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智慧與領導韜略

什麼是歷史?以史鑒今。通過歷史,看明白昨天,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什麼是文化呢?文化是民族的特質。我認為一個民族的精神、道德和價值、情懷基本上在文化中都能夠看到影子。

韜略是什麼?韜略是中國人的大情懷、大智慧、大思維、大理念,當然也是大夢想。今天我們中國人都在談中國夢,我們一把手把「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一種藍圖來體現,我認為也是中國人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懷。什麼情懷?浪漫情懷。「中國夢」這三個字說明什麼問題?我們中國社會的發展,國家層面,民族層面、家庭層面、個人層面得到一個很好的體現。民族有民族的夢,國家有國家的夢,個人有個人的夢,家庭也有家庭的夢。既然如此,今天的課從三個字開始說,哪三個字?中國夢。

十八大之後,我本人一直在想我們中國人如何實現夢想,或者說我們中國人如何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我想來想去,我們中國人需要三個寶貝。

(一)科學致富

第一個是科學。科學用來幹什麼?致富。各位朋友在清華學習,有時間出去清華西門看一看,西門外有一個公園——圓明園。但是今天去和昨天去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國家有錢了,修得也比較漂亮了。20年前我讀研究生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國家沒有錢,基本上建國之後什麼樣,大體也是什麼樣,荒草萋萋、殘垣斷壁。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那曾經是一個皇家園林,和蘇州園林不一樣。蘇州園林他很精巧,很細緻,一看就是私家園林。而這裡僅有幾個斷石,僅有幾個華表,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座園子非常與眾不同。到現在20年過去了,我仍然記得當時一句話深深刺痛我的心靈。哪句話呢?法國作家雨果說的,雨果這樣講:「在世界的東方有個美麗的園子,這個園子你想像它有多漂亮就有多漂亮。突然一天這個園子里來了兩個強盜,一個叫做法蘭西、一個叫做英吉利。它們搶了,殺了,並且燒了。從此這個美麗的園子將不復存在。」也從那個時候咱們中國人,咱們中華民族開啟了百年曲折和坎坷的歷程。當然這段歷史,我們的民族災難原因是多元的,我個人認為很根本的一點在於是西方用現代科學技術來自我武裝的時候,我們沒有把握好這個戰略機遇,我們落後了,落後就要挨打,這應該是近代文明展示給每一個民族必由的一種思考。 所以說,不管我們怎麼看科學和技術的負效應,我覺得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如果一個大的民族在科學技術上沒有創新、在高端技術上沒有自己的獨到之地或者說一席之地,我們這個民族富強不了、偉大不了、安寧不了。所以,往後看,我們中國人要想不受欺負,要想有地位和尊嚴,不能沒有它。所以,我稱發展或者致富。

(二)民主治國

第二,我們中國人需要什麼?民主。什麼是民主?這個問題很複雜。但是我本人不太同意有些學者的觀點,一談民主就認為民主是近代西方文明的產物,我不這麼認為。放眼人類文明的長河,「民主」其實就要解決兩件事:第一件事如何更好地約束權力;第二件事,如何更公平地分配利益。我認為這兩件事兒解決好了,就是民主。我一直感到民主是整個人類文明各個民族各種文明所追尋的一種真正的社會治理模式和理想。到現在我不認為哪個社會、哪種制度、哪種文明把這兩件事解決好了。解決好了權力,解決不了公平,解決了公平,權力問題又會出現瑕疵,所以我認為我們人類文明還得探討。其實我們中華民族,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中國人的血液中一直在追求這個東西,這一點我不是道聽途說。

前不久我在研究《六韜》,幾千年前周文王打天下的時候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叫做姜子牙。他就問姜子牙,「先生,如果將來我當了君王,我統治天下,天下人這麼多,事兒這麼複雜,國家地面這麼大,你說我該咋整?」姜子牙笑了笑,他說,「大王,我認為人世間要把複雜問題往簡單處想,你別想多了。我說一句話,你做到了,肯定全部搞定。」文王很高興,一言興邦,「先生,你說吧。」姜子牙就說了,「大王,我個人認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善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什麼意思?他說,大王,你為什麼當國君?為什麼有社會?有政權、有國家、有家庭?因為有人組成的,沒有人通通談不上。既然如此,你當君王,你可以尊嚴高一點,錢多一點,房子大一點,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千萬別忘了,你在恰當的時候拿出更多的好處讓天下人分享。唯有如此,那江山才坐得住,唯有如此,你才不是夏桀,你才不是商紂!文王是個賢德的君主,就把這番話聽進去了,文王就用這番話來治理國家,來經略天下,用這番話來打天下。遺憾的是文王沒有搞定天下就死掉了。後來他的兒子,就是周武王姬發,接著用姜子牙這句話給他打天下,還管理國家,同時還給他配了一個副職,這個人叫做周公。在周公和姜子牙的努力下,一個早晨展開了「牧野之戰」,把商推翻了,建立了周。建立周之後,周公這個人很賢德,他把姜子牙這句話制度化、法律化、具體化了,建成了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套最偉大的制度——周禮。

我讀了《周禮》之後,我感到這部著作真的很偉大,到現在仍然閃耀著一些讓我們很感動的東西。上學的時候,我的老師老說,《周禮》是封建禮教,是統治階級愚弄百姓、愚弄人民的工具。我一直感覺,這種表述似乎有失偏頗,我們弘揚歷史、我們宣傳文化,我們吸取優秀的文化指導今天的生活,我認為這種表述有失公允。我認為《周禮》其實就解決了兩件事:第一,約束君王和諸侯的權力。《周禮》首先不是什麼壓迫百姓、剝削百姓的,而是約束君王的。孔子讀了《周禮》之後說,什麼叫做執政呢?他說「政者,正也」。執政,就是自己首先坐得正,自己坐得端,把自身的腰桿挺硬了,你幹什麼工作你才行。「上有好者,下必興焉」。怎麼才能走正呢?他又說了八個字,叫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當君王的要有君王的樣子,當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樣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唯有如此,天下才安寧。那麼各位領導想一想,我們今天中央談八項紀律,從常委做起,政治局做起。為什麼?我認為是這種古老的治理思想在這方面有重要的影響。我們上面做好了,下面誰敢觸犯?誰敢觸犯,誰就受懲罰。上面做不好,下面基本上就沒有說服力了。我們今天為什麼搞群眾路線,我認為核心本質也在這裡。

第二件事是解決公平問題。周朝用《周禮》治天下,恍恍惚惚走完了800年的歷程。後世君王也想玩《周禮》,但都沒玩好,300年、400年算長的,100年、200年的短命王朝比比皆是。為什麼?就在於他們沒有讀通《周禮》中的這種民族的光輝。所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叫做歷史周期律,幾百年一個勝王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一個王朝、一個政權就拜拜了。

面對這種歷史的興衰,幾十年前黃炎培先生到延安就見到了毛澤東,他和毛主席說,「主席,我們民主人士對你共產黨看好,你們共產黨將來執政了,打天下坐天下,能跳出歷史的周期和循環嗎?」主席沉思片刻,一拍胸脯說,「能,我們一定能,因為這條道路我們找到了。」主席沒說別的,就說了兩個字,「民主」。他又解釋了一句,「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我們就一定跳出歷史的周期和循環。」主席也沒有留過學,也沒有學過西方政治學,這個觀點系怎麼來的?我認為老人家學貫古今之後,明白政權更迭的一個根本的原因,一句詩就看透了。哪句詩?叫做「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國家有戰爭了,倒霉的是老百姓。有人統計,一次農民起義,全國人口基本上減掉20%,就是1/5,一場戰爭老百姓就完了,叫「亡,百姓苦」。但是國家好了,沒有了戰爭,受壓迫、受剝削、倒霉的、有意見的還是老百姓。如果這樣的話,這個政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和存在的合法性。所以,主席說讓人民來監督政府。在西柏坡進京,主席進京很理智,在那裡七屆二中全會提了兩個務必,同時他說「如果革命的勝利這個成績我們還值得驕傲的話,說明我們太渺小了,以後的路會更長、更艱巨,當然也更驕傲。」他沒有認為這次進京是一勞永逸。他說我們共產党進京不是李自成進北京,他進京腐敗了,我們要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共產主義。他用了兩個字形容——趕考。這個考試我們能不能及格、我們能不能走好,說真話,這是一直擺在我們執政黨面前一個非常重的話題,到現在我們也在思考。所以我一直認為,我們這一代領導集體上台之後抓群眾路線,和主席的這種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如果我們的政策再不接地氣,法律再不接地氣,官員再不接地氣,我們能不能跳出歷史的周期和輪迴,那就不好講了。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們中央說,關係到亡黨亡國之大計,根本就在這裡。十八大講,遵重人民的主體地位,讓更多的人活得有尊嚴。這體現在哪裡?我認為根還在這裡。但道路該怎麼走,政策該怎麼制定,官員該怎麼抓,百姓該怎麼服務好,我認為還有很多重大命題等著我們思考。

(三)文化治心

第三個是講文化。我看你們滿面紅光、氣宇軒昂,我可能氣色也不錯,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咱們生活得好,吃得好、喝得好、樂得好,這是一個盛世。很多人有否定的說法,說漢朝有「文景之治」,當朝有「貞觀之治」,清朝有「康乾盛世」。我認為哪個盛世都比不上今天。我們中華民族從來沒這麼繁榮過,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這麼有錢過,我們中國社會從來沒有幾十年一點大的戰爭都沒有,我認為是個空前的盛世。但是這一點僅僅限制在從物質的角度來衡量,如果從道德、價值、情感的角度來衡量,我們中國人、我們中華民族從來沒有這麼缺少過誠信,缺少過道德,缺少過品德,缺少過情懷,缺少過責任。我一再問我們中國人今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種?搞不太清。最近發生了一系列的事兒都讓我們感到很感慨。一年多前的「小悅悅事件」,一個2周歲的小姑娘,經過2台小貨車、4次碾壓,路過那麼多路人無動於衷,最後一個拾荒(拾破爛)的老太太把小姑娘拉過去,進行一番搶救,當然那只是一種心靈的贖罪,最後還是死掉了。那是對我們民族道德的考量,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大家都在討論我們中國人的良心。但是這個事兒後不到兩年,一年半多一點,北京又出現一個「摔孩子事件」。當這個孩子被摔死在街頭的時候,我們這個民族的道德也已經被摔得粉碎,讓世界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這個案子塵埃還沒有落定,富平又在賣孩子,更加觸目驚心。所以我們說今天是怎麼了?我們今天面對藥品和食品的安全問題,面對不講誠信的問題,面對整個社會腐敗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我覺得沒有辦法,只有提升全民的道德情懷,只有提升全民族的價值觀念,提升全民族的責任意識。從哪裡開始?從文化。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這些文化我認為就是溫暖我們生命的,提升我們生命境界的。所以我談了兩個字,叫做「治心」。

大家是官員,每代中央領導集體上台之後,第一個集體活動去哪裡?我認為這是一種執政的理念,也是一種執政的信號。今天總書記帶著常委的同志和書記處的同志去了國家博物館,在這裡他提出了「中國夢」,媒體都在關注中國夢,沒有人對行為本身進行解讀,後來誰讀了?劉雲山同志解讀了。他後來北京西城區調研時說,國博是什麼地方?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中央這麼高層的領導對祠堂和祖廟這個詞兒,原來是比較避諱的。去哪裡幹什麼?劉雲山講,去那裡體現了文化的情懷和對歷史的尊重。我認為這是個文化,用老百姓的白話說去祭祖了,或者我們拉近歷史,拉近文化,拉近每一個中國人心靈之間的距離了。

實現「中國夢」,總書記提了三點:第一,走中國人的道路。道路在哪裡?第二,團結中國人的力量。力量如何團聚?沒有這個血濃於水的情感,我們該怎麼辦?第三,弘揚中國人精神。中國人精神又在哪裡?我認為也是五千年文明的積澱,我們的勇敢,我們的愛國,我們的忠信,我們的摯誠,其實都在這裡可以找到答案。

十八大非常斬釘截鐵地說,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我覺得這個脈,無論如何都不能割斷,我們人民也不能沒有自己的精神家園。我們每一個時代都要結合歷史和文化特點,結合時代特點創造一套豐富的文化來溫暖我們的生命。我們今天應該在這方面有所作為,我們整個民族才能走出情感價值和道德的低谷。

在這個題目下,我講兩塊內容:第一,什麼是國學?國學的什麼精神能溫暖我們?第二,從文化中汲取什麼營養來溫暖我們的生活,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這些課程內容很多,我可能也只能點到為止,講一部分內容。

一、國學的基本架構與內涵

這兩年我一直在講我所建立的一個國學模型。

我本人認為,如果把中國的文化比成一棵參天大樹,那麼這棵樹的根是《詩經》,這棵樹的干就是《易經》,這棵樹的冠就是《諸子百家》。我的這種劃分很多學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我在課堂還一直堅持這麼解讀,原因是什麼?原因就在於,通過這種解讀可以讓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很直觀、系統、簡潔地看清文化這個大模樣,一看就清楚了,很簡潔。

我也和各位朋友們交流中國文化的三種特性:詩性、智性、德性。我們為什麼需要文化?就要培養這三種品德。

第一,詩性情懷。我看到很多朋友、很多領導學文化、學國學,愛學《易經》,《論語》也翻翻,《孟子》也看看。但是學了半天,我發現生命的情懷沒變,人生的豪情沒增加,胸懷沒擴大,對土地的感情、人民的感情、對生命的感情也沒有累積。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今天的人不讀《詩經》了。我認為沒有詩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是缺少根基的;沒有詩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是缺少色彩的;沒有詩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是不能溫暖生命的。我認為詩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我們中華民族的浪漫、氣度、風采就在一首首詩中所淋漓。而我們中國人把《詩經》過於文學化了,其實裡面有精髓,有思想,有境界,很可惜,這一點缺失得最多。

第二,智慧。人這一輩子,進進退退、得得失失、你來我往,我們生命都有很多迷茫,面對生命的種種迷茫和徘徊,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少走點彎路,多走點直路,少走點邪路,多走點正路,我們要有智慧。中國文化的智慧在哪裡?我想在《易經》中。我一直提倡,我們領導幹部如果有餘力應該好好讀讀《易經》,把握我們世界辯證的變化關係,但是很遺憾我們很多領導跑偏了。

