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前玉器的工藝高峰之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續時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良渚文化的發展分為石器時期、玉器時期、陶器時期。

我們先了解一下良渚遺址的發掘歷程:良渚遺址被發現於1936年浙江杭縣(現屬餘杭縣),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

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為良渚文化。

1973年,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的發掘,使人們對良渚文化的認識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一次在典型的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玉禮器,將長期被視為「周漢古玉」的良渚玉器放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年代坐標,自此,長期以來籠罩在良渚玉器上的神秘面紗被撩開了。接下來浙江考古工作者在良渚、瓶窯一帶相繼發現了反山顯貴者墓地,瑤山、匯觀山祭壇與墓地,莫角山巨型建築基址,塘山「土垣」等大型遺址,以及一大批良渚時期的村落遺址和墓地。目前已發現各類遺址135處,它們共同構成了分布密、類型多、規格高的遺址群落。學者們稱之為「良渚遺址」,它是整個良渚文化的中心,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片「聖地」。

2007年,考古學家又發現以莫角山宮殿為中心的四周還有一圈環繞的城牆。這個大發現標誌著在七十年考古歷程中,繼發現良渚遺址、命名良渚文化後的又一個重要的階段——確立了良渚文明。

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目前良渚古城正在積極籌備爭取申遺成功。

----------------------------------------

中國遠古社會的玉器製造業,到龍山文化時期已相當發達,各地普遍發現了造型美觀、製作精巧的玉器。在中原地區進入夏王朝統治之際,良渚文化的玉器在中國大陸成為首屈一指的工藝品,並成為商周禮器的一個淵源。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佔鰲頭。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良渚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相當精美。

良渚文化玉器出土地點多,分布面廣,尤以杭嘉湖地區最為集中。僅浙江的吳興、餘杭等 8 縣市,就有 20 多處遺址發現過玉璧和玉琮。青浦福泉山發掘的 7 座墓,出土隨葬品共 677 件,其中玉器就有 500 件以上。餘杭縣反山氏族墓地是良渚文化中期的遺存,時代約在公元前 3000 年,墓葬中各種玉器佔全部隨葬品總數的 90%以上,11 座墓中計出土 3200 余件,其中有一座墓隨葬玉器達 500 多件。

良渚文化的玉器,承襲了馬家浜文化的工藝傳統,並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東方薛家崗文化各氏族的經驗,從而使玉器製作技術達到了當時最先進的水平。

反山墓地出土的玉器有璧、環、琮、鉞、璜、鐲、帶鉤、柱狀器、錐形佩飾、鑲插飾件、圓牌形飾件、各種冠飾、杖端飾等,還有由鳥、魚、龜、蟬和多種瓣狀飾件組成的穿綴飾件,由管、珠、墜組成的串掛飾品,以及各類玉珠組成的鑲嵌飾件等等均經精雕細琢,打磨拋光,顯示出良渚文化先民高度的玉器製造水平。玉器的圖案常以捲雲紋為地,主要紋飾是神人獸面紋,構圖嚴謹和諧,富有神秘感。顯示出良渚文化先民高度的玉器製造水平

良渚文化玉器至少在清乾隆時已陸續出土,因非正規的考古發掘,直至20世紀40年代,曾被誤認為是戰國文物。許多流失國外的良渚玉器在英、美等國博物館收藏時也在斷代上多有誤差。

良渚文化玉器作為權力與地位象徵,祭祀禮器,造型宏大雄渾,風格嚴謹深刻,大氣穩重,顯得神秘、莊重、肅穆。


推薦閱讀:

張德江:在香港「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的演講(2016-5-18)
傳統封基將迎到期高峰 資金潛伏「封轉開」行情
寶寶智力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一次!父母們千萬別錯過!
中國各省最高峰(千米上可用)
胎兒在媽媽腹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難以彌補

TAG:中國 | 文化 | 高峰 | 玉器 | 良渚文化 | 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