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德國軍隊的納粹化

1918年11月11日上午9時,在法國首都巴黎近郊貢比涅的那節從此聞名於世的火車車廂里,空前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划上了一個不怎麼圓滿的句號。和平再度回到了已經飽受戰火蹂躪達4年之久的西歐大地!然而,正如美國人潘興所說的那樣,這只是一個「談判而來的和平」。   德國的投降是有條件的。儘管受到了割地、賠款、限制軍備等種種懲罰,但其賴以發動戰爭的各項基礎沒有被剪除,而且德國上上下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挑起戰爭的不義。這種被人「從背後捅了一刀」的感覺在軍隊中尤為強烈,他們根本不承認自己是失敗者,因為自己是在敵人國土上結束戰爭的。   這種屈辱感與不服氣為當時還是普通一兵的希特勒提供了可乘之機,並最終導致了這個戰爭狂人的

上台。

      西克特與德國國防軍

為每個軍官培養成未來的統帥。在瀕臨滅亡中保存了火種,故被譽為「國防軍之父」、「國防軍的傑出締造者」。曾是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他給蔣的幫助主要不是在軍事指揮上,而在德國的軍國主義的建軍方針和思想。他明確地提出所謂的「中國建軍的三項中心思想」:一、軍隊為統治權之基礎。二、軍隊之威力,在於素質之優良。三、軍隊之作戰潛能,基於軍官團教育之培養。他專門使蔣認識軍事強權在國家政治中的巨大作用。他提倡「堅強的、一心一德的領導」,聲稱只有這種一元化的領導才能夠「對涉及經濟、財政,首先是民眾教育與宣傳等每一項國家措施加以通盤考慮。」     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軍備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解散總參謀部,廢除義務兵役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不準有主力艦和潛艇,不許建立空軍,禁止擁有飛機、坦克和重炮等武器。   這是一個任何人都感到難以接受的苛刻條件!但有一個人卻把它變成契機,為德國打造了一支短小精悍的現代化軍隊。他,就是日後被譽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漢斯·馮·西克特將軍。1920年6月,西克特被任命為德國國防軍總司令。在德語當中,「國防軍」不僅包括陸軍,還包括那支擁有單獨指揮體系的海軍。   西克特認為,國防軍在規模上受到嚴格限制並非一無是處,至少,他可以在7:1的基礎上進行精挑細選。那些能夠有幸成為國防軍一員的人都符合最嚴格的身體素質標準,他們的服役期將長達12年;當然所得到的報酬也是相當高的,同期法國軍人的收入只是他們的1/7。在國防軍中,功績是日後升遷的唯一標準,帝國時代的那些殘酷非人的懲罰手段被廢止了……   為了規避《凡爾賽和約》對德國軍備的限制,西克特可謂是絞盡腦汁。他下令組建軍隊辦公室行使總參謀部的各種職能;在軍中開設「特別訓練課」以取代軍隊院校;讓德國軍官秘密到蘇聯去接受坦克、飛機等新型兵器方面的培訓;擴建警察隊伍作為國防軍的後備軍。西克特還創造性地提出了「領導者的隊伍」這句口號,賦予每個國防軍成員以其他任何一支軍隊所不能給與的責任。一旦轉入戰時,每個校官直接被晉陞為將軍,軍士被提拔為尉官。由於《凡爾賽和約》並沒有對軍士的人數做出限制,這意味著西克特麾下的4萬名軍士隨時可以加入軍官的行列。

  到了西克特因身體原因而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時,他已經為日後希特勒將德國國防軍擴大10倍的計劃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藍圖。

      希特勒對德國國防軍大拋媚眼      「啤酒館」政變讓希特勒認清了這樣一個現實:如果得不到國防軍的強力支持,單憑衝鋒隊那些烏合之眾是無法取得政權的(或許衝鋒隊頭子羅姆認為這樣可以)。於是,他利用一切可能的場合向國防軍大拋媚眼。   希特勒最精彩的表演莫過於1924年初在萊比錫法庭上的那番說辭了,他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忽而聲嘶力竭地譴責那些所謂的「十一月罪人」,忽而把攻擊的矛頭直接指向審判席上的法官,卻隻字未提國防軍在這次鎮壓中所起到的作用。到了最後發言的時候,希特勒表露出與國防軍修好的強烈願望:「我相信,時候總會來到。到那時,今天站在「卐」字旗下的群眾就會同向他們開過槍的人團結在一起……我聽說開槍的是綠衣警察,不禁感到高興,因為玷污清白的不是國防軍;國防軍仍一如既往,白璧無瑕。總有一天,國防軍官兵將站在我們一邊。」   起初,國防軍的上層人物對希特勒的頻頻示好不屑一顧。他們試圖維持在魏瑪憲法所規定的「政治中立」這一立場上。但是,希特勒這位前一戰的陸軍下士毫不氣餒。他許諾,一旦上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凡爾賽和約》的枷鎖,重整軍備。逐漸地,國防軍被這幅動人畫卷所打動了……

