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佛的公子修安般從初禪到四禪的實證【下】(呼吸法門之三)
佛在世時,人的社會不像現在這樣複雜,所以佛在阿含經中,教了這幾個法門,許多弟子們,當場就證得了羅漢果。但是,後世人何以成道難呢?我們想修道證果,見地不能不弄清楚。光修道不通理是沒有用的,功夫做得再好,不通理還是沒有用。現在許多所謂教主,功夫做得很好,可以發生各種境界,但要走的時候,還是腦充血、糖尿病。這些人都是講究做功夫,而理卻未通達。反之,光通理,不做功夫的人,則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儘管此身之可惡、虛幻,但是為了這幾十斤肉,卻很難安排。所以光做功夫,見地不到不行,行願不到不行;光有見地,修證不到也不行。
十念中第八項「念安那般那」,非常重要。佛教有兩大宗派,特別提出鍊氣以求定。一為天台宗的調息、數息、聽息(參考書籍:摩訶止觀;大止觀、小止觀;六妙門);另一為密宗黃教,創始人是宗喀巴大師,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強調,做功夫要注重調息。尤其紅、白、花教更注重鍊氣;所謂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等,煉好了以後,才能證得菩提。
為什麼「息」這麼重要?生命的四大——地水火風,其中:骨頭、肌肉屬地大,不大好下手修鍊;水大屬血液,屬於液體類,從這一步下手修鍊也很難,不過,功夫做好以後,水大自然完全凈化了,此時血液流出來是白色的乳汁;至於火大:功夫到了相當的火候,三昧真火發出時,百病皆除,可長生不死。總之,四大中最重要的是風大,就是呼吸往來的氣。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會死亡,所以氣最重要。念頭與呼吸有很大的關係;思想越散亂,呼吸就越亂;思想細了,呼吸也跟著細了。到鼻子不呼不吸時,才叫做「息」。所以打坐做功夫,調不好息,談不到得定;也談不到止觀的止;充其量,只不過有一點影子而已。打坐後身體變好,並不是你方法修得好,是靜坐中,無形中在調息,氣息變細了,身體便轉好一點,如果我們把意志專一起來修持,那效果就更大了。
由初步起修,到證果成阿羅漢,再到成佛,不論大小乘,都不離這個安般法門。佛在增壹阿含經中,由羅睺羅的報告,已露消息給我們,只是我們沒注意到而已。
現在繼續上次羅睺羅所提出的報告,他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余念,繫心鼻頭,開始修持佛所教的安般法門。【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這思惟是在定中,正思惟,並沒有錯。你們以為應該無妄想,把正思惟也丟掉了,那就錯了,大家懂吧!想把正思惟也空掉,是不對的。
【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名、利、財、食、睡等欲,是屬大乘範圍。小乘範圍的欲,是指性慾。佛在三千年前,對於現在人所有的性花樣,早都知道,在經典上佛都講到了。慾念不得斷,羅漢果位就證不到。這個慾念甚至包括了遺精,譬如夢中因慾念而有的遺精;同時也包括了各種自慰的方法;自慰,包括意淫,純粹心理想像的自慰方法。上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呼吸到達不出不入時,慾念才可能解脫,這是小乘境界的解脫。
【有覺有觀,念持喜安,游於初禪。】這時才證入初禪境界。用安般守意的方法修持,到達不呼不吸的禪定境界。這裡已將秘密告訴我們:一定要到達不呼不吸的狀態,才能證入初禪。「覺」是生理上的感覺狀態,冷熱脹餓等。「觀」是心理上的知覺狀態,每個念頭的來去都知道。此時呼吸不來不往,並不是呼吸完全停止,因為毛孔還是在呼吸,脈搏還是在跳動,到達渾身毛孔呼吸「靜止」了(不是真的停掉),才稱為呼吸不往來。此時知道自己的呼吸完全停止了,這就是「觀」的境界。
「有覺有觀」,即由感覺和知覺反應來的,這個反應就叫「一念」。「念持喜安」,就是心中發生無比的喜悅。「喜」,偏於生理而言,「安」,則是心理上的輕安,此時,身心如坐虛空,這時才證入初禪的狀態。
證到初禪的狀態,還不一定證到初禪的果位。證到初禪的果位,可以稱為「初果羅漢」。至於什麼條件可以稱為初果羅漢,大藏經中的記述多得很,如果肯花時間加以融會貫通的話,自然就會知道。修證部分乃南傳經典主要精華;學理部分是「如是思惟」。大乘見地略有不同,小乘有小乘的見、修、行,這一點要搞清楚。學禪不離禪定,但不一定要從禪定入手。禪宗注重見地,注重般若。當然仍須修證,沒有漸修的根基,如何談頓悟的成就!
