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的起源、寫作和欣賞

春聯的起源、寫作和欣賞

白雉山

  春聯是楹聯(對聯)家族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珍寶。每到農曆新年的春節,全國各地城鄉千家萬戶都要貼掛春聯,呈現一派辭舊迎新的景象,平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代春聯也叫桃符),宋人王安石的《元日》詩就是寫當時人們貼掛春聯的真實情景。這裡僅就春聯的起源、寫作和欣賞等方面簡單地談談個人的淺見。

春聯的起源

  一、從門神桃符而誕生

  在我國上古時代,由於人們的科學知識和對自然界的了解無法達到我們今天的水平,他們的理想和願望往往通過原始的宗教的方式來表達,如祭門神就是一例。據《禮記·月令》說:「祀門」是「五祀」之一,其目的是在五穀收藏、六畜安頓好之後,請門神來保護。這是商周時期的社會生活情況,以後逐漸消失。到了漢代,就出現了「貼門神」的習俗,據《漢書·景十三王傳》記載:廣川王劉去疾的宮殿門上貼有勇士成慶的畫像,可見貼門神在西漢時已出現了。到了東漢,就普遍流傳起來,而且在時間上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

  門神的流傳有二:其一是神荼(申舒)、鬱壘(玉立)的桃符門神。其傳說見東漢王充《論衡·訂鬼》中引《山海經》,又見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中引《黃帝書》。說在上古時有名叫神荼、鬱壘的兄弟二人會捉鬼,度朔山上有桃樹,二人常於桃樹下監視鬼的行動。如見有為非作歹的惡鬼,便以葦索將鬼捆起來喂虎,使百鬼畏懼,不敢作惡。於是縣官於除夕飾桃人畫虎於門,以獲安寧吉祥。《後漢書·禮儀志》說:「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文如法,以施門戶,止惡氣。」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也說:「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

  其二是秦瓊、尉遲恭的畫像門神。相傳唐太宗有一次病重,難以治癒,總懷疑是宮中在鬧鬼。大將秦瓊奏請同尉遲恭戎裝立於宮門外守衛,太宗應允。太宗的病果然好了,甚為高興。於是就命畫工繪二人形像懸掛寢宮大門左右。後被傳到民間,很快就紛紛仿效了,門神也由神荼、鬱壘變成了秦瓊和尉遲恭。崇敬門神不僅是漢民族的一種社會習俗,也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其本質意義,一方面是驅鬼鎮邪,另一方面反映了人們的在特定的歷史時代的心理願望。

  二、借詩文對句為形式

  在懸掛桃符和張貼門神的過程中,在形式和內容上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吉祥文字的桃符,如將「逢凶化吉」、「攘災降福」、「太公在此,諸神迴避」等寫在桃符上。後來又因題寫的字數多了,小小桃板容納不下,人們就乾脆用紅紙代替了桃板來書寫。這樣,就為春聯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故春聯也叫桃符。

  由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萬事萬物,都具有相輔相成和相反相成的特性,事物之間的複雜聯繫和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規律。而漢語多音節的單詞和方塊字,又容易形成對偶。故在我國的的古籍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完整的對句。正如南朝梁代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所說的:「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句句相銜,字字相儷。」唐代劉知幾在《史通·敘事篇》也說:「編字不只,捶句皆雙。修短取均,奇偶相配。」在先秦的著作中,對偶句已屢見不鮮。如《詩經》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易經》中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尚書》中的「歸馬於華山之陽,牧牛於桃林之野」,《老子》中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論語》中的「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楚辭》中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等。但這些先秦詩文中對句的運用,還帶有自發性。到了兩漢時期,作家們把詩和散文這兩種文體互相結合,創造了新的文體——賦,就講究對仗文采和韻律了。因此,對偶這種具有整齊美、對比美、音樂美的修辭手法,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很快普遍地、自覺地運用起來,春聯也就順理成章地產生了。

  因春聯是張貼在大門的兩旁,正好形成了相對,於是人們就運用有文采韻律的對偶來取代一般的吉祥語了。據《宋史·蜀世家》等史籍記載:後蜀帝孟昶題桃符聯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人們習慣地認為這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後亦有人考證說此前已有對聯出現,這裡就不作論及了。

春聯的寫作

  春聯,是楹聯家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應用範圍最為普及而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在寫作上要注意三點:一是在形式上要遵循一般的楹聯寫作規則;二是在內容上要緊扣一個「春」字,要有春意,有春景,有春情、有春感,有辭舊迎新的祝願和節日歡樂氣氛。三是春聯的字數不宜過多,以短小精練為好。

