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民族遭受的五大異族劫難

寫這篇文章並非要挑撥民族仇恨,而是希望漢民族能夠記住自己的歷史。漢民族從古至今一直生活在中華大地上,但異族對我們的侵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回望歷史,我們漢民族從這無數次的戰火和廢墟中站起來,我們只有更加堅強。在1840年後,中國整體遭受了西方列強的侵略,1937年更有慘烈無比的抗日戰爭,那是漢民族與其他中國少數民族共同的劫難,在這次劫難之前,漢族還單獨承受了五次嚴重的外族入侵,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五次異族災難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嚴重的影響。

第一次劫難:永嘉之亂(311年)

主要外族:匈奴、鮮卑、羯、氐、羌

湧現民族英雄:祖逖、冉閔、桓溫、劉裕、陳慶之等

西晉王朝,簡直可以說是漢人最混蛋的一個王朝,這個王朝除了不斷地內鬥,根本無法保證廣大人民的生存安全。八王之亂的余灰還沒有散盡,匈奴人劉淵就建立了漢國政權(後來改名為前趙),開啟了五胡亂華的災難,時間是304年。不過這災難的頂點,發生在7年之後,傀儡皇帝晉懷帝的永嘉年間,劉淵的兒子劉聰當了皇帝後,看透了西晉王朝內部鬥爭後已是元氣大傷的疲弱了,而此時晉懷帝還在與司馬越內鬥,劉聰抓住大好時機揮軍攻破洛陽,俘虜晉懷帝,玩弄之後殺死。晉懷帝的被俘,令西晉已是名存實亡,長安晉愍帝的小朝廷不可能起什麼作用,5年之後也宣告滅亡。永嘉之亂的烽火令五胡亂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時間華夏大地胡聲四起,鮮卑、羯族、氐族和羌族一個接一個步匈奴人的後塵,不僅建立政權,還殘酷殘殺漢族百姓。其中白種鮮卑和羯族最為殘暴,他們有吃人的習慣,以及用活人祭祀的傳統,經常屠城、擄掠大量漢族百姓充當奴隸,軍糧不夠時便充當口糧!一時間中原大地哀聲遍野,可是此時的東晉政府根本無力保護北方的漢族百姓,只能偏安一隅。前趙、後趙等政權在中原肆意妄為,大肆屠殺,北方漢族人口銳減,生產完全脫節,狼藉千里。可以說如果放任此情況繼續下去,那麼可以肯定漢族在中華大地上將很可能變成少數民族,甚至有被滅族的危險!

關鍵時刻,先是東晉名將祖逖立志北伐,收復大量失地,令胡人不敢妄動。雖然北伐功敗垂成,但接下來武悼天王冉閔登場,他在中原勇猛無敵,萬夫莫當,一道《屠胡令》得到無數漢族人民的擁護,漢族對胡人開始報復性屠殺,幾乎將羯族滅族。雖然冉閔大帝悲壯身死,但屠胡令可以說將北方漢人從瀕臨滅種的危險中解救了出來。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桓溫、劉裕、陳慶之等人的北伐,大大挫傷了胡人的銳氣,劉裕更是果斷廢黜了昏庸無能的東晉政府而開啟南北朝時代。最終在這些漢家民族英雄的不斷打擊下,北方胡人終於開始大規模漢化,北魏孝文帝時期鮮卑族更是主動進行全面漢化改革,最終終於在6世紀後期基本融入漢民族。

581年,隋文帝楊堅代周自立,建立隋朝,漢族終於重新奪回了北方政權。8年之後隋文帝統一天下,漢民族迎來了輝煌的隋唐第二帝國。可以說,永嘉之亂造成的五胡亂華,令漢民族遭受了第一次嚴峻的考驗,最終漢民族不僅通過了考驗,而且變得更加強大和富有朝氣。

第二次劫難:安史之亂(755年)

主要外族:突厥、吐蕃、回紇、契丹、沙陀、粟特等

湧現民族英雄:郭子儀、柴榮等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安史之亂後中國開始由外向開放的漢唐文化向內斂保守的宋明文化過渡。安史之亂往前推600年,是東漢開始大亂、分裂時代醞釀的時間;往後推600年,是蒙元末年,中國疆域的正式形成階段;安史之亂往前推1200年,是戰國開始、社會大轉型的關鍵時刻;往後推1200年,是新中國形成、進行土地改革的關鍵階段。怎麼樣?驚訝吧?歷史有時就是這麼巧合。