有覺有觀再進一步:【有覺有觀,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游於二禪。】
由有覺有觀的境界,再進一步證入內心無比喜悅。羅雲依照佛的教法,入了初禪定,這時才真得大喜樂,發出真正的大慈悲心。這不只是口頭的高興,而是看到一切眾生、任何人,乃至冤家、仇人等,自己內心都是詳和的;他們即使有錯,也是值得憐憫的。慈祥是內心自然的流露。不是出於勉強的,所以菩薩「慈悲喜舍」中的喜很重要。不喜的狀態久了,整個身體會僵化,氣脈就不能通了。
這時「專其一心」,專在初禪所得的境界,念持喜安,保持能量不放射的狀態。氣停了,就是道家「無火之為炁」,漸漸的證到:「無覺無觀,三昧念喜」,心中無比的喜悅。這個喜悅的境界就是「念」。此時證到二禪。
增壹阿含經,在三國東漢末年傳入,這時佛法注重修持,佛法也很容易被接受,因為一修就有效果。當時西晉的文化相當高。如果佛教光靠學理進來,不一定被接受,但定力與神通一來,知識界不能不投降了。而現在學佛的人,哪裡有神通!只有神經。如從禪定入手,就會有神通,個個都有,不足為奇。
無著菩薩一系下來,專講唯識法相方面的修證,在這一套理論系統下,我們方才講的,「有覺有觀,念持喜安,游於初禪」,還在有尋有伺的境界里,還是在第六意識的狀態中。到達無尋有伺時,才是這裡所講「無覺無觀,三昧念喜,游於二禪」。心理思想,不再像電子般亂跳動,而進入無尋有伺的境界。可是此時還有境界存在,還沒到無尋無伺地,還不到「無心」地,還早得很。「無心」談何容易啊!如果我們認為萬事過了不留意,就叫做「無心」,這樣每個人都會。禪宗祖師說:「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更隔一重關」。學禪宗,在見地上有莫大的好處,但在修證方面,卻有莫大的流弊。凡事的利有弊,這也是一陰一陽的道理。
【無復喜念,自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游於三禪。】
這裡又起變化,到了三禪,心頭的喜念沒有了,守著一種境界——覺知身樂。身體內部所有的氣機、氣脈,每一個細胞、神經,都起了大變化。到了三禪境界,才有可能去除疾病。所以不要以為兩腿一盤就是禪。能到達三禪,是要無量功德無量善心,慢慢熏修來的。在這以前,只能略微改善身體現狀,做到少病而已。證入三禪後,看以前的歡喜境界,就如同凡夫一樣。因為現在才達到至善的喜悅,這是聖賢的境界。
【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凈,游於四禪。】
這時再進一步,證到沒有苦,也沒有樂;沒有憂愁,更沒有幽悶。大家要注意,到了苦樂已滅的境界,也還是「念」,所以接著說護念清凈,身心內外一片,融化了,證到四禪境界。
這是佛的公子羅睺羅,自己的心得報告。
【彼以此三昧,心清凈無塵穢,身體柔軟。】這時身心毫無渣垢,如嬰兒狀態一般,要到三禪才能證到這個境界。以前高僧大德,都可預先說出何日死,且臨死時身體象嬰兒般柔軟。或者更高明的,化成一片光,人就消失了;充其量留幾片指甲,或一束頭髮作為紀念。
此時智慧到達了:【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同時解脫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中,知道自己如何來,如何去;得宿命通能知無量憶劫事。四果羅漢只能知五百生,大果羅漢知道的就多了。羅睺羅就是到達這個境界。
【彼以此三昧,心清凈無瑕穢,亦無諸結。】一切煩惱諸結,都解開了。【復更施意,成盡漏心。】注意這八個字,四禪是禪定功夫境界,如結使未斷盡,所以四禪並不就是大阿羅漢,還未證果,到了這個境界時,復更施意,如果念頭來了,要更加修持。成盡漏心,就是無漏心。