  春聯既然是對聯的一個門類,就要按對聯的規則來寫作。對聯,在寫作上要「對」要「聯」。即形式對仗,內容關聯。對仗,一般是指: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平仄相對。關聯,一般是指上下聯在內容上要有聯繫(「無情對」除外)。這是寫作對聯的基本規則,也叫「聯律」。這裡舉一副古春聯為例: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從形式對仗看:上下聯都是6個字,即字數相等。上聯的「爆竹」、「聲」與下聯的「桃符」、「戶」都是名詞相對;上聯的「一」與下聯的「萬」是數詞相對;上聯的「除」與下聯的「更」是動詞相對;上聯的「舊」與下聯的「新」是形容詞相對,這就是詞性相當;在詞句的結構上,上下聯要一致,不可各行其是,結構要相同;在平仄上,這副春聯的上聯是:「仄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均指二、四、六字的平仄),即上下聯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相反,亦稱平仄相對。

  從內容相關看:上聯是說爆竹的一聲炸響,便使人們感覺到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了;下聯則說千家萬戶將桃符都換上了新的,體現了人們辭舊迎新的喜悅之情。上下聯的內容是相互關聯的,有前後呼應的因果關係。只有一種「無情對」例外,如:「張之洞」對「陶然亭」;「三星白蘭地」對「五月黃梅天」等,其上下聯的內容完全不相干。

  在上下聯的字數上也有不相等的例外。如袁世凱死後,有人寫了這樣一副輓聯:「袁世凱千古;中華民國萬年。」不僅詞性、結構、平仄都不合聯律要求,字數也多少不一。但這是一副會意的遊戲之作,是嘲諷竊國大盜的袁世凱,對不齊(起)中華民國!至於「文革」中各單位和一些家庭在春節時貼出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那是兩句話,根本不能算作春聯。

  此外,春聯寫作也要注意避免「合掌」和「異位犯重」等毛病。「合掌」,就是上下聯詞義相同。如:

  赤幟凌空舞;  紅旗遍地飄。

  節逢元旦家家樂;  時到新春戶戶歡。

  這裡的「赤幟」和「紅旗」、「元旦」和「新春」、「家家樂」和「戶戶歡」詞義都是雷同的,這是寫作對聯的大忌,是不能允許的。所謂「異位犯重」,就是不能在同一副聯中、不同的位置上有相同的重字。如:

  春風欣拂柳;  佳節喜逢春。

  一樹紅梅開綠野;  萬家春酒醉紅顏。

  這裡的第一副中有兩個相同的「春」字,第二副中有兩個相同的「紅」字,都「異位犯重」了,也是不能允許的。但上下聯在相同的位置同位重字是可以的,如「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

春聯的欣賞

  點明時令的如: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爆竹兩三聲,人間換歲;  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以自然景色描繪的如:

  江山添秀色;  桃李沐春光。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表示祝願的如:

  梅呈五福;  竹報三多。  (五福:即壽、富、康寧、好德、老終命。見《書·洪範》。三多:即多福、多壽、多男子。見《莊子·天地》)

  江山千里秀;  祖國萬年春。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

  寫春聯還要因人和環境而異,內容亦千差萬別。如:

  春在椿何在?  年回嚴不回!

  這是一戶人家死了父親貼出的春聯,「椿」和「嚴」都是父親的代稱。

  年年難過年年過;  處處無家處處家。

  這是抗日時淪陷區人民四處流亡逃難的辛酸寫照。

  如此江山如此日;  是何世界是何年?

  這是日本侵佔台灣時,台灣名人洪月樵寫的一副春聯,因聯中的「日」喻日本,「年」是古代的兇惡猛獸,故遭到日寇殺害。

  想去年種菜園虧了資本;  看今歲跑碼頭定要發財。

  這是舊社會一個城鎮貧民對新年的祝願。

  但願人皆健;  何妨我獨貧。

  這是舊社會上海一位名叫程道周的醫生在過年時貼出的一副春聯,可見到作者對新的一年的祝願與情懷:克己為人,令人起敬。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兒曹。

  這是清代曾國藩的父親曾竹亭寫的一副春聯,活脫脫地勾畫出了一副太老爺的心理和神態。

  粗衣淡飯好煙茶,這個福老子享了;  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

  這是清代林則徐的父親寫的副春聯,這位老太爺的心理神態和曾國藩的父親比起來,就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即成地上神仙。