755年,大唐帝國徹底由盛轉衰,唐玄宗對於藩鎮的縱容終於釀成了惡果,開元盛世被安祿山和史思明兩個胡人攪得天翻地覆。8年之後,郭子儀終於剿滅了這次大規模叛亂,但昔日的繁盛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此後,唐代進入了藩鎮割據、宦官專權、黨爭不斷的混亂局面中,763年剛平定安史之亂後,吐蕃軍隊甚至還一度攻陷長安,幸好有郭子儀等人的抗擊才力挽狂瀾,令吐蕃軍僅十五日就退走。但是從此之後外族對唐帝國不斷騷擾,令唐朝的生產、生活無法恢復,國都六次失陷,人民頻頻陷於戰亂中,民不聊生。各地的藩鎮割據令唐政府有名無實,宦官甚至掌握了皇帝的生殺大權,帝國的整個中樞機構一片混亂,兵變四起。就在這樣風雨飄搖的環境下,唐帝國艱難的又支撐了150年,才走向了滅亡。

但唐朝滅亡後,安史之亂遺留下的「豐厚遺產」還遠遠沒有結束,五代十國便是這分裂局面的後遺症,中原頻繁的戰亂也養肥了外族,契丹、党項、沙陀等民族紛紛壯大,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奪取了幽雲十六州,甚至一度進駐中原;党項人割據夏州,令河西走廊從漢族手中分離;沙陀人甚至直接在中原連續創建了三個王朝,當上了中原的皇帝,連西南也被白族人搶走建立了大理國。可以說安史之亂造成的藩鎮割據是流毒無窮的,直到五代後周世宗柴榮的出場,漢族終於開始力挽狂瀾。柴榮的養父郭威從沙陀人手中奪回了中原政權,柴榮更是勵精圖治,多次北伐,為後周奠定了統一的基礎。可惜周世宗一生戰功赫赫、雄心壯志,卻是英年早逝,後周江山也很快被趙匡胤創建的北宋篡奪。可以說,周世宗柴榮,是安史之亂這個關鍵節點中,唯一能夠重新振興中國的強人,可惜實在命短。

960年趙匡胤建立了北宋,但在976年這個跟周世宗一樣英明的帝王也英年早逝,北宋雖然於979年終於結束了中原大地長期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但對軍隊制度的矯枉過正,以及重文輕武風氣的蔓延,使得漢民族再也不能更進一步打退外敵,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令人難過的宋明時代。

第三次劫難:靖康之恥(1127年)

主要外族:女真

湧現民族英雄:岳飛、韓世忠、吳玠、劉琦等

北宋的重文輕武、軍隊的腐敗與政府的無能,終於導致了女真人建立的金國長驅直入,端掉了汴京老巢,俘虜徽欽二帝。這次劫難,被視為大宋永遠的恥辱,也是漢民族永遠的恥辱。金軍在汴京城裡無所不為,奸淫擄掠,將文明、繁華的大宋江山摧殘的奄奄一息,北方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很多人被金軍掠奪去當奴隸,連徽欽二帝的皇后都被金軍姦淫,導致許多宋朝皇室成員不堪其辱,紛紛自盡。

金國女真人是一個落後的漁獵民族,他們非常野蠻,還處於原始的奴隸制階段,突然面對如此龐大的高度文明地區,他們一時顯得手足無措。這時,宋高宗建立的南宋政府總算在江南站穩了腳跟,以岳飛為代表的中興四將橫空出世,數次大捷令金軍聞風喪膽,極大的扭轉了宋金局勢,令立足未穩的金國頓時面臨亡國的危險。但由於宋高宗的軟弱性格以及心理精神問題,再加上秦檜等投降派的不斷挑唆,最終導致了宋高宗不惜一切代價想要苟安江南與金人議和,金人連忙提出「殺岳飛」的條件,宋高宗竟然在大好局面下放棄了北伐計劃,並夥同秦檜冤殺了岳飛。

1141年,宋金雙方簽訂了《紹興和議》,從此漢族喪失了北方半壁江山,並且恥辱得向女真人稱了臣。苟安一隅的南宋政府再也沒能振興起來,統治者們除了花天酒地、縱情聲色,再也沒有了進取的慾望,而北方的漢族百姓就這樣被無情的拋棄給了金國人,充當了女真人的奴隸。宋朝,一個各方面成就都達到巔峰的王朝,卻擁有一個無比混蛋、軟弱的政府,實在是委屈了岳飛這樣的名將的大才!

