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論語》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儒家經典

  

1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做事靈敏,言談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為別人做事有沒有儘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真誠,教別人的東西自己有沒有研習好。」「傳」字有兩解,一為「師傅之於己」,一為「己傳之於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於人」。

3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子夏說:「重賢輕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儘力、侍奉君王能捨棄自己的身軀、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認為他已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子貢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譯文】子貢說:「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不如貧窮而樂於道,富貴而謙虛好禮的好。」子貢說:「完善自身的修養,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頭一樣下功夫,恐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孔子說:「子貢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了。提起學過的知識,你就知道將要學的知識,並有所發揮。」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呢?」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原文】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譯文】顏淵、季路在孔子身邊侍立。孔子說:「為什麼不說說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說:「願將車馬和裘衣與朋友共用,壞了也不遺憾。」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說:「願意聽聽老師您的志向。」孔子說:「但願使老人能享受安樂,使少兒能得到關懷,使朋友能夠信任我。」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原文】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劃。」

【譯文】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您的學說,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說:「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話,是走到中途才廢棄而停止,但現在你還沒開始,就給自己划了一條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進了。」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樸就未免浮誇虛偽。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原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譯文】樊遲問怎樣才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倡導)人民應該遵從的仁義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不可沉迷於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問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就算仁了。」

10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說:「(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領會時,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不能舉一例就理解其他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去教他了。」

11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條,我都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您的自我表述啊!」

12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原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己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譯文】過去的的事已經不可挽回了,將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

內容編輯自|讀史

人民文化


推薦閱讀:

【微歷史】董仲舒:第一個用儒家經典判案的法官
儒家經典語
百善孝為先,必讀的20句儒家經典!
中國儒學-孔子與早期儒家經典的關係

TAG:經典 | 儒家 | 論語 | 儒家經典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