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鋒陷陣:馬具演變與重甲騎兵
2015-10-27 12:01 | 豆瓣:Q先森
擅騎射的游牧部落是農業王朝的天敵。戰國時代,面對東胡、林胡和樓煩的襲擾,趙國以傳統車兵出戰。兩輪戰車較受地形限制,速度和靈活性都不及游牧輕騎兵,趙軍疲於奔命,屢遭敗績。趙武靈王遂「胡服騎射」創建了中原地區有記載的第一支騎兵部隊。
專業騎兵雖誕生於戰國,但在軍隊中比重不高。趙國後期名將李牧重組軍隊時,騎兵有13000人,達到8%的戰國最高比例,其餘國家基本維持在1%,包括弧稱擁有百萬雄兵的強秦。步兵和車兵仍是各國的主力。
馬鞍馬鐙發明之前的西漢騎兵
戰國中期之後,匈奴逐漸成為中國北方最具威脅的游牧勢力。西漢為與匈奴騎兵抗衡,大力推行國家養馬政策。漢文帝時可一次出動10萬騎兵,漢武帝時更是達到了40萬匹戰馬的頂峰。
大多數西漢騎兵和匈奴騎兵都是輕騎兵,騎兵或有少量皮甲保護,馬匹幾乎沒有任何甲胄保護。西漢還有少量騎手穿鐵甲的重騎兵,但是與後世的甲騎具裝(人馬都有鎧甲保護的重騎兵,注釋1)不能相比 。西漢騎兵馬背上有平坦的鞍墊,主要的遠射武器為弓和拉力較小的臂張弩,近戰武器包括環首刀等短兵器和戟、矛等2到3米左右的長兵器。長戟在春秋時期就已用於戰爭,隨著騎兵扎刺技術的專業化,戟的回拉勾斫功能已無實際用途,東漢部分長戟側伸的小枝變成向上翹的鉤刺。
由於真正的馬鞍和馬鐙尚未出現,騎兵在馬背上缺乏牢靠的支撐,衝鋒時需要用一隻手控制戰馬,另一隻手使用武器。用長武器戰鬥,需舉過頭頂,由上向下刺殺,或者平刺攻擊運動敵人的背後以及兩側之敵。如果平端長武器正面衝刺,會因強烈的反作用力摔落馬下。騎兵的發力自肩膀和肩肌,還不能依仗戰馬衝鋒之勢,否則易刺空失去重心而落馬。因為長兵器限制較多,弩發射較慢,西漢騎兵的武器應該是以弓和環首刀為主,臂張弩、戟和矛為輔。
漠北決戰大勝匈奴
雖然處於中原騎兵的早期發展階段,西漢騎兵裝備已強於匈奴人:西漢兼備輕、重騎兵,戰術手段豐富,尤其是重騎兵的強力突擊是匈奴人完全沒有的;漢騎的戟和矛對匈奴人的短武器也有長度優勢;漢弩發射雖慢,但射程遠高於匈奴人的弓,同時也有己方發射快的弓相配合。
從漢武帝開始,西漢一改對匈奴的被動防禦態勢。優勢裝備武裝起來的漢軍騎兵集團發揮機動優勢,採取長途奔襲、迂迴包圍,分割遮斷、強力衝鋒等戰略戰術,於漢武帝在位中期連續大敗匈奴,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役當屬漠北決戰。
公元前119年,衛青和霍去病分率5萬騎兵深入漠北尋匈奴人決戰。衛青軍出塞1千餘里,與匈奴單于伊稚斜激戰,殺敵19,000多人。霍去病率軍長驅2千餘里,穿過沙漠,猛烈攻擊匈奴左賢王部,並一直追擊到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以東),斬殺北車旨王,俘獲屯頭王和韓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和匈奴吏卒70,443人。漠北一戰,匈奴損失9萬人,元氣大傷,「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
為準備漠北決戰,漢武帝幾乎調動半個國家之資源,出征的戰馬加上「私負從馬」共24萬匹,數十萬步兵轉運輜重,保障後勤。此戰,漢軍傷亡數萬人,馬匹損失10數萬。戰後西漢財力不支,後備不足,漢武帝再無法發動同等規模的遠征。漢武帝後期,由於多年征戰馬匹消耗過多,騎兵不得不與步兵協同作戰,受後者拖累,勝少負多,加之武帝戰略失誤,用人不當以及匈奴靈活的外交和軍事策略,漢匈對峙格局形成。
十六國南北朝重甲騎兵盛行
馬鞍出現於西漢晚期。鞍的前後兩端翹起,中部明顯凹下,是為鞍橋。進入東漢,前後鞍逐漸增高,可以較好地包裹住騎手的臀部,騎兵在馬背上有了穩定支撐與良好平衡,有利於運用正面衝鋒戰術,為騎兵重型化奠定基礎。三國時期甲騎具裝似乎有了雛形,曹操在《軍策令》提及:「袁本初(袁紹)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不過當時馬鐙並未出現,重騎兵的實戰能力值得懷疑。在南北朝時期,馬鞍的前鞍進一步增高,後鞍則變低,於中部形成一個較小的坡度,這樣馬鞍的較為舒適,騎手可一定程度的靈活轉身(注釋2)。