第四次劫難:崖山之難(1279年)

主要外族:蒙古

湧現民族英雄:文天祥等

南宋的滅亡其實是遲早的事,但由於面對強大的蒙古異族能夠強撐近半個世紀,於是其滅亡便多了一份悲劇色彩。

宋朝本來應該是一個大有作為的王朝才對,因為宋朝的科技、文化、經濟各方面都達到了中華文明的巔峰,本來應該繼承秦漢隋唐令漢民族振興的大業的,可是沒想到自太祖之後,宋朝竟然再也沒有一個像樣的雄主,即使仁宗、神宗之流,也是要麼軟弱仁慈,要麼志大才疏,好不容易南宋有一個有些魄力的孝宗,卻再也找不到岳飛之流的猛將了。於是,宋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奇怪的王朝,在延續320年之後,終於被蒙古帝國吞併。蒙古帝國在歐亞大陸上的強勢,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南宋這麼一個偏安一隅的苟安政權,能夠強撐半個世紀已經是個奇蹟了,指望它能夠像拖死遼、西夏、金那樣拖死蒙古,實在是不現實的。

崖山海戰,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中國整體被外族吞併,漢民族第一次整體淪為外族的亡國奴。而日本、朝鮮等國,從此視中國為夷狄,而自居為漢文化正統。可以說,崖山之後無華夏,古典中國從此湮沒。

第五次劫難:甲申國難(1644年)

主要外族:滿

湧現民族英雄:鄭成功、李定國、秦良玉、張煌言、史可法、夏完淳、何騰蛟、閻應元等

1368年,漢民族終於在明帝國的帶領下復興,一掃崖山陰影,將蒙古人趕回老家。中華第三帝國持續了277年後,卻又一次走到了盡頭。明朝確實是氣數將盡,該亡了。但,不該被滿清接替。中華的悲劇,在1644年這個甲申之年,奠定了。

但在甲申國難中,漢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卻是體現的最剛烈的,湧現的民族英雄也最多。尤其是南方,無數仁人志士在堅持抗清,其悲壯令人惋惜與緬懷,這些保衛漢族衣冠與精神的烈士永垂不朽!

剃髮易服令頒布後,漢族人民為了保存世代相傳的衣冠,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鬥爭,清軍發動了慘絕人寰的揚州、嘉定屠城。滿清取代大明,是野蠻取代了文明,是中華文明的大倒退,從此中國開始一蹶不振,徹底衰落。如果說蒙古人至少眼界還比較開闊的話,那麼滿人就實在是一群不開化的蠻夷了,除了以華治華的思想控制外,就是不遺餘力的愚民政策。漢族人應當永遠記住這國恥,記住這次最重大的民族劫難。

李定國,抗清英雄,在西南力保南明皇室,取得多次大捷,但最終因為黨爭而壯志難酬,憂憤而死。

秦良玉,中國唯一一個正式的女將軍,被崇禎帝冊封,明亡後重新披掛上陣保衛南明,但壯志未酬便病故了。

張煌言,被清軍俘虜後誓不變節,留下「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的千古名言,慷慨就義。

閻應元,在清軍攻江陰城時奮勇守城,鏖戰清軍三天三夜,斬殺敵人無數,最終寡不敵眾,江陰城破,英勇犧牲。

鄭成功與史可法,更是不用多說,一個在台灣保存住了華夏衣冠,一個與明共存亡,英勇赴死。

他們,是漢民族的脊樑,是漢民族的精神支柱,歷史不應將這些偉大的民族英雄遺忘。

同樣,歷史不該遺忘那些賣國的漢奸,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出賣國家和民族,如洪承疇、吳三桂之流,令人切齒痛恨,留萬世罵名。大明帝國的覆亡,正是源於無數漢奸的出賣。一直到今天,滿清帶給中國人的巨大影響——包括奴性等等,還未消除,這次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劫難,中國人還沒有真正的通過考驗。


推薦閱讀:

【時光逆流觀世界民族3】之世界盡頭的水手——阿留申人
蘇力:讓我的失敗為這個民族的成功奠基
少數民族樂器簡介
為什麼要說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晚清到新中國成立

TAG: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