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 營城子漢墓見證大連千年歷史 - 歷史 - 大連天健網
06-28
[遼寧日報] 營城子漢墓見證大連千年歷史 | |
|
|
今年4月,大連營城子漢墓考古發掘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墓群北端的斷崖上發現了漢代窯址,再次證明附近可能存在漢代城址。 營城子漢墓自1931年以來,不斷有零星發現。但2003年10月至今的考古發掘,則是大連有史以來集中發現的漢墓最多的一次,達180餘座,還出土了2000多件文物。儘管這次考古工作才剛剛開了個頭,但已經成為引起學術界震動的一大考古發現。 這次考古發現也可以讓更多大連人了解了自己所在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很長一段時間裡,很多大連人一直以為大連只有百年歷史,儘管專家以大量考古發現證明了這一觀點的荒謬,但大家對此一直不甚了了。這次,大量漢墓集中出土,有力地證明了——大連在2000多年前就是一個繁華的城市! 營城子,埋藏著數不清的遺址 在大連市甘井子區營城子鎮的歷史上,凡有基建動土工程,大都伴有歷史文物的出土。 營城子鎮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文物古迹?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會提出的問題。而它的答案,我們不妨到歷史中尋找。 據《營城子鎮志》中記載,面積110平方公里、位於遼東半島南端的營城子鎮歷史悠久,文家屯貝丘遺址、四平山上的積石墓地遺址將這裡的歷史上溯到母系氏族社會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在經歷了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變遷之後,秦時,這裡歸入統一的中華版圖。漢朝時期的遺址,遍布營城子鎮73%的區域,其範圍之廣、規模之宏偉,殉葬、隨葬物品之豐富多彩,以及其中壁畫「羽化升天」圖,均表明營城子區域在漢代已經是人煙稠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位置非常重要的地區。三國時期,魏徵戰於遼東,繁榮一時的營城子區域在連年兵燹中陷入一片荒涼…… 營城子地區的考古發掘工作有著很長的歷史沿革。其中,古遺址、古城址有文家屯遺址、雙坨子遺址、望魚山遺址、城山山城址、營城子遺址、牧城驛城、雙澗堡。文家屯遺址於1942年由日本學術振興會進行了發掘,解放後,大連考古工作者於1989年11月、1995年5月及1999年4月又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從壓印「之」字紋筒形罐來看,相當於小珠山下層文化,年代大約在6000多年前。古墓葬的發掘共計10處,有四平山積石墓、崗上青銅短劍墓地遺址、樓上青銅短劍墓地遺址、營城子貝墓群遺址、雙台溝貝墓群遺址、沙崗子村南木槨磚墓、沙崗子磚墓、營城子壁畫墓、營城子石板墓遺址、對門溝火葬墓遺址。 每一處遺址發掘的背後,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的是在村民平整土地時發現的,有的是在配合機場修公路和鐵路時發現的。 考古發掘 碩果累累 2003年「十一」前後,營城子韓國工業團地進行基本建設施工時,又發現了漢墓! 為避免文物遭損毀,大連市文化局與甘井子區政府攜手,自2003年10月27日起開始進行搶救性考古清理髮掘。市文化局組建「大連營城子漢墓考古隊」,克服重重困難,第一階段一直干到2003年的12月底。去年3月15日,考古隊又進一步做好整理、調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搶救清理出漢墓180餘座。這次搶救性發掘工作,再一次讓大連成為東北亞地區的考古熱點。 古人的聰明和才藝令人嘆服。比如,數千年前的人們,已經懂得用貝殼鋪墊於墓室的最底層,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這些貝墓里都是牡蠣殼構成,偶爾可見海螺、毛蛤殼等。隨手拾起一塊牡蠣殼,用手一掰,竟然依舊那麼堅硬。一座墓室中發現兩塊已經斷裂了的建築材料瓦當,墓室中為什麼會有瓦當呢?難道這裡也建成了屋子?當然不是。專家告訴記者,原來,先人們把它們放在墓室中,也是為了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瓦當表面呈現不同的紋飾,體現出漢代人民的智慧。 