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5 文盲成為祖師爺

禪·意

惠能:中國禪宗六祖。

本是河北涿州人,俗姓盧。惠能這個名字,是他小時候一位得道高僧取的,意思是惠施眾生,能作佛事。因此這是他的本名,不是法號,就像孫悟空本來就叫悟空,惠能也本來就叫盧惠能。有人寫成慧能,恐怕不對。

剃度

佛教用語,指給要出家的人剃去頭髮。

出處:佛教出家侶僧剃髮受戒的一種儀式,佛教認為剃髮出家是接受戒條的一種規定,又度越生死之因,故名。唐·顧況《虎丘西寺經藏碑》:「叔諱七覺......神龍初,八歲剃度,萬會一覽,學際天人。」《舊唐書·高祖記》:「浮情之人,苟避徭役,妄為剃度,托號出家。

實相無相

佛教術語,實智無緣,則實相無相,於智有緣,不如於實體,則非實智。於相有相,非實智之境,則非實相也。往生論注下曰:『實相無相故,真智無知。』輔行一之五曰:『實相無相,無相亦無。實智無緣,無緣亦絕。』

色相

佛教用語,即物質的特徵;引申為人的聲音容貌;色彩三要素之一,即色彩相貌。見《涅盤經·德王品四》:「﹝菩薩﹞示現一色,一切眾生各各皆見種種色相。」

實相

原義為本體、實體、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真如、法性等。

佛教術語。實相在道教曰『玄牝』,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

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就其為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

無相

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南朝 梁 蕭統《和梁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神心鑒無相,仁化育有為。」唐 姚合《過欽上人院》詩:「有相無相身,惟師説始真。」

真如

佛教語。謂永恆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出處: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紅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

禪宗公案

弘忍與惠能

盧在碓坊,忽聆誦偈,乃問同學:「是何章句?」

同學曰:「汝不知和尚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則秀上座所述。和尚深加嘆賞,必將付法傳衣也。」

盧曰:「其偈云何?」同學為誦。

盧良久曰:「美則美矣,了則未了。」

同學訶曰:「庸流何知,勿發狂言!」

盧曰:「子不信邪?願以一偈和之。」同學不答,相視而笑。

盧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盧自秉燭,請別駕張日用於秀偈之側,寫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祖後見此偈曰:「此是誰作,亦未見性。」眾聞師語,遂不之顧。

——《五燈會元》卷一

釋義:

實際上,神秀的偈寫出來以後,弘忍不滿意,惠能同樣不以為然。但是全寺僧徒,都在唱誦神秀的偈。在廚房裡面幹活的惠能也聽到了,決定也寫一則。先看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再看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用多說,高下立判。為什麼呢?因為實相無相。這是佛教的觀點,也是禪宗的主張。佛教認為,常人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的都是假相,叫做色相。世界的真實狀況和真實性質則叫實相。實相才是真相,所以也叫真如。真如也好,真相也罷,本質上都是無,因此也叫無相。無相、實相、真相、真如,是同一個概念。

可是神秀呢?又是菩提樹,又是明鏡台,還要時時刻刻殷勤拂拭,請問這是四大皆空,還是到處都有?難怪惠能批評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有詩為證:

落地菩提本無樹,虛空明鏡不是台。那個和尚亂出牌。

禪·思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眾生的本性原來清凈,

眾生的本性不生不滅,

眾生的本性具足佛性,

眾生的本性不可動搖,

眾生的本性包羅萬象。

——惠能

推薦閱讀:

文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文盲兒子」朱由檢如何陰差陽錯當上了皇帝?
為什麼頭髮結冰再解凍以後就不滴水了?
怎麼讓文盲老媽識字?
文盲不可怕,醫盲才可怕

TAG:文盲 | 祖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