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
06-28
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1、「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2、阿彌陀佛有什麼大願?3、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如何攝受眾生往生?4、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念佛眾生?5、阿彌陀佛如何現身度眾生?6、如何理解阿彌陀佛身能現土,土能現身。身復現身,土復現土?7、如何理解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8、西方三聖對眾生的恩德是什麼?9、佛以萬法皆空,何以有西方極樂世界?10、西方極樂世界有哪四土? 11、極樂之樂情況怎麼樣?12、極樂世界為什麼無有眾苦但受諸樂?13、西方極樂世界也會樂極生悲嗎?14、極樂世界的光明怎麼樣?15、往生極樂世界者都是童男之相嗎?16、極樂世界有僧寶嗎?17、極樂和娑婆的時間和修證速度有什麼不同?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南無阿彌陀佛,乃西方極樂世界教主之號。汝何不知阿彌陀經雲,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此是釋迦佛所說。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通是梵語。南無,亦作有曩謨者,經中通作南無。此翻恭敬,歸命頂禮等。此二字,乃直示恭敬歸依之意。阿彌陀佛,此翻無量壽。亦翻無量光。謂此佛之壽命光明悉皆無量。(三編卷一復應脫大師書三)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2、阿彌陀佛有什麼大願?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有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不但上善稱名,可以嚮往。即五逆十惡,苟能起大慚愧,發露懺悔,無論一念十念,佛亦必攝受之。時雨潤物,萬物無不沾益。大海納川,百川悉足匯歸。萬修萬去,的實非謬。(三編卷四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續編卷下阿彌陀佛像贊)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3、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如何攝受眾生往生?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願,度脫眾生。有一願雲,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1]。阿彌陀佛誓願度生。若眾生不求接引,佛亦無可奈何。倘志心稱名,誓求出離娑婆者,無一不蒙垂慈攝受也。阿彌陀佛有大勢力,能拔娑婆無底廁坑不赦牢獄之人,直下出離其中,悉皆安置於極樂本有家鄉,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增廣卷一與陳錫周[2]居士書)注釋:[1]佛說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原文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2] 陳性良,字錫周,安微無為縣人,久在商界、政界。中年得一子,起名陳天壽,十分聰明,不料卻在十四歲夭亡。自覺居心仁厚,為什麼天絕我後?所以對於因果報應等事,完全不信。其繼配胡夫人,秉性慈善,堅信佛法,密自修持。得觀音菩薩救護,病癒生子。陳因此知佛慈廣大,因果不虛。慷慨為善、勇報佛恩。民國初年(1912年),普陀幾次有難,如全山征糧,安置德僑等事,都得到他的全力維持。夫婦一同在印光大師座下歸依,性良法名了圓,胡氏法名了常。民國八年,出巨資修復普陀太子塔,道頭牌坊等。在天津老宅,創立居士林,志在光大凈土。壬申年(1932年)三月十一日,端坐念佛而逝。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4、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念佛眾生?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滅。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於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亦於所行之處,常當其人。相去之處,了無遠近。若百千萬億人,安住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無由受其影現耳。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凈,不至誠,與貪瞋痴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凈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懷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雲。(增廣卷第三初機凈業指南序) 注釋:[1]摘自印光大師民國十一年壬戌九月吉日為黃涵之居士所著《初機凈業指南》所作的序言。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5、阿彌陀佛如何現身度眾生?阿彌陀佛,久證菩提,安住常寂光土,常享寂滅法樂。但以眾生無盡,我願無盡之故,不離寂光自受用土,遍入十方無盡世界。普現色身,度脫眾生。或顯或密,或折或攝,必期於究竟出離二種生死[1]而後已。所謂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其道大事廣,罄海墨而莫書。(增廣卷三重刻明宋文憲公護法錄序)注釋:[1] 二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6、如何理解阿彌陀佛身能現土,土能現身。身復現身,土復現土?夫彌陀既已證窮法界,舉凡法界中事,無不隨意化現。