三七等;貧血者可加炙黃芪、當歸等;胃黏膜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除重用薏苡仁外,並可加半枝蓮、龍葵、蜀羊泉、廣三七等。

(驗案)郭某,男,68歲,退休幹部。

2001年10月9日初診:自訴10餘年前因反覆胃脘隱痛、嘈雜吞酸而經纖維胃鏡檢查確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此後一直服用制酸、抗潰瘍之類中西藥物長達5~6年之久,始覺舒暢,延久則逐見脘痞、噯氣、口乾,遂於1997年冬復經電子胃鏡檢查報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查HP為陽性,胃黏膜病理切片檢查報告為胃腺萎縮並重度腸化生伴不典型增生,迭治乏效,經人介紹,特找張老診治,刻下除前述見症之外,並感口苦口黏,胃脘灼熱隱痛,不泛酸,反喜食酸性食物,溲清便秘,另時感怯寒乏力,間或右脅脹痛,胸宇痞悶,舌質紅,多齒痕,有裂紋及瘀斑,苔黃薄而膩,脈弦細,結合其人尚兼有慢性膽囊炎、缺血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病史,遂斷其證為濕熱內蘊,耗傷氣陰,阻礙氣機,瘀痹絡脈,考慮到胃為陽土,位居中央,功溉四旁,故治擬養陰化濕、益氣和胃為主,佐以利膽通絡,方用驗方養胃理氣湯去五味子、薑黃,並加茵陳、炒枳實、炒枳殼、生黃芪各15g,當歸、川芎、龍葵、蜀羊泉各10g,生大黃(後下)2g,7劑,日1劑,水煎取汁,早晚分服,並囑戒煙酒,忌進鹼性與刺激性食品。10月16日二診:葯後大便通暢,余症趨減,苔脈如前,效不更方,遂予原方去大黃,7劑,如前煎服。10月23日三診:苔轉薄白而膩,脈呈弦緩,僅感胃脘灼熱,時噯氣,再予原方去茵陳、炒枳殼,加牡丹皮10g,10劑,如前煎服。此後除脅痛甚或胸悶甚而臨時改用他方之外,始終以養胃理氣湯加減出入,經治2個月後諸症消除,連治1.5年,在此之後曾做有關檢查3次,其中2002年1月10日查HP轉為陰性;2002年4月27日所查電子胃鏡及相關檢查報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HP陰性、未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但仍見腸化生;2003年4月20日再次所查電子胃鏡檢查報告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未做病理切片檢查,遂停葯,隨訪7個月無反覆。

按:本例雖患多種疾病,但以萎縮性胃炎的臨床表現突出典型,故張老在全面分析、權衡利弊的前提下,始終抓住本病的病機,以養胃理氣湯為基本方,靈活加減,堅持治療1.5年之久,從而收得徹底治癒之著效。實際上,以本方治本病幾乎屢試屢驗,故值得總結介紹之,惟其作用機制尚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第22章 內科病證(22)

第5章內科病證(5)(5)

(按語)為保證上述治方收取預期效果,一般都需堅持治療半年以上,開始時均應採用湯劑,飯後服用,俟癥狀明顯改善之後,也可考慮改製成膏劑或顆粒劑,飯前服用,以利於吸收,但切不可改製成丸劑或散劑,以免服後刺激胃黏膜,並應怡神制怒,謹防口腔、咽部反覆感染,戒煙酒,尤其應做到飲食易消化,定時定量,常進諸如山楂、西紅柿、米醋之類酸性食品,忌進鹼性與刺激性食品,以上事項均不可小視之,否則葯證相扣也枉然!