第三,《諸子百家》,我稱作德性。在春秋戰國末年禮崩樂壞,社會很亂,那個時候諸子百家跳出來了。到今天我們來看,他們的理念無所謂絕對的對錯,他們站在時代的基點上告訴我們民族該怎麼辦、國家該怎麼辦、社會該怎麼辦。他們都是有德的君子,所以我統一歸為「德性」。這裡的「德性」就是指的民族之大義、社會之責任。

在這種情況下,我今天重點跟大家講講詩和智。

(一)詩性:中國人獨特的人文氣質與浪漫情懷

詩可以培養我們中國人浪漫的人生情懷和對生命的態度。怎麼培養?我想了四點:一是培養情操;二是抒發情懷;三是表達情感;四是釋放情緒。

1.培養情操

何謂培養情操?我給各位做了幻燈片,叫春夏秋冬,很漂亮。這叫滄海桑田、萬事萬物的輪迴與變遷。我們可以看到,春天生命之鮮活,夏天生命之盎然,秋天生命之澎湃,冬天生命之蒼茫,躍然紙上。

我們古人站在天地之間就想,在想什麼?人這一輩子再偉大、再輝煌、再有錢、再有勢,都有糾結、有迷茫,面對生的迷茫我們該怎麼辦?向我學嗎?我和你們一樣,我也是人。向你們學嗎?你們也有著類似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怎麼辦?我們古人想明白了,我們人來自於自然,應該歸於自然,我們回到自然中去才明白,把心放靜了,我們就懂了。懂得什麼?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人在寧靜的心靈中,在世界的流逝中,我們能看到生命的淺薄,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生命之寬廣。久而久之,形成我們中國文化歷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觀念,叫天人合一。

天人怎麼合一呢?我用一個季節——秋,給大家做一個解讀。各位生活在內蒙古和我生活在北京,都算北方。現在無論是內蒙古,還是北京,包括再往北,全國上下沒多大區別,到處綠油油的,但是一場秋風一來,南北方完全不一樣。我們叫做一場秋風一場寒,在秋風秋雨中我們很自然想起一首詩,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天涼了,心也涼了。如果讀過女英雄秋瑾的詩,你會記得這句話,叫做「秋風秋雨愁煞人」。在秋風秋雨中,女英雄秋瑾內心很焦慮,當然也反映出對民族和國家命運的堪憂。如果你讀過《紅樓夢》或許會記得這句話,「花因喜潔難覓偶,人為悲秋易斷魂」。一到秋天,心就涼了,人生遇到一個倒霉的事兒,就糾結、抱怨、折騰,跳、鬧、叫。難道說我們的人生真的如此脆弱嗎?我們生命真的這麼弱不禁風嗎?難道我們面對生命的風雨真的這麼容易被擊潰嗎?古人想來想去,他就覺得不應該這樣。為什麼?因為他們一抬頭看到了這幅場景,我們中華民族有四大美景:秋北京、雨桂林、夜上海、霧重慶,很美。

我那天到長沙講課,我說我們中國有四大美景,叫秋北京、雨桂林、夜上海、霧重慶,很有名。長沙朋友跟我說,李老師,您不用吹,我們長沙有橘子洲,很漂亮。到南京,南京朋友和我說,李老師,我們南京有棲霞山,比西陽山(音)一點都不差。我說,各位朋友說得很對,這個葉子它不叫香山紅葉,這叫楓葉,這個葉子全國都有,楓葉又叫黃櫨葉(音),「年年黃櫨葉,載載熱情牽」。黃櫨是圓的。每次香山紅葉正紅的時候,我都找一個很好的天氣,乘著夜色爬到香山頂上,我坐在黃櫨(音)數下等日出。因為人多,去晚了之後你也爬不上去。當旭日穿過黃櫨照在我的臉上,我整個臉都是黃的,我極目遠山,那種感覺真讓我絢爛無比。我很自然地想到小時候學過一首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所以你糾結什麼?你迷茫什麼?秋天的紅葉比二月的花還要紅。為什麼?因為一個字叫霜。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生命的堅韌正是這種風吹雨打之洗禮。

而另外一個人在秋天,他不僅看到了色彩,而且看到了空間,這個人叫劉禹錫。前不久我到廣西柳州市,在柳州我拜謁一個人叫柳宗元。柳宗元當年和劉禹錫搞變法,後來變法失敗了,劉禹錫被貶到了今天大概遵義這個地方。柳宗元先被貶永州,後貶柳州。劉禹錫當時很年輕了,原來在中央工作,後來到地方工作,心裡很不好,總覺得一腔政治抱負沒有能實現,很鬱悶。在一個深秋的季節,帶著鬱悶的心情走出屋外,他突然一抬頭,心情變了。為什麼?原來光想變法了,光想當官了,光想掙錢了,光想心裡糾結的事情了,也沒有精力、沒有時間、沒有心情來欣賞生命兩邊的風景了。秋天的高這麼高,雲這麼淡,恰好一群白鶴在天空翱翔飛過。劉禹錫想,我今年才31歲,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一次變法的失敗難道就對自己的人生沒信心了嗎?不行。於是回到屋裡,寫了一首詩叫做《秋詞》,談對秋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別人說到秋天,人心情不好,別人說人生的坎兒心情不好,我劉禹錫今天總算明白了,我認為秋天比春天一點都不差,這次變法的失敗是我人生的積澱、是我生命變得厚重的根本原因,失敗乃成功之母。你看秋天、你看那白雲,你看那仙鶴傲向蒼穹的身影,這不就是我的榜樣?這不就是我奮鬥翱翔蒼穹的前提和條件嗎?於是,對人生充滿另類豪情。

每次我讀這種詩,我都深刻感受到,我們中國人,包括咱們做官員的,為什麼心胸越來越小,心眼越來越小,斤斤計較,你爭我搶,你打我斗,你死我活,你來我往?我一直覺得我們中國人今天:第一,不讀書了。有人做過統計,說我們中國人現在是世界上讀書最少的民族。我認為這個話不是瞎說的。我現在回到我們村上,是1000多人的村,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村,過年也好、夏天也好,全村人除了種種田、做做生意,一有空閑就麻將、麻將、麻將。有人和我說,在俄羅斯遠東有多溫州商人包土地種,遠東俄羅斯的農民平均人均一個書架,農民沒事兒讀讀書。我們今天還讀嗎?有人做了統計,中國人人均讀0.7本書,一本書讀不完,日本人讀7本,韓國人讀30多本,俄國人讀55本,讀書最多的是匈牙利,人均64本書。第一,我們沒有文化積澱,所以沒有胸懷。第二,我們不懂得欣賞風景了。我們現在心裡就裝了兩個字:錢、權,把心靈板結了。我們帶著這兩個字悶頭前行,沒有心情來欣賞生命,沒有心情來欣賞風景,越來越糾結了。這是兩個很重要的原因。面對這種社會現實,我就是一個小老師,我怎麼辦?我是這樣想的,當一個人不能改變世界的時候,就要適應世界,當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只能適應環境。我講文化,我講美好的東西,我是這麼講的,我應該這麼做到,至少我不能太小人、太狹窄、太陰暗,否則這種文化講出來也不動聽。每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推開我們家的窗戶極目遠眺,培養胸懷。我今天起來又培養了。你們猜猜,我在北京眺多遠就眺不動了目光?可能你們猜不準。前不久我真量過,眺望25米就眺不動了。我們家住的是26層高的雙子座大塔樓,我們家住東邊那個,朝西住二層。推開窗戶這麼看,能看到天,這麼看,25米遠就是一個摩天大樓。我每天坐在我們家的沙發上,目光所及就25米遠。一個只有25米胸懷的人,還能指望成為大師嗎?沒戲!這是現代文明的通病。別說我沒有胸懷,我們很多學者同樣沒有胸懷。為什麼?我認為和我們今天的生活節奏,和我們的氣度,和我們的大環境直接相關。所以,我們要學會看風景。我很喜歡內蒙,我很喜歡草原,喜歡大海,我也喜歡沙漠。

有一次出差,我印象很深。我和一個朋友去,他說,李老師,到內蒙要保護我。我說為什麼?他說,我要三高,血糖、血壓、血脂都高,內蒙古喝酒很厲害,你得保護我。我說,兄弟,到了內蒙,由不得我,也由不得你了。他理解成內蒙古的朋友勸酒擋不住,太真誠。到了內蒙古他發現他理解錯了。那年的呼倫貝爾那個大草原長得特別好,雨水也比較好,我們站在草原上一望無際,何止25米,25000米可能都有,心曠神怡,牛羊成群,藍天白雲。那個時候人都將化成一滴水,就永遠留在那裡了,就那種感覺。晚上吃飯,在一個水泡子邊上,有幾個蒙古包,雪白雪白的,遠處一看就是一道風景。別看是蒙古包,進去還蠻豪華的,很有民族風情,晚上在那裡吃飯。一進去蒙古的朋友非常熱情,一人一條哈達,這個哈達一披,就感覺自己成了半個草原人。晚上一開飯,兩個小夥子進來,端個木架子,上面蓋著一個紅布,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掀開紅布一看,焦紅焦紅的一隻烤全羊,那是真羊肉,絕對不是假羊肉,更不是老鼠肉做的。一開飯,當地的一個老年人,一個樂隊馬頭琴一拉,小姑娘穿著民族服飾很艷麗,銀碗給你端過來了。當那碗酒端到你面前,如果你不喝,你就不是人了,沒人勸你。因為在那個場景下,你如果不喝:第一,對不起主人的盛情;第二,對不起草原;第三,更對不起自己。人一輩子難得豪放一次,舒展一次,釋放一次,開朗一次,奢侈一次,生命是需要展示的。我覺得生命越展示,人越有胸懷,人越真誠。內心越糾結,這樣的人心眼就越小。我們今天為什麼沒有美好的心靈,我們不懂得綻放了,就琢磨自己內心的私利,這樣的話你還有什麼韜略,還有什麼心懷,還是什麼情調面對未來。你們生活在內蒙古,你們如果還沒有胸懷的話,可真要好好讀書了,我在北京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你們要學會欣賞。我們人有這種心懷,一展示、一釋放,你那就是天下的愛,國家的愛,家庭的愛,生命的愛。

這是愛讀書的人,誰呀?杜甫。這周末我剛從四川回來,又重溫杜甫草堂。杜甫當年一進草堂,一場暴風把茅草屋給掀了,屋漏恰逢連陰雨。如果你們家房頂漏了,怎麼辦?肯定是塔梯子蓋房、蓋塑料布,報119,找施工隊。俺家有存摺,俺家有電視,俺家有冰箱,可不能濕了,這是你的行為方式。杜甫家,別看窮,每一件傢具都是古董,一個碗剩到今天就值你家全部家產。杜甫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急於蓋自己的房子,而是在寒風冷遇中站了兩個半小時,他在思考。他在思考什麼?他說我這個草堂也不算太差的住房條件,也算個中產階級了,一場寒風冷雨一來,我都成了無家可歸的人,天下有多少人無家可歸,成了無房戶。北京的房又這麼貴,房價又居高不下。多少人流離失所,怎麼辦?杜甫想,我要是大老闆就好了,我有錢就好了,我買上1萬套房、1億套房,分給天下沒房子的人,這樣的話,就再也沒有人流離失所了。叫「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我死怕什麼,只要能溫暖天下人,那就是我杜甫生命的價值。我們可以看看,什麼叫君子,什麼叫小人,什麼叫一己私利,什麼叫天下之情懷?一個人都落魄成這個德行了,還在想著天下無房子的人。我們今天也有,房叔、房姐、房妹、房大爺,很多,為自己。我們很多領導一出情況一查,十幾套房,幾十套房,有用嗎?說真話,「廣廈千尺,睡不過五尺」,道理就在這裡。通過杜甫這個形象我們還可以看出,在我們中國的文化中,一個人對天下的愛和高低貴賤沒有關係。不能說人沒有錢才能愛別人,人當官才能愛社會、愛百姓,沒那回事。在我們中國的文化中,人生要有一種道德的高度,人生要有一種責任的高度,這點很重要。而我們今天一般不大講這個事兒了。

孔子當年有一句話,人這一輩子,「不患無以立,患所以立」。你這一輩子先別問我能不能掙錢,也先別問我能不能當官,你先問你憑什麼掙錢、憑什麼當官。我們今天不問這個問題。孔子說人的一生有三大風險。哪三大風險?第一,德保而位尊。沒有道德,很缺德,官當得很大,這種人早晚倒霉。第二,力小而任重。不好好努力,沒有能力,老想拖天,這個胳膊早晚會被壓斷。第三,智小而謀大。不學習,沒有智慧,不知道修養,老是想做大事、當大老闆、當大官,這種人早晚把自己賣進去。我們今天人不懂得這種問題了,我們沒有了基本的德財能的道德標準,而一味想自己的目標,而不問為什麼能實現這個目標。這叫道德的容忍度。

我們今天經常講什麼?我們依法治國,我很認可這個事兒,社會國家不能離開法律,但是我同時也認為法律不能解決社會的全部問題。我認為一個好的法制社會一定有一個基本的道德高度。幾千年前老子就告誡我們整個社會,「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法律最嚴酷的就是剝奪人的生命,一個人他生命都不在乎了,他還能在乎法律嗎?我們這個社會中,人應該有個基本的道德準則,對生命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態度,這個事很重要。廈門公交車事件,很多人因為這個事兒批評咱們政府,說工作不到位,說好多官員工作不細緻。官員需要反思,這點沒有錯,我個人認為主要責任還是怨這個傢伙。人呼風就來風、呼雨就來雨,我不如意了,我一說領導就能滿足我,我一說,別人都能滿足你,哪個時代我認為都不可能。人生面對生命的風雨,我認為有一種基本的情況很重要,你不想活了,可以,你死唄。你有什麼資格剝奪那麼多無辜人的生命?15個孩子參加聯考,7個受傷了。福建說,這7個孩子可以通過一種方式上大學,受傷的別考試了。8個孩子失蹤了,過了好多天說了,孩子死了。為什麼?燒得面目全非,通過醫學鑒定才證明死了。這15個家庭還有中國夢嗎?有兩個數學系的博士,一個已經成為教授,一個男的31、女的27,兩個人生孩子剛剛100天,生了孩子以後閑房小,到廈門集美區看房子,準備買個房子過更健康幸福的生活。結果一把大火,兩個博士通通灰飛煙滅,這孩子才100天。朋友們,你想想,這個孩子如果將來長大了,自己爸爸媽媽這麼優秀,由於這種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能愛咱們這片土地,能愛民族,能愛我們的社會嗎?一個社會仇恨的種子不就埋下來了嗎?這兩天,成都又出現了砍人、殺人,有人說從這個人的目光中明顯看到他厭世。說明什麼問題?說明我們都沒有生命的情懷。

