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獨具慧眼的伯樂發現了兩個奇才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上不缺乏千里馬,而獨獨缺少伯樂。在厲害的千里馬,也需要伯樂的慧眼。三國時期,群雄逐鹿。人才濟濟的時代,誰才是第一伯樂呢?
被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徽,人稱其「善知人」。這位伯樂慧眼獨具,他第一個說出「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他把三位曠世奇才諸葛亮,龐統,徐庶推薦給了劉備,可謂眼光獨到。司馬徽是三國時期當之無愧的第一伯樂,放眼三國時期,在知人方面,無人能與他相比肩。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遇難時,遇到司馬徽,司馬徽向他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二人。並說出了那句經典名言:卧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下。劉備想請司馬徽出山。司馬徽委婉拒絕。後司馬徽向劉備推薦了徐庶,劉備認為他是個奇才,用他為軍師。後來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於是引出了「三顧茅廬」的典故。
那麼司馬徽是怎麼樣的人呢?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人。北方戰亂,他寄居襄陽。與當地著名的名士均有交往。司馬徽博學多識,精通經學,在荊州時與漢末大儒宋忠齊名。荊州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就曾經是司馬徽的學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為益州只流行今文經學,特意來荊州從司馬徽、宋忠學習古文經學。他與名士黃承彥,龐德公等均有交集,與諸葛亮,龐統等都私交甚篤。雖然他是個閑雲野鶴之人,但是他確實個與世無爭的人物。
《世說新語》里曾記載:司馬徽是個「好好先生」,與人交談,從不談人之惡。無論好事壞事,他也一併說好。有一次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您為什麼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於是司馬徽就成了「好好先生」的代名詞。
其實歷史上司馬徽是個小事不分心,大事不糊塗的人才。只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綜投降曹操。司馬徽也為曹操所得。但是他不為曹操使用,不久後病逝。曹操甚為遺憾。雖然司馬徽結局不好,但是司馬徽的眼光,格局都是上上之人。他發現了兩個奇才改變了三國的格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裡邊有多少人物?
※三國演義第八話
※敗家小能手三國美女「甄宓」
※三國志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新三國演義》與老版《三國演義》相比,有哪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