正報則佛身,菩薩身,二乘身,六道身,隨類備現,以行教化。依報則樓台殿閣,飲食衣服,但有利益,無不化現。怡山所謂疾疫世而現為藥草,饑饉時而化作稻粱。以常寂光土,身土不二,理智一如。身能現土,土能現身。身復現身,土復現土。彌陀經雲,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維摩詰雲,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夫彌陀身土交現,何妨現永明而復現文憲[1]。且永明之現文憲者,乃乘悲願以示生。將謂永明生死未了,復隨業力以受生乎。眾生病故,菩薩亦病。欲度眾生,若不俯順機宜,示生世間,和光同事,以行教化。則凡聖異趣,教莫由施。白鶴孔雀等奇妙雜色之鳥,尚肯變化。豈雅思淵才文中王,制禮作樂輔聖主之純儒,便有所妨乎。永明乃彌陀所現,文憲乃永明所現,即身復現身之豎證。其無量壽經等,謂光中化佛及諸菩薩,無量無邊,乃遍該橫豎二義。以佛光橫遍豎窮,無時無處不周遍也。(增廣卷第三重刻明宋文憲公護法錄序)注釋:[1]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謚文憲,浦江(在今浙江義烏縣西北)人。明初著名文學家。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左水旁,右晉字)等,明初主修《元史》,後 歷任國子司業、侍講學士,後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學識淵博,工散文,文字簡練朴 素,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為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平 生著作很多,有《宋學士文集》。 傳為宋永明延壽大師再來。宋濂在《善繼禪師血書華嚴經贊》中說:無相居士(文憲道號),未出母胎。母夢異僧,手寫是經,來謂母曰,吾乃永明延壽,宜假一室,以終此卷。母夢覺已,居士即生。今逢勝因,頓憶前事。[3]釋幻滅:明高僧傳記元朝善繼禪師,字絕宗,姓婁,越之諸暨人。母夢神僧授以芙蕖,因而有身。生即能言,或見母舉佛號,便合掌和之。大德間,剃染。明年,進滿分戒。尋從天竺山恢法師,飛天台教。後往南竺,謁湛堂澄公,澄深器之。至正中,主天台薦福,又遷能仁。晚歲,專修凈業,繫念彌陀,晝夜不輟。一日,忽告眾曰,吾將歸矣,乃端坐而逝,年七十二。茶毗,舌根不壞。據宋濂善繼禪師血書《華嚴經》贊,善繼禪師在蘇州閶門外半塘壽聖寺血書華嚴經一部。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7、如何理解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增廣卷第一復高邵麟居士書二 )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8、西方三聖對眾生的恩德是什麼?阿彌陀佛,乃法界眾生之無上慈父,險難惡道之第一導師,因中發四十八種之誓願,果上獲超諸數量之光壽。端居蓮邦,分身遍十方剎海。普攝含識,即生證三德[1]涅槃。至若觀音勢至,二位大士,則現身塵剎,尋聲救苦,攝念佛人,歸於凈土,輔弼彌陀,度脫眾生,與樂拔苦,咸令究竟。三聖恩德,深廣無量,雖天覆地載,莫能喻其萬一,縱粉身碎骨,何由報其涓埃。(增廣卷第四創建西方三聖殿功德碑記,代華德師撰)注釋:[1] 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9、佛以萬法皆空,何以有西方極樂世界?答,萬法皆空,乃凡夫惑業所感之境,何得以如來福慧所感之極樂世界相比。彼將謂西方亦同此世界,了無有異乎。以凡情測聖境,何異跛夫疑六通聖人一念便達一切世界,當即時累死也。又何異愚人謂一月普印千江,當不勝其勞也。佛言世智辯聰,不可入道。彼之所說,正佛所謂愚疑。而彼尚囂囂然自命為智,豈不大可哀哉。欲詳說之,太費筆墨,熟讀文鈔,無疑不釋。(增廣卷二復馮不疚居士書) 10、西方極樂世界有哪四土?佛土有四,所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一)凡聖同居土者,娑婆世界雖屬穢土,亦有佛菩薩二乘聖人同生其間。然凡聖所見之境,與所受用,天淵懸殊。西方約帶業往生之人論,則生凡聖同居土。然此土清凈微妙,如彌陀經,無量壽經所說。此土雖屬帶業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薩及佛同居其中,為其說法,故亦名凡聖同居土。但此為凈土往生之人,雖未能如佛菩薩所見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氣類相同,不比娑婆之條然各別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則多須時劫。若上三品,則速得悟(悟無生,方能入實報)無生忍,登不退地,證入實報寂光矣。(二)方便有餘土者,乃已斷見思,未破無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實之前方便。言有餘者,雖斷見思未破無明,(塵沙無體,說不說俱可。若說,此九方便人,正破塵沙惑耳。)故言有餘。若破無明,可稱分證無餘。若無明凈盡,(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別教三賢,圓教十信。此九種人,同斷見思,未破無明。)則是究竟無餘矣。(三)實報無障礙土者,即佛菩薩不思議福慧莊嚴所感之報土。(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薩所證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屬一土,約所感之果報土言,則名實報。約所證之理性言,則名寂光。圓教初住,初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實報土,亦得名分證寂光。若至妙覺佛果,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矣。(三編卷一復恆慚法師書一)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1、極樂之樂情況怎麼樣?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極樂之樂,約根身則蓮花化生,長生不死。體稟男質,絕無女形。不聞惡道之名,況有其實。約器界則黃金為地,七寶為池,行樹參天,樓閣住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皆是化現。