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叛逃」國外的中國運動員。。。

那些「叛逃」國外的中國運動員。。。

他們都曾經是中國的運動員,卻都代表其他國家來跟中國比賽。有人說體育是不分國界的,然而運動員卻是分國界的。所以當一個運動員放棄自己的祖國加入另一個國家的國籍時,總會引起很多爭議,尤其是那些比較著名的運動員。當他們站在領獎台上,將手緊緊放在胸口時,他們的眼前究竟會看到哪面國旗……

胡娜,1963年出生於四川的的一個網球世家,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她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比賽的單雙打冠軍,並在一些業餘性質的國際邀請賽中屢有斬獲。彼時,她特別渴望進入職業網壇,向夢寐以求的巔峰衝擊,但當時中國體育的政治環境不可能滿足她的願望。1983年4月,她在赴美參加比賽期間,突然提出個人政治庇護,並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批准,獲得美國國籍,從而引發了中美之間的一場小規模的外交風波。圖為1978年,15歲的胡娜。

1979年,胡娜第一次到美國,觀看了美網比賽。之後,胡娜接連在墨西哥和美國打了數站青少年賽,先後拿到了白宮杯和弗吉尼亞杯冠軍,為美國眾多圈內人士看好。自1979年起,美國加州著名教練Vic Braden和佛羅里達州Nick Bollettieri網球學院多次寫信給中國網球協會,邀請胡娜美國訓練比賽。當時,國家體委沒有同意。圖為1981年,胡娜奪得白宮杯女單冠軍。

1982年,當時中國唯一的體育雜誌《新體育》4月號破天荒地用了胡娜作封面。《新體育》從1950年創刊,到2009年60間,網球明星上封面只有兩次,一次是胡娜,另一次是李心意1986年底取得亞運會單打冠軍,當年12月號的《新體育》封面登了她的照片。圖為1982年《新體育》封面人物胡娜。

1982年7月,「胡娜事件」發生。一直憧憬打上職業比賽的胡娜在隨中國女子網球隊赴美參加聯合會杯期間突然失蹤,向美國當局申請政治避難並且在次年4月獲准,前後的8個月都是無「身份」人員。「胡娜事件」一度讓中美體育交往暫停。在沒有獲得「身份」期間,胡娜一直在朋友家裡,不怎麼出門,體重由平時的105斤漲到120斤。在美國當局確認可以留下之後,胡娜投靠在Vic Braden門下接受訓練。圖為1982年的胡娜,祈禱能夠參加職業網球比賽。

成為職業球員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在恢復訓練之後,胡娜一度經歷了長達8個月的傷病期,她轉入職業的時間寫的是1983年,實際上直到1984年初,她才開始系統參賽。從1985年到1992年退役,一直飽受傷病困擾的胡娜打打停停,8年職業生涯一共參加過16次大滿貫。圖為1984年,胡娜訓練中受傷接受治療。

1992年,胡娜因傷退役,在聖地亞哥生活了5年,攻讀經濟管理專業的同時,拿到了教練資格證。1996年,胡娜移居台灣,此後胡娜常搭檔許乃仁解說網球,兩人被視為網壇華語解說的第一組合。圖為1998年,胡娜作為評球嘉賓現場報道美網。

2011年7月,一場夢境讓胡娜拿起了畫筆。2012年11月17日,胡娜的第一次世界巡迴畫展在台北舉行,一共展出75幅作品。胡娜正式完成了從職業網球手到職業畫家的轉變。2014年,胡娜在北京舉行畫展,遭到了大規模的質疑和奚落。新浪微博發起了「胡娜滾出中國」的熱門議題。在天涯論壇,亦有網友為胡娜立傳,誓將胡娜「臭名」遺傳萬世。圖為2014年11月16日,北京,胡娜畫展。

小山智麗,原名何智麗,原為國家隊隊員,1987年曾是世界排名第一。在1987年新德里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當時的何智麗在半決賽沒有服從安排,毅然淘汰了同胞管建華,隨後又頂著巨大的壓力,決賽擊敗朝鮮的梁英子,獲得了乒乓球女子單打世界冠軍。但是這個在當時「叛逆」的舉動,得到的是無聲的譴責,幾乎國內所有的新聞媒介,在報道世乒賽時,將何智麗的名字一筆帶過,她一度被認為是「違背集體主義光榮傳統的典型」。在這種背景下,何智麗作出的另外一個決定再次彰顯了她的「叛逆」,遠嫁日本,加入日本國籍變成小山智麗,代表日本參賽。隨後,她在參加的比賽當中不再用中文,而通通改用日語回答問題,讓國人的感情很難接受,所以很多激進的粉絲一直叫 她「賣國賊」。圖為1996年6月25日,小山智麗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比賽中。

