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難以迴避的問題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常委們(平均年齡65歲)籌備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最重要的盛會之一)之際,有一個議題顯然沒有引起關注,那就是中國正在迅速「變老」。
年已60歲但精力依然充沛的習近平,即將出席他總書記任內的第三次全會,預計他將在此次會議上為中國制定長遠規劃。但從整體上來看,中國正快速邁入人生的第六階段。用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話說,人生的第五階段是「胖胖圓圓的肚子塞滿了閹雞」的階段。遺憾的是,在大部分中國人還沒有變得富足的時候,中國已經在邁入「精瘦的趿著拖鞋的龍鍾老叟」的階段。中國的人均生活水平介於厄瓜多與牙買加之間。
再怎麼描述中國老齡化速度之快,都很難算是誇張。中國人均壽命已從1949年的35歲升至今天的75歲,翻了一番有餘,堪稱奇蹟。與此同時,生育率卻驟降至1.5甚至更低,遠低於維持人口穩定所需的2.1。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學家蔡昉表示,中國將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從勞動力過剩變為勞動力短缺。2011年,中國勞動人口首次出現萎縮,比任何人先前的預期都要早出很多年。日本是在1990年前後走到類似的轉折點。這對中國來說可是個不祥的徵兆,因為日本經濟正是在那之後不久陷入了長達二十年的停滯。那時,日本的生活水平已接近美國的90%。以購買力平價來衡量,中國人均收入仍不到美國的20%。蔡教授說:「毫無疑問,中國將會未富先老。」
在《蹣跚的巨人:威脅中國未來的因素》(Stumbling Giant: The Threats to China"s Future)一書中,作者譚寶信(Timothy Beardson)指出,人口問題是中國富強之夢的最大阻礙。他列出了「人口定時炸彈」計時器滴答聲最響的四個方面。
第一是增長。35年來,中國只通過將勞動力從低生產率的農業崗位轉移到較高生產率的工業崗位,就能魔術般地「變」出國內生產總值(GDP)來。這個階段現在即將結束。「中國奇蹟」這首歌有一段六個字的副歌:「只需增加人手」。如今,這個國家將不得不轉向一種基於創新的增長模式。
第二是老齡化。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增加兩倍,達到3億。目前只有1.5%的老年人由養老院在照顧。但較低的生育率將加重獨生子女照顧父輩和祖輩的負擔。中國可能不久之後就需要為數千萬人提供養老院服務,對一個社會服務欠賬太多的國家來說,這可不是件容易事。
第三是性別失衡。由於重男輕女,中國目前的新生兒男女比例大致是6:5。這意味著,二十年後將有數千萬男性找不到老婆。他們大多是貧窮和前途渺茫的人,很可能會成為社會不滿情緒和犯罪的源泉。
第四是絕對人口。2020年後不久,中國人口很可能會見頂,峰值將在14億下方。今天,中國人口為美國的四倍。譚寶信預計,到本世紀末,這一比值可能會降到1.9至1.25之間。如果他的看法靠譜,這一變化將對中國經濟的相對權重乃至中國投射軍事力量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人口問題將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難以迴避的。這次全會的任務是為未來十年制定政策。如果說這次會議有一個壓倒一切的主題,那就是為了使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必要的轉變,國家必須弱化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幾乎沒有哪個大型國企有可能提供中國提高生產率所必需的創新。然而,國企的規模非但沒有收縮,反而還發展壯大了,國家為維持經濟增長而釋放的大量資金都注入了國企。
「只需增加人手」已讓位於「只需增加資本」。但資本卻在流向錯誤的地方。國企佔中國GDP的三分之一,卻吸收了約90%的信貸。國有銀行很少向小企業發放貸款,而小企業很可能是未來創新的引擎。為了改變銀行的習慣,國家需要放棄對利率和放貸的控制——對一個威權體制來說,這可不是件容易事。國家還必須減少對社會的干預。創造性社會與嚴格的審查制度很難相容。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戶口制度也加劇了勞動力的短缺。然而,如果取消這種制度,將意味著失去了一種控制社會的手段,並可能因此疏遠城市中產階級,後者並未表現出明顯的意願與農村的同胞分享繁榮的新城市。
老齡化的影響可能被誇大了。印度所謂的人口結構優勢,自身也存在嚴重的問題。
印度政府可能很快就將面對大量受教育程度不高、找不到較高收入工作的憤怒青年。同樣,除了在論及國家實力之時,整體GDP數字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生活水平或人均GDP。
然而,保持個人收入增長就意味著中國工業、金融、社會結構需發生深刻變化。創新是無法靠指令來實現的。這種轉型能否由一個一黨制國家規劃實現、甚至它是否與一個一黨制國家相容,將是未來數十年的首要問題。
譯者/王慧玲
推薦閱讀:
※單親教育問題
※再現實不過的問題:小夫妻如何談錢才不傷感情?
※離婚女人的忠告:不管什麼時候離婚,分開前要搞明白這5個問題!
※論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罷工權問題
※關於心臟康復,心臟病人最關心的10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