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而彌陀導師相好光明,無量無邊,一睹慈容,即證法忍。況復觀音勢至,清凈海會,各舒凈光,同宣妙音。故雖具縛凡夫,通身業力。若能信願真切,即蒙佛慈攝受。一得往生,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功德智慧,究竟現前。(增廣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2、極樂世界為什麼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阿彌陀經雲,「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又曰,「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其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者,由阿彌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莊嚴故。(增廣卷第三初機凈業指南序)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3、西方極樂世界也會樂極生悲嗎?問:一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為亘古今通天下毫不可易之公理公則。西方以極樂名,然則亦反乎悲乎?答,世間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現所住之天地)皆由眾生生滅心中同業(世界)別業(根身)所感。皆有成壞,皆不久長。身則有生老病死,界則有成住壞空。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滅,果亦不能不生滅也。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隨心所現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譬如虛空,寬廓廣大,包含一切森羅萬象。世界雖數數成,數數壞,而虛空畢竟無所增減。汝以世間之樂,難極樂之樂,極樂之樂,汝未能見。虛空汝雖未能全見,當天地之間之虛空,汝曾見過改變否。須知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釋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彌陀佛之大慈悲願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滅之樂。以根身則蓮花化生,無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則稱性功德所現,無成住壞空之變,雖聖人亦有所不知,況以世間生滅之法疑之乎。(增廣卷二復馮不疚居士書)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4、極樂世界的光明怎麼樣?極樂世界,不但佛之光明無量。即樹網池台,各有光明。言晝夜者,略明時分。何可以此間日光已落,黑暗無觀者為夜乎。不觀無量壽經以鳥棲花合為夜乎。然彼世界,與此世界,天淵懸殊。所有指陳,特藉此間之事,而形容之耳。實則妙不可言。何可呆板執此間之事境確論哉。(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一)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5、往生極樂世界者都是童男之相嗎?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蓮華化生。一從蓮華中出生,皆與極樂世界人一樣,不是先小後漸長大。彼世界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無有造業之事。以仗佛慈力,且極容易生,但以念佛為因。生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唯此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三編卷二複葉福備居士書一)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17、極樂和娑婆的時間和修證速度有什麼不同?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此顯示極樂時間耳。至雲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約此方之時期言之。何以知之,此方利根,或鈍根誠懇至極之人,即能數十日或數年,或大徹大悟及親證三昧。豈往生西方,住於佛菩薩不思議神通威德所常加被之勝妙境界中,其得益比此方更遲得日劫相倍乎。此事此理,豈待智者方知乎。以諸位不善會意,顛倒說話,故有此失。況時劫不定,佛菩薩神通道力,能促長劫為一念,能延一念為長劫乎。執定五年不當來此,是執經文而悖經義也。得光此一說,群疑自釋。況始往生即來報示者,皆承彌陀威神,欲藉此以開導迷濛,實非自力專擅者可比也。計公[1]即時生西,不踰時回報,皆屬此義。(三編卷三複王硯生居士書一) 注釋:[1] 計公:(清)瑞璋輯《西舫匯征》載:計公,四明桃源鐵工也。年將七十。兩目喪明。里中昝學。諭以擘窠圖印施。勸人念佛。計公初受一圖。念滿三十六萬聲。念至四圖。兩目瞭然。如是三載。念滿十七圖。一日念佛。忽氣絕。半日復甦曰。我見佛菩薩。令分六圖與昝學諭。是勸導之首。分一圖與李二公。此是表圖之人。囑其子往謝學諭。言訖沐浴。西向坐逝。念佛法門,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須念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阿彌陀佛光明善好,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加持十方,一切眾生!
※向阿彌陀佛祈願文
※凈土法門法語:極樂世界在哪裡?阿彌陀佛在哪裡?法身是什麼?
※常敏法師答: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有緣眾生能聽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