馬鐙的最早雛形發現於西晉,考古發掘出的真正雙馬鐙屬於十六國時期的北燕。馬鐙是馬具發展史上甚至軍事裝備史上最重要的發明。馬鐙發明之前,騎手能被兩側的攻擊輕易掀翻馬下,現在馬鐙提供了左右支撐,加上馬鞍的前後平衡,騎手下半身與馬融為一體 。腳踩馬鐙的騎手用腿操控馬匹,雙手被解放出來,手臂發力更加自由,能更好地運用長重武器。騎兵正面突擊的衝擊不只依靠人力,更重要的是戰馬奔跑起來的強大慣性。馬鐙令騎兵近戰格鬥和突擊能力大幅提升,弓馬騎射重要性相對下降,甲騎具裝的出現也就水到渠成。
高橋馬鞍和馬鐙的發明,也令衝刺功能更強的矟(長矛,也稱馬槊)全面替代卜字戟。另外從製造成本考慮,戟的結構和工藝複雜,形狀簡單的矛成本低質量可靠,更易於大規模裝備軍隊。
甲騎具裝的「具裝」專指保護馬的鎧甲,除了眼、鼻、四肢和馬尾,馬的其餘部分都可以得到具裝鎧甲的保護。騎兵所披鎧甲主要有扎甲、魚鱗甲、兩襠鎧、以及前胸後背各有一面大型圓護的」明光鎧「,明光鎧不斷改進,一直使用到唐朝。十六國南北朝時代,北方與中原地區的割據勢力連年征伐混戰,北朝統治者來自(半)游牧民族,靠騎兵起家,因此重騎兵是北朝諸國的核心打擊力量。
重甲騎兵重量大、防護能力強,最擅長的戰術是強力突擊。重騎兵衝鋒時,有時僅憑巨大的聲響和排山倒海的氣勢,就能將步兵嚇跑;即便步兵敢於抵抗,如果沒有嚴密結陣,不使用長兵器,仍會遭重騎兵衝撞踐踏刺殺。步兵弓弩手雖能對輕騎兵構成致命威脅,但弓箭和弩箭未必能射穿重甲,而且重騎兵可利用速度優勢迅速突破弓弩箭的火力網,近距離擊殺弓弩手。另外,當時中國的重騎兵和拜占庭帝國的重騎兵一樣,也可騎射,部分發揮了輕騎兵的功能,在衝刺前和衝刺過程中就能遠程打擊純步兵和弓弩手。
沙苑之戰西魏以少勝多
南北朝時期,甲騎具裝參與的衝突戰爭不知凡幾,這裡僅舉一個對北朝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戰役。公元537年9月,東魏丞相高歡率20萬大軍西征,西魏宇文泰率軍不足1萬人急馳回救。10月2日,西魏軍進入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東部渭水彎曲之地,這裡受渭水、洛水影響,西寬東窄、蘆葦遍野,不利於大部隊展開兵力作戰。宇文泰以趙貴、于謹為左拒,李弼為右拒,背水結陣,士兵偃戈伏於蘆葦中。
10月2日下午3-5點,東魏軍抵達戰場,見西魏軍人少,輕敵冒進,陣型散亂。待敵軍深入,宇文泰親自擊鼓,伏兵盡起。于謹率主力與東魏軍正面交戰。李弼領精銳重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猛擊敵之側翼,東魏軍被一分為二,首尾難顧。西魏將士浴血奮戰,」斬六千餘級,臨陣降者二萬餘人「,並追擊至黃河邊,大獲全勝。是役,西魏軍以一敵二十,共俘獲東魏軍7萬人,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更令人讚歎且驚奇的是,本役功勞最大的李弼部騎兵僅有60人,甲騎具裝催鋒陷陣的能力強大到令人恐怖!
沙苑戰役之前,東魏在國土人口軍事等方面擁有巨大優勢,西魏僅有關隴一隅之地,危如累卵。沙苑大勝後,西魏乘勢奪取東魏大片土地,東魏」豪右紛紛來歸「,兩魏演變為均勢對抗,並最終促成後三國鼎力(東魏、西魏和南朝的梁) 之格局。
十六國南北朝的甲騎具裝非常普遍,尤其在北方諸國,估計軍中比重為20-25%之間。不過,南朝各國的輕重騎兵合計最多不過10%,重騎兵就更低。這一時期輕騎兵地位相對下降,但其所擅長的長途奔襲,大範圍迂迴機動,追擊敗兵擴大戰果等戰術很難被重騎兵高效執行。
甲騎具裝的人馬鎧甲有60-80公斤重甚至更高,戰馬負重過大,易疲勞,騎兵最突出的速度優勢大打折扣,而且步兵經過訓練,列陣執長兵器而戰,重騎兵的正面突擊就無法發揮。到了隋末唐初,重甲騎兵的弱點已暴露無遺。李淵父子組建的人穿鎧甲的輕騎兵,擊敗了隋朝的甲騎具裝,在統一中國過程中屢立奇功。突厥輕騎兵則戰勝柔然的重騎兵,成為新一代草原霸主。
———
注釋 1. 有學者認為尹灣漢墓 《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記載騎兵人馬都有鎧甲,所以將甲騎具裝提前到了西漢,然而雙馬鐙尚未出現,筆者猜測當時所謂的甲騎具裝很可能用於禮儀場合。
注釋 2. 中世紀歐洲騎士裝備了前後鞍都比較高的馬鞍,可穩固騎手,有利衝鋒戰術,但喪失靈活性,而蒙古人戰馬的後鞍完全平坦,騎手可靈活轉身。
推薦閱讀:
※孝文化的演變與傳承
※從宗教與政治關係的演變歷史分析建立和諧政教關係的社會意義
※略談漢文大藏經的編藏理路及其演變
※婚姻生活的演變
※中國佛塔之演變(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