還有今天做官的,我們今天做官的人,為什麼說大家對你們不敬畏,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在於我們缺少應有的官德。「官者,管也」,做官,在古代一定是君子,一個不能成為君子的人根本沒資格做官。官本位是今天的概念,在我們遠古時代不是這種概念,很多人不願意做官。為什麼?因為一做官意味著犧牲很多個人的利益,要為他人服務,所以做官的人是天下大君子,做官的人受到人敬仰、尊重。我們古代很多官仍然有這種情懷,比如柳宗元。柳宗元變法失敗貶到永州,在永州寫了一篇文章,很有名,叫做《捕蛇者說》。後來過了10年,皇帝一個聖旨,召回京城,柳宗元認為,有盼頭了,人生終於又有機會了。回到京城(現在的西安、當時的長安),正準備一腔熱情重新開始,一個聖旨又貶到今天的柳州。永州在湖南,柳州在廣西,更偏、更遠、更荒蠻。我們今天的官員如果遇到這個情況會怎麼想?肯定牢騷滿腹、抱怨滿懷,跳樓了,自殺了,叛逃了,全都可以預測。為什麼?沒境界。柳宗元到了柳州,人生的最後四年,建文廟、搞教化,廢奴贖、種柑種橘、疏通河道、打井為民,把一個荒蠻的柳州建得井井有條。後來柳宗元病死了,柳州百姓們說,咱們給他送點什麼呢?說送錢送物有辱老人家英明。後來柳州人民在柳州找了一棵大樹,給柳宗元做了一副棺材,就把他運回長安。到長安之後一掀棺材蓋,就發現柳宗元像睡著了一樣,一點都沒腐爛。從那個時候柳州的棺材就出名了。所以誰都清官,送他一個棺材讓他永世不腐。我認為永世不腐的肉體是假的,但是永世不腐的精神卻是可以做到的。幾千年來,柳州人民在那裡建了廟,叫柳侯祠,又叫做羅池廟,千百年來被人供奉。這就是品德所換來的。

我們中國文化有兩個東西可以不朽:一是詩書繼世長,二是忠孝傳千古。比如上上周我去新疆坎兒井,去坎兒井幹什麼?緬懷林則徐。當年林則徐變法皇上讓乾的,我們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上也有「虎門硝煙」,都對,當然好了。但是一個聖旨被貶到新疆伊犁,多偏遠。我們今天的領導如果遇到這個境遇,能接受嗎?各位朋友捫心自問,你如果受到這個待遇,能接受這個現實嗎?林則徐從那麼大的官,從一方大官到新疆伊犁州,人家怎麼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文化是幹什麼的?文化是打造我們的情懷,有這種情懷來面對世界,人才能講韜略。否則的話,那些雞毛蒜皮、小技巧、小陰謀不足為道。這就是詩的第一個目的,讓一個人有一種胸襟和目光來面對生命,這是很重要的。無論對官員還是百姓,我認為同等重要,沒有這種胸懷,根本無以言「韜略」二字。一定要想辦法,照那種感覺。

2.抒發情懷

我覺得我們今天的人不讀詩、不愛詩,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今天的人沒有追求了,沒有更高的人生境界和追求了。因為沒有追求,大家不愛詩,因為不愛詩,也越來越沒有追求了。各位朋友,不信去看一下,仰望一下中華民族歷史的星空,你會發現,那些偉大的靈魂,他的一生和詩都有解不開的淵源。

比如曹操。曹操一輩子,我給他總結了八個字,叫「曹不離詩、詩不離曹」。曹操一輩子喜怒哀樂都做詩,曹操死了之後,人想到他,走過他戰鬥的地方,都會為他而做詩。曹操一輩子打了很多仗,其中兩個仗最有名,一個叫官渡之戰,那是一個勝仗,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一個叫赤壁之戰,是個敗仗,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打赤壁,曹操不高興。為什麼?像我一樣的北方人,咱們都是北方人,騎馬射箭還可以,但是一上船一拿刀槍,人還沒走就暈船。曹操說那個仗怎麼打,有人趁他不小心給他獻了個計。什麼計?連環計。說,丞相,我給你出個招,你用大鐵鏈子、大木板把船連一起,船變大了、變穩了,你們北方人肯定就一定沒事兒,能打仗。曹操不知道上當,結果一試還真行。曹操說,完了。誰完了?劉備完了,東吳完了,我一個人一統三國,豪情萬丈,大宴文武,舞搠賦詩。這是曹不離詩。賦什麼詩?《短歌行》。詩人寫得多好!這個詩寫得多有氣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人這輩子能活幾年,喝吧!我覺得這個境界,生的境界很高。我們學文化為什麼要會學?你要學正能量。這句話我認為就有很大的正能量,而不是負能量,而不是勸大家狂飲喝酒、湖吃海喝,不是那個含義。這句話告訴我們面對生命中成成敗敗、得得失失,人無什麼時候都要充滿生活的激情,這才是正常的人。我們高興了,我們就笑,我們失望了,我們就哭。人有健康的感情面對世界,人才能做個好人,人才能做個好官,人不能太裝了。

現在你們當領導很難當,為什麼?就是因為你們這個感情不會用。陝西的表叔,當官員不能隨便笑,一笑把官笑丟了。我們可以想一想這個道理,深層次的道理,咱們當官員要想。那麼大的車禍,那麼多家庭面臨人生的悲劇,誰在那個場面下內心都酸了,內心都會流淚了,內心都會糾結,這是常人起碼的感情。你是安監局的領導,到了現場以後,面對百姓的苦難腆著大肚子在那裡笑,我們怎麼能接受這種感情?這種官能沒有問題嗎?網友通過網上一搜,表是一個突破口,一查,這個幹部確實有問題。對人民沒有健康感情的官能當上好官,我認為不可能。所以,感情看是小事,它也是大事,這點很重要。我們學《論語》,《論語》不是死的,是活的。孔子愛學音樂,我們古代文化中重音樂。孔子說,鄰居家如果有喪事,老人去世了,三天不吃肉啊、一月不彈琴。人家老人家去世了,你還在那裡燕語鶯聲,那叫什麼人,那叫什麼人,那叫什麼鄰居,那叫什麼感情,那叫什麼聖人,那叫什麼君子。這叫同情心。

今年河南大橋煙花爆竹塌了,一個領導去了,這次沒敢戴錶,穿個軍大衣,顯得很理智,很樸素,結果站在橋頭哇地哭起來了。你抽西北風,哭什麼?那個感情做得也不對,我們說真話。官也是人,咱們是正常的人,我們做有血有肉的官,也做有血有肉的人,該哭就要哭,該笑就要笑。哭也對,其實笑也對,關鍵是看你是否發自真誠,其實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就能看清楚。這個很重要。

曹操也是這樣,別看這個丞相,不知道連環計上當,他認為東吳完了,人生馬上成功了,就對酒當歌。一讀這首詩,我還有一個感受,什麼感受呢?我鬧不明白咱們後輩子唱戲,把曹操唱成大奸臣、大白臉,我不明白這個事兒是從哪個時候開始的。我一直在想,大奸臣、大白臉能有這種胸懷?鬼才相信呢!

我總結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趣的文化現象,當然我總結得不會太全面,或許多少有點片面,但是應該能說明點問題。什麼現象呢?自古以來,在中國文化歷史上忠臣擅詩、奸臣擅字。我覺得能寫好詩的,大多數是忠臣,能寫好字的奸臣多。為什麼?在心為志,吐而為詩,沒那種追求,沒那種理想,沒那種信念,沒有那種豪情,做不出詩來。寫字怎麼寫?拿個字帖在那裡練,琢磨、琢磨、琢磨,左邊一撇搞掉張三,右邊一捺消滅李四,一拐彎算計別人,字就練好了。

我跟很多領導同志、朋友講,今天領導好寫字、好畫畫,還有朋友練了幾年字、畫了幾年畫,我看人生也沒有豪情,胸懷也沒有放開。所以,我勸大家,你除了寫字、畫畫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詩。很多朋友寫字、畫畫,反而心眼變小了,變小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做官的第一要務是什麼?你幹什麼要干好什麼,做官是要履行好職責,下對百姓、上對領導,這是我們的首要工作,寫字、畫畫那只是個修養。但是你別忘了你的身份,你和我不一樣,我就是個老師,我就瞎寫著玩。你一寫,下面有人說「首長,字寫得好,你應該入協會了」,就入協會了。你入協會了,當然協會歡迎了,可以拉贊助。第二天,「領導,你的字好,該搞畫展了」,你又開始搞畫展去了。結果一搞畫展,好多吹鼓手一吹把你吹暈了。誇領導也是一門藝術,我這個智商就誇不了,水平不夠。他怎麼說的?「首長,你這字好,獨成一家」。「獨成一家」,這四個字一點毛病都沒有,怎麼挑都沒毛病,亂畫,那可不獨成一家?如果不獨成一家,公安局判案不是有多少冤案錯案?誰的筆跡寫出來都是獨成一家。所以我和朋友們講,一個領導,你去寫字、你去畫畫,你要一輩子不賣弄,畫一生、寫一生、玩一生、樂一生,這個寫字、畫畫一定是你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你一定會做一個很高明的領導。但一旦把寫字畫畫作為一種資源去賣弄,甚至覺得王羲之都不如你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飄起來了,真正飄起來了。

前不久我看了一期節目,我建議你們看看,撒貝南主持的,叫《科學與文學的對話》。科學找的楊振寧,文學找的莫言,藝術找的范增。撒貝南就問范增,「范先生,我們央視很多主持人,比如白岩松、倪萍,都在畫畫,都在寫字。從你的角度看他們這些人誰最有造詣?」范增笑笑說,他們根本談不上造詣二字。我認為,范增把這句話說出來,央視一台又把這句話播出來,我真的覺得很有信心,我對范增更高看一眼。這叫曲高和寡,大師的境界高山仰止。術業有專攻,你如果不服,我寫一個、你寫一個,咱比一比,我說你沒造詣,絕對不冤枉你。撒貝南又說,范老師,咱不說造詣了,你說他們誰寫得好、畫皮好吧。范增笑笑說,他們都是我的朋友,我也不想得罪他們。到此為止了,說明做事范先生也有個門檻了。但是我們很多朋友練練就找不到自己了。練一手好字,真正成大師,那不是開玩笑的。到國家博物館看看百年復興之路,看看當年林則徐變法的時候,給皇帝寫的聖旨,那個蠅頭小楷,看得心靈都震撼,人怎麼能寫出這種字來,比印的都漂亮。那是從五六歲、六七歲一輩子苦功練那手字,為了陶冶情操、為了提高修養,而不會把自己寫沒有了。第二句話勸各位大家,大家是領導,什麼語言,什麼行為,還直接關係到我們是不是一個清廉的幹部。我認為寫字畫畫在有些領導身上也滋生了腐敗。比如商人準備給你送東西,也不知道送什麼,一打聽,會寫字、愛畫畫。一個古畫幾百萬,一個端硯幾十萬。要了,這不是腐敗嗎?另外,說首長,我給你出錢搞個書法展。一投就是幾百萬,那麼有氣度,他那幾百萬你以為是白投的?商人是趨利的。前面給你辦完了,後面來找你了,領導,這事兒給辦辦吧,你辦還是不辦呢?所以我們說,「上有好者,下必興焉」,我們愛好也不能成為把柄。所以我跟很多朋友講,寫字、畫畫很需要,但是更根本的大家做詩。

做詩可以培養人的語言能力。《論語》孔子說,說「不讀詩,無以言」,不讀《詩經》說話不好聽、不動聽。我們今天為什麼要作風建設?離了稿不會說話,你如果從現在開始做詩,做上兩年,沒稿子照樣說話,沒問題。因為你不讀書了,不讀詩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你看我吹牛,大家說,李老師,你吹得還挺好聽。為什麼?我從小就做詩,從8歲開始就做詩,我不是忽悠大家。我8歲就學第一首詩就開始模仿,哪一首詩?叫做「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就會這麼一首,我就開始模仿。有一天,我坐在我們家的打穀場。打穀場,就是糧食割下來晒乾,曬問之後再壓,現在都聯合收割了,打穀場不多了。我蹲那裡玩,結果我看到好多螞蟻成群結隊地回家,我老師說這個現象發生了,可能要下雨。這個時候一群小燕子從我頭頂掠過,我老師也說了,這個現象也可能會下雨。剛想完,沒一會兒,打雷下雨了,我就往家裡跑。我往家跑,農民就往打穀場跑,他怕糧食濕了,趕緊蓋塑料布,晒乾了不容易。我回到家裡,我有感於這種場景,我就拿出一張紙來就開始做詩。那個紙不是咱們今天的白紙,那時候家裡特別窮,還沒改革開放,都用包改進的黑紙,那個筆也不是圓珠筆,也不是鋼筆,是我哥給我一個小鉛筆頭,我一年級都用鉛筆頭寫字。我拿著包改的黑紙、拿著鉛筆頭,做了我這一輩子的處女作。過了30多年了,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怎麼做的?「燕低雨將臨」,燕子飛低了,將要下雨,「螞蟻把家歸」,螞蟻回家了,「雷聲剛入耳,忙壞庄稼人」。我認為寫得真好,我覺得可以收小學課本了。這8歲的孩子,心裡沒有思想、沒有理念,他用純潔的目光來看世界,看到什麼說什麼、看到什麼說什麼,說出來就是詩。人做好人、說真話,說的話就好聽,說假話、說空話、說套話,說的話肯定不好聽。為什麼那百姓有時候不愛聽大家說話?就這麼空話套話太多。很簡單,詩就是情感的宣洩,詩,就是情懷的流露,就在這裡。

