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因材施教」是一種傷人的教育

【媽媽網編者按】「取長補短」聽起來是沒錯的,可在培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在發揮所長的同時也避免出現短板?媽媽網特約作家泡爸則認為,這屬於「孔子式因材施教」,這是一種傷人的教育。這是為什麼?

  先來看看孔子的因材施教觀點:  子路問孔子,有意義的事,明白以後應該立刻行動么?  孔子說,你的父親兄長都在,不能如此衝動。  冉有也來問,有意義的事,明白以後應該立刻行動么?  孔子說,那當然,不能猶豫。  公西華被孔子弄糊塗了,問,子路來問,先生說有父兄在,不能衝動;冉有來問,先生卻說不能猶豫。先生,您這是神馬意思?  孔子說,冉有懦弱小心,所以要激勵他的勇氣。子路勇猛冒進,所以我讓他謙退。  (原文: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的因材施教做法,正對很多家長的胃口:教育,就是塑造。  有毛病,改唄。缺啥,那就補啥唄。指出孩子的缺陷,說得他心悅誠服、努力彌補,作為教育者,很有為人師表的自豪感。做家長的,意識到孩子的劣勢,總忍不住充滿熱情地努力幫他彌補。是啊,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有明顯的劣勢和缺點。  但是,這種補短式的因材施教,並不適合當下的時代。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生的成績和成就,只能靠優勢取得,而非補起來的短板。  

孔子的教育,以培育「中庸」型人才為目標。他的教育思路,是先定出一系列規範,再把教育對象裝進去,不吻合的,即是劣勢和缺陷,教育的目的,在於削平拉長。

  這種教育的側重點,是「規範」,而不是「人」。

  在多元競爭的時代,削平拉長的做法,無異於製造平庸。

  按照這種思路,如果孔子遇到李白,他大概會說,「不學禮,無以立」。小李,你得改一改天馬行空的毛病。

  如果孔子遇到愛因斯坦,他可能會說,這位先生,悶在書齋里是不可以的,你得走出去,多交些朋友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如果孔子遇到小學生姚明,他一定會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只知道打球,成什麼體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日三省吾身……」

  小姚明如果臉皮薄一點,聽完這話,必定羞愧難當,哪好意思繼續打球,趕緊回到教室里,捧起書本,做思考狀……後來的NBA江湖,也就不會有姚明的傳說。

  補短式的因材施教,專註於提醒孩子的缺點劣勢,讓他時時記得自己的不足。讓他每欲展露天性,就聽到一個批評指正的聲音。這聲音,讓他失去自信,不喜歡自己。

  這個聲音,讓我們大多數人認定,只有補足劣勢、改掉毛病,才能更成功、才能內心安寧。實際上,比我們成功的人,毛病缺點都比我們大。不敢展示劣勢,優勢必然被掩蓋。真正的平和,源於認清自己之後的坦然接受。

  無論怎樣強調細節規範,毛澤東也不可能像周恩來一樣嚴謹;

  無論怎樣激發想像創造力,周恩來也表達不出毛澤東詩詞里的豪情;

  牛頓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有黛安娜的感性及親和力;

  黛安娜無論怎麼學,也學不來牛頓的科學理性。

  子路勇猛,不妨鼓勵他去做需要勇氣的事情,那是他的強項所在。壓制他的勇猛,他就失去了一塊人生優勢。

  冉有懦弱小心,一定是個謹慎認真的人。這樣的人,在注重細節的事情上,表現必然比別人好。激發他的優勢,他能做得更好;生硬地為他補短,則削弱了他的優勢。

  孩子不是木桶,孩子是一棵樹,他所能到達的人生境界,取決於樹榦上最長的那根樹枝,而不是木桶上最短的那截木板。

  --------------------------------

  本文不是一篇孤立的文章,而是一組文章的一篇。這組文章來自「順應天性的教育」思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不同的天性適合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不了解天性、不懂天性教育,家長給孩子的,往往是逆著天性的教育。這種教育,培養出糾結矛盾、缺乏亮點、自信不足的人。

轉載自媽媽網
推薦閱讀:

當人工智慧遇到熊孩子,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義大利留學花費
鄭也夫:應試教育與獨生子女政策
211大學新生,當班長和全力學習轉專業該怎麼選擇?
養孩子不是養豬,光餵食是絕對不夠的

TAG:教育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