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大道歸於自心——我看老子的道德觀
大道歸於自心——我看老子的道德觀
文/李仲愚
老子之學,因其玄奧,使得上千注家的闡釋,呈現出「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局面。本文願用「以經解經」的辦法對老子之學,作出自己的理解。
一、道的本體
老子本人,既被道家學派奉為祖師,那麼,道的本體究竟是什麼呢?
(一)心行滅處,言語道斷,理智、語言無法理解和說明其實體
道體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所以或指自然,而顯現宇宙本體;或示人生準則,展示萬事萬物發生、發展、轉化等規則,具有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本性。
我們看《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十四章);加上諸如「道者萬物之奧」,「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道尚無名」,「道隱無名」等,從各方面都說明,道體不可以感官和理智測度。
我們再看《道德經》:「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四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這就說明,道,不可通過感官而察知,不可以語言、意識而擬議。然而穀神不死,玄牝之門,眾妙之門,萬物之宗,天地之根,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用之不足既,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說明道似乎恍惚抽象而又真實具體。
道,非具體形象之物,給道以甚麼名象都不恰當,因為名是隨著形象而來的。形象要經過六根的判斷而顯現,道無確定之形象,故不可得而名,只有強為之名曰道。道不是具體事物,根塵具泯,凡具體事物都有生滅變化。道是永恆存在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道體無限,不可以名相限定,亦無法用概念表達。
但是道雖然無具體固定的形體,超越了人們感覺器官的察知,但並非空空洞洞,一無所有,死而無靈。道,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道不因外物變化或外力推移而改變或消失。
道體在宇宙間是惟一的,絕對的,然而由於道是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所以又能生出繁雜眾多、相對的萬事萬物。道非固定不變,它是在不斷地運動著的,道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道無固形,亦無斷滅,非斷、非常,隨感隨應,因感應而隱顯,由隱顯而假現生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太極也,一生二兩儀也,二生三四象也,三生萬物八卦也。八卦具天地、山澤、風雷、水火、五運六氣,萬物蕃庶其中矣。一心一念三途六道,凡聖攸分,故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道是宇宙的本體,宇宙也就是道的本體;道是大自然的本體,大自然亦是道的本體。人是宇宙的縮影,也就是道的縮影,人和萬物的變化即是道的變化,萬物的生滅即是道體的隱顯。道體有周行而不殆,萬物有代謝而無窮。
道寂然不動而存絕對之理,感而遂通即起相對之事,北牖開而南風至,草木生而蟄蟲起。至微生萬象,至道無形體。道者萬物之奧,宇宙及萬物深隱之生命力也。宇宙及萬物者道之顯相,屈伸呼吸者也。物質非精神不活,精神非物質不顯,彼有故此有,此無故彼無,不知其,不有其終,此亦不可道之道也。
我們再看《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第四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五十一章)。
以上,都肯定了道是萬物之宗,是一切隱顯事物存在的根源和始源,是宇宙元始無終的生命力,具有無窮的創造力和推動力,萬物生生不息,欣欣向榮,蓬勃生長,四時代謝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就可以看出「道」具有無窮的活活潑潑的生命力。「道」不僅創生萬物,而且毫無自私地利益萬物。
「道」是象帝之先,又周行而不殆,所以時間和空間都限制不了「道」的存在,也不會因萬事萬物的生滅變化而有所影響。然而道既超越時空和萬物而又內存於時空和萬物,與宇宙為一體,熔萬物於一爐,與宇宙及萬物同呼吸共命運,同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說它「無」,是因為含藏無量生機而未顯,說它「有」,是先機顯露而剎那生滅。「無」和「有」只不過是「道」的幽隱潛藏和生髮顯露而已。至於幽明之故,元始反終,則是道的運動和變化了。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道既恍惚抽象,而又真實不虛,理智不能測度,言語不能道盡。一落言筌都成局限,一入思維即陷啞謎。事理之賾、隱、深、遠、顯,藏於道,未悟道者,各執己見,分割真理,即成偏見,枉辟爭端,老子不得已強為之容,又強名之曰道。
(二)道的規律性
道體雖然無形無質,無聲無臭,恍惚抽象,無從捉摸,然而道卻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在萬異千差的眾多事物之中又能根據客觀現實表現出客觀規律。
1、反者道之動
動極必反,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發展到極高階段,即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也可能返回原態,相反即成對立,而陰陽對立為其總綱,對立亦稱對待;反回則成流行,而四象八卦為其總綱,天地之四時八節廿四氣七十二候,都是大自然動力所產生對待和運動,人事亦即貧、富、貴、賤、窮、通、毀、譽、功、過、賞、罰,新興、沒落,人事滄桑,相反相對,相輔相成,何嘗不是道的規律在自然和社會的表現呢?