此次發掘出的漢代墓葬主要有木槨貝墓、木槨貝瓦墓、木槨貝石墓、磚木貝合築墓、單室磚墓、雙室磚墓、多室花紋磚墓共七種形制,幾乎涵蓋了大連地區以往所發現的所有漢墓形制,其年代自西漢中期開始,經西漢後期、新莽時期、東漢前期,至東漢後期,前後歷經350年。多種類型的漢墓在一個地區出現,而且密集、量多,這在國內其他地區是不多見的。經初步統計,本次發掘共出土文物2000多件,包括多個種類,有陶鼎、壺、樽、洗、盆、灶、井、爐、燈、倉、瓮、俑等陶器,以及銅朱雀、銅柿蒂紐、銅鋪首、銅鏡等銅器和漆器、木器等。數量之多、工藝之精美,堪稱大連地區漢代考古重中之重,另外還有一些罕見文物,研究價值極高。 文物部門重點向記者介紹了四件文物—— 金質「十龍帶扣」(圖一)。「在地下沉寂了上千年的這件文物剛一出土,就熠熠發光,讓所有人為之驚嘆啊!」 大連市文化局文物處處長、大連大學東北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吳青雲回想發掘時的情景,目光中仍帶著激動。這件帶扣純金打造,細細數來,上面竟雕有10條栩栩如生的金龍!其中一條大龍從上到下貫穿,大龍的造型生動逼真,一副在雲中閑庭漫步的神態。大龍上面還有兩條對稱的小龍,另有7條小龍圍繞在大龍的身邊,仔細看,每一條龍的脊背上都是小珠珠的造型。帶扣上還有幾顆綠松石做點綴。 據悉,在此之前,世存金質「帶扣」僅有兩件,一為樂浪古墓出土,發現於新疆博格達沁古城址。此次發現的金質帶扣,充分體現了漢代焊綴工藝的精美,堪稱漢代金器之極品。作為一件佩飾,這件帶扣顯示了主人在當時擁有相當高的身份地位。 市文物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發掘的珍貴文物還有不少,這次營城子漢墓發掘的總計達2000多件的文物充分說明,漢代時期,屬於遼東郡沓氏縣的大連南部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與中原地區的漢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也就是說,漢時的大連地區,一直就在漢王朝的管轄之下。這為研究大連乃至遼東半島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意義非凡。 漢代窯址見證千年歷史 一年多以來,考古成果相當豐碩。但是,有一個問號始終放在考古隊員的心裡:包括花紋各異的漢磚、以及陶器等眾多出土文物,它們都是在哪裡燒制的呢?「這麼龐大的漢墓群,意味著附近可能會有一座古城,說不定就是那座失落在歲月中的遼東郡沓氏縣古城!」考古專家這樣想。 4月8日,這個積在考古隊員心頭已久的問號終於找到了答案——大連營城子漢墓考古工作站站長王成禹等考古工作者在調查漢墓周圍情況時,意外地在漢墓群北端的斷崖上發現了漢代窯址,方圓大約數百平方米。 王成禹告訴記者,4月8號這天,正在繼續清理墓葬及調查周邊墓地的工作的考古隊在墓地北側的斷崖上發現了裸露出來的漢磚痕迹,從現場情況看,富有經驗的考古專家們初步認為這些是漢窯倒塌後堆積而成的。 於是,考古隊開始用洛陽鏟打探眼進一步勘探。這洛陽鏟與一般的土鏟不同,鏟身不是扁形而是類似於瓦筒狀,打入地下幾米、十幾米後,剷頭的內面會帶出一筒土壤。通過對土壤的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等進行考古判斷。 記者在一處探眼的地面上看到,帶出的紅燒土清晰可見。根據這些探眼發現出來的情況,考古隊將窯址初步劃定為方圓數百平方米的區域,窯址分布在耕土層以下20至30公分,從窯址的斷層上可以發現大量的紅燒土、漢磚、漢瓦、漢代陶器殘片等。在幾處裸露的窯址處,記者觸摸了幾塊花紋磚、布紋磚,當年的古人燒窯制磚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 對於此次發現窯址的意義,吳青雲告訴記者,這一新的發現,將對研究營城子漢墓墓葬本身、大連地區墓地的形成、以及大連的歷史文化增添新的珍貴史料。從窯址周圍的考古發現看,當年此處有人工季節河形成,從而使漢墓出土文物出自此片窯址的推斷成為可能。吳青雲告訴記者,考古人員將對窯址進行逐層揭露,進一步揭開千年前漢代窯址的面紗。 券頂五室墓已被原地保護 在採訪中,記者留意到考古人員經常提起「大墓」,吳青雲告訴記者,所謂「大墓」就是C區2號墓。「大墓」很顯眼——因為它已經被扣上醒目的罩房,記者走進去,裡面是一處形制非常特殊、規模很大、保留相當完整的券頂五室墓,這也是此次搶救性發掘中出土的最特別的一處漢墓。 