      意味深長的宣誓      當然,要想讓國防軍立即俯首聽命於希特勒並非易事。至少,在納粹黨旗下進行戰鬥的衝鋒隊就是一個障礙。國防軍將領們擔心,有朝一日,那支為數多達200萬之眾的「褐衫軍團」將會取代自己的地位。希特勒很快就覺察到這一點,立即做出了反應。他再三向將軍們保證:國防軍是德國唯一的武裝者;同時決心對羅姆及其手下幹將進行清洗。   1934年6月30日黃昏,血腥的清洗開始了!對於來自交往多年的「老戰友」的背叛,從睡夢中被拖到刑場上的羅姆心寒到了極點。面對黑洞洞的槍口,他赤裸上身,筆直挺立,「滿臉輕蔑的神色」。據說,他臨刑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可是請對我開槍吧」。在接下來的48個小時內,希姆萊帶著他的黨衛隊處決了包括約150名衝鋒隊長在內的一大批所謂的「帝國敵人」,數量龐大的衝鋒隊被強令遣散。   在這次臭名昭著的大清洗中,國防軍難逃其咎!儘管他們表示「不想名譽受損」,拒絕直接參与,但還是為黨衛隊提供槍支彈藥、運送兵力來剪除自己的潛在敵人。這個不光彩的行為讓國防軍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他們將來永遠也不能反對納粹黨的任何一種恐怖行為了。   儘管如此,希特勒的「鐵血手腕」還是讓國防軍高層深為折服。87歲高齡的德國總統興登堡去世之後,國防軍的新領導者勃洛姆堡遂下令國防軍宣誓效忠於希特勒本人。1934年8月2日下午,老總統屍骨未寒,全體國防軍就已經向新主子宣誓效忠了。他們高舉右手,發誓「無條件忠於德意志帝國和人民的元首,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阿道夫·希特勒」。而希特勒也對此給予了豐厚的回報!1935年3月16日,他向全世界宣布:廢除《凡爾賽和約》,恢復普遍義務兵役制。   德國國防軍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但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從一支政治上保持中立的國家軍隊一步步淪落為希特勒的私人軍隊,最終成為其野心破滅的殉葬品。

     勃洛姆堡和弗立契的相繼倒霉      接下來的兩年多是國防軍和納粹黨之間的「蜜月期」。在這段日子裡,軍隊徹底打破了《凡爾賽和約》的桎梏。陸軍的規模擴大到50萬人,受到嚴格限制的空軍和海軍也得到自由發展;以前被協約國佔領的萊茵河以西地區再度出現了德國士兵的蹤影;由於西班牙內戰,新的武器和戰術思想得到了實戰檢驗;帝國南部邊境以外的奧地利和捷克蘇台德地區,又重新回到了「日爾曼大家庭的懷抱」……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這對各懷鬼胎的「情人」之間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最為典型的事件就是1938年初兩位國防軍最高領導勃洛姆堡和弗立契的相繼倒霉。   「一個女人——即使本人並不意識到——對一個國家從而對全世界的歷史,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啊!」當時還是一名上校的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對勃洛姆堡元帥醜聞事件發出了如上感慨。馮·勃洛姆堡是一個典型的普魯士軍人,為人正派、做事嚴謹,在協助希特勒改善與國防軍關係方面居功至偉。對此,希特勒將其晉陞為元帥以作回報。曾幾何時,勃洛姆堡身居高位,儼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問題出在了這位老人的秘書兼新婚妻子埃娜·格魯恩小姐身上。老元帥在髮妻去世後不久,就對格魯恩小姐發動感情攻勢並最終贏得了其芳心。1938年1月12日,兩個人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希特勒、戈林等人都專場前來祝賀。然而,喜宴上的笑聲還未散盡,有關新娘曾經作過妓女的傳言便及時傳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元首勃然大怒,他不能容忍帝國的「最高級軍官和一個婊子結婚」。1月25日,忠於愛情的老元帥被免了職,其名字從陸軍名冊中永遠勾掉了。一直到死,勃洛姆堡都對那位使他身敗名裂的妻子忠貞不渝。   相比較而言,陸軍總司令瓦爾納·馮·弗立契男爵的失勢充滿了玄機。本來,弗立契是繼勃洛姆堡擔任戰爭部長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最佳人選。同樣是一樁桃色醜聞,讓老人名譽掃地。2月4日這一天,希特勒召集內閣會議,宣布免去弗利契的職務,因為他受了有關雞姦罪狀的控告,必須接受審訊。以前的「防衛廳」已經被改為「國防軍統帥部」,由元首親自指揮,凱特爾將軍充任統帥部的參謀長。   1938年2月4日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它是第三帝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是希特勒全面控制德國軍隊、走向戰爭道路的里程碑。勃洛姆堡、弗立契以及其他一些可能會妨礙希特勒全面控制國防軍的老派軍官被清除了。當然,還保留有一個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充當傀儡而已!即便是作為傀儡,布勞希奇也如履薄冰。1942年初,希特勒以莫斯科會戰失敗為借口,解除了布勞希奇等一批高級將領的職務,自任陸軍總司令。到1944年的7.20事件之後,德國國防軍完全淪落為希特勒的個人工具及其個人野心的殉葬品


推薦閱讀:

永遠不變的軍魂——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極端重要性
「它是王牌,老子就是王中王」中美軍隊的首次較量
解放軍高原服役的PCL-181新型「卡車炮」有何特點?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寫給地方入伍士兵的一封信

TAG:軍隊 |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