2、有無相生
所謂「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說明任何事物無不有其對立之一面,一切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轉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所以,人們應對事物從正面看到反面,從反面想及正面,積極創造優勢,改造客觀環境,爭取主動。一般俗人逞雄逞強,攀援於財色名食睡,居功諉過,老子則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
老子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故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反、對立的伏機,自然界與一切社會人事,無不如此。
3、德是操行的標準、人生的原則
「道」依附於人生則為「德」。大象無形,道德無名,凡人依循自然無為,致虛守靜,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柔弱居上,慈儉,不為天下先,見素抱樸,少思寡慾。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等等。
以上都屬於道的德行,能做到一分,就得一分道。德虧道隱,故古真創戒,教人守戒,守戒即是抱道,抱道則能得道;不守戒則失道,失道則三途有份。
二、道的相、具、量
道是絕對的,不可分析,不可言說,不可意測,心行滅處,言語道斷,無言而言,將道歸之於「無」,人為之名,皆是變幻不實,故「道隱無名」。名非本然,人們假定,依物假名,故常一物多名,一事多名,「道」乃繩繩不可名。因為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不得,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相之相,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能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常名」無變化,「常道」無生滅。無變化,無生滅,而又隨緣顯應,隨機應現,因果不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名物滋起,是非從環境認識而生,美惡從觀點利害而起。眾生各具六塵境界,心如工畫師,能造諸形相,喜、怒、哀、懼、愛、惡、欲皆由境生心,能不入塵生心,無住生心,生無所住心,慈悲喜舍,即是道心,即是得通。嚴持齋戒,清凈無為,損之又損,久之心垢凈除,靈光露放,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五眼六通,成真得道,不生不滅,與道長存,逆駕慈航,大轉法輪,隨緣普度,自然現證道妙了。
凡是名相,都是相對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為要妙」。
名相繁多,是非各異,麟鳳喜靜,蚊蠅喜穢,牛羊食草,虎狼食肉,人愛蘭香,狗貪糞臭。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均天之樂,人聞之喜,獸聞之奔而鳥聞飛,花木聞之而蕃秀,是非好惡,心境異也。
三、無為的妙用
(一)無為而為
「天地之間,其猶橐篬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所以,大道如水泛濫,不辭責,不居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四時行焉,生長化收藏,道何嘗居其功?正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二)以靜治國
我們看《道德經》:「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治大國若烹小鮮」。「為者敗之,執者失亡。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故,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四、以道處世
我們看《道德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以上說明,柔弱、處下、居後、不爭,少私寡慾,清靜恬淡,慈儉,去貪、去甚、去奢、去泰,乃道流顯露於人生之德。
相反的情況,即會導致:
「強梁者,不得其死」。「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舍後,且先死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本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
凡事反乎「有無」,主張「無為」。無為即無住相,無貪、儃、痴、慢、妒、疑。滿腔太和處世則內聖外王,靜聖動王,修真則大丹可成,飛升有份。
五、養性指歸
我們看《道德經》: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寒勝熱,靜勝躁,清正為天下正」。「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大辯若訥」。
寡慾,棄智,主靜守默,無名之朴,渾然道體,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不著六塵而真心現。所以,寡慾之道一是去欲;二是尚儉;三是知止。
(一)由靜生定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所謂鬧處求財,靜處安身是也。身不能安,人生的種種進步,又何從說起呢?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一心不亂,一意不散的定力,才能和宇宙同體,使群疑眾難不能改變決心,權勢利祿不能左右信仰,天下大亂不能波動心志,從而成就自性的智慧。所謂「發菩提心由定生慧」是也。
(二)靜中寓動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
明白此理,加上精勤努力,會親證圓陀陀,光灼灼,清清靜靜,活活潑潑,樂明無念的境界,猶如虛空為體,光色為象,大悲周遍即為用。這便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的境界。
(三)守默證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天之道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所謂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惟「聽入心齋」而已。因凝神心符,心有知覺猶起攀緣,但氣無情慮,虛柔任物,而能應心。這時,宇宙即是自身的宇宙,自身即是宇宙的自身;宇宙元氣無時無地不運行於自身之內,自身元氣亦無時無地不運行於宇宙之中,宇宙即我,我即宇宙。
這樣,大道歸於自心。《莊子·逍遙遊》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如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的境界,即不再是神話。
(載自《文史雜誌》)
乾元國學 | 乾元西學 | 乾元周易 | 乾元佛學 | 乾元史學 | 乾元微課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