1994年10月13日晚,在廣島郊區的亞運會乒乓球項目上,小山智麗在決賽時全程大喊著「喲西」,以3∶1戰勝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奪得亞運乒乓球女單金牌。這位中國「海外兵團」的重要一員,忍不住痛哭失聲。無數中國人坐在電視機前目睹了這一時刻,目睹了曾是炎黃子孫的小山智麗,站在領獎台上,面對在日本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日本國旗而百感交集。圖右為1994年第12屆廣島亞運會,小山智麗擊敗喬紅和鄧亞萍奪得乒乓球女子單打冠軍。

黃強,跳水運動員,曾與田亮搭檔,獲得2000年世界盃男子雙人10米台冠軍。2000年,他「意外」落選悉尼奧運會陣容,四年後仍未能獲得奧運參賽資格。2006年,黃強離鄉去國,前往馬來西亞擔任跳水教練。在那裡,他娶妻、生子,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十多年前的挫敗感難以釋懷。於是,黃強在爭取更換國籍的同時,重又踏上了跳板———他想嘗嘗奧運會的味道。圖為2001年11月18日,中國廣州,01全運會跳水男子10米台比賽。胡佳、田亮、黃強分獲銀、金、銅牌。

2012年,他與尼克松搭檔,獲倫敦跳水世界盃男子3米板銅牌,關閉了12年的奧運大門,重新對黃強敞開。這一年,黃強已30歲。在當年的隊友田亮、胡佳早已成為奧運冠軍、功成身退多年時,黃強終於續上了自己的青春夢想。但與那些負氣出走滿身仇恨的赴外運動員不同,黃強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一片陣地,他說,他只想完成一樁心愿,無意成為任何人的敵人。圖為2012年2月20日,倫敦,2012跳水世界盃暨奧運測試賽首日,黃強與郭晶晶敘舊。

祖爾菲亞的故事對於國人並不算陌生,在2007年前往哈薩克之前,她一直叫趙常玲。這位出生於湖南永州道縣的湘妹子9歲入選永州體校練習舉重,14歲時作為國家體育總局「人才交流計劃」的一部分被輸送到哈薩克,期限是5年。在這幾年間,原本在國內成績並不突出的趙常玲迅速崛起,並且在倫敦奧運會上以總成績226公斤(抓舉95公斤、挺舉131公斤)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並贏得冠軍。

2012年7月29日,19歲的祖爾菲婭在倫敦奧運會上為哈薩克代表團贏得了倫敦奧運會的第二塊金牌。站在領獎台上,祖爾菲婭手撫胸口高唱國歌,並且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走下領獎台,她激動地用中文說:「我想到了過去訓練中遇到的挫折和艱辛,所以哭了。」「如果在中國,我肯定沒機會。」

馬內扎與之前獲得女舉53公斤級冠軍的趙常玲一樣都是中國人。馬內扎原名姚麗,來自遼寧阜新。她曾是2010年廣州亞洲會冠軍。但她和趙常玲的五年協議不同,她極力否認自己的中國血統,用不純正的俄語說道:「我是在吉爾吉斯斯坦出生的。我沒有在中國訓練過,只是在中國生活過10年。」馬內扎甚至拒絕用中文回答中國記者的提問。圖為2012年7月31日,馬內扎在倫敦奧運會上為哈薩克奪得女子舉重63公斤級冠軍。

而在哈薩克提供的官方資料里也顯示馬內扎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這明顯是個謊言。說起姚麗曾在電視里說,她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小時候在中國居住過,馬內扎的媽媽顏世香說:「都是假話,沒影的事,她15歲才從這個村子走出去,鄉里鄉親的都能證明,她怎麼就出生在外國了?」目前,姚麗已經加入了哈薩克國籍,她讓媽媽和妹妹一起到國外生活,媽媽說,家裡的生活已經習慣了,到那邊一是聽不懂說話,二也沒有那麼多的鄉親說話。圖為2012年7月31日,馬內扎奪冠後和教練擁抱。

唐娜,後改名唐汭序,韓國乒乓球隊球員。唐娜1980年出生於長春,7歲開始練習乒乓球,13歲進入國家青年隊,1996年獲得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女單冠軍。1999年在一次國家隊內升降比賽中,唐娜被淘汰到了二隊。唐娜選擇離開國家隊回到吉林。唐娜在國青隊、國家隊都沒有多少機會,儘管成名很早,但當時鄧亞萍、喬紅、劉偉和喬雲萍都在,不僅無緣參加世界錦標賽,甚至都沒有參加過一站公開賽。

