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誠信缺失 權威鑒定成造假新招

藝術品市場誠信缺失 權威鑒定成造假新招作者: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1-09-29 15:14:49

趙之謙書法立軸原作

  9月20日,第27期嘉德四季拍賣會結束。雖然只是一次介於每年春拍和秋拍之間規模較小的拍賣會,但為期四天的拍賣總成交額依舊高達6.81億元。面對如此強大的購買力,從14日的拍賣預展開始,在舉行拍賣的北京國際飯店門口,不少小拍賣公司向買家免費發放其印刷精美的拍賣圖錄,希望能從龐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近日,有拍賣圖錄展示了「李苦禪為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作《蘭石圖》」的拍品,準備公開拍賣。而李苦禪之子李燕則表示,這幅《蘭石圖》真跡目前收藏在親屬家中,不久前還在李苦禪紀念館展出過,從未委託對外拍賣。

  一方面是藝術品市場近年來價格頻頻攀升,另一方面是依據拍賣法,拍賣公司對拍品瑕疵不承擔擔保責任,於是藝術品市場真真假假是非多,成了誠信缺失的「重災地」。

  古來作偽手段延續至今

  由於造假可以獲得豐厚利潤,藝術品的作偽古已有之。以書畫為例,唐太宗李世民因喜愛王羲之的書法,由宮廷內府搜集,而鑒定工作主要由虞世南與褚遂良負責。據傳,褚遂良鑒定的法書真偽無一舛誤。此時待詔文林館的李懷琳,則善為偽跡,是個作假能手。

  到了明清兩代,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書畫作偽情況大增,古今名家贗品泛濫,其中不少造假方法沿襲至今。一類是用古書畫真跡做假。如挖去後代或無名家書畫上的原款,改添古代或名家的款、印;用拆配、割裂手法,將一本畫冊或條屏拆成獨立的多幅等等。另一類是完全做假,有的是臨摹名家原跡,有的是根據名家風格仿造,還有憑空杜撰的。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區域性特色,所謂「蘇州片」、「北京後門造」等等。

  篆刻家陳巨來記述,民國時期浙江嘉興人湯臨澤,曾用名家寫的封條改成書畫落款;用破舊明代犀角杯仿製文徵明、唐伯虎等名家印章;用松香塗在無款識的古金彝器上,假添文字;這樣的造假手段,竟矇騙了葛昌楹、姚虞琴等鑒定收藏家。

  今年6月,一件晚清海派書畫篆刻家趙之謙的行書「石橫水分流」橫幅鏡心在北京拍出了540多萬元的高價。從吳湖帆題跋可知,這件書法是寫給吳湖帆父親吳本善的。但在2008年的拍賣圖錄上,這件作品還是立軸,嚴格說是一副對聯的下半聯。由於是殘件,所以成交價只有20萬元多一點。

  權威鑒定竟成造假新招

  不過,比起類似尚可鑒別的「技術造假」,如今的藝術品市場更多受困於真假莫辨的鑒定混亂局面。

  2005年河南商丘破獲的「石魯假畫案」頗具代表性。造假者先找人臨摹一批著名畫家石魯的畫作,然後編造了一個和「文革」中落難的石魯相遇相知的傳奇故事,並在媒體上刊發《石魯一批遺作驚現河南》的消息。隨後,造假者請石魯生前的故交好友為偽作寫題跋,甚至到北京舉辦了「石魯遺作展」和「石魯遺作研討會」。當這批假畫有了「合法」身份,造假者開始高價推銷,案發時已牟利4000多萬元。通過這起案件,一些書畫專家的不實鑒定意見,廣受詬病。

  不久前,中央美院油畫系研修班第一屆部分同學在《南方周末》刊登文章,稱2010年6月,北京九歌春拍以7280萬元高價拍出的徐悲鴻油畫《人體蔣碧薇女士》,為他們1983年的習作。而這幅油畫的背面書有「此幅油畫(人體)確系先父徐悲鴻的真跡,先父早期作品,為母親保留之遺作。徐伯陽2007年9月29日。」

  9月初,商人謝根榮詐騙銀行的行為被揭露。謝根榮自行偽造「金縷玉衣」,出錢請出國內五位鑒定專家。在收取了不菲的評估費後,專家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聯合簽署了一份估價24億元人民幣的鑒定報告。謝根榮由此向銀行騙貸5個億,絕大部分用於個人揮霍上。

  在一系列的事件中,本來應該是可信的「權威鑒定意見」,反而成為造假的新招數,凸顯出道德的缺失。

  利益驅動導致道德缺失

  今年6月,信札收藏家方繼孝發現自己出過圖錄的藏品被人仿造出現在拍賣會上。方繼孝告知拍賣公司拍品有假,得到的答覆是:「以後我們拍賣前請您來鑒定,但這次的拍品已經有藏家要購買,所以不能撤銷拍賣。」

  從2009年起,中國藝術品價格一路高漲,與之伴隨的是大量莫衷一是的書畫官司,利益糾紛中「李逵」「李鬼」難以辨別。

  國外的拍賣公司,如果碰到真的有專家證明顧客買的是假貨,那麼公司經過考證後會給顧客退貨;而文物鑒定則基本採信個人口碑。已故的蘇富比拍賣公司亞太區前總裁朱湯生,雖然是一位英國人,卻是中國瓷器鑒定專家。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很多買家就聽他一句話,他說對就對,他說錯就錯。朱湯生不可能被一大堆人裹挾著參與鑒定,也不可能為了拿幾個錢就放鬆鑒定尺度。

  而反觀國內,藝術品拍賣公司早已超過百家,一些唯利是圖者利用瑕疵不擔保的免責條款,先是將贗品假裝拍賣,造成贗品已被市場承認的假象,再第二次把贗品拍賣出去。一個「假拍」,一個「拍假」,已經成為拍賣中的兩顆毒瘤。而一些所謂的鑒定專家,或是行為隨意,鑒定隨便;或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充作內行;或是自認權威,不容異見;甚至利欲熏心,認假為真。長此以往,假貨橫行必將影響藝術品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推薦閱讀:

◎阿特小報 Issue.58 夜場向左走,日場向右走。
◎阿特小報 Issue.15 中國買家在紐約

TAG:市場 | 藝術 | 藝術品 | 造假 | 鑒定 | 誠信 | 藝術品市場 | 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