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福田

佛教的福田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錄入: 管理員上傳時間:2007-12-14點擊次數: 478   每個人都希望有好的果報,包括生活物資與精神生活的富足。但是,佛教不認為善果報能從天上掉下來,當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想藉由幻想或三柱香、供果就能得到好果報,當然也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看有無植福、培福,則什麼是真福田就更重要了!      事實上,福田不在身外物或他人;而是在吾人的心田。福田也不僅限於個人的心地功夫;更擴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心腸,不必刻意安排或期待何時何地去種福田,只要用心,則處處可福田,更懂得集資而廣植福田。      福田思想的真義      亂世飢年之中,固然有許多培福的機會,但也有很多「藉福田之名,行牟利之實」的事件發生,弄得人人不敢伸出援手,只顧避而遠之。人人不敢略施小善,只怕被他人恥笑「太好騙了」。處處留一手的吝嗇,最後終究導致傳統技能的失傳,處處給人失望、障礙、打擊與怨懟,哪裡還有凈土福人居可言。《佛說布施經》提到:「若求勝妙福報而行施時,慈心不殺離諸嫉妒,正見相應遠於不善,堅持禁戒親近善友,閉惡趣門開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即知種福田不在於拿出多少錢財,更不在於花了多少時間做多少事,只要能隨順因緣,以平等心關懷一切眾生,即是真布施。但是,雖說要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但並不是要求外相上量化的平等;要深度體悟「慈悲力故於—切眾生中,應等念,不應等觀。何以故?菩薩行實道不顛倒如法相。」(《大智度論》大正二五·九七)唯有免除眾生在人我相處外相上的執著與計較,才有可能順法而行且不顛倒,才能回到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      真福田來自安忍      執著於外相的計較,缺乏安忍心,就無法完成布施;自稱善人者只做表面上的善,得不到心中想要的回報,還會生起嗔恚嫉妒、憂悲苦惱之心,完全已被自己尚未降伏的貪嗔痴等魔軍佔據了心田。      《摩訶止觀》提到:「若能了達安忍則開佛知見。……住忍辱地柔利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是名安忍心成。」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有太多的境遇需要忍辱的功夫,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佛門認為菩薩廣植福田種種善行,也要有忍辱的究竟圓滿功夫。當大眾嫌棄吾人的善心好意時,惹起嗔怒心,則不只是不再願意發心助人,甚至於「—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而起幸災樂禍等情緒,故佛典中要我們在生活中學會「三輪休空」的智能,自能安忍於—切的境遇而不起煩惱,才能達到真正利他而自利的實效,故只要能「安住其中永斷一切習氣相續,是菩薩摩訶薩能永斷一切習氣相續故,能正自利,亦正利他。」(《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就可以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真精神。      總而言之,佛教為了促進社會繁榮和諧,集社會大眾之善款凈財,推展社會上種種公益事,隨著時代的進步,宗教團體種種的社會公益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生、老、病、死等生活資料的救濟,會擴及到社會大學等全人教育之推廣,甚至包擴佛教心理諮詢、人間佛教讀書會等,皆為現代人廣植福田的公益事業。
推薦閱讀:

佛教楹聯集萃 二
隱僧連載——19
感知眼耳鼻舌身(之二)
印度佛教史(3)四諦十二因緣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