吳青雲告訴記者,這是在副市長宋增彬的專門安排下,由市政府有關部門建成的。這一罩房的建立,進一步為在原址上建立漢墓博物館創造了條件。 這次出土的漢墓,多為單室墓、雙室墓,而這處長12米、寬10米的墓室有前堂、分別葬有男女主人的兩個主墓室、一個後墓室、以及迴廊,因此考古專家稱其為「五室墓」。墓葬的形制,其實就是主人生前生活的一種縮影。站在墓室的邊緣,記者似乎可以遙想,主人經過兩個墓門,在前堂稍事休息後,經過長長的迴廊,進入主室,男女主人的兩個主室之間還有小窗戶,而後室則應是一處倉廩,堆放著生活雜物等等,一副怡然自得的生活畫卷。由於此墓早年可能被盜過,因此出土的文物有缺損,且數量不是很多。墓磚的里外都有白灰,白灰上應有漢代壁畫,但由於年代久遠等緣故,壁畫的痕迹只能看見點滴。 記者曾經在廣州參觀過西漢南越王墓,墓主人是當時的南越王趙佗。而「大墓」在規制上與南越王墓相仿,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不會是偶然的。記者請教吳青雲,「大墓」主人會不會是裂土的王侯,吳青雲也認為很有這種可能,可以肯定的是,此墓室的主人社會地位很高,絕非一般百姓,至少也是地方官吏。 吳青雲說,雖然營城子漢墓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年半多,但這塊土地下蘊藏的秘密與歷史財富究竟何時得以窮盡,仍像個一謎。正因為如此,每一個新的發現,都會讓考古隊員們在辛苦之餘有了一次次的驚喜。「從理論上而言,如此龐大的墓群,不僅應有窯址,這附近還應該有漢代的城址,但這還是未知數。我們會在努力中期待新的驚喜。」 中國社科院考古專家認為營城子漢墓—— 將成為東北地區漢墓編年坐標 營城子漢墓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引起國內考古界的極大關注。今年1月22日至23日,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4位考古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觀摩了出土遺物。專家們對此次發掘取得的重要學術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營城子漢墓群對中國漢代考古和歷史研究意義深遠,有望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考古科研機構,本次出馬的4位專家均為國內外考古界尤其是秦漢考古方面的權威人士。專家們指出,從當前考古學研究成果看,漢代墓葬具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在墓葬形制、埋葬習俗及出土遺物特徵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統一性,營城子漢墓在這一點上反映突出,其磚室墓是漢代十分流行的一種墓葬形制,在中原及嶺南地區均廣為流行,且出土的銅鏡、鼎、五銖錢等在漢王朝中心區域同期墓葬內十分常見;二是在保持一統格局的前提下,漢墓的區域性特徵也很明顯,如營城子漢墓數量較多、結構多樣的積貝墓,是遼東半島漢墓形制區域性特徵的重要實證。 專家們一致認為,營城子漢墓考古成果證明,大連所處遼東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中原地區是密不可分的。營城子漢墓對於東北邊疆史地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如果說洛陽燒溝漢墓群和廣州漢墓群的發掘基本建立起中原地區和嶺南地區漢墓編年序列,那麼,營城子漢墓群的發掘則將成為東北地區漢墓編年序列的坐標,意義深遠。 考古專家們中肯地指出,大連市經濟發達,但與西安、洛陽等地相比,文物保護法規尚待進一步完善。在這種條件下,作為大型搶救性發掘項目的營城子墓地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學術成果,實屬不易。專家們在現場考察後說,在時間緊、任務重、專業人員又不足的情況下,大連的考古工作者能確保發掘的科學性、規範性,保證發掘質量及資料整理的典型性,無疑為全國的考古工作者們樹立了榜樣。 專家們建議,根據營城子漢墓所具有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深刻的歷史、現實意義,應在原址建立營城子漢代墓地博物館,作為大連市弘揚地方歷史與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的重要場所。 