  這也是清代另一位大官僚李鴻章寫的一副春聯,這時他雖然人退休了,但還是官腔十足。

  頻年遷播異鄉,最難忘三晉雲山,六朝城郭;  今日歡欣佳節,且來看淡江春水,橫海樓船。

  這是大軍閥閻錫山逃避台灣後寫的一副春聯,自感喪家之犬的無奈,對當年統治大陸時的思戀。而赴台的文人、《聯海》主編陳應性(祖籍湖南茶陵),在春聯中卻是另一番情調,大有離鄉背井英雄末路之感:

  元旦又來臨,惆悵天涯思故國;  新春何所樂,棲遲海角老英雄。

  最後,將筆者在不同時期寫的幾副春聯,提出來請大家指正:

  秀客盈門原舊日;  梅花滿徑又新春。

  這是筆者十二、三歲時為家鄉一雜貨鋪的童養媳秀梅寫的嵌名春聯,因嵌有女孩子名字,遭到了父親的一頓毒打。但聯文切時、切地、切景,還是不錯的。

  革命大家庭,圍爐喜吃團年飯;  獻身新世界,立志樂當子弟兵。

  這是1950年解放後第一個春節,筆者在部隊當文化教員時,為營部門口寫的一副反映部隊生活的春聯。

  身在牛棚,門外有人堪保衛;  年逢羊歲,心中無語只吟詩。

  這是1967年辛未春節文化大革命開始,我被打成「小三家村」和「反動學術權威」關進了「牛棚」,門外還有人站崗名為「保衛」,失去了自由時寫的一副不能張貼出去的春聯。

  猴歲鎖牢籠,妻子分離年似劫;  書生驅另冊,頭顱「反動」假成真。

  1968年壬申春節時,我再次被打入「另冊」關進「牛棚」時寫的一副春聯,自然這副春聯也是只能自己吐苦水而不能張貼出去的。

  大地喜回春,妖劫十年終落幕;  神龍欣起舞,鵬程萬里競飛天。

  這是1977年粉碎四人幫後第一個春節時寫的春聯,充滿了浩劫後撥亂反正國土重光的歡樂之情!

  牛歲捷頻傳,黨慶珠還江截水;  虎年圖再展,國強民富世長安!

  這是1998年寫的一副春聯,對上一年香港回歸和三峽大壩截水成功的歌頌,對新的一年的展望與祝福。

  在如何欣賞春聯(所有對聯都一樣)時,還要特別注意一點,那就是關於楹聯寫作中各自為對的「自對」問題。對聯的對仗修辭手法有兩種:一是「互對」,即上下聯在同位字中互相對仗,這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另一種是「自對」,即上聯或下聯自己和自己對仗的各自為對,這是一般人不太熟悉或忽視的。上面所舉的例子大都是互對,這裡舉幾個關於「自對」的春聯例子:

  冬去山明水秀;  春來鳥語花香。(這是「山明」與「水秀」、「鳥語」與「花香」自對)

  酒綠燈紅辭舊歲;  鶯歌燕舞慶新春。(這是「酒綠」與「燈紅」、「鶯歌」與「燕舞」自對)

  其它各類對聯的「自對」也極為普遍,尤其是長聯,從一個字、排比句到全聯自對的情況都有。這裡舉一副很有名氣的杭州岳墳聯為例: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毀譽由來判偽真。

  如按互對要求,「正邪」同「毀譽」、「冰炭」同「偽真」根本無法對仗。而只能是「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自對。我曾應約為東湖楚天台寫了一副260字長聯,被刻掛在楚天台一樓的正門上,大家可能都見到了。這副長聯在長江日報公布後,海內外不少專家學者都認為是副頗具特色的好聯,但卻有人認為是幾乎全聯都不對仗,只能說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不能算是對聯。其原因是多處用了各自為對的「自對」手法,有些人不懂所致。因此,我們如果不懂「自對」的修辭手法,不但無法去欣賞對聯作品,還會鬧出笑話。正如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楹聯家梁羽生先生在其大著《名聯談趣》中的《楹聯的各自為對格》所說的:「由於初學者每多不知楹聯的各自為對格式,就引出了一些笑話。懂得各自為對的格式,有助於我們對楹聯藝術的欣賞。從懂得到善於運用,那就更有助於我們對楹聯製作的提高。」

  最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丁亥年春節,送一副春聯給大家祝福:

  講座迎春,喜祖國前程錦繡;  新年增福,祝諸君闔府康寧!

2007年2月10日於湖北省圖書館《〈名家講壇〉講稿》

推薦閱讀:

王步高教授《詩詞格律與寫作》第二講
古體詩寫作的幾點體會
積累·運作·創新 ——公文寫作的三個維度
[轉載]詩詞寫作六十日速成大法
梁鑫凌《思維導圖作文法》作文寫作技巧如何提高?

TAG:寫作 | 起源 | 春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