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加強「髖部」訓練,才能提升馬拉松運動員奔跑的效率?

髖關節是連接軀幹與下肢的唯一關節,對軀幹和下肢的協調發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跑步時核心肌群保持軀幹穩定,下肢擺腿就可以理解為是以髖關節為中心,下肢完成抬腿邁步和蹬地後擺動作。只有髖關節這個「鉸鏈」強大了,軀幹這個火車頭才可以帶動腿部,提高跑步時蹬腿擺腿能力。下肢形成系統運作,不僅省力,而且高效。

而在業餘訓練中,不少愛好者都忽視了對髖部的訓練。提到髖部訓練許多人並不陌生,也知道髖部訓練的重要性。但具體到什麼是髖部訓練?對訓練究竟有什麼作用?在訓練中如何操作?能回答的人就不太多了。在近年的田徑訓練中摸索出一些方法,以期與大家分享,進行商榷。

一、髖部訓練的界定

髖部訓練狹義上講就是髖部靈活性訓練,廣義上來看主要是指依附於髖關節周圍骨盆表層肌群、大腿前側肌群和大腿後側肌群等相關肌群的訓練。

骨盆表層肌群訓練主要是指對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訓練;大腿前側肌群訓練主要指對髂腰肌、股四頭肌、闊筋膜肌、縫匠肌的訓練;大腿後側肌群訓練是指對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股薄膜肌的訓練。

二、髖部訓練的理論基礎和意義

跑步是一項運動在於下肢、發力在於全身的運動。髖部是人體承上啟下最關鍵的部位,髖部的工作能力直接決定著人體的運動能力,進一步講髖部的運動能力直接決定著人體的運動速度,而人體的運動速度直接決定著運動員所從事項目的成績。

把髖部稱為人體運動的「發動機」一點都不為過,因為髖部是多種肌群的交匯點。所以要提高運動員的成績必須加強髖部訓練,提高髖部的靈活性,提高髖部肌群與其器官協同工作的能力。

三、髖部訓練的方法

現在很多跑者都比較注重力量練習,但是在動作上多以簡單的腰腹訓練(平板支撐、卷腹)、大腿(深蹲)和小腿(縱跳、提踵)訓練這樣的一般力量練習為主。

平板支撐可以提高核心穩定性,股四頭肌、小腿訓練可以提高腿部的支撐和緩衝能力。但是,這些訓練基本都是兩腿同時伸髖、同時屈髖,與跑步的髖部動作模式(一腿伸髖、另一腿同時屈髖)相去甚遠。它們都不是跑步專項力量訓練,而僅僅是一般核心穩定性訓練、基礎力量訓練。當身體兩側髖同時屈伸的時候,身體會本能地更將發力點傾向於上腹部、而不是髖部(比如卷腹動作)。

只有兩側髖交替屈伸(跑步、高抬腿跑、跨步跳等動作)的時候,髖關節發力的模式才會被激活。下面為針對跑步中髖部的發力模式,從海量核心訓練動作中整理了一些髖部訓練動作,供廣大跑者參考:

1、扶牆高抬腿。

2、俯卧收腿。

3、俯身支撐髖外展、外旋練習。

4、俯卧手撐屈膝伸手伸腿。

5、仰卧單腿挺髖。

6、雙腿仰卧挺髖。

7、空中蹬車。

8、仰卧交替抬腿。

9、手撐俯橋交替提膝。

10、單側跪姿支撐側向擺腿。

11、跪撐屈膝抬腿,膝蓋綳直。

12、側弓步。

13、仰卧交叉、轉體。

14、高抬腿。

15、前後擺腿放鬆。

基礎的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改善身體素質、減少傷病。我們只需要在此基礎上,結合跑步的發力模式,增加一些針對性的專項力量訓練,在此文中只是簡單介紹了幾種髖部訓練的方法,而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按照上面介紹的知識靈活設計,但設計的方法一定要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專項訓練服務。才能跑得更快、更輕鬆、更少受傷。


推薦閱讀:

你最近壓力大嗎? | 吳棟說跑步
掌握這些康復訓練方式,以備運動時不慎扭傷腳踝!
日本開展全民「縮腰」運動
#精英級的力量舉選手4 Larry Wheels & Ben Pollack
學會這幾種拉筋方法,可以大大減少運動受傷的概率!

TAG:運動 | 馬拉松 | 運動員 | 動員 | 效率 | 提升 | 訓練 | 奔跑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