走近考古隊 營城子漢墓舉世矚目,我們必須感謝把這些歷史文化精心保存下來的那些文物考古工作者。他們用一顆顆堅毅而篤定的心,走過了一個個寂寞枯燥的白與黑,當人們忘卻他們的名字時,他們呈現給世人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卻耀眼無比。 營城子韓國工業團地佔地1.24平方公里,是由大連市政府批准的營城子投資建設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大量漢墓。2003年10月13日,市文化局與甘井子區政府聯合召開了現場辦公會,就漢墓的保護和工程建設問題達成了一致,實現兩者兼顧——建設單位配合文物考古部門做好搶救性文物考古發掘工作,發掘之後再施行工程建設。 按照常理,冬季是不適宜田野考古發掘的,這不僅指天氣對考古工作者不利,同樣,寒冷對文物出土也會有影響。但是,為了搶工期,為了讓基本建設早日開工,文物部門決定克服一切困難。市文化局抽調市考古所、旅順博物館和甘井子區、金州區、普蘭店市、瓦房店市、長海縣等部門和單位的專業人員組建了近20人的考古隊,進駐工地。 冬天的時候,儘管外面下著大雪,但是為了趕進度,考古隊冒著零下的溫度堅持工作。而在陰冷潮濕的墓地里,寒冷的程度就更甚了。33歲的范磊是考古隊里唯一一個從頭跟到尾的女考古隊員,12月里,她蹲在一個墓坑裡進行發掘之後的繪圖工作。墓坑裡陰冷陰冷的,范磊畫圖的手都凍得打顫。 田野考古的艱辛非常人所能理解,這一點,營城子當地的農民工最有體會:「夏天最熱的時候,太陽曬得太厲害了,我們怕中暑,給多少錢我們也不幹了,可是他們考古隊員沒一個下來的!」隊員付文才一直帶著墨鏡工作,有天他突然摘下墨鏡,把大夥全逗樂了——兩眼眶白,其他地方黑,整個一大熊貓臉!老付把墨鏡一扔:乾脆來個全黑吧! 除了嚴寒、暑熱,來自大自然的夥伴也太多了——考古隊住在墓地不遠的農村民房裡,什麼黑的綠的紅的黃的,地上爬的,天上飛的,長翅膀的,沒翅膀的,各種蟲子都和他們親密接觸過。晚上睡覺的時候就算掛上蚊帳,早上起來,一個蚊帳里也要有30多個蚊子!去年7月的一天,王成禹早上起來洗完臉,順手去拿毛巾,誰成想毛巾裡面有隻大蠍子,狠狠地蜇了他一下,「當時那個疼啊,我這輩子就沒嘗過,都鑽到骨頭裡了。」 王成禹就近找了一家農村的個體小診所,大夫用土方給他放了血。 在人們的印象里,考古工作者是拿著小鏟,在野外叮叮噹噹發掘文物的人,「如果考古這樣簡單,那和掘墓人有什麼區別?」考古隊負責人告訴記者,「考古並沒有那麼神秘,卻又非常不簡單。」 考古有著很高的技術含量,比如上萬平方米未發掘的地,如何準確有效地找到墓室呢?考古隊員採取的是打探溝或打探眼的方式,打探溝就是間隔兩米寬打一個一米寬的探溝,以此類推,墓室不會「漏網」;打探眼則是從「生土」和「熟土」上來判斷墓室的位置。在發掘的過程中,考古人員不會放過一點蛛絲馬跡,現場被精確地繪圖記錄下來,包括每一件出土文物的原位置等,通過隨葬器物的多寡、種類不同等一系列數據,分析墓葬主任的性別、年齡、身份;根據墓室填充物的成分,來判斷墓室年代的遠近,等等。 所謂考古,應「補史之缺,正史之誤」,一個個墓室、一件件出土文物,在普通人眼裡是靜止的、無味的,但在考古人員的眼中,它們蘊涵著太多的內容,我們後人正是通過這些東西來了解幾千年前的社會在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物質及上層建築領域的情況,這些墓室無疑是漢代社會的最好縮影。 在考古隊員的臉上,看不到痛苦;從他們的口中,聽不到抱怨。哪裡來這麼大的力量,讓他們寂寞並快樂著?「在我們心中,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是我們留給後人的事業。城市的歷史文化從我們手中得以存留、展現給世人,這多麼讓我們驕傲!」考古隊隊長吳青雲對記者說,我總是覺得欠隊員們太多,人家憑什麼放棄城裡優越的環境,到荒郊野外來遭罪啊? 其實,吳青雲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人呢? 在離漢墓不遠考古隊住的民房周圍,他們種上了桃子、西紅柿、線豆、苞米……他們把這當成寂寞之外的一種調劑。 考古隊的隊員們苦在其中,但更樂在其中,享受在其中。 |
推薦閱讀:
※遼寧賞楓景,醉美在金秋!
※在「遼寧」艦上
※「沒見過這麼大的水」——遼寧岫岩、庄河等地遭遇特大暴雨紀實
※【 原創 】秋高氣爽走遼寧(4)
※遼寧省 市縣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