但是,不能動念不就成木頭了嗎?不是的,起心動念,用過便休,沒有滲漏,沒有黏著。有定力的人,儘管一天忙到晚,他那個處在定的境界的本心,並沒有動,並且還是光明清凈。處理煩惱事,在當時現煩惱相,但心境的光明,則一點都沒有動。
【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這時,所有的欲漏,有漏,無明漏,統統得解脫。到這個境界時,【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四禪功夫到了這個程度,才算得到了解脫。大家注意,心得解脫,這個解脫是修持上的一個境界,得解脫智則是見地。智慧不屬於功夫,不屬於境界;但是功夫、境界與智慧,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到了解脫的境界以後,還要繼續努力,慢慢地得「解脫智」。大家又要注意了,在這一段修證程序中,最後歸於「解脫智」。可見小乘還是以智慧的解脫為終究,何況大乘。用大乘的說法,則是大般若圓滿的解脫。
到了這個境界,羅漢的果位來了,這個生命就叫最後身,以後不來了。(到哪裡去?)這一生,清靜的果位已立;世間所有的冤債都還光了,以後不到欲界中來了。這就是小乘極果。但是大乘的道理,這種成就最多經過八萬四千大劫,非再回來不可。不回心向大乘,不能徹底了脫生死,只能了分段生死,進入變易生死的境界。
這是羅睺羅的修證報告,經上沒有記載他修了幾年,或幾個月。然而佛在世時,確實有人當下證羅漢果,有人三天證果,也有人七天成就。
羅睺羅向佛報告修持經過,佛很高興,獎勵了一番。接著說:【具足禁戒法,諸根亦成就,漸漸當逮得,一切結使盡(增壹阿含卷七)。】佛說修安般,由調息的方法入門;修成後,戒定慧具足,不用刻意守戒,已完成守戒功德。諸根神而通之而得解脫。比如佛學中的四大皆空,要諸根成就了,才「空」得掉,才做到飢餓寒暑不侵,四大才轉得過來。
要證得大阿羅漢,還要斷三有結使。「三有」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結使就是心理行為,即心理狀況、起心動念所構成的作為。這些習氣的結使都斷光了,才能證得大阿羅漢果。正的佛法是在心行,在八十八結使的解脫。
在佛所提出的十念當中,講得最多的,就是利用呼吸證果,佛的公子也報告了這方面的修證經過。修安那般那最容易成就,因為生命的根元在氣,但氣也是生滅法。大家要注意:羅睺羅修到四禪境界,這其中另有關鍵。並不是光修氣就可達到四禪,還須把貪、瞋、慢、痴、疑等八十八結使一併解脫,才可證得羅漢果。如果光修氣,只在功夫上走,一樣是外道,因為是心外求法。我發現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心地法門的重要,其實功夫只是化城,不是寶庫的目的地。
整理自《如何修證佛法》
【回復下列文章完整日期(例如:2016年4月7日),即可彈出相應文章>
南懷瑾老師:想要即身成就,從修出入息入手,是一條捷路(呼吸法門之一)(2016年4月7日)
南懷瑾老師:佛教他的兒子修出入息(佛的公子修出入息證羅漢果的經過【上】)(呼吸法門之二)(2016年4月14日)】
***************************
推薦閱讀:
※舞蹈藝術 | 請善待我們的舞蹈老師
※《高老師講老論》01
※董易林老師聊如何通過風水改善運程(4)
※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強勢來襲!老師,校長喊你重新備課!
※「老師,我能叫你一聲媽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