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有勇氣去踐行內心的想法

文/咸泡飯

魯迅先生是作家,這一點眾所周知,但他其實還有個正經工作,就是民國教育部的僉事(相當於科長)。他受同鄉蔡元培之邀。蔡元培是教育部部長,但他沒幹多久,就因為政治原因辭職了。魯迅那時候還叫周樹人,他的成名之作尚未寫出。周樹人沒有辭職,他一直在教育部當了很長時間的官。那時候,他的薪水相當豐厚,在北京能買得起四合院,把他的兄弟和母親都接過來住。他還經常逛琉璃廠(文玩市場),淘寶。

按照現在的說法,魯迅不是專業作家。他專職寫作,是在他與上司章士釗打官司之後。那時候他移居上海,而且已經出名,不愁發表也不愁稿費。我這麼說沒有別的意思,他一直是我尊重的作家。

王小波和魯迅先生不怎麼一樣。他有碩士學位,在那個知識青年匱乏的年代,這個學位高得嚇人。而且,這傢伙還留過學,在美利堅合眾國。去過的地方也多,美國自然不在話下,西歐諸國也都有他的腳印。學有所成後,回國任教,先後在北大、人大教書育人。放在當下,這個鐵飯碗誰捨得丟?那簡直是金錢、名譽和地位的代名詞。但是王小波捨得。他辭職了。他要當專職作家。假如換做我,肯定被老婆抽耳光抽到死。

這當然不是我對這傢伙上癮的理由,但是因為這,我更喜歡他了。

據說,王小波後來混得不咋的,他的朋友去看望他,他竟然拿出一張貨車駕駛執照給朋友看,還指著那玩意兒,說:實在寫不下去了,他就干這個。

令人絕望的是,他說完此話,沒過幾天就去世了。

我想,王小波先生肯定曉得,靠寫作掙來的幾個錢,既少,又不穩定。但他還是扔掉了鐵飯碗。這當然是因為熱愛「寫作」這個行當,以及,他具有的勇氣。

只要沒被關進監獄,我們都擁有身體上的自由。我讀高中那會兒,變態學校實行所謂的全封閉式教學,每月只有兩天假期,其餘時間,一概不得走出校門。買早飯只能隔著鐵柵欄進行交易。即便如此,我們還能想方設法溜出校門,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假裝生病和翻牆是我們常用的招數。

但是,我們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說起來真的令人傷感了。

在我的身邊,潛伏著許多人,他們都想對現在的工作說一聲:去你大爺的。可,為什麼憋在肚子里的話,遲遲沒有說出來呢?因為不敢。他們擔心丟掉了手頭的工作,就丟掉了一份有保障的生活;他們擔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沒辦法帶來可觀的收入;他們承受不了家人的反對和質疑……

感慨「心為形役」的人,不是被囚禁了,不是身體殘疾,也不是經濟不自由,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勇氣,按照內心的想法活著罷了。

如今,剩男、剩女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我的一位女同事,與她同齡的人,孩子都能打醬油了,而她未婚。至於原因,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她長相中等,性取向正常。迫於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尤其是她的老母親,擺出一副「女兒不嫁、死不瞑目」的樣子,讓她壓力山大。於是,她頻繁相親。用在相親上的時間和精力不亞於用在工作上的時間。

她終於結婚了,婚禮張羅得喜氣洋洋,知根知底的人才知道,她其實不開心。大家都祝她早生貴子,她靦腆地點頭。一年後,女兒生出來了,還不滿周歲,她離婚了。帶著女兒,先是搬到娘家,後來大概是過得不開心,就和小姐妹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自己和女兒住一間。她不放心把女兒扔給別人帶,只好辭職自己帶。

