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札記:唐代大臣之言有哪兩句話最為精妙?
讀史札記:唐代大臣之言有哪兩句話最為精妙? 在中國帝王體制下的歷代大臣中,凡能夠長久保持官位或能得善始善終者,莫不是人中之精,心術過人。其嘴巴皮子更是了得,皇帝脈博往往被摸個精準,出言既緊貼上意,討皇帝歡心,又能做到滴水不漏,巧妙的保護好自己。在唐代歷史上,有兩位大臣就是這方面相當突出的人才,他們各有一句話講得最精妙,讓後人佩服不已。 第一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諫官魏徵。他的一句話不僅救了自己的命,更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高度信任。 魏徵曾在大唐東宮服務,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僚屬,為太子出了不少主意。唐高祖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親手用箭射殺了他的大哥李建成和小弟李元吉。以武力奪得了太子之位,不到兩個月,又登上皇帝寶座。 玄武門之變後,太子李建成的僚屬和家奴樹倒猢猻散,紛紛各奔東西。雖說李世民有令,不得傷害李建成和李元吉家人,但像魏徵這樣的謀臣,幾乎所有人都猜測,斷不會有好果子吃。那天,魏徵被綁縛到李世民帳下問罪。 李世民開口第一句就質問:你魏徵作為太子的謀臣,為什麼要挑撥我們兄弟之間的關係?明明是兄弟之間的皇位之爭,李世民卻說是被人挑撥而致他們兄弟不和!政治家往往最會掩飾自己的真實面目。 在剛剛殺了大哥的李世民面前,魏徵鎮定自若,毫無懼色,不僅沒有絲毫尋求寬恕之意,反而振振有辭:「太子要是早聽了我的話,何至於有今天?」說完這句話,便再也不開口了。 在場的眾將士,見此情景,都為魏徵捏了一把汗,認為這下他必死無疑。 誰知,李世民聽了這話,不怒反喜,欣然命人鬆綁,當場赦免了他。不久又委以重任。 魏徵的這句話相當高明,富有深意,聽者可以從多方面進行理解: 第一,我曾勸過李建成兄弟和好,不要攻擊李世民,可李建成不聽忠言。(表明魏徵是好人,還在背後幫助李世民) 第二,我在李建成面前並不受信任,更不被重用,我的良言李建成根本就不聽。(表明魏徵並不是太子的寵臣) 第三,我早就料到有今天,曾勸李建成先下手為強,但李建成沒有聽我的。(表明魏徵的深謀大略) 在當時的危急時刻,這句話勝過千言萬語的解釋、說明、或者求情!魏徵的被赦免與重用,固然有多重因素,但這句話所包容的份量不可小視,至少在李世民面前展示出了一位大義凜然的才臣形象,被求賢若渴的李世民所器重也自在情理之中。 此後,李世民對魏徵一直高度信任,並以為「人鏡」著稱。魏徵則對李世民忠心耿耿,多次犯顏直諫,不計個人安危,為李家王朝統治出謀獻策。是他們的肝膽相照成就了貞觀之治,也成為中國歷代帝王君臣之間關係和諧的楷模。 另一位是李勣,也叫徐世勣、李世勣、徐懋功,都是同一個人。他的一句話讓大唐王朝後來發生重大轉折。 李勣是個武將,曾為唐朝的開國建立了很大功勛,受到唐太宗、唐高宗幾代皇帝的信任。唐高宗時期,李勣任司空,授同中書門下三品參預宰相職事,掌握著大唐的軍事實權。 唐高宗李治個性文弱,仁慈厚道,當皇帝作為不大,幾乎事事都聽大臣擺布。唐太宗去世時,曾為李治選了幾位顧命大臣:第一位是太尉長孫無忌,李治的舅舅;第二位是左僕射于志寧,第三位是右僕射褚遂良。還有一位就是李勣。其中最重要的當為太尉長孫無忌和右僕射褚遂良。 公元655年(永徽6年)一向文弱的李治突然以皇后無子為由,在庭前提出要廢王皇后而立武昭儀為皇后。這可是天大的事,遭到朝庭主要大臣們一致反對。武昭儀就是後來的武則天,不過當時她只是高宗的寵妃而已,誰也沒料到她會篡奪李家的天下。 反對最激烈的是兩位顧命大臣:太尉長孫無忌和右僕射褚遂良。特別是這個褚遂良,竟以死相諫,苦勸皇帝不要動此心思。長孫無忌雖然沒有當面死諫,但反對的態度鮮明,還在背後支持褚遂良,讓高宗相當窩火。 過了幾天,高宗又將這件事拿出來進行二次討論。褚遂良這次以退為攻,說:「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懇請另選天下名門望族,何必一定要立武氏?再說,武氏曾經服侍先帝(即做過太宗的才人),萬代之後,天下人該怎麼看待陛下呢?」說完,把手中象笏扔在殿階之上,叩頭流血,大聲表示要辭職,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 顧命大臣的堅決反對,讓高宗無計可施,但他廢立皇后的決心卻未變。武昭儀確有手段,竟能讓文弱的皇帝拿出如此堅定的態度和決心。正在左右為難之際,高宗想到了一個人,就是司空李勣。此前的李勣耍滑頭,幾次稱病不上朝,也不在任何場合為此事表態。高宗想聽聽李勣的意見,便緊急宣他上殿單獨議事。見到高宗,李勣只說了一句話:「此乃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這句話猶如醒醐灌頂,讓高宗豁然開朗:是呀,我自己換老婆,是我的家事,自己定了就算,何畢受制於外人?皇帝連自己換老婆的事都作不了主,還當什麼皇帝呢?史書記載:聽了李勣這句話,唐高宗立刻拍板實施,不再考慮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的反對了,迅速下旨廢王立武。 李勣這句話的高明之處在於:既迎合了皇帝的心愿,又點撥了皇帝的思維,自己的態度則表達得很含蓄,外人根本找不出什麼指責的理由。從而巧妙地保全了自己。這句話堪稱官場妙語,讓人回味無窮,妙不可言! 至於這句話為唐王朝造成了什麼後果,以及武則天後來的種種禍唐表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所發生的種種事件,原就無所謂對與錯。人在官場,能保全自己,發展自己,就是最大的正確。古今官場其實都一樣。就這一角度看,魏徵和李勣的說話技巧,倒是值得人們研究一番。 |
推薦閱讀:
※龐林森讀史記?張良之張良妙計
※【周末讀史】章漢夫:周恩來和陳毅在外交上的主要助手
※讀史札記——光緒皇帝的悖論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