老爺子接著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拐個彎還是喝。很多外國人批評咱們中國人,說中國人就認吃,吃飯要喝酒,要包廂,浪費那麼多時間。我說你們外國人呢?他說我們外國人15分鐘快餐搞定,就工作了,人生效率都高。從那開始咱們中國人就不自信了,不敢談吃,不敢談喝,不敢談飲食文化,覺得好落後,好封建,好愚昧。但是現在咱們中國人有錢了,我們文明程度提高了,倒過來一看,我們被洋鬼子忽悠了。我問各位一句話,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人活著為什麼?你們還很真誠,內蒙古的朋友,你說吃。說得沒錯。人活著這一輩子沒有目的,活著就是最大的目的,這是一種生命的真實。

我們今天講民生,民生是什麼?就是人民更好地生活。你說你很高尚、很偉大,你犧牲自己,幸福千萬人,你用自己的生命讓千萬人更好的活著。我們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幸福快樂地活著,這是發展的目的。一個好社會,就是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幸福活一輩子,這就是好社會。那麼人怎麼才能活著?第一就是吃。不吃飯怎麼活?咱也不是聖人,誰不吃飯?我認為能吃好是人生的一大幸福,我覺得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再像中國人這樣創造過輝煌燦爛的飲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國》,咱們中華民族這片土地很神奇,南來北往的人都能根據當地的氣候、當地的飲食,創造一套美食適合當地人。我們中國人如果吃飯僅僅為了填飽肚子,那個時候我們人生的快樂少了一半。我們中國人一吃飯,兄弟們一鬧,我們欣賞美食,我們談談人生,我們談談感情,我們做做小詩,你會發現這頓飯就成了享受。我們中央今天加強作風建設是不讓大家大吃大喝、揮霍公款,這叫節約,但不等於不讓我們生活好、吃好、玩好,完全是兩個概念。我們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人都吃好,這很重要。今天我們說增強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把文化看明白、看透徹,我們正面地解讀文化、看文化,文化才能傳承,我們才不至於走極端。

曹操高興的半天,結果第二天一上戰場,小周郎一把大火,差點沒燒死,也沒勝利,走了華容道。幾百年之後誰來了?蘇軾來了。蘇軾到了湖北赤壁古戰場,就想曹操、想周郎,想這段歷史。說那哥幾個打來斗去太有意思了,立即做首詩,叫做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對這段歷史的回憶,這叫詩不離曹。

曹操的詩不僅打動了蘇軾,而且打動的今天一顆偉大的靈魂,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偉大領袖叫做毛澤東。幾年前,央視一台把毛主席《浪淘沙·北戴河》譜了曲,給一個電視連續劇做主題曲。這個電視劇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什麼內容、什麼題目,我就記得把主席這個詞唱得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寫得多好!「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主席1.8米高的個子站在北戴河邊,一陣狂風吹來,風一驟起,就是暴雨傾盆,白浪滔天了,一艘小船在浪尖上翻滾。偉人深邃的目光遙望遠方,偉人的偉岸和大自然的雄渾融為一體。這叫天人合一。每次讀這首詩,讀到這裡,我都忍不住地說一句話,「中國當代毛詩之後再無有詩」。我覺得當代中國毛澤東之外的詩,誰的詩也不可能流傳千古了,當然包括我那首小燕子也不行了。我說完之後,網上很多人罵我,好聽的說我口無遮攔,難聽的,說我滿嘴噴糞。我說噴什麼都不可以,就噴不出糞來。所以網上環境要整頓。我們這次打擊網上造謠,這個網路環境害人,網路環境給社會造成很多不安寧、很危險的因素,所以我們要整頓。我說你罵我幹什麼?你不就是不服嗎?有本事你也到北戴河邊去,風衣你也別穿了,你站在毛主席站的地方,光著屁股,有本事你也做首詩。做完了之後發給全國13億人給你打分,你的分如果比毛主席高,我在《人民日報》登一版廣告,我給你道歉。你寫不了,就學著點吧,千古一人,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的胸懷,這個東西學是學不來的。有人試過了,誰也比不了,誰呀?蔣介石。

1945年的時候,主席到重慶談判,寫一首詩大家都知道,叫做《沁園春·雪》。主席那個氣派,什麼叫做韜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秦皇漢武牛不牛?牛,但沒文化。「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牛不牛?牛,但沒有戰鬥的勇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武力夠,但是韜略欠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們通俗地解釋,數風流人物,還看老毛,一個道理,今朝、老毛,老毛,今朝。其實這反映了主席博大的胸懷,也反映了他本人生命的自信。沒有這種自信,能打下萬里江山嗎?這個能比得了嗎?比不了。結果蔣介石急了。1945年是蔣介石人生最高峰,1945年二戰剛結束,我們中國是戰勝國,他以戰勝國的領袖自居,蘇聯人對他好,美國人對他好,天下老百姓對和平談判也寄予了厚望。那個時候蔣介石春風得意,那我和你們談是瞧得起你,那個境界。結果主席弄這麼一首詩,把蔣介石氣得肝疼,把全國文膽都招來了,寫寫寫,一個個地寫,寫一摞。蔣介石審稿,一邊審稿一邊罵街,一首詩都拿不出來和主席的PK。PK什麼,你的境界差遠了。所以這就叫胸懷。

一個好領導,能寫出真正的好詩來,一定是愛生活的。我跟組織部的同志講,真正評價幹部是全維的、多方面的,好不好讀書、好不好做詩,有沒有愛心,我認為這是一個人做一位好官最基本的感情和素養。文化素養看是小事,實乃大計。

話鋒一轉,主席講曹操了。主席說我為什麼做這首詩,就是因為我想到了曹操。主席說什麼?「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說曹操你死得真早,時光過得真快,掐指一算,你離開我們這個世界1000多年了,當年你跨馬揮鞭。魏武大帝就是曹操。你多有追求,多有理想。為什麼?當年你在這裡做過一首詩,有詩為證,叫「東臨碣石有遺篇」。哪首詩?《觀滄海》。但主席說,你儘管有追求,你儘管有理想,但是你到死都沒有統一三國,你進了棺材都死不瞑目。鬧了半天,你還沒有我毛澤東,沒有我們共產黨人厲害,你們沒有搞定的,我們搞定了,「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操換人間了嗎?他沒換人間,主席把人間換了。

兩個政治家,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信仰、他們的追求完完全全不同,但是他們卻實現了一種跨越時空式的交流。為什麼?因為他們生命之豪情,人生之澎湃、社會之責任、民族之情懷躍然紙上。我覺得我們今天人不讀詩、不愛詩,身上沒有這種氣魄。

去年釣魚島事件,全國很多地方搞愛國遊行。北京一個小夥子舉著毛主席到了日本駐華使館。舉毛主席像倒也沒關係,關鍵是小夥子特別有創意,他在下面寫了一句話,讀了之後讓人很辛酸。他說「毛主席,我們別人欺負了」。讀了之後,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的民族多麼需要情懷、多麼需要精神、多麼需要氣度、多麼需要膽識!我們這個民族沒有這種精神是不行的。很多國家找我們事兒,為什麼?我覺得是因為我們不好好學文化,不好好打造我們自身的品德和形象,被人家看扁了。日本人曾經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有兩個國家我永遠不會道歉:第一個是韓國,再道歉他都不買日本貨。第二個是中國,道不道歉照樣買日本貨。」我聽了之後我就很鬱悶,我也很氣憤。去年我們家的相機壞了,我去買相機,買相機的時候一看沒法買,為什麼?全是日本的。後來他們說,李老師,你買德國的。德國是有,稍微一好,好幾十萬,我又買不起。到現在全國各地走到哪裡,我還靠著個小手機來照相,到現在不買,我一買就咽不下這口氣,一直堅持到今天。我一直在想這個事兒,我一個老百姓,我想愛國咋這麼難呢?怨什麼?我認為不怨別人,怨我們自己。

有一天遇到一個老先生,七、八十歲了。他說,「李老師,我們中國不是沒好相機,我們原來有好相機。我們原來有個相機叫海鷗,我小時候用那個相機照過相,我用那個相機照了半輩子相。相機咱們當時看,快門比較好的是日本的,鏡頭比較好的是德國的,海鷗兩個優勢條件還都具備一點,所以總體效果比它們差不到哪裡去。那個相機然後不僅我們國內用,還經常出國,很正常。」但是一改革開放,科學研究很辛苦、周期很長,我們就不研究了,引進生產線,掛上洋品牌,一賣就能賣來錢,那多好啊,賺得個溝滿壑平,全是錢。但到今天驀然回頭一看,錢能買來什麼?錢能買來航母嗎?錢能買來神十嗎?錢能買來民族的尊嚴嗎?錢能買出世界的頂尖技術嗎?不能買來。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一切向錢看,這是我們一個很大的弱點。我認為我們現在要審視我們的發展模式,從中央到地方,從一般百姓到我們的領導幹部都要認清審視,中國人應該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怎麼調整我們的社會形態,怎麼引領我們社會的價值觀念,這不是一件小事兒。

10年前朱光亞先生寫過一篇文章,我感慨很深。老先生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他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製造業與中國現代化》。他說一個偉大的民族,什麼叫做現代化,開服裝廠,搞鞋帽廠,搞這個扣子廠,要不要?我們需要。發展經濟要多元化,都需要。但是作為一個民族來講,核心是製造業,製造業是一個民族綜合實力、綜合國力的競爭。比如航母,從鋼材,到通訊,到電子,到導航,到衛星,到定位,到各個系統,哪個不是民族整個綜合國力的競爭?現在我們造大飛機,國家這兩年為什麼搞大飛機,為什麼搞神十?好多人不理解,這是一個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根本,就是前面我講的「科學」二字,很重要。我們不走這個道路不行了,我們要精神,要風骨。現在美國人第幾代無人機又出來了,無人機沒有人它在天上的戰鬥力和有人機可以相媲美。我們在這輪競爭中又落後了一步,下一步該怎麼辦?還面臨很多問題。

所以,我們中國人一定要認真,不要在鮮花面前狂舞,以為我們真的就不得了了,真的就是世界貴族了,我們既富又貴,又有胸懷,又有品德,又有文化,又被人瞧得起。實際上我認為還很遙遠,我們有很長的要走,這個看得很清楚。

講完詩的這兩個功能,下面兩個功能我就不講了,接下來給大家講一點《詩經》。

3.《詩經》:歌頌愛情、重視家庭

詩對我們的情感、對我們情懷打造很重要,有這個胸懷,我們才能夠真正地來對待生命和世界。既然《詩經》是根,面對《詩經》,我們怎麼學?它講了什麼?

我覺得《詩經》是個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在課堂上,一天課一般講三大觀點,半天課我講《詩經》的一個觀念,哪個觀念呢?叫做歌頌愛情、重視家庭。我認為這是我們中國人道德的邏輯起點,精神的邏輯起點,思維的邏輯起點。

各位朋友在清華學習,走之前我建議你們買本書帶著,什麼書呢?《詩經》。回到你們老家之後,你找個周末沒事兒開著你們家的車子,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把心靜一靜。什麼叫靜呢?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心就靜了。閉閉眼睛,泡杯清茶,打開《詩經》。如果你覺得你的心是靜的,你會發現,《詩經》中會傳來一陣清甜的風氣,淡淡的、輕輕的、柔柔的、軟軟的,因為這首詩叫做《關雎》,這是《詩經》的第一首,這是千古名句。它是怎麼寫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詩講了一個非常單純而美麗的愛情故事。說一個小夥子十八、九歲,來到一個小河邊,河水很清,兩邊紅花綠草很漂亮。河中間有個小沙洲,沙洲上兩個雎鳩鳥,像鴛鴦一樣,卿卿我我在談戀愛。我們說,那是春夏之交,是人和萬物容易動情的季節。小夥子看著風景,看著雎鳩鳥,看著美景,陷入了無盡的沉思和遐想,風景把他迷住了。那時候沒有照相機,也沒有攝像機,一個人,多看幾眼吧,這樣獃獃地看風景。就在這個時候,一艘小船駛入畫面,小船上站著個小姑娘在勞動,在採集河裡面的野菜(荇菜)。用來是人吃,還是餵豬,我們也搞不太清楚了,總而言之,在勞動。左手一把、右手一把,右手一把、左手一把,一采菜小腰也晃,小船也晃,那個小蠻腰太迷人了。結果,就把這個小夥子給迷住了。小夥子就想,這個小姑娘長這麼漂亮,嫁給我,做我老婆該多好。有了非分之想,怎麼辦?追。怎麼追呢?用今天的話說,通過自己的各種關係,問清楚小姑娘QQ號、MSN、微信、微博,一邊發郵件,一邊打電話。結果小姑娘清華大學畢業的,還比較清高,一般人看不上。看不上他,他痛苦,叫做「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回家茶不思飯不想,在那裡打滾,也不吃飯,也不睡覺,把他媽給急壞了,兒呀,你可咋辦。結果他馬上就說,「媽,請你放心,這個兒媳婦,我一定給你搞到手,你放心吧。」我們叫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幾個輪迴,結果就把小姑娘搞暈了。小姑娘說,嫁誰不是嫁,這個世界婚姻也沒有絕對正確的、錯誤的,這個小夥子原來覺得不咋的,一看對我這麼好,還是蠻有誠意的嘛,得了,就他吧。一答應小夥子,小夥子就高興了,叫「鐘鼓樂之」,敲鑼打鼓娶回家。

講到這裡,各位朋友可能說了,李老師,我看你就是個大忽悠。我們一談中國文化,落後的、封建的、愚昧的、保守的。你說文化是根,中國人學文化,先讀《詩經》,先讀愛情詩,有這麼浪漫,這麼開放,這麼自由?朋友們,還真是如此,這是正兒八經的中國本土優秀文化。