因為勉強和將就,她把自己折騰得支離破碎。假如她有勇氣,不顧自己的剩女身份,堅持不遇真愛、誓死不嫁,那麼,她的境況會好許多。

說一說我心中的理想生活吧。

居有屋,是自己的,不用看房東臉色,也不用與別人分享空間。最好是獨門獨戶,不用聽樓上踢踢踏踏的腳步聲。冬天,把被子攤開,曬在陽台上,不用擔心樓上有污水往下滴。要有院子,前後院最好,前院種草,後院養竹。退而求其次,就種草。薔薇爬滿院牆,開出鮮艷的花,招來蜂和蝶。絲瓜、葡萄也可種;但是最要緊的,是種銀杏。清涼的秋風一吹,黃葉簌簌落下,秋味才會落在院子里。

要有個車庫,這樣不用為停車煩惱。

家裡雜物不能多,看上去要清爽。這當然少不了一位持家的女主人。她是溫柔派,喜靜,話不多。讀書、運動、追劇……無論什麼愛好,有一個就好。這樣就有內容填補閑暇。

書房必不可少。書桌要夠大,擺上電腦、筆筒、茶杯、筆記本,還得剩下闊綽的空間,用來放書。書架要開放式的,不用畫蛇添足地做櫃門。書架要多,這樣在買書時就不用操心沒有地方放的問題了。把書分門別類地整理好,只是看著,就覺得滿足和舒心。

冬天,要有一個背風、採光的牆根。窩坐在牆根處,充沛的陽光挪到哪裡,就跟著挪到哪裡。感覺自己是一塊被冬天困住的冰,此刻正在懶洋洋地融化。

在屋檐下看秋雨。芭蕉、老竹在雨水的浸漬下,像潮濕而惆悵的情緒。雖然不同於快樂,但也是可以享受的。秋風吹掃落葉,空氣里都是冷清的氣息。

出門有湖,遠看有山。春天有月季,有嫩黃淺綠暈染的垂柳,有煙雨;夏天有荷;秋有風;冬落雪。

工作從來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開心地活著,雖然不能每天都樂呵呵、屁顛顛的,但是要保持心態的平和。果斷地掛掉騷擾電話,拒絕做那些看上去十萬火急其實完全不重要的事情。客戶不是上帝,你在乎的人才是上帝。那些難纏的電話,直接掛掉就得了。我不打算用道理去說服別人。

和要好的朋友待在一起,開開玩笑,評論一下妹子的長相,雖然無聊,但是很開心。和好朋友一起做事情,互相有個照應。即使打架,也有個幫手。

我想緩慢地享用早餐,聽聽清晨的鳥語。據說大餅和油條不利於身體健康,我根本不介意。

吃過午飯,我得躺一會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非做不可。沿著林蔭道散步也相當不錯,蟬聲雖然聒噪,但比起熙攘的市聲、喧嘩的人聲,簡直是美妙的音樂。

至於人類複雜的身體和情感需求,究竟怎樣滿足它?鬼才知道。我們的肉身,除了需要喂進食物,還要輸入豐富的精神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電影、圖書、音樂、美景……我們具有強大的消化系統,有時候饑渴到想把異性的身體一口吞掉。

自由,不只是身體的隨意移動,更多的是我們擁有足夠的勇氣去踐行內心的想法。我想活得真誠一點,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去承受世俗的評價?反對世俗不是清高。世俗要求我們娶妻生子,安家置業,世俗要求我們一夫一妻,世俗要求我們事業有成,世俗要求我們傳宗接代,世俗要求我們光鮮亮麗,活出個人樣。可是,我想要放浪形骸,做一個隨便的人。世俗對我說:你三觀不正。世俗就是個屁。世界那麼大,老子想做個大壞蛋。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說的也許就是這篇文章。只是想想,也覺得很美好,要多好有多好。假如讀者諸君有更美好的想法,麻煩留言,我們一起豐富這篇文章。

作者:咸泡飯,撰稿人,公號:咸泡飯,著有《我知道沒有人值得我羨慕》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是比「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更高層次的自由?或者這只是一句討巧的話?
密爾是如何論自由的?
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心若自由,無處不安
創造自由生活的【愛情】

TAG:自由 | 想法 | 內心 | 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