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者論道——論中定

中定——是太極拳的靈魂。

練太極拳入道之標誌,就是會借勁,能四兩撥千斤。太極拳絕對不是力氣活。太極拳是氣功,太極拳是練渾元氣功。也就是說,三大內家拳(形意,八卦,太極)練的都是渾元氣。渾元氣就是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就是「中定」。中定,就是全身覺得暖融融的,火辣辣的,脹乎乎的,由手梢到腳梢都有氣感。

筆者王雲龍老先生今年已結是八十歲的耄耋老人,總是手指頭和腳趾頭都紅彤彤的,脹乎乎的,很飽滿,所謂大氣貫通、氣達四梢之緣故吧。有了它----中定,大氣貫通,才能去一搭手就和對方陰陽合一(能陰陽合一,才能懂勁,才能四兩撥千斤,才能沾粘連隨)。既然中定這麼重要,是太極之靈魂,怎麼練出這種功夫就很重要了。

王雲龍老先生根據練功的經驗,較為細緻談一談(以下的"我」為王雲龍先生第一人稱自敘)。

因我好友簡啟華先生(北京武術運動協會吳氏太極拳研究會原會長)很關心太極拳事業的發展,想讓我寫一寫太極勁及四兩撥千斤的東西。我寫了一篇《祖師爺王茂齋二三事》發表在《武魂》2008第9期(總第243期),《武魂》編輯於是也想讓我寫一寫太極粘截勁及沾勁。

我盡我的能力寫一寫,但是我水平確實太平常,就算拋磚引玉吧。如果對廣大太極拳愛好者能有啟發,能得到好處,能確實了解並能運用幾個太極勁,我就很滿足了。如果有不同見解的朋友,請保留您的意見,因為太極勁很抽象,很難寫,如理解不了而打筆墨官司,就太沒意思了。

談如何能練出中定,有悟性的太極拳愛好者,在祖先留下的拳論中可以找出來。有不少太極推手重要拳論,對太極的「中定"都是肯定的,別的理論是代表不了的。所以說,中定是太極拳的靈魂。如:

一、

張三丰祖師說:「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

其實這是講了一個發勁。「筋骨要松」,是個松化勁。

你想想你周身的筋骨這麼一松,對方的作用力就空了。如對方雙手來抱你,你「應物自然」一松,對方就抱空了,敵自覺起根,這時你周身一轉,他就被摔出去。如果對方抱空,你接著來個「皮毛攻」(實際上筋骨松是化,是引進落空,下邊緊接著再轉皮毛攻,就是「合」,就是發勁)。或者說「筋骨要松,皮毛要攻」是「引進落空合即出」。「皮毛攻」就是發力,就是「合即出」。下邊接著說「節節貫串,虛靈在中」。

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緊接著你周身一家、一動無不動地節節貫串完整一氣,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地由下而上地節節貫串,把勁運行至對方的接觸點上,就是發勁。

下面說「虛靈在中」,是說上面那些話那些動作,把人發出去的威力在於「中定」。如果沒有中定,就沒有大氣貫通、氣達四梢把人發出的威力,所以說要「虛靈在中」。圖(一)是運用「虎嘯猿鳴」的發勁。

圖(一)

二、

楊氏祖師總結的亂環訣:「亂環術法最難通,上下隨合妙無窮,陷敵進入亂環內,四兩千斤著法成。」

其中的「上下相隨妙無窮",是指的要「中定」,要大氣貫通,才能變化無窮。不是說上面手動、下邊腳動就上下相隨,而指的是中定之氣由腿而腰節節貫串、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地行於接觸點。如果沒有上下相隨之「中定」,是沒法把敵勁引入亂環內的。引勁很難,引勁必須無過不及地與對方陰陽合一,才能使敵落空。和對方一搭上手,要不即不離,合得正好。頂一點不行,離一點也不行。頂、離都不能使敵勁落空。所以沒有中定、大氣貫通,是做不到無過不及、陰陽合一的,也就不可能引進落空。

三、

王宗岳祖師說:「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其中的「上下相隨人難進」,也是指的中定、大氣貫通、上下相隨。如果不上下相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皆不靈,皆不能控制對方勁路。沒有中定,也不能牽動四兩撥千斤,也不能引進落空,道理前面都講了,不再贅述。其實,對方如一猛虎向你撲來,在透空無為中定的狀態下自然一合,來個「西山懸磬」,坐身轉腰,有時連一兩都不用,對方就從你旁側失重蹌出丈外或摔倒。圖(二),走的就是「西山懸磬"這個勁。

圖(二)

四、

「站住中定往開里打」。

祖師爺吳全佑對老師很孝順,楊祿禪祖師病重期間,吳全佑先生經常在床前守護,問楊師祖:「怎麼我推手總不行?」 楊師祖說:「你功夫挺好啊。」 吳全佑說:「和師兄打手總是不得勢。」楊師祖就說:「你站住中定往開里打。」所以劉晚蒼老師在推手中也常運用「站住中定往開里打」。

我跟恩師劉晚蒼先生學拳十多年,經多年體悟,作了一首「打手論」:

透空無為中定安,

陰陽合一意佔先。

一觸松化纏拿發,

一觸松化纏拿空。

一觸即發一觸空,

發發空空妙無窮,

神形合一更威靈。

這裡寫得很淺顯,毋需解釋。

五、

武禹襄先生說:「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

這意思是說,只有中定安舒,才能氣達四梢,在全身運行。八面來勁皆化拿發,收放自如。

圖(三)

圖(四)

打拳練中定。中定的練習方法:

練拳要大松大軟,但要周身一家。

如果不是一動無不動、由內而外、由下而上,不管左旋右轉,內勁皆由腳底向上返,細胞拉細胞,節節貫串完整一氣地去慢勻圓貫地練,就練不出中定。這就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雙腳踏地要有滲透力,好象雙腳滲地間,這叫雙沉。雙沉練拳會覺得雙臂兩手沉甸甸的,運勁好象拉絲,我認為這時是在煉精化氣,是長內勁。繼而練下去,覺得雙腳如踏棉花,雙臂輕靈,手自舞之,足自蹈之,飄飄然,是在鍊氣化神。感覺把個人練沒有了,是煉神還虛,這時個人感覺很舒服,是在修道,這是高境界。

所以說,太極以空無為本,貴在精神。

太極臨敵透空無為如秀女,待敵欲動,已先合一,也就是意在敵先。貴在精神,是說動之前無霸氣。因為有霸氣,就有爭勝心,有爭勝心,就有形,一有形,你的意圖就暴露出來,你的一舉一動,敵方無不知曉。再說一有形,你就不透空無為了,你也沒有虛無氣勢了,也就離開太極了,不是太極拳了,也無太極勁了。時出手有形,是有為之為。太極要從無為之為練出無為無不為來。有為之為是拳擊撒打,所以是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慢,是靠力大和著數打人。

太極是重勁不重招,重神意不重勁。無「惰氣」,是我透空無為,待對方剛欲動,吾意已合好;待彼拳剛挨吾皮毛,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如皮燃火,心一冷,放勁,就是「呼嘯猿鳴,泉清水靜,翻江倒海」,走空勁沾勁就是「西山懸馨」。妙極了。不管怎麼打鬥,千萬不可離太極。西山懸馨勁,張松溪、楊祿禪祖師運用得都特妙。如楊祿禪祖師在張府運用西山懸磐打張府的護院鏢師;張松溪在酒樓打三個和尚,也是用西山懸磬把和尚空出,接著背後一掌,把僧人從後窗摔出。站樁功對中定很有幫助。

王雲龍先生作了一首「站樁訣」:

1、兩腿氣筒足灌鉛,兩腳好象滲地間;

2、周身氣筒脹又圓,力大無邊似羅漢;

3、身似氣球飄飄然,騰雲駕霧似神仙。

第一句描述練沉勁,落地生根;第二句描述練中定,渾元氣;第三句描述練神還虛,飄飄然,以虛無的氣勢打人,即通常所說的「凌空勁」,劉晚蒼老師稱它為「離沾粘」。我和老師推手,常覺著手沒有靠上身就站不住,我說你不挨上我,我也得出去。劉老說對,這叫「離沾粘」,現在沒人練了。

也可在生活中練中定,如走步,閑來逛街時,我比誰走得都慢,抬步用腰胯勁,落步時全身放鬆,松腰松胯松膝,一松到底,足要有滲透勁。坐、卧時皆大松大軟,久而久之全身皆通,象是一個充滿氣的橡皮人,沒有骨頭沒有肉,什麼都沒有。這就叫「透空」。說把人松沒有了是假的,人怎麼能沒有了呢,其實是說松得沒有形了。據說楊禹廷師爺晚年松得就是個影子了。但是松無底,是相對來說某人功夫松得更好而已。松得越好,越整,中定越好,透空就越好,虛無的氣勢侵人的威力就越大。

注意,練太極拳最忌諱「自動」,就是打拳不周身一家地運動,手是手、腳是腳地局部自己動,這叫散。打拳自動、散,越松越沒威力,是盤散沙,練也沒有氣感,練不出中定渾元氣來;推手只會拉拉扯扯、摔大跤,胡頂亂撞。這樣練幾十年也別想有搭手讓人就起根,只覺前俯後仰站不住腳,更練不出四兩撥千斤之勁。練拳用僵力、大力、散力,是練不出中定勁,練不出手自舞之足自蹈之、雲霧蒙蒙飄飄然、如醉如仙之美感來。

先人說:「祥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練太極美,推手也是美。放人者,借力以神氣一鼓盪、陰陽一合一,很美。被放者,沒覺著受多大力,而人已騰空歡跳而出,真是妙不可言。

所以說,太極是道,練拳推手是在修道,是在性命雙修。

相信太極拳一定能走向世界,為世人所愛,視為珍寶。

本文作者王老近照

備註:

王雲龍 先生

1938年3月生人,山東龍口市人。10歲開始習武。

1965年跟解華祥先生學習楊式太極拳。1970年先後跟隨劉晚蒼先生、張世聚先生習練吳式太極拳。現擔任龍口市太極拳協會會長一職。


推薦閱讀:

論道——【佚名】
大師論道(獨家):步法
本人于歸根99對詩論道:?妙妙妙皆妙??玄玄玄亦玄
吉米涉辱華言論道歉被指誠意不足 整個事件回顧
武士和禪師論道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