劉雲山同志說過一句話,他說為什麼學文化?學文化:一是說人話,二是辦人事。說人話,我前面講過;辦人事,什麼叫辦人事?人來到世界上辦的第一件人事,就是要正確處理男女關係。男女結合是有責任、有道義、有情感,有家庭的,這是人區別於動物最不同的地方。一個人能正視愛情,能夠正視家庭,這是一個人成為君子,成為有品德的人的根本和前提。如果亂搞男女關係,就不算一個正常的人。《毛詩序》說得很清楚,「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人和人在一片藍天下、一片土地上,我們組成了一個群落叫做社會,這個社會、這個國家要和諧,要安寧,要穩定,人要幸福,怎麼辦?首先在社會中要刮一陣風,刮什麼風?刮感情風,刮家庭風,刮愛情風,叫家和萬事興。一個社會中,美滿的感情多,一個社會中和諧的家庭多,這個社會一定是和諧的,反之亦然。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因為人因為不能處理家庭和感情的問題,導致的個人悲劇、家庭悲劇、社會悲劇、民族悲劇,比比皆是。所以這首詩用之鄉人、用之邦國。這首詩,對一個個人、對一個國家同樣重要,全民族都要學這首詩,很重要。

為什麼讀這首詩,孔子還有一句話說得更到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這一輩子,要想不犯錯誤,兩個事兒要注意。人犯錯有兩個重要源頭:第一是飲食。飲食指的是物質、金錢和權力,人把不住這個關口,要出事兒。第二就是男女。男女感情、男女關係,在關係上把握不住,同樣要犯錯誤,甚至犯更大的錯誤。這兩天薄熙來案公開審理,他犯錯誤的一個根本的原因是什麼?沒有處理和老婆的關係,沒有管好手下工作人員,沒有管好家裡人。劉鐵南,活生生的案例,幹什麼?(82:50)。現在很多犯錯誤的領導大多數都是情婦,導致了很多的悲劇、很多問題,觸目驚心。所以,我跟記者說,我們的領導每天起來讀一遍《關雎》,讀上三年,都是君子了。文化叫潤物細無聲,長了就有感覺了,關鍵是我們沒有決心、沒有耐心去修鍊自己。

我認為這首詩就奠定了我們中國人的四大戀愛婚姻觀。

第一,責任意識。什麼叫做責任意識?這首詩愛情的婚姻導向很強。小夥子追小姑娘就一件事,幹什麼?娶回家做他媳婦兒。在古代文化中,愛情的唯一目的一定是婚姻,但是婚姻不一定是愛情的唯一結果,可能種種原因沒能走到一起,但是出發點一定是婚姻,這才是愛情。在我們中國人心中,當你驀然回首往事總有一段情難以割捨,這段情一定是曾經你想娶、她想嫁,否則那不叫愛情,那叫單相思。而這個觀念我們今天沒有了,我們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那還不能出事嗎?今天我們很多人對婚姻、愛情沒責任,我認為導致整個人生沒責任。

這件事孔子兩千年前就告誡我們中國人。他怎麼說的?他說「君子之道,造端夫夫婦」。有人問我怎麼當君子?孔子說,別問我,回家問你老婆,別問我,回家問你老公。你們家庭好了,老婆照顧好了,孩子照顧好了,整個家庭健康了,你感情健康了,你責任盡到了,把對家的責任再拿出來對工作、對社會、對民族,你就一定是個君子。你對家不負責任,那麼你對社會負責任那是句鬼話。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化的責任起點。大家想想我們今天,一個對家不負責任的人,一個男人天天在外面花心,他對工作能努力嗎?一個女人對老公不負責任,這個人能愛世界。我認為全是一句空話。我在這裡和各位領導講,如果沒有婚姻做責任,就不要玩愛情這把火,早晚惹火燒身。今天網上已經做了總結,當然總結得不一定全對,但是也給我們告誡。反腐敗有四把利劍:第一,小三反目。第二,日記丟失。幹這種事兒還寫日記,這不要命嗎?第三,家中被盜。第四,網上曝光。我們大家學文化,有一個字是「絕望」的絕,這邊是「色」,那邊是一條繩子,被色迷住了,只能是死路、絕路一條。我們文化是有深刻內涵的,「文可載道,字可通神」,不是講假的。梁實秋先生說,人一輩子,你想一天不得安生,那你就請客,你想一年不得安生,你就蓋房,你想一輩子不得安生,你就找個小情人。你們想不想和諧?那就看著辦吧。

第二,完美。我們今天講中國夢,我們中國文化中構造了很多美好的夢想,其中有一個夢想是什麼?就希望我們每一個人活得健康、幸福、快樂,有一份好愛心,有一個好家庭,這個很重要。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才幸福?才完美?我們的文化說了,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一個家庭中,男的要是君子,什麼叫做君子呢?我認為君子不一定很有錢,君子不一定官很大,但君子應該是有道德、有責任的。那麼什麼叫做淑女呢?我認為這個問題就複雜了,我有段時間專門研究淑女文化。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條件,希望各位男同志回家引導夫人,各位女性領導提高女性修養。我認為淑女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安靜的靜。我們中國的淑女叫溫柔照水、嫻靜如花,我們中國女性的美,我認為就是一個靜字,我們中國女性的涵養也是一個靜字,修養也是一個靜字,值得尊重也是一個靜字。但是今天我們很多朋友不懂了。古代的淑女應該是美女、是美人。白居易有一首詞叫《琵琶行》,他怎麼描寫淑女,怎麼描寫美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妹子,彈一曲,彈一曲,那女同志不理他,最後他開著船過去找人家,人家看的實在難纏。女同志回到家裡梳洗打扮,穿上長裙、抱著琵琶,邁著小碎步,慢慢慢慢出來了,還讓琵琶遮著小臉。琵琶後的那個小臉,那可人,淑女。但如果倒過來,白居易說,妹子,來吧。那個女同志一個跟頭跳出來了,那是孫二娘,不是琵琶女。徐志摩怎麼寫美女、寫淑女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一個嬌,一個羞,把女性的羞澀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咱們今天的歌怎麼唱的?「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噠開了,那是刺槐,不是玫瑰。

咱們今天的女同志你為什麼缺少足夠的魅力?太鬧。在家裡和老公吵,到單位和領導吵,大街上剛才暴粗口,每天半夜喝得醉貓回家了,還是淑女嗎?當然我說的是表面現象,這個現象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文化內涵。什麼內涵呢?一進清華大學校門有八個字,叫「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主要講的男同志,厚德載物是對女同志提得要求。在我們中國文化中,女性是一個社會的定海神針,女性是一個家庭的穩心劑。一個社會,女性不浮躁,這個社會一定不浮躁,一個家庭老婆不浮躁,老公一定不浮躁。我們今天的社會,為什麼很浮躁?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女性浮躁了。薄熙來案子公開審理,薄谷開來在薄熙來從政的過程中,沒起到太多積極的作用,心情浮躁了。《易經》有一個卦,叫家人卦,兩口子就是家人。女人是風,男人是火,風借火力,火借風威。小家庭風風火火,這個日子就過好了。所以,一個女人不給老公吹風,你老公事業做不好,該吹大風吹大風,該吹小風吹小風,該吹熱風吹熱風,該吹冷風吹冷風,這個家庭就是一個好家庭。但是一個女同志怎麼把風給老公吹好?我現在發現很多人走了錯路、彎路,都是老婆吹風吹歪了,該吹冷風她給他吹熱風,該吹小風吹大風,該吹正風吹斜風,就把老公吹死了。把老公吹死的女同志比比皆是。我研究很多案例,我就發現家庭不和諧,是不能做好官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我講一個女性吹風的案例。去年,甘肅一個國土廳的副廳長被判了很重的刑。判了之後我就研究這個案例,我就發現她老公是典型的心不靜吹斜風吹的,差點把老公吹死。老婆是個心理學的醫生,我們知道做領導壓力也很大,他老婆用心理學的這個方法給他老公做工作,老公,別急;老公,耐得住。這兩口,風借火力,火借風威,做人、做事,官也很正常順利,家和萬事興。結果有一天,他老婆的心不靜了,一件小事就把她內心的平靜打破了。有一天這個女同志到單位,她們單位的小姑娘還沒結婚,背的包很漂亮。然後他老婆問,妹子,包很漂亮,在哪裡買的,能不能大姐也買一個?那個小女孩也不懂事,一看她穿這麼土,小孩就說,「姐,你懂什麼?你這麼土,這包叫LV,全球限量版,好幾萬一個,你哪買得起?」這一句話,這個女同志回家以後,好幾天茶不思飯不想。她說,我老公都當了副廳長,我們一路走來這麼辛苦,混到現在被一個小丫頭片子瞧不起,那怎麼能行?好多天很糾結。在她糾結的過程中,一個金礦老闆上門了,原來認識她,說嫂子,你跟大哥說說,我這個礦咋就批不下來,我也沒有多少違法」,送來了一包,包一打開,30萬現金。這不錢來了嗎?沒錢就沒尊嚴,不來了嗎?好,放著吧。他老公一回家,就給他吹枕頭風了,老公,這是我同學,你給辦辦;老公,這是我親戚,你給辦辦,這個事兒又不違法,你給辦辦。老婆的枕頭風,架不住天天吹。他老公一看,這個金礦沒有太多違規的地方,也差不多少,手續算齊全,沒幾天,真批了。一批,這個老闆又給他送了20萬。沒幾天,50萬,不是有尊嚴嗎?利用周末帶著女同學飛到香港,兩天50萬花光,買了好幾個LV的包,一身珠光寶氣就回來了。「妹子,看,這才叫LV,這才叫全球限量版,你那個很落伍了」。把小姑娘氣得夠嗆,小姑娘說,這什麼人?她們家咋這麼有錢?那麼土鱉。後來一打聽,他老公是副廳長,副廳長也掙不了多少錢,怎麼能這樣?她就開始跟蹤這個女的,這個女的也沒感覺。每天在別人羨慕的目光中,越來越虛榮,越來越浮華,每天吃穿住行都講高檔、講排場、講時尚。女孩子拿著照相機照,照了一段時間,照了一摞照片,光這照片上的服飾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就郵到紀委了。紀委一看,這是證據,很直接,一查,結果在他老公的這個思想工作的攻勢下。知識是中性,往好處教人就能做好人,往壞處教就能做壞人。同樣心理學的知識,鼓勵他老公收東西,兩年內收了2000多萬,還有13套住房。結果,判了,不是無期、死緩,我記不太清了。

所以,我跟女同志講,沒有女人,沒有母親,就沒有詩人和英雄。我認為,在中國的社會中,女性的偉大就在於沉著、冷靜、理智、胸懷,你守著社會,你守著家,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寧靜很多。這是文化很重要的一個根本。所以說,男人有了責任,女人有了胸懷,我們這個家就完美了,我們中國文化,這個大夢就實現了一半了。

我為什麼用這麼多時間來講詩,我覺得這是我們人性的基礎,也是我們道德的基礎。

(二)智性:《易經》

別看談《詩經》我們很多領導不感興趣,但是講到《易經》,我們很多人就感興趣了。但是很遺憾,大家把《易經》搞偏了,很多領導靠《易經》求神拜佛、求仙問路、求官問職。《易經》是門科學,孔子講「吾尋求其德而已」,孔子說學《易經》是學品德的,學《易經》是求這、求那,什麼都求不來。所以,各位領導,學《易經》首先要糾正態度。

河北原來有一個官叫李真(音),他就特別信這個玩意兒。李真這個人做事很霸道,36歲當國稅局的局長(正廳級幹部),很年輕,他在單位做官的時候,一個電梯專用,別人不敢用。門口站著保安,副職有什麼工作,還跟他請示彙報。李真的車在石家莊經常闖紅綠燈,在他眼裡,什麼紅燈、綠燈,我李真到了都是綠燈。有一次闖紅燈,一個警察把他攔住了,剛上崗的小警察。小警察說,你怎麼闖紅燈?你跟人家解釋一下,也算個人話。結果李真搖下車玻璃窗,吐人家一口吐沫。就這麼霸道。他被雙規前,他可能也聽到了一點風聲,或者做壞事做多了,可能有一點感覺。我們《易經》有一句話,「惡不及不罪亡身,善不及不罪臣民」,上帝讓你死亡,必先讓你瘋狂,這就是《易經》。《易經》告訴你不能走極端,他就走極端。在這個時候,他不反思,不向領導反映自己的問題,相信這個玩意兒。一個朋友懂《易經》,就打電話,「你給我看看,我最近怎麼覺得心臟不舒服,眼跳,左眼、右眼都跳。」結果那個哥們說「李局長,放心吧,我一直給你看著的,馬上當副省長了,去吧。」去了,再也沒回來。臨行前說,寫信給組織,說「看在孩子的身上,能不能給我留條命」。到那個時候就來不及了。

還有最近的劉志軍案,劉志軍一好色、二好財、三好迷信。修高鐵搞奠基,那個棚子在哪裡、朝哪個方向開,幾點開,請什麼人,都用《易經》看,最後也看進去了。河北省還有一個常務副省長叫叢福奎音,家裡設佛堂,初一、十五上香拜佛,最後也進去了。山東某個市的市委書記,迷信,有人用《易經》給他看。說你命中可以當副總理,但是你要修橋。他竟然怎麼修橋?有一條國道規劃好了,本來要施工了,結果一定要那個橋拐個彎,要過水庫。過水庫不就可以修橋了嗎?多修座橋,水庫是環保水資源,一修橋,不是污染環境嗎?沒積德,我看反缺的德,最後也進去了,被判了很重的刑。

《易經》是門科學,我們要好好學它。我們讀了《易經》,能把生命看透,讀了《易經》,能看通是非,看通利害關係,看清什麼樣的路該走、什麼樣的路不該走,什麼該拿、什麼不該拿,什麼該放、什麼不該放,這是《易經》的大學問。

