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家說|商鞅變法!大秦帝國之興,秦皇朝之殤?
【本文作者:果城良少】
商鞅在秦孝公的賞識和支持下,用不到22年時間在秦國變法施政,讓貧弱的秦國飛越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勢一國,而後歷經幾代終掃滅六國一統天下。然而新君上任第一件大事卻是對其處死並車裂,但是保留所變新法。可見變法之功是政敵或者是仇敵也無法抹滅!然而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此後又不少人甩鍋給商鞅和他所主導下的秦法。認為秦短命因素雖多,罪魁禍首當是嚴酷秦法!所有功過商鞅應該一併承受嗎?後面我們就用數篇來說說商鞅變法那些事兒!
先談談秦法之生!
如果把秦法比作一個孩子,那麼秦孝公和商鞅就是他的父母。說他的生世就得從其父母「聯姻」開始。他們又是怎麼相識相愛?為什麼雙方會選擇彼此呢?
和戀愛一樣,總有個主動方。這場「聯姻」的主動方秦君贏渠梁發布了一條「徵婚廣告」---求賢令!商鞅聞迅前往,三次面談而好事終成!但事情真就這麼簡單嗎?一人之婚尚不可草率,這對君臣對秦國以及後來對天下的影響如此之重。他們又是作何考慮的呢?
首先說說商鞅,衛國王室後裔,原名衛鞅。喜刑名法家之說,又師從屍佼學雜家之學。長年任魏相國公叔痤府中庶子,受公叔痤臨終推薦給魏惠王出任國相而不得。商鞅事魏多年不得重用,但卻也算收穫不淺。魏國為當世最強,是李悝和吳起變法之利。為商鞅日後變法做了重要參考,商鞅也觀出其變法不夠徹底的弊端。商鞅學有所成,事魏前途無望必然離魏而求賞識。那麼主張變法的他對新的老闆應該有哪些方面的考慮呢?
1.國家的安全,變法必然後受到內部的一些阻力。如若此時還有敵國攻城,國家危險。國君事必用盡一切手段團結國內,變法可能中斷。另一方面變法順利,國家日漸富強,敵國會不會聯手進攻,防止一方做大?所以從這方面燕趙韓就被商鞅所不重,國力不怎麼樣又處強敵之圍。這一點看,最好的是齊(國力較強,大後方處海),楚(地大而國相對不弱),秦(地險,民好戰)
2.國君的意志,和年齡及健康狀態。國君不想變法或者變法想法不夠堅定,商鞅沒有舞台,因為商鞅的變法思路為最徹底的變法必須要強力的國君支持。國君不但要態度上的支持,還得身體上,例如吳起在楚國變法就終於國君突然死亡。雖然意外誰也避免不了,但選擇年輕健康的肯定更保險。秦孝公的求賢令讓商鞅覺得有機會,三次面談更確定了孝公變法決心之強。孝公20歲出頭更是理想的國君年齡。
3.國君的權威,說到吳起在楚國變法失敗。更深的原因還是楚國國內小諸候太多(楚王所封),國君直接完全直接撐握的太少。所以吳起變法成效雖然不錯,但是主要源於楚國地盤大。從舊貴和小諸候處括點灰也是不小收穫,但是要進一步要他們碗里的肉就太難了,很難徹底變法。這一點楚國就很難再考慮。相對來說,秦國的貴族勢力就沒這麼強勢,上任國君獻公也是小有變法,更是通過遷都到新地主勢力大的地方。
4.來自思想層面的阻力,從春秋時代百家爭鳴。君主和百姓,都很迷惘該信哪家。各說各的好,法家為其中之一。雖然魏楚的變法成果在眼前,但是其它國未變或者沒能變就是受各家學說及其信徒之阻。齊威王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議政講學。就讓齊的民眾接受了不同名家思想,這一點讓商鞅望而卻步。反而被天下視為西戎的秦國在民眾教化落後,天下名士少有前往。這一方面成為了商鞅變法的優勢!
以上幾點因素讓秦國成為了商鞅的最佳選擇。那回頭我們又來看看孝公選擇商鞅的理由有哪些?
1.孝公承獻公之志欲收回河西失地,復穆公霸業。雖獻公生前三敗佔領此地的強魏。卻是舉全國之力戰分身乏術的魏國。雖勝卻無力擴大戰果,皆因國力不濟。所以孝公一心要國家富強。而孝公眼中看到最多的一定是魏國,一則是其心腹之患,二而魏國為天下第一強國。自然魏國富強之路他是要學習的,變法勢在必行。選擇法家無疑!
2.商鞅事魏多年,對孝公心腹之敵瞭若指掌。它日與魏為敵必有大用。深知魏國變法的利弊,可為日後秦國變法少走彎路。
3.商鞅通各家之學,三次見孝公以不同學術遊說可見,日後帶兵敗公日昂可證。而又精於法,提出的變法主張是最為徹底的。
所以商鞅和孝公的「結合」絕非偶然,也正因這些先決條件讓日後商鞅變法受到孝公無條件支持。商鞅才可以在變法事業大展宏圖!
【外贈原創小段子一個】
秦孝公遷都咸陽的新聞發布會上,魏國記者:孝公你好,我是魏新社記者。我想問下秦國為什麼這麼愛遷都。令尊獻公才遷都也不是太久啊?孝公答:告訴你個秘密吧,俺祖上就做搬家生意的,當年幫周天子搬家賺了不少呢。所以祖業不能丟,搬家是這活說小了能發財,說大了可興國強國。看我們秦國不就越搬越厲害了!據說魏惠王臨死最後一句是:贏渠梁這龜孫騙人,害得老子越搬越慘。
推薦閱讀:
※帝國大廈 紐約的永遠地標
※阿里雲物聯房產帝國野心凸顯,它將逼迫馬雲衝擊世界首富
※《新大秦帝國》對白全錄 (大秦帝國:裂變 影評)
※秦人花數代心血建立起的偉大帝國,一位太監只用幾年就毀掉了
※吐蕃帝國經略西域:阻止阿拉伯帝國繼續向東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