2000年唐娜赴韓國大韓航空隊打球,第一次到韓國唐娜只是一個月掙200萬韓元的陪練手,而在第二年在韓國乒乓球錦標賽上獲得了女單比賽冠軍。過了8年在2007年終於拿到韓國國籍。並且在2008年代表韓國隊在世界錦標賽獲得第一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乒乓球運動員,非常希望參加奧運會。因為我在國內沒有機會,這才換了身份去了韓國。我當然非常希望能代表自己的祖國——中國去參加奧運會,但以我的實力,我在國內是無法得到這樣的機會的。」圖為2008年8月17日,唐娜(右)和韓國隊友站在乒乓球女團銅牌領獎台上。

唐娜曾「炮轟」中國國家隊選拔制度不公,國家一隊和二隊總共有50名左右的球員,其中45名都只能默默做陪練,就為了保證那5名運動員出成績。「我不想只做中國國家隊選手的陪練。在中國,我永遠沒有機會。中國乒乓球協會並不是通過選拔賽,而是提前指定有潛質的選手進行集中培育。」唐娜公開對記者說:「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始終是個中國人。代表韓國參賽只是為了實現自己參加世界大賽的夢想,僅此而已。」

李佳薇,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她從6歲開始練習乒乓球,1990年進入北京什剎海體校,1994年進入北京隊,1996年13歲時被新加坡國家隊相中,從此遠赴異國他鄉開始闖蕩。經過5年的堅持,不斷成長成熟的李佳薇逐漸在新加坡乒壇立足,並引起國內的普遍關注,已逐漸成為新加坡國民偶像。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李佳薇以正手生膠、反手反膠的獨特打法淘汰了衛冕冠軍王楠,並讓同胞記住了自己。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佳薇率領的新加坡隊擊敗韓國隊進軍決賽。2012年底,李佳薇正式退役。

08年北京奧運會,李佳薇代表新加坡隊擔任旗手。張怡寧、李佳薇、劉佳、吳雪,當年乒乓球「京城四姐妹」如今已是各為其主,分別代表中國、新加坡、奧地利和多米尼加出戰。其中,張怡寧與李佳薇的情誼最為密切。少年時期,兩人曾一同在北京什剎海體校打球、生活,非常要好,近年來則常以對手身份碰面。

欒菊傑,原中國女子花劍隊隊員,加拿大籍。1973年入南京業餘體校,1975年入江蘇隊。她曾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贏得第一枚擊劍金牌。2008年,以50歲的高齡代表加拿大代表團參加北京奧運會的花劍比賽,獲得32強。「奧運會在中國舉行,在我的祖國舉行。對我來說,就是為了實現一個夢想。結果並不重要,只跟夢想有關。」圖為2008年8月11日,北京奧運會女子花劍個人1/32決賽,欒菊傑戰勝比她小30歲的非洲冠軍、突尼西亞選手。

比賽結束後,欒菊傑急急忙忙的找到自己的背包,從裡面取出一面紅旗,展現給全場觀眾,那上面寫著3個大字「祖國好」。全場為之動容。

皮紅艷,法國羽毛球運動員,世界排名曾升至第二位。皮紅艷生在重慶萬盛,8歲開始練羽毛球,隨後被選入四川隊。1997年,皮紅艷首次入選中國國家隊,其後曾在1999年的美國羽毛球公開賽拿到冠軍。然而,她從美國回來後教練就告訴她,因她身高只有1.64米,而且打法發展前途不大,要把她調回四川隊去。皮紅艷回到省隊後,一年只能參加兩場比賽,每月的工資也不過600元。面對如此困境,她曾想就此退役。圖為2008年8月8日,北京,法國羽毛球選手皮紅艷接受記者採訪。

但此時,一家位於丹麥的羽毛球俱樂部接觸她,請她到丹麥打俱樂部聯賽。皮紅艷於是在2001年離開中國,到丹麥打球。期間,她獲得法國國家羽毛球隊的邀請,請她加入法國隊,她也欣然答應了。2004年,皮紅艷在出戰雅典奧運會之前一個月,終於取得法國護照,符合資格代表法國參加奧運會羽毛球比賽。只可惜因為比賽前的10天她扭傷了腳腕,首輪就被淘汰。圖為2009年9月25日,日本東京,09日本羽毛球超級賽女子單打1/4決賽。王琳在賽後與皮紅艷握手致意。

如今,皮紅艷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法語,每逢法國隊到中國參賽,皮紅艷都要為法國隊當臨時翻譯,按照她的說法,沒有她法國隊連吃飯都成問題。但在法國的生活並不容易,皮紅艷在國家隊不拿一分錢工資,只靠商業贊助。「還是咱們國內好,至少能有個家,我真的想回來。」