《易經》很複雜,我們今天有限的時間裡面講什麼?我想重點給大家講講陰陽,我認為把握了陰陽,就把握了《易經》智慧的核心。

1. 一陰一陽之謂道

關於陰陽的問題,孔子說過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中國人學文化,希望成道,得道,孔子說,你把陰陽搞明白了,那就是道。那麼什麼是陰陽?我認為陰陽是《易經》中看待事物的一種獨特的視角。什麼是陽?發光的、發亮的、昂揚的、澎湃的、彰顯的、進取的、執著的、雄性的,就是陽。什麼是陰呢?含蓄的、包容的、承載的、寬容的、繼承的、傳承的、雌性的,就是陰。這是我們中國人看待事物的兩極。

曾經有一個學者講過這麼一番話,我也沒去認真調研,是不是有這回事。他說,當年黑格爾為什麼能寫出辯證法來?就是因為他讀了中國的《易經》,但是很遺憾他不懂漢語,他讀了翻譯的版本,但是翻譯的人把陰陽翻譯成了矛盾,他從矛盾的互辯關係就寫成了辯證法。如果這個學者說得是對的,我覺得黑格爾好可憐,他對中國文化了解偏了。什麼是矛盾?矛盾是對立的,其次才是統一。所以,矛盾的主旋律是鬥爭、是對立,第二位才是統一。而陰陽不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白魚是黑眼睛,黑魚是白眼睛,陰陽首先是包容,講的是和諧。矛盾講的是對立,講的是鬥爭。我一直感覺,我們頭些年把陰陽老是和迷信對立起來,我不敢談陰陽,但我本人一直認為,我們今天看世界要少談點矛盾、多談點陰陽,我們看問題就不一樣了。談矛盾,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是白的,你是黑的;我是陰的,你是陽的;我是高貴的,你是低賤的。但是世界哪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我們用陰陽看世界,我們都退一步,你退一步、我讓一下,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你發現這個世界是柔軟的,不是僵硬的,世界沒有那麼多是非,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內心的糾結而導致了紛爭,心寬一點,世界就寬了。我們有一句話說得好,「心大,事就小了;心小,事就大了」。陰陽就是讓我們心靈要放寬的,多談陰陽,我們世界多一份和諧。包括處理問題,處理同事關係,家庭關係,和百姓的關係,用陰陽看問題你會發現完全是兩種境界。用陰陽看問題,我們都是人民內部矛盾,用矛盾的觀念看問題,很多都是鬥爭的關係,這點很要命。

孔子說,掌握了陰陽就好辦了。但是很遺憾,「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咱們老百姓天天生活在陰陽和諧的環境中,但是遺憾的是你不能發現陰陽的真諦,不能用陰陽來指導生活,所以你就不能成為君子。這句話怎麼理解?在座的有很多女性朋友,那麼改天你帶著孩子上街買菜,在買菜的過程中,假如和賣菜的發生糾紛打起來了。如果你這個當媽的很兇,暴跳如雷,把賣菜的臭罵一頓,你就會發現你的兒子和女兒會衝上去,拉著媽媽,「算了、算了,別鬧了,不就點菜嗎?」倒過來,如果賣菜的很兇,把你這個當媽的臭罵一頓,你的兒子不管他多小,他沒有風險感,沒有危機感,小狗一樣汪汪叫,衝上去就打,和賣菜的吵,你不能欺負我媽媽,你憑什麼。這是母子之間、母女之間一種天然的,追求陰陽和諧的觀念,一種自然的本性,這個不用教。

我現在一直感覺,我們很多孩子走彎路、走絕路、走死路、走錯路,原因是我們家庭不和諧,社會不和諧所導致的惡果。有一個案例,這個案例給我們很多家長和社會上很多人一個驚醒,李雙江這個案子。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出事之後,我把這個孩子的成長經歷整個搜了一遍,我用《易經》給他們家做了一個診斷。診斷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他們家叫純陽家族。這種家庭在我們中國社會特別多,不是一個家庭的事兒。他們家是名人,媒體一放大,我們關注了。其實很多家庭,比他們家發生的悲劇還大。李雙江離婚了,和夢鴿結婚了,我認為這個無可非議,重組家庭,我們這個社會很寬容;結婚生子,這個也沒什麼可指責的;老來得子比較寵愛,我覺得這個也沒有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他過分了,走極端了,一走極端事就變了。怎麼走極端?名字都起壞了。起個什麼名?李天一。這個名不是人名。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待,對孩子的培養目標,對孩子的培養理念,對孩子管理的理念,所以我們生兒育女起名都很認真、很謹慎,我們中國家庭很重視這個事兒。

天一是什麼?根據《易經》的法則,皇帝是九五之尊,九五就是最高了,到乾卦叫九六,就是亢龍有悔了。天一是什麼?用老百姓的土話說,皇帝他爹。家裡養了小皇上,很多家庭不知道怎麼養了,養了皇帝他爹,反映這個家庭對天一有多寵愛。孩子上小學,買個自行車,孩子玩自行車很正常,不行,我們是天一,要有尊嚴。光改造自行車花了1萬多塊。你說孩子講和諧,跑那麼快乾什麼?後來上小學,上中學,人大附小、人大附中,這是北京很好的中學和小學,一般家庭上起來不容易,人家上了。一上學校搞小團伙,不好好學習,校方說你好好管,不管影響教學秩序。結果家裡說,我們家是天一,有個性,才有創造力;有個性,才能發展,不管。你不管,被學校勸退了,就跟開除差不多,人家還不批評。中國教育,我們還看不上,運走了,美國冰球學校。咱也不知道學什麼。結果到了冰球學校,因為打架,沒半年又被開除了。回來可要好好管,你不約束能行嗎?不約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回來之後,不僅不約束,他媽媽夢鴿,送他一輛車,寶馬325,那是個二手車。別人問,為什麼送車?他媽說,孩子從小喜歡車模,原來給的假的,現在給個真的。給真的當車模,我也沒意見,但為什麼給他車鑰匙,他不夠法制的駕駛年齡。給車鑰匙還不算,為什麼花錢改造這個車。光改造這個車,一種說法是25萬,一種說法是40萬。總而言之,把這個車改成了跑車,一個月多次超速違規,從來不接受交警的處罰,被海淀交警戲弄地稱海淀小霸王。最後出事兒了。一打人,好多人說,孩子看著長得挺厚道的,挺老實的,爸媽都是明星,怎麼會有這種錯誤呢?但是背後的故事誰知道,都是寵來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後來國家說,家庭管不了,我們社會得管,那不成禍害嗎?勞教了。勞教出來之後,家裡這個時候還沒事兒,孩子,放心,勞教,也不是刑事處罰,從頭開始,有爸爸、有媽媽就有你明天,給你改個名,重新開始生活。改個名,還不往好處改,叫「李冠豐」,那麼慣、那麼嬌生慣養,還嫌慣得不夠,非得慣瘋了不可,這回真瘋了。出來沒多長時間,網上又開始吵,叫輪姦犯,後來警方說叫強姦犯,後來他媽媽夢鴿說應該叫嫖娼。不管叫什麼,對這個孩子都是一種災難性的悲劇,對這個家庭都是毀滅性打擊。

我們今天很多家庭,包括我們當領導的,包括大款,都是獨生子女,生來就寵得不得了,我們有點錢、有點權勢,搞得很多孩子忘乎所以,爹不像爹,兒不像兒,導致很多悲劇。我們一個家庭要和諧,要管,有陰陽,孩子也是一樣。純陽家庭就是光有攻,沒有守,光有進,沒有退,光有鼓勁,沒有泄勁,光有增強,沒有包容。我認為說,我們今天的很多孩子走極端的根本之所在。你們將來,條件再好,是你和你老公、和你老婆兩口創造的財富,你可以給孩子一共一個相對較優越的教育條件和生活條件,但他沒有任何資本在那個金山銀山上享受,否則毀的是你,害的是他,這種悲劇太多了。我們現在99%的家庭管不了孩子,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特色。哪有家長管不了孩子的道理?原來孩子跟爸媽(1:51:37)才最,父母之言。孔子說人一輩子有三畏,一是畏大人。畏大人就是父母,我就怕爸爸媽媽,我怕他們傷心,怕他們生氣,怕他們著急。現在孩子是這樣嗎?不氣你,不急你,他還不罷了。

家庭是這樣,我們單位也是一樣。陰陽是分主次的,好多人不懂。什麼叫做韜略?在單位,一把手就是陽,所有的副職就是陰,我們叫眾星拱月,這個班子就和諧、就團結了。你一個人在陽位,你高高在上,你別忘了他們分管工作,你給他們足夠的許可權,做到足夠的民主氛圍。我們中國現在為什麼班子不和諧?簽字一支筆,決策一張紙。我們副職覺得沒空間,有一天大家都會進步,在副職的要支持一把手,你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認為你比他還強,這是副職的心理毛病。所以,高高在上的一把手對副職要理解,副職也不要總覺得就比他強,我們有很多班子打架,開著會就幹起來了。湖南有一個司法局,局長、副局長研究人事問題,當場扇耳光、咬耳朵,老百姓知道之後,怎麼看咱們黨員幹部的形象?所以,陰陽要各歸其位,很重要。

包括健康也是講陰陽。我們為什麼不健康?我們被很多理念攪混了。根據《黃帝內經》,人怎麼健康?要吃方圓30里之內的食物。為什麼?天地萬物有靈氣,人有靈氣,動物有靈氣, 草也有靈氣,吃這樣的食物之後,進入腸胃,好複合,好消化,好吸收,能保持穩定的飲食結構,這對人健康很重要。咱們的專家說,飲食多樣化,這個多樣化、那個多樣化。我們現在胃腸進化的功能,沒有食物變化的節奏快,所以我們身體負擔很重,這是我們現在社會的毛病。比如我,從北京出差到新疆吃烤肉,新疆到四川吃辣的,四川到廣西南部又吃粵菜,一會兒辣,一會兒清淡,一會兒燒烤,我這個胃腸的負擔多重!這是一個客觀的現象。所以,大家一定要追求盡量穩定的飲食結構,不要為了追求時髦,要個性,要所謂的生活質量,然後亂來。還有我們今天吃反季節蔬菜。反季節,就是反社會、反人類、反科學,你反什麼季節?我們天生什麼就吃什麼,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們在內蒙古就多吃羊肉,沒事兒,喜歡喝奶就喝奶,我喝粥長大的我就喝粥。今天整個社會很多理念把我們人攪混了,現在養雞喂飼料逼著它下蛋,搞得雞蛋不環保,菜不環保。我認為我們社會節奏太快了,很多理念不對。一天一定要喝一杯牛奶嗎?一定吃一個雞蛋嗎?我看未必,我小時候一個月不吃雞蛋,也長這麼大個子,怎麼了?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在日本一個論壇發表講話。他說,我們這個社會要慢著點、要悠著點。這點很重要。陰陽其實講的就是這種關係、這種辯證關係。

2.陰陽變化規律

面對陰陽我們怎麼辦?我們面對種種的極端形勢我們又怎麼辦?我今天在這裡勸各位領導四句話,無論你工作、生活和決策的過程中,你一定要記得,就是陰陽變化的第一規律,我認為把這個規律把握住了,我們這輩子沒大的風險。哪個規律呢?我稱它為「物極必反,物壯則老」。我認為《易經》所有的智慧最根本的一點就講這個事兒。人活在世界上什麼時候都不要走極端,人一走極端好事變壞事,好人變壞人,天使變魔鬼,這點很重要。我在這裡向大家講四句話:

第一句話,給生命留點空間。我們今天中國人為什麼急?為什麼走極端?原因是生命沒有空間,沒有空間的生命人就沒有彈性,沒有彈性就容易走極端、犯錯誤。我覺得我們中國人,無論是做農民,做公務員,做高官,做一般幹部,做大官,還是一般商人,我覺得通通沒空間,從老人到孩子,整個年齡段也沒有空間。比如孩子,大概幾年前我一個同事的兒子8歲,過年了,他準備給孩子發紅包。兒子,發個紅包,過年了,想買點什麼買點什麼。孩子高興,一拿紅包,「兒子,爸爸和你說,你長這麼大了,8歲懂事了,能不能和爸爸講講你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孩子張嘴就說,「爸爸,你不問我就想跟你說,半年前我人生就定位了」。他爸爸很高興,孩子7歲半就定位了,多懂事,說說吧。他孩子張口說,爸爸,我都想好了,我的人生理想就是退休。他爸爸氣得半死,8歲就想退休。爸爸說,為什麼?孩子很單純,他把退休當職業了。他說,「爸爸,我認為退休是最好的職業。你看,樓下的爺爺奶奶退休了,唱歌、跳舞、下棋、散步、聊天,多好啊,我沒退休,一會兒學這,一會兒學那,煩死了,啥時候我才能學到老?」我們明白了,孩子為什麼要退休?被學習逼的。我們北京常說一句話,把我們家長快逼瘋了,哪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認為發明這句話的人缺了八輩德了。為什麼?他光划了一個起跑線,沒說比什麼,這不是要命嗎?比個東西,咱們家長有針對性、有焦點,他光劃個線,沒說比啥,嚇得家長比音樂、比美術、比唱歌、比跳舞、比數學、比化學、比物理,古往今來、古今中外什麼都比。

北京的孩子有寒暑假嗎?一到寒暑假,比上學還殘忍。今年北京好多中學聯名了,要求拒絕孩子上輔導班。我那天從大連回來,前面坐著父女倆,小女孩,十一、二歲,她爸和她坐一排,我坐她們後排。飛機從大連回來,飛過大海,大海上空氣很陡,工作小姐說,各位,系好安全帶,不要隨便走動,注意安全。小姑娘聽空姐這麼一說之後,這個姑娘馬上和她爸說,「爸,我最煩安全了。我看了,下面是大海,飛機掉下去多好,飛機掉下去我就可以直接去游泳,再也不用學鋼琴了。」一個孩子對鋼琴痛惡到這種程度,還學它幹什麼!「古之學知為己,今之學知為人」,古代學習為自己,為自己的情懷、情操、道德和責任,今天學習為了家庭、父母,包括自己的內心的虛榮,這個很重要。我們說孩子沒空間,為什麼很多小學生、中學生都跳樓、割腕、尋短見,甚至離家出走?都是因為沒有空間才導致的極端行為。孩子不僅在學習中沒有空間,孩子心靈上也不純潔了,我們很多孩子為什麼發生悲劇?包括李天一,出這種事兒,為什麼?不純潔了。

