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內收肌在步態中的功能分析
更多精彩內容,請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脊柱健康」app
關於股內收肌的功能,對於每一個私人教練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噩夢。不止如此,相信對於很多的醫生、手法理療師,以及相關從業者來說,對於它的功能,能夠講清楚的,也會屈指可數。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 如果你要真是這樣問的話,那麼下面的文字你就不用再繼續讀下去了。
因為你可能屬於以下兩種人:
一種情況,你確實是個高手,對於人體的解剖及功能爛記於心,並且能夠靈活應用,所以你是不需要再讀的;
那麼另外一種情況,你確實是個外行,也從來沒有用心學習和思考過人體,那麼讀下面的文章,你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更像是浪費時間。
假如你不屬於上面的兩種人,那麼我們就一起來對於這塊肌肉的功能解剖學來做一個探討。
首先是這塊肌肉的解剖特點。
雖然我們稱之為股內收肌,但其實它是有五塊肌肉組成的功能單位:大收肌、長收肌、小收肌、恥骨肌、股薄肌。有的書上還會出現另外一塊肌肉-「小收肌」,不要慌張,其實這是將大收肌上最上面一部分單獨拿出來,稱之為一塊獨立的肌肉。
他們位於大腿內側,向上連接於骨盆下緣,向下連接於股骨內側和脛骨內側髁,主要的功能是使髖內收,也就是兩腿夾緊。
有人會問,不就是五塊肌肉組成了一個群體么?從位置來看就可以知道他的功能,難道理解它還有什麼困難么?
呵呵,不知道你有沒有這麼一個經歷。我在最初學習教練知識的時候,老師是不講這塊肌肉的。即使是在大學解剖課上,老師也是一帶而過。當時還認為這塊肌肉不重要呢!
但在後來才逐漸意識到,我們的內收肌這麼大,老天給我們設計出來是有原因的,為什麼會老師不講呢?當我想自己來學習的時候,才發現了其中的「奧妙」-NND,這塊肌肉太複雜了,每塊肌肉都有自己的起點與止點,每塊肌肉都是前後交疊,而且在當時我們是無法單靠觸摸來分辨它的!我們想通過一張二維的黑白圖片,來想像一個三位複雜結構的功能,那是難之又難!
當然,現在雖然設備有了很好的改進,我們有了三維的解剖軟體,用電腦、iPad、iphone都可以很方便的使用。但是,幾乎所有的解剖軟體都是在解剖位上分析肌肉的功能的,而我們人體是活的,我們需要行走、蹲起、跑跳,那麼在不同的運動或者體位中這塊肌肉的功能如何呢?這確實我們現在經常苦惱的。
言歸正傳,從解剖位置上來講,股內收肌的功能就是內收大腿。這是我們都了解的,但它有沒有讓髖關節旋轉的功能呢?此刻,你有可能就開始猶豫了,沒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關於股內收肌的第一個問題。
要討論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就得將每一塊肌肉分別來分析
1.恥骨肌
起於:恥骨上支的恥骨梳、恥骨結節的外側
止於:股骨近側端內後方的恥骨線
那它是否有讓髖關節旋轉的功能能?我們還得看肌肉、骨骼與關節旋轉軸心的關係。
對於恥骨肌的旋轉功能一直是大家所爭議的。
因為,從側面來看,恥骨肌的肌纖維從恥骨內側連到股骨後側,乍一看,像是可以讓髖關節外旋;
但如果從正面來看的話,肌肉又位於髖關節的前方,所以它縮短的時候,可以讓髖關節水平內收,並且會發生內旋!
不過又有人模仿它的生物力學在骨骼模型上進行模擬發現,無論是髖內旋還是外旋,恥骨肌的長度都沒有明顯的變化。換句話說,也就是恥骨肌並沒有明顯的讓髖關節在解剖位上產生旋轉的功能!
2. 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
我們將這三塊肌肉放在一起來講,因為他們雖然名字不同,但起點和止點的位置是非常相似的。都起自髖骨的下緣,至於股骨粗線區域(股薄肌除外,它的止點在脛骨粗隆向內的脛骨幹上,功能還有屈膝與膝內旋),所以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大腿內收。但它是否具有讓大腿旋轉的功能呢?
《基礎肌動學》做了以下的描述:
也就是說,從肌肉的位置與關節旋轉軸的關係來看,髖內收肌是具有讓髖關節內旋的次要功能的,這也是大多數學者所認同的觀點。
故事如果講到這裡就結束的話,那恐怕就要讓大家失望了。但幸運的是,還沒完-因為我還有反對的意見!這些所有的肌肉的功能都是在解剖位置上來講的,而我們人體是運動的、多變的,那麼肌肉的功能就應該是多變的!
那麼下面,我們就要分析一下,在步態中,髖內收肌的功能變化。
我們的步態周期可以分為支撐相與擺動相。支撐相分為依次為:足跟著地-全腳掌著地-單足支撐-蹬離地面;擺動相依次為:擺動加速-擺動中-擺動減速。
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結構排列至少發生了兩方面的變化:
-
矢狀面上的變化(右足)
1)在足跟著地的時候,大腿在骨盆的前方,股骨相對於骨盆處於屈曲和外旋位。也就是說,股內收肌群的止點在起點的前外側,所以此時髖內收肌具有讓大腿伸展與內旋的功能!
2)單足支撐階段的時候,大腿在骨盆的正下方,此時股內收肌的功能是與髖外展肌一起維持骨盆的穩定!
3)足趾蹬離地面的時候,大腿在骨盆的後方,此時股骨相對於骨盆處於伸展和內旋位。也就是說,股內側肌群的止點在起點的後內方,所以此時髖內收肌具有讓他對屈曲與外旋的功能!
2.水平面上的變化
在足跟著地的時候,是足跟外側先著地,然後會發生跟骨外翻-足外翻,足外翻會通過踝關節向上傳遞,導致脛骨內旋,股骨內旋
如果此時足踝、脛骨、股骨產生過大內旋的話,就會對膝關節與腰椎產生過大的扭轉負荷,最終導致損傷,所以身體要有「英雄」站出來保護我們!
在我們的心目中,此刻的「英雄」應該是誰呢?
很多人肯定已經猜到了,那就是我們臀部的肌肉,包括臀中肌後部(在後面的文章中我們再討論,這可能也是大家值得辨析的問題)與臀大肌和深層髖外展肌。
但是,我們忽略了我們身上的另一位「幕後英雄」,那就是我們的股內收肌群!因為當足外翻、脛骨內旋、股骨內旋發生的時候,同時會伴隨著骨盆相對於股骨向前移動,股內收肌的起點跑到了止點的前內方。此時股內收肌就會發生離心收縮,來防止股骨過度內旋,脛骨過度內旋和足過度外翻!
好了,總結一下:
-
股內收肌是一群肌肉,雖然有各自的起止點,但大致位置相同,所以具有相似的功能。
-
股內收肌的功能是:髖內收和輔助髖內旋,但這都是在解剖位上的功能,不能死記硬背!
-
股內收肌在不同的體位下功能不同,如在屈髖位,具有髖內旋的功能;在伸髖位有髖外旋的功能
作者:畢義明 來源:畢博士肌筋膜鏈康復
推薦閱讀:
※宮腔粘連的超聲分析
※《憶故人》音樂結構分析
※精神分析145句話概要
※十二星座12.20-12.26一周運勢分析
※《神峰通考》中八字分析(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