黃穗,前中國羽毛球隊運動員,1999年進入國家一隊,曾經是中國和世界的一號女雙選手。2007年底,黃穗突然退出國家隊,湖南省體育局任命她為省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2008年年底,黃穗舉辦了婚禮。但就是在婚禮過後,黃穗卻突然「人間蒸發」了。為了能夠找到黃穗,湖南省羽球管理中心還在當地媒體《瀟湘晨報》刊登了尋人公告,「大概內容就是說我們實在聯繫不上她,希望她看到公告後能夠主動和我們聯繫」。2012年,她卻突然代表澳大利亞隊出戰。圖為2007年2月15日,中國羽毛球隊舉行春節聯歡會,黃穗。

馮天薇出生於黑龍江,7歲就開始拿到哈爾濱市第一、黑龍江省第一。1997年,只有11歲的馮天薇被黑龍江體育運動學校破格錄取。馮天薇在2002年就奪得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的女單冠軍,同年入選國家青年隊。但在第一次升降級比賽中馮天薇列第11名,與一隊擦肩而過。不久後,馮天薇又被診斷出心肌炎,只好離開國家隊出國打球。直到07年,當時的新加坡主帥劉國棟發現了這棵好苗子,把她帶到了新加坡,才成就今天的輝煌。2007年3月,馮天薇正式加入新加坡乒總。2008年代表新加坡隊奪得奧運團體銀牌、2010年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馮天薇創造了中國乒乓海外軍團的最好戰績。2012年,擔任倫敦奧運會新加坡開幕式旗手。

2010年,馮天薇在接受新加坡媒體採訪時說:「來新加坡的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歲月。我剛開始只想著代表新加坡參加國際賽,之後有機會參加奧運會,並協助女隊重溫獎牌夢。如今這一切讓我以身為新加坡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的技術水平在這幾年裡獲得顯著的提高,而且也已適應了這裡的生活。我很高興能融入這裡的環境。」

張金玲,原中國國家女子射擊隊隊員。2004年,她在中韓友好射箭賽中結識了韓國射擊教練金大敬,後來嫁給了對方。在老公的勸說下,張金玲決定改國籍,希望能代表韓國出戰。當時,她還放話要在廣州亞運會幫韓國奪金牌,引來網友一片批判之聲。2009年夏天,29歲的她正式加入了韓國國籍。2009年6月10日,張金玲奪得了韓國第五屆警護處技藝全國射擊大賽女子組50米步槍三姿個人和團體冠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雙冠王。

顧娟,新加坡羽毛球女子單打運動員。1990年,顧娟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大豐市。幼年時的她身體虛弱,動輒要去醫院看病,父親便把她送到羽毛球學校,希望能靠運動改善女兒的體質。在訓練中,顧娟展現出很高的天賦,並在一系列少年比賽中嶄露頭角。後來,她得到北京羽毛球隊邀請到隊中試訓,最後卻因不太適應北方環境而放棄加入。回到南京後,剛上初中的顧娟續代表南京參加江蘇省第15屆省運會,更一舉贏得了少兒乙組羽毛球女子雙打和團體兩項冠軍。

2003年,前江蘇羽毛球隊教練尤廣禮來華挑選球員,一眼就看中了這顆好苗子。「其實那時候我已經不怎麼打球了,正在上學。教練問我願不願意繼續,」顧娟說。考慮到在這種情況下,出國可能發展機會更多,顧娟便來到新加坡訓練。翌年,14歲的她為能代表新加坡國家隊參賽,加入新加坡國籍。2011年全英公開賽顧英曾闖進前八。圖為2014年4月18日,江蘇省常州市,2014中國羽毛球大師賽第3日賽況,顧娟在比賽現場。

李莎莎,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打球,由於身體條件出色,一路參加遼寧青年隊、遼寧省二隊、國家青年隊和國家女籃二隊。但2001年,李莎莎在訓練中受傷,這不得不讓她暫時離開籃球。2003年,傷愈的李莎莎東渡日本進入日本女子女子體育大學,並參加日本籃球聯賽。2009年,李莎莎順利畢業,並加入日本國籍,改名為川村李沙。李莎莎在日本發展較為順利,現效力日本女子職業聯賽的日本Chanson化妝品公司俱樂部隊。憑藉其在聯賽的出色發揮,李莎莎獲得代表日本國家隊出賽資格。雖然他們的選擇飽受爭議,但他們的身影也映襯著中國體育的逐步強大,亦用行動告訴他人,人生存在另一種可能。
推薦閱讀:

健身不注意這些,肩傷是早晚的事。巨力運動員的鈦合金關節是怎麼來的?
嫁給運動員的科學與藝術
健身健美運動員的賽前減脂是如何籌備的?
高迪厲害不?
17名中國運動員加入日籍,中國隊長舉日本國旗出場,父死不原諒

TAG:中國 | 運動 | 國外 | 運動員 | 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