我們《易經》中有一卦,叫蒙卦,啟蒙的蒙。啟蒙就是孩子要開始教育了。個卦說得非常清楚,《易經》說,叫做「童蒙吉」。說孩子小的時候越單純越可愛,越無知,越秀氣,越天真,這是大的好事,該懂得懂,不該懂得不懂,人生一步一步長大、一步一步成熟,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對有利。今天我們社會不和諧了,導致了很多悲劇,孩子還有純潔的空間嗎?沒有了。

我有一次看一個段子,這個段子說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在公交車上發生了一段對話。當然這是大人編的,但至少也能反映一個問題。小男孩和小女孩說,都說人生難料,我就不這麼認為,我就知道我將來孩子姓什麼,你孩子姓什麼你不都知道。小女孩臉紅了,很生氣,想了五分鐘,小女孩說,對,你孩子姓什麼你知道,我孩子姓什麼我是不知道,但我至少知道我生的孩子是我自己的,你的孩子是誰的就搞不清了。八九歲的孩子,他需要懂這個嗎?今天的電視廣告,再家看看今天的網路環境,看看報刊環境,看整個社會的環境,我們孩子內心中還有寧靜的心靈,還有健康藍色的天空嗎?我認為這就是沒有空間了。

我們長大了做領導,有空間嗎?沒有空間了。你說做學問有空間嗎?你們可能說,李老師,你多有空間,你不用走極端,北京講個小課、掙個小錢、喝個小酒、做個小事,你多美!有空間嗎?都是假的。朋友們,在北京做學問,壓力也很大,學問做到了一定程度,進了圈子你才有尊嚴。北京機會多、平台高,但是高手多、名家多、大師多。我們在北京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北京培訓多了之後,在清華、在北大、在行政學院,到中央黨校都可以,你說我們安排什麼課程,你們請老師。如果安排同樣的課程,這些單位可能請的都是幾個老師。別看北京人這麼多,在某個學科講得好的,全北京就這麼五六個人。北大請,清華請,行政學院輕,中央黨校也請,因為那是入了圈的人。給你們上課壓力很大,你說給你們講什麼,你們要學歷有學歷,要閱歷有閱歷,要職務有職務,要認知水平有認知水平,給你講什麼?很難講。你們需求不一樣,興奮點不一樣,知識結構不一樣,真的很難。我和你們什麼關係?你們可能說,李老師,你是老師,我們是學員。你可別這樣,我在行政學院當班主任,我也帶班,我都有很多調研。我今天進來一看你們的目光,你們眼裡沒有對老師的真誠和尊重,你們是帶著審視的目光來看我的,說今天講課的傢伙叫李清泉,聽他吹吹吧。吹得高興了,你們就聽聽,聽得不高興了,玩玩微信,打打瞌睡,上廁所撒泡尿,你們都走了。?我能走嗎?清華老師盯著我,我能走嗎?你們是老闆,我就是打工的,就是這樣的。我就是跑江湖的,撂個場子耍一趟,也有耍不好的時候,哪有那麼好耍。形象地說,我老自我解嘲地說我自己,你們就是看客,你們就是觀眾,你們就是遊客,我就是你們來看的猴兒。你們別不承認。我這個猴兒也有喜怒哀樂,也有悲歡離合,也有耍不好的時候。

去年某個部委找我講課,我說不去了。為什麼?你們單位來了兩次了,我不講了。他說,不行,你還得來。我後來又去了,去了之後往禮堂一坐,二、三百人,銀髮蒼蒼、鶴髮童顏。我說什麼人呀?他說,李老師,這個報告會是我們老幹部局組織的,我們單位歷年退休的老司長,今天聽你講課的最老88、最小的58。我一聽嗡一聲,88歲,比我爹都大,我給他講啥?講人生,講得失,講韜略,講藝術?88歲,人家都八寶山了,他給我講還差不多,我還給他講嗎?但人家主持人說,下面有請李教授,一鼓掌。這一鼓掌就像那馬戲團一敲鑼,我這猴兒跳出來了,我還能跳回去嗎?來不及了。怎麼辦?我說,別的不會,我不是會做詩嘛。得了,就做詩吧,一上午,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一邊做詩,一邊冒汗,一邊看錶,時光如流水,那個錶針咋就不轉。好不容易熬到11點半,都能擰出水來,累死幾百萬的老細胞。做學者也沒有空間。

咱們中央叫學風建設,我和大家說,來到北大、清華這些地方學習,包括北京任何單位給你什麼老師,都基本上都是認真篩選的,這老師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你記住一點,人一謙虛,總會有收穫的,一上午一個觀點、一個解釋、一個解讀,你聽進去了,你就不虛此行。因為你們是領導,心量很高,每一個老師不可能把你們都罩住,每句話不可能都是精品,不可能每句話都能頂一萬句話,那都是傳說。不要相信哥,哥只是個傳說,就是這樣的。所以,什麼時候大家都要用這種胸懷對待每一次培訓、每一堂課,有一天總會知道我這句話很到位,很重要。因為你們不給我空間,所以我壓力很大,你們給了我空間,我壓力就不大了。年人同樣沒空間。我們中國人從上到下,心態太急,做人、做官、做事都這樣。稍微把步子放緩一點,目光放遠一點,你會發現,其實有的時候不需要那麼大壓力。

第二句話,給他人留一點寬容。我認為給自己沒有空間是害自己,給他人沒寬容是害別人。我覺得生命不僅需要長度,而且需要寬度,沒有寬度的生命,我們活得很有壓力、很累,也充滿風險。

像前不久我到上海上課,復旦大學流行一句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知道為什麼嗎?就是因為一個研究生,今年保送博士,7月份碩士畢業,9月份上博士了,多光明的前途,突然死了。警察一查,發現中毒,再一查,同宿舍有重大嫌疑。復旦大學說別抓錯了,為什麼?這倆孩子不是一個專業的,孩子最大的利益是考試競爭,他倆沒有利害關係,他怎麼會殺人呢?又是同宿舍,同窗知己,怎麼會呢?警方也很謹慎。但是一審還真是這個孩子,他交代了。他說我是和他沒有深仇大恨,有一天吵架,沒控制住情緒,結果到實驗室拿了劇毒藥物,就扔到飲水機了,兩個家的中國夢又拜拜了。這個事兒一出,哈爾濱一個大學發通知了,所有宿舍的飲水機全部取走,怕投毒。

我們社會沒有了寬容,我們整個社會人都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心態,什麼辦法也控制不住。廈門燃公交車,上海那個傢伙打槍,北京摔孩子,成都又砍人。頭些年,我們很多極端的人員報復社會,燒幼兒園,砍殺小學生。我們北京的保安都佩鋼叉,那鋼叉,這麼長,魚叉,特尖,叉人像叉蛤蟆一樣。幼兒園的孩子、小學生,一進大門,保安叔叔手持鋼叉,那還是溫暖的學校嗎?那還是溫暖的教室嗎?那不是變成閻王殿了嗎?所以,我們古人講,「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所以,我們還是要極力打造社會的法制環境,打造社會的道德環境,我們人才有安全感。

我一直和大家說,大家少生抱怨。我們是小人物,我們改變不了世界,要從自我做起。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說一套,包括我也說一套,你們也會說一套。咱們說的時候要從自身做好,要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極端的想法,最急的時候退一步、忍三天,你就發現不應該生那麼大的氣,你忍一周發現也不都怨人家,忍上一個月發現太狹窄了,忍了一年你發現不打不成交,就過來了。我們常講貴族心態,今天我們中國人叫暴發戶的心態。我們要有貴族的心態。什麼叫做貴族?我們講富貴,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我們中國人有物質的富,但沒有精神的貴,這點很要命,要有騎士丰度。

第三句話,給希望要留一點時間。俞正聲先生當選為政協主席之後說了一句話,叫「急於求成是歷史上失敗的主要原因」,我認為這點說得很好。剛才也反覆講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今天中國人太急了。我到普吉島旅遊,一個大巴二、三十個人,兩個人一個座,那個導遊是一個華人,他那幾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無論吃穿住行都是什麼?慢慢來,慢慢來,慢慢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國人急。一個大巴一人兩座,來了之後排好隊,慢慢等唄,那不行,那不行。所以,什麼事兒都急,這個很要命。因為一急我們導致很多問題。

當年我們貧窮的時候,我們特別希望富裕,那個心態很急。這30年來,我們今天(2:11:41),我們講科學發展。為什麼講科學發展?因為30年來我們天天追求放屁,追求放什麼屁?放GDP。我們單一地考核標準,導致了對環境的破壞。我們很多地方單一追求GDP,污染了環境,污染了水,污染了空氣,你一個P放出去了,老百姓有意見了。為什麼幹群關係,政府和老百姓的關係緊張?老百姓講,你政府為了GDP不擇手段,我們幹什麼管政府的死活?所以導致很多悲劇,很多後果。所以,政府工作、家庭工作、個人生活都不能太急。有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扭轉心態,用戰略的胸懷、戰略的目光來看待我們所面臨的工作困難和問題。包括今天也是一樣,我們搞群眾路線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我們形成長效機制。我們有很多教育,當時我們叫虎頭蛇尾。為什麼?不能形成機制,最後還是浮皮潦草。看到問題了,很急,抓一把,當時似乎起到了效果,但沒幾天我們又回來了,這點很要命。

第四句話,給此生留點遺憾。這句話我認為很重要。今天我們社會常說一句話,「快乾快乾,不要給此生留下遺憾」,對這句話我本人不贊成。我跟朋友們講,我們這個世界有完美的東西嗎?有完美嗎?太陽自強不息,有黑子,月亮有陰影,地球扁的不圓。我不願意和好多女同志出差,你知道為什麼嗎?麻煩,辦個事兒下樓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在樓上幹什麼?照呀、照呀,抹呀、抹呀,長那麼丑抹什麼。我一說,女同志反感我,說你這個人說話這麼難聽。我說這不是我說的。誰說的?南懷瑾先生說的。南先生說,咱們人就沒有長完美,上帝造人,造得眼睛嘰里咕嚕這麼大,都安到一邊了,多不好,前面安一個、後面安一個多完美呀,打槍打炮就不用閉眼了。過馬路還能看到後面,多安全。沒長完美,你靠抹有用嗎?沒用。天生萬物沒有完美。《易經》也告訴我們,人生要能夠正確對待遺憾。能夠正確對待遺憾,就是能夠正確對待得失。為什麼要正確對待遺憾?因為人生有很多東西,有努力、有機遇、有時代、有家庭、有個人,多種因素組成我們燦爛、豐富、坎坷的一生。所以很多時候,《易經》說,我們面對很多遺憾,它不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不要和自己較勁。人就怕和自己較勁。

漢武帝當年執政的時候,他南巡到浙江紹興。在浙江紹興一個老縣長70多歲了。漢武帝一看,這個老縣長好,把整個縣治得井井有條,老百姓呼聲很高。漢武帝很奇怪,把他叫來了,說老先生,你這麼能幹,老百姓擁護你擁護得這麼高,也有學歷,怎麼混了這麼多年才混一個處級幹部?我覺得我這個皇帝用人還是蠻到位的。老先生笑了,萬歲,不瞞您說,我是三朝老臣,我陪過你爺爺漢文帝,陪過你爹漢景帝,又來陪你了。當年你爺爺漢文帝執政的時候,他喜歡年紀大的,有工作經驗的老同志,當時我還很年輕,沒輪上我。後來跟漢景帝,喜歡練武的,喜歡打架,但我學文,學科不對,沒得重用。看你好了,搞幹部年輕化,搞創新,我又都老了。我為什麼講這個故事?我很佩服這位老先生,老先生面對人生仕途的不如意,他沒有抱怨,他說服自己,守著一方天地,經營好自己職責範圍的一番事業,然後贏得了百姓,贏得了人民,贏得心理的安慰,我認為這才叫高人。任何時候都這樣,誰有辦法讓人生都完美?誰有沒有辦法。活佛也沒有辦法。

我最近喜歡一個人,我愛讀他的詩,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倉央嘉措的詩寫得很漂亮、很舒服,《見和不見》,寫得很美。他當了達賴,宗教領袖,在那個行當里也算很牛了。這個人愛上一個世俗的女子,從小青梅竹馬,他在那裡當達賴,這個女子從青海趕到拉薩,跟他團聚。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白天出家,晚上不出家,他覺得這個做法不對,違反清規戒律,他很鬱悶,他寫了一首詩問佛。他說,佛呀,您為什麼給世界創造這麼多遺憾呢?佛說了,你們生活的世界就是婆娑的世界,婆娑的世界就是充滿遺憾的世界,如果這個世界沒有遺憾,我給你什麼你都不會感到幸福。他覺得無奈,他一個人在大雪夜裡奔跑、狂奔。他寫了一首詩,「住進布達拉宮,我的雪域最大的王流落到拉薩街頭,我的世間最美的情郎,世間可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世界上有什麼辦法,一,讓我做好這個達賴,對得起佛祖,二,我能享受愛情,抱著我的小寶貝享受生命的快感和美好。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他選擇了愛情,就是選擇了犧牲。幾百年之後,我認為他在宗教上沒有作為,但是他留下了人性,留下了愛情,留下了美好的詩,這是他生命的價值。所以我跟朋友們講,選擇人,什麼叫做吉凶?人以群居,物以類分,吉凶生焉。人有選擇就有吉凶,有選擇就有得失。

當領導也是一樣,當領導你手裡掌握權力,當領導你有尊嚴,但當領導你必然少了很多自由,這是正常的。哪一個職業都有它的職業危險,哪一個職業都有它那個職業的特點。所以很多官員,身居高位又患不自由,這就是這個職位的特點。人這一輩子,面對遺憾一定要淡定,面對生命中不能實現的目標我們要從容。我覺得驀然回首,每一個生命的背後都有太多的遺憾。而歲月不能重來,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說服自己,背著遺憾前行,或許這種遺憾也正是我們生命中的另一類美麗。所以大家給自己一點空間,給他人一點寬容,給希望一點時間,給遺憾一個正確的態度。我們這輩子就不會走極端。人不走極端,也就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二、領導韜略與領導藝術

