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新常態」是生育率過低|時事話題
297人參與 83評論
自主生育也不是別出心裁,橫看,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麼做的;縱看,除了最近這三十多年,我國其他時候也都是這麼做的。
國家衛生計生委12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稱,2014年1月啟動「單獨二孩」政策後,截至2014年底,近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
但是,各地「單獨二孩」實際申請數量遠少於預期。北京「單獨二孩」新政實施10個月後,申請家庭數字與之前預計平均每年將新出生5.42萬人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粗略計算,3萬多家庭申請,只佔符合政策家庭的6.7%。
不獨北京,廣東省深圳市從2014年3月27日「單獨二孩」政策正式落地以來,截至2014年10月31日,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家庭比例為29.09%;安徽全省城鎮戶籍人口中符合「單獨」條件,且有意願再生育的育齡夫婦有19萬對左右。但是截至2014年10月,安徽只發放了2.3萬餘張「單獨二孩」准生證。
人口科學不應僅當作數學問題
「近100萬」這數據很模糊。去年11月5日國家衛計委監督局監察專員趙延配公布的當時申請數是70多萬,到年底還能再增加多少呢?
此前有些專家是如何判斷的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說,未來十餘年,中國將因「單獨二孩」政策多出生2000餘萬人口。也就是每年約200萬。
提交申請的單獨夫婦,能生多少孩子呢?我沒有能力測算,但一般來講,懷孕數一定明顯少於申請數,而生育數又將明顯少於懷孕數。何亞福估計實際生育數頂多在60萬到70萬之間。而易富賢認為,單獨二孩政策在四年內合計多出生的人數預計只有102萬人,2015年多出生的人數只有41萬人。
如此巨大的數據差異說明,此前一些專家的判斷可能並不準確,一些政府部門也高估了人們的生育慾望。
其實也難怪有些專家預測不準。人口科學的主體應屬社會科學,與諸多學科聯繫緊密,但多年來人口科學似乎僅被當作數學問題來研究,也割裂了與其他社會學科的聯繫,預測就難免謬之千里了。
當前我國人口生育率過低
最近有識之士紛紛站出來,呼籲對生育政策進行改革。中國社科院也發布藍皮書,呼籲儘快從「單獨二孩」向「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過渡。
但是,「全面放開二孩」會比「單獨二孩」對提高生育率有更大的作用嗎?我認為不一定。不單「全面放開二孩」可能會沒多大作用,連全面停止計劃生育,甚至全面鼓勵生育也不一定會有太大作用。這是多位人口學者的共同判斷,也是那些鼓勵生育的國家所面臨的普遍現實。
正如李建新所說,當前中國人口問題的「新常態」就是生育率過低。2010年「六普」生育率僅為1.18,而國家統計局數據,2011年生育率只有1.04,遠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2.3。生育率過低是勞動力短缺、老齡化等一系列人口結構性問題的總根源。要解決中國目前的人口問題,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提高生育率。
有專家曾說,如果勞動力短缺,可以引進外國移民。現在我國東部中部均不同程度出現勞動力短缺,沿海地區尤甚,但是移民問題非常複雜,能夠引進的合格移民又在哪裡呢?而寄希望於用「延遲退休」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也不過是把越燒越短的小蠟頭捏細搓長以便多燒幾分鐘,它能夠帶來更多光亮嗎?
世界上所有低生育率的國家都在鼓勵生育,唯有我國生育率僅及世代更替水平的一半,卻仍在強力限制生育。正如一位高血壓患者連吃了幾十年降壓藥,已經吃成了低血壓,為什麼還繼續給他吃降壓藥呢?
改革計劃生育是勢在必行。自主生育也不是別出心裁,橫看,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這麼做的;縱看,除了最近這三十多年,我國其他時候也都是這麼做的。
但是,生育政策改革需要一氣呵成,不能猶豫。就如同一塊漂亮又美味的大蛋糕,如果偏要揉搓成蛋糕渣再端出來,就誰也不稀罕了。生育政策改革需要看看真實的數據,不能久拖不決,錯過時機。
□楊子實(吉林省基層幹部)
297人參與 83評論
作者
楊子實
作者其他網評
時事話題
近期發生的新聞議題
推薦閱讀:
※人口內參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一年增加了近5萬人口,國際移民大增!
※缺牙老人口腔保健
※易富賢:人口政策調整或已到十字路口
※易富賢:神州陸沈,誰任其責?--人口學界無能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