(方源)傅文如.張笑平教授診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中國臨床醫生,2004,32(3):53

慢性萎縮性胃炎——丹蒲金鈴子散(茹十眉方)

(組成)丹參12g,蒲公英15~30g,川楝子9g,廣鬱金10g,路路通10g,生白芍12g,生山楂12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疏肝理氣,活血通絡。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

(方解)茹氏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由於肝氣失於疏泄所致,上沖則脘脹、噯氣,橫逆則胃痛、納呆。日久氣鬱化火,移熱膽府,胃津受損,陰血乾枯;或肝氣鬱滯不行,脈絡瘀阻。其病在經,久病則入絡。此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之根本,治則亦應以此三點立論。本方取丹參祛瘀生新、調經順脈之意,合疏肝經郁滯、健胃鎮痛之鬱金,促進膽汁分泌,增其消瘀止痛之功;蒲公英消炎疏肝,補脾和胃,祛邪扶正相得益彰;借路路通通利之性祛經絡之留滯,行氣寬中;以生白芍養血柔肝,伍甘草和里緩急;山楂配甘草,化瘀血而不傷正氣,且山楂酸甘微溫,助胃酸、行結氣、醒脾氣,又制丹參、蒲公英之寒涼;川楝子行氣止痛。

(加減)若痛甚者加延胡索12g;胃納欠馨加炒谷芽、炒麥芽各9g,或雞內金9g,砂仁(後下)2g;胃脹滿不消加陳皮6g,佛手干9g;大便乾結加脾約麻仁丸(吞)6g。

(驗案)徐某,女,胃脘作脹時痛已久,噯氣嘔惡,納食不理。外院胃鏡檢查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舌光剝中黃,脈細弦。此乃氣鬱化火,胃津受損,津枯血瘀。以清熱生津、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為法。服本方加減14帖後自覺癥狀即減。服5個月後複查胃鏡,胃竇炎明顯好轉。後續上方更進,基本治癒。隨訪2年未見複發。

(方源)《上海歷代名醫方技集成》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榆貝湯(章文庚方)

(組成)生地榆、海螵蛸各15g,象貝母(或川貝母)、白芍、甘松各10g,大黃3g,甘草5g。

(功效主治)護膜制酸止痛。用於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方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屬祖國醫學「胃脘痛」範疇,其病因與饑飽無常、情志不暢、疲倦勞傷、感受風寒及中土虛弱諸因素有關,涉及脾、胃、肝、三臟,臨床擬從脾胃虛寒、肝胃不和、濕熱郁阻等型論治。根據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之現代病理特點,恩師集幾十年治胃脘痛的經驗,自擬護膜制酸止痛之「榆貝湯」進行治療,同時根據不同證型或溫補脾胃、或疏肝和胃、或清化濕熱。方中生地榆護膜收斂,解毒生肌;貝母散結化痰;白芍養血和營,柔肝安脾,緩急止痛;甘松行氣止痛而不傷陰;少量大黃收斂護膜,化瘀止血;甘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

(加減)如脾胃虛寒見胃脘隱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者,去大黃,加黃芪、桂枝之屬;如肝脾不和見脘脅脹痛,噯氣則舒者,加柴胡、香附之流;若濕熱郁阻見胃脘脹痛,苔膩而黃,脈濡數者,加川黃連,蒲公英之品,如此隨症加減化裁,靈活運用,每獲佳效。

(驗案)陳某,男39歲,工人。1991年9月16日初診。胃脘隱痛遷延載余,飢則痛甚,痛處喜溫喜按,畏寒乏力,舌淡紅、苔薄,脈細弦而虛,上消化道鋇透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證屬脾胃虛寒,中陽不運,治擬溫運脾陽和胃理氣,護膜制酸,緩急止痛。處方:炙黃芪、生地榆、海螵蛸各15g,白芍12g,桂枝、川貝母、甘松各10g,甘草6g。上方共服34劑,上消化道鋇透複查球部潰瘍消失,再予健脾法調理善後。

(方源)全亞萍.章文庚老中醫內科雜病治療經驗拾貝.陝西中醫,2008,29(3):324


推薦閱讀:

114 潰瘍性結腸炎——臍療方(王秀英方)
糖尿病到出現糖尿病足潰瘍有多久?
2016 糖尿病足指南:預防糖尿病足潰瘍 6 點建議
心情不好致潰瘍,常喝玫瑰茉莉花茶
胃潰瘍如何吃有助於更快康復

TAG:潰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