前面我講得其實都是我們中國韜略最本質、最人性的層面,了解這點,我們人生就不會偏頗了。

(一)韜略的內容

前面講了,韜略是大智慧、大情懷、大思維、大境界、大夢想。韜略不是陰謀詭計,韜略究竟是什麼?我認為韜略就四點內容。

第一,立身。我用了四個字,叫無欲之欲。人這輩子不管幹什麼,在什麼崗位,不要把自己玩進去。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要掌握一個慾望。劉志軍,從一般百姓當到部級幹部,應該說他也有智慧,也有聰明,但是我們不能說他有韜略,有韜略也不會有今天,把自己栽進去的人說明他還是沒有控制好。所以,各位領導,當你做事兒的時候,要記得不要把命算進去,不要把命算賠了。

第二,立人。我認為當領導最大的責任,是把身邊的人用好,要把別人的智慧用出來,完成自己的事業,這才是一個高明的領導。我用了四個字,叫無用之用。我認為這點很關鍵,也很重要。我們中組部講人人是人才,我認為這句話講得很好。每個人都有長處,我們看人不要以自己的目光,光看人短處,不善於看人家的長處。沒用的人用起來,不是優點的優點當成優點來用,你這個人就是高明的,這點很重要。

第三,立德,我稱為無心之心。一個人要有良好的德行,才能正確判斷事物,人才能不能走錯路。我用了四個字,叫做無心之心。把心把他平了,把自己的利害關係把他平樂,站得正、行得端、人有德,我們才不至於把生命判斷失誤,工作判斷失誤。

第四,立功。人這輩子怎麼都要做一點事業,中國文化中做事業的最高境界,我同樣用了四個字,叫無為之為。今天剩下的時候重點給你們講講叫做無為之為,怎麼當領導,怎麼做事情。

各位朋友可能講,李老師,咱們中央讓咱們講有為,你咋在這裡講無為呢?我認為中央講有為講得很對,我們一定要有為,但我認為,有為也對,無為也對,這是一個理念問題。我認為有為評價的是結果,當領導做事,上級滿意,領導滿意,群眾滿意,同事滿意,朋友滿意,你是個有為的好領導,這是有為。但是一個人做事怎麼才能做到有為呢?我認為實現有為的最佳路徑、最高境界就是無為。人通過無為的手段達成有為的目的,這個人官和事兒就做好了。所以,無為不是不干事情,無為是幹事的方法,無為是幹事的思路,無為是幹事的理念,無為是做事的最高的文化境界。

(二)無為的原則

那麼怎麼做才叫無為呢?我講三個小原則:

1.為者易為

第一,為者易為。我們文化中講什麼?「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底下再大的事兒,小事兒積累了,再難的事兒,容易事兒來的。所以我們做官、做人、做事,要「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還沒發生,我們就預防了,剛有苗頭把它消滅了,看著什麼都沒幹,但其實幹了最大的事兒。我們今天的很多領導、很多朋友,做事好做大事,不好做小事兒,好做難事,不好做容易的事兒。為什麼?做小事,受累不討好,別人看不見;做大事、做難事,媒體關注,群眾看見,領導看見,有政績,有政績才能升遷,是這個心態。這個心態,我認為是個非科學心態。我認為只有從細處著眼的人,從小處著手的領導才是一個真正對事業、對社會、對百姓負責的好領導。因為咱們不做細事兒,出了多少社會和人生的悲劇!

今年3月份,長沙下雨井蓋沖走了,一個大學生掉下去了,姓楊的那小女孩,一個多月找不著,後來我到長沙上課,正好找著了,在湘江下游找著了,高度腐敗,做DNA鑒定,就是那個女孩,死掉了。同樣3月份,廣西一個小男孩,一個下水井蓋沒人管,蓋了三合板,漏下去了,當場死亡。哈爾濱東北一個小女孩,一個排污管道,沒有覆蓋,被融雪水沖走了。同樣是3月份,三個年輕的生命或者說年幼的生命瞬間即逝,也是因為那個井蓋。這是不是小事?是小事。今年夏天,北京做得好,每個井蓋用這麼粗的白繩子編成網子套上,井蓋一旦沖走,人漏下去能兜住,人下不去。難道處理這個井蓋這麼難嗎?為什麼今年才編這個繩子呢?我們把井蓋用鐵鏈子鏈住,讓它跑不掉,有那麼難嗎?是高科技嗎?因為這種小事沒有觸及到我們很多領導的神經。我們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是畢竟亡了羊了,更何況亡得不是羊,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很多是小事沒做好。

我們搞應急管理,甕安事件大不大?當然大了,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大家都關注。從甕安事件往前面導,就是一個小女孩因為感情原因跳了河,119沒撈著,家人有情緒,但對家人的情緒誰關注過,誰關心過,誰會想到他會燃起一場熊熊的烈焰,給社會造成那麼壞的影響。所以,你要當一個沒事兒的領導,平常很淡定、很從容,怎麼辦?一定要見微知著,什麼事兒有預見。看著什麼都沒幹,高高興興,輕輕鬆鬆。為什麼?一切都做到我心裡,事業在我心裡,老百姓的安寧在我心裡,我們當地的風情在我心裡,這種領導就是無為的好領導。所以第一點叫做為者易為。

2.道法自然

第二,道法自然。我覺得按規律辦事,就是無為的好領導。我覺得我們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認為這點很重要。什麼叫做自然?自然而然,事物本來的規律,事物本來的面目。人做事一定要符合規律,人世間是有規則的。但是莊子說,很遺憾,自從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我們世界上出了兩個道:一個叫天道,一個叫人道,「無為而成天道,有為而立人道」。天道無為而尊,什麼叫做天道無為?太陽是典型的,每天東邊出西邊落,誰見過太陽西邊出東邊落?第二天太陽說,我搞創新,西北角鑽出來了,東南角鑽出來了,把人都嚇死了,地球早爆炸了,也沒有滄海桑田,也沒有春夏秋冬了。太陽周而復始、自強不息地這麼運轉,才有了我們的世界,這叫天道。而人道則不然,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人好折騰人。習近平總書記講「治大國若烹小鮮」,典型的無為思想。一個大國,就像煎一條魚一樣,你老是翻騰就會出大問題。我們今天很多累,最累的時候不是工作本身,是人折騰人的事兒。所以,我們今天不折騰了。我們今天搞群眾路線,很多浮躁的東西,很多浮華的東西,我們都在抓這個事兒。什麼叫做按規律辦事?這叫規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叫規律。什麼九層之台?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頂九層。九層的玲瓏塔,相當於摩天大樓,相當於今天的最高建築了。為什麼它不倒呢?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為基礎結實,這是建設的規律。但是今天違背規律,樓歪歪、樓脆脆、樓倒倒、樓裂裂、樓親親、樓抱抱,橋塌塌、路斷斷,咋來的?投了幾十億的橋沒幾天垮了,上百億的高速,沒幾天1/3破壞了,怎麼來的?行政手段干預工程進程。東北一個城市,城市橋塌了,過了一段時間出了一個鑒定報告,為什麼?因為超載。說三個貨車同時過橋,所以橋塌了。有網友藉此發了一個微博,當然說得不一定有道理,但也確實挺有說服力的。說車超載,為什麼輪胎不爆,弓子板不斷,咋橋塌了呢?那麼大的鋼筋混凝土還不如一個輪胎結實嗎?東北還有一條鐵路,騙子包工程,廚子修大橋,拎炒勺的上去了。他是炒菜的,能修嗎?大柱子里塞的都是磚頭。他說這個鐵路修完了,我都不坐,你不坐讓誰坐?怎麼來的?不就是利益關係層層轉包嗎?不按規律辦事嗎?

還有這條(2:31:01)。走南闖北,南來北往的很多城市廣場,喜歡種古樹、種大樹。為什麼?種大樹,有文化,有歷史,有滄桑感。因為你種大樹,很多樹販子到四川,到雲南、到陝西大山裡挖上百年的古樹,賣到城市裡來。這個過程中一半都死了,當時栽上,表面上活了,也活不了多少年。樹和人是一樣的,吸天地之靈氣,才能長成百年大樹。「世間難逢百歲人,民間難見千年樹」。一個樓,今天推倒,明天可以蓋,一棵50年、上100年的樹,它是365天每天長成,殺樹和殺人沒多少區別。我們今天為什麼種古樹?我們心浮躁了,我們沒有耐心看著小樹一天天長大成樹。我們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你今天不栽小樹,後人靠什麼乘涼?這叫規律。我走了很多城市,越有錢的城市,它的廣場都是老樹、古樹。但這背後有多少樹都死掉了?說明我們心態有問題,不按自然規律辦事。這些大樹雖大,但也是小樹苗長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給希望留點時間,光想邁快步,導致很多問題。

莊子說什麼叫做人道?我們人就是折騰,愛折騰。他說「鳧頸雖短,續之則憂」。鳧就是野鴨子,野鴨子脖子短,天鵝脖子長,「斷之則悲」。天鵝脖子長,野鴨子脖子短,給天鵝截一截,接到野鴨子身上,那麼鴨子也完了,天鵝也完了。所以莊子說,「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它長就長,它短就短,就長了這個玩意兒,你折騰什麼?咱們幹事業也是一樣,有的可以快一點,有的快不了,該快的快,該慢的慢,該急的急,該緩的緩,該進的進,該退的退,這才是我們做事的規則。不能什麼都追急的,什麼都猛折騰,最後也會背離天道。

朱熹寫了《讀書偶得》三首。朱熹年輕的時候,也想做貢獻,想當大官,想改造世界,後來也比較失落,一輩子注《四書五經》。最後突然發現,他學術的成就反而影響整個社會,年輕沒有這個理想,反而成就了這個理想。最後他寫了一首詩,「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很多事兒,我們要追求水到渠成的效果,急了不行。

這個人你們也熟悉,莫言。莫言獲獎,張藝謀說了一句話也很有道理。他說,25年前,和他在高密種高粱的時候,哪想到會有這一天。當時莫言多年輕!鞏俐才十、八九歲。很多作家,但有多少人像莫言這麼執著?很多人下海了,經商了,做官了,做事了。我們說人生沒有信念,為什麼沒有信念?根在這裡。演《紅高粱》的時候我上高中,《紅高粱》是意外的作品,咱們很多人已經不關注的,反正知道他就是一個作家,反正挺有名,但是寫什麼、什麼心態不知道。25年後,倒過來看他為什麼獲獎,25年來他思考著、寫著,然後忍受著艱苦。這麼高的身份在北京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但一直堅持他的理想,遊走於城市和鄉村之間,用自己的心靈來探索著社會,探索著生命,人家才有今天。急了行嗎?不行。

3.終其一策

第三,終其一策。我覺得這是我們做事業一個很重要的韜略。我們今天的社會,我們管理社會執政還有一個毛病,人走茶涼,人亡政息。一個領導一個思路,一個班子一個對策,這是我們今天社會一個很要命的現象。當然可能和我們的體制、機制有關係,這個問題可能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但是我們要儘可能地克服自己,我們要有胸懷承認過去。我們很多領導一來,我要搞創新,體現我的聰明、體現我的才智,我要創新。我們說,沒有良好的繼承,你的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典故,叫「蕭規曹隨」。蕭何是大漢朝的第一人丞相,後來蕭何死了,推薦一個人叫曹參。曹參當丞相,曹參一上班,每天研究文件,研究法規,研究法律,批評文件和大臣聊聊天,做調研。來了上任,6點準時下班,回家走了。好多人給皇帝告狀,說蕭丞相的時候,咱們辦公區的燈徹夜不熄,你看曹丞相來了,你看每天準時下班,還喝小酒,還打牌,還下棋,也沒有新法規,也沒有新政策,把機關風氣都給帶壞了,也不加班。後來皇帝受不了,就把曹參叫來了,說老曹,你不是一般公務員,你是丞相,你的工作怎麼這麼不認真?你也不搞創新,你也不加班?曹參說,萬歲,我問你,是你厲害,還是你爹劉邦厲害?漢惠帝說,我爹是馬上皇上,高祖皇帝,我比不了。你說我厲害,還是蕭何蕭丞相厲害?他說,要打仗你還行,治國你還差一截。他說那不得了嗎?二位老人家剛剛去世,他們的政策我研究過了,我認為至少管50年,我關鍵是抓落實。所以,漢朝初年實行黃老之治。春秋戰國幾百年,民不聊生,國家百廢待舉,在這種情況下,漢朝不搞大起大落,穩定民心,幾十年後老百姓的生產力慢慢恢復了,才有後來的「文景之治」,才有漢朝之中興。

所以我們說看歷史明古今。我們雖然是小人物改變不了世界,我勸大家一句話,你到一個單位當領導的時候,特別是你說了算的時候,你先別急,先別以自我為中心,先把這個單位的運轉規則、工作習慣,有關條規好好研究一下。哪些是好的,老百姓擁護的,凡是老百姓擁護的,有利於事業的你敢于堅持;哪些不足,哪些不利於發展,你大膽革新,這樣的領導就是無為的好領導。不要來了之後就全部推倒重來,他發展開發區,你就搞商業,他搞商業,你又搞這個,搞來搞去我們整個城市沒有規劃,搞來搞去我們整個政策偏離地氣,搞來搞去我們的方法脫離實際,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搞得民不聊生,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所以說,一個人要有胸懷,正確地看待過去,敢於繼承過去好的東西,這就是無為的好領導。

我認為做到以上三點,就是無為的好領導,我們的事業才能真正達到有為的效果。所以這就稱作無為之為。

韜略這個東西它還是一種大的文化境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各位領導一定要把學文化、把讀書作為生命的一種愛好,當你真正去投入進去之後,有一天你驀然回首,就會發現有文化的生命會與眾不同,有胸懷的生命會更加燦爛,有道德的生命我們才能夠安安靜靜地讓生命享受真正的安寧與幸福!

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國學精粹一本通【下】
為什麼學業、事業總是不見成績,很努力卻總是事與願違?
這些知名學者,哪些堪稱國學大師或者只是沽名釣譽之輩?
讀《老子》1
閱讀字典與識字趣事雜記

TAG:智慧 | 國學 | 領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