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傳奇教授Whitesides的論文寫作之「道」

編者按本文是哈佛大學George Whitesides教授為指導其研究生和博士後論文撰寫而做,最初以「Whitesides』 Group: Writing a Paper 」為題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Whitesides是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以及美國藝術科學院三院院士,H因子最高的化學家,著作等身,名滿天下,所獲大獎數不勝數;培養出包括Craig Hill、John Rogers、翁啟惠、夏幼男等一大批傑出學者;也曾創立12家科技公司,總市值超過200億美金。經徵詢Whitesides教授,知社學術圈重新編譯本文並發布。我們相信該文不僅對研究生、博士後有益,對指導老師也非常值得借鑒。

1.何謂學術論文?

一篇論文是集假設、數據及結論為一體的系統性闡述,並以此引導讀者。論文是研究的核心部分。如果你的一項研究沒有產生任何論文,那便等於沒有做過一樣。「有意義但未發表」就如同「從未存在」一樣。

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切表述並驗證假設,從不斷的論證中得出結論,並將結論向讀者展示。切記,你的研究目的不是簡單地「收集數據」。

論文並非只是研究結果的資料儲存器,而且也是進一步開展研究的有效框架。如果明確了論文的目的和寫作形式,那將對你組織和開展進一步研究大有裨益。一份好的論文提綱對於研究項目具有良好的規劃指引作用。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你需要寫下提綱並對其進行適應性修改。研究初始,應有主要計劃;工作結束,應有充分總結。比起簡單收集數據並在完成後才對其進行整理寫作的方式,在進程中及時理解、分析、總結並修正顯得更為高效。

2.論文提綱

2.1 為什麼要寫提綱?

在此,我必須強調提綱在論文寫作、學術研討及研究規劃中的核心地位。我尤其相信,對於大家而言,以提綱為基礎進行論文寫作是最有效的方法。提綱是一份書面的行文計劃,其中包括論文所依賴的數據。事實上,提綱不僅僅是列出各段的文字內容,而是按照目的、 假說、 結論來精心組織和呈現數據。

提綱的文字以簡練為宜。如果我們對提綱中的數據及結構這些細節達成一致意見,那麼正文組織起來便相當容易。在提綱細節尚未敲定之時,進行正文寫作是毫無意義的。論文寫作時,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正文寫作上;而大部分思考是用在整理和分析數據上。動筆之前反覆推敲並修改提綱,比起寫完全文再反覆全面修改,效率自然較高。

我所有的寫作,包括論文、報告、項目申請書以及研討會的幻燈片,都從提綱開始。我建議你們也學會如何使用提綱。

2.2 如何寫好提綱?

最經典的方法就是拿出一張白紙,隨意寫下當時腦子裡蹦出的與論文有關的任何點子。自問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我為什麼要做這項工作?」 「它的意義何在?」 「我想要驗證哪些假說?」 「我實際驗證了哪些假說?」 「結果如何,是否產生了新的化合方法?」 「我進行了哪些測試?」 「有哪些化合物,它們是怎麼表徵的?」 並且勾勒出可能的反應式及圖示。抓住這些主要想法非常重要。如果你的研究起初是為了證實一個假說,可是當你仔細審視手頭的資料時卻發現,這些數據似乎能更好地證實另外一個假說,也不要擔心。將這些都寫下來,從中選擇一個假說、目標、數據相互匹配的最佳組合。時常,論文完成之時,其目的與最初的目的已經不一樣了。要知道,很多優秀的科學往往是機會主義與修正主義的碰撞產物。

當你把這些都寫在紙上後,拿出另一張紙,將這些思緒按照以下三個方面組織起來:

1.引言

為什麼我要做這項工作?主要目的和假說是什麼?

2.結果和討論

結果是什麼?化合物是怎樣合成與表徵的?測試了什麼?

3.結論

所有這一切意味著什麼?證實或否定了什麼假說?我學到了什麼?其意義何在?

接下來, 將以上各部分更好地組織起來。尤其著力於整理數據,儘可能用清晰簡潔的圖表來展示數據。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慢,因為我可能5次甚至10次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去描繪一張圖,以求達到最清晰最美觀的程度。

最後,把所有這一切 - 內容提綱、表格、草圖、方程式,安排好順序。

當你已經掌握了所有需要的數據,或者明確知道自己還要收集哪些額外的數據,並且有了一個合理的構架,你對這些都感到滿意時,請將提綱交給我。簡要標註哪些地方還缺數據,你認為(或假設)這些數據大概是什麼。如果你的假設是正確的,你將如何解釋。我會仔細閱讀你的提綱,提出我的觀點和修改建議。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四五個來回才能達成一致意見,期間經常還需要補做一些實驗。我們的一致意見將確定所有的數據的最終形式或者接近最終形式,也就是說,提綱中的表格、圖表等最終將成為論文中的表格、圖表。

然後,你就可以開始動筆寫,此時的你有信心在寫作中用到大部分之前整理的數據。

高效利用你我時間的關鍵在於,項目開始時儘早彼此交換提綱和意見。千萬不要等到數據都收集「完成」了才開始寫提綱。研究永無「完成」之日,當研究項目初具雛形時,就應立即開始準備構思論文和提綱,這將節省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即使在正式組織成文前,我們突然決定補做重要的其他實驗,提綱的寫作對於研究仍有指導意義。

4.引言

第一段或者前兩段應該詳細寫出來。開頭尤其需要注意,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夠簡潔明了地陳述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義。

總體上,引言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研究目的

  • 研究的意義:為什麼重要?

  • 研究背景:有誰做過同樣的研究?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我們之前做過哪些研究?

  • 指引讀者:讀者能從中得到什麼?哪些想法很獨特且有意義?我們採取了哪些策略?

  • 總結:讀者應期待怎樣的結論?完善的提綱版本應該包括實驗部分的所有環節(具體到段落小標題)。

  • 5.結果與討論

    結果和討論緊密聯繫。這一部分應該根據主題進行行文組織。不同章節應設有加粗小標題,使得結構清晰,同時便於讀者迅速瀏覽全文,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以下列舉一些可用作章節小標題的短語:

  • 烷基硫醇的合成

  • 單層膜的表徵

  • 鄰二醇結構的絕對構型

  • 滯後現象與表面粗糙度的關係

  • 溫度對速率常數的影響

  • 自交換速率隨溶劑極化度而降低

  • 盡量使章節小標題具體化並且信息豐富。例如,「自交換速率隨溶劑極化度而降低」雖然比「速率測試」字數多,但是對於讀者來說更有價值。總的來說,盡量概括出段落主旨:

  • 初始材料的合成

  • 產物的表徵

  • 表徵方法

  • 測試方法

  • 結果(速率常數,接觸角等)

  • 提綱中,不要書寫大量的文字,而是將數據安排在合適的位置:文字只是簡明地提示每章的主要內容。

  • 章節標題

  • 圖表(附說明)

  • 示意圖(附說明和腳註)

  • 方程

  • 表格(格式正確)

  • 記住,論文是實驗結果的集成,運用圖表、方程式和圖示清晰簡潔地呈現。論文中的文字是為解釋數據服務的,因而它是次要的。其餘的更多信息則可以通過表格、方程式等去展現,這樣的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讀。

    6.結論

    應將論文的總結論概括成一系列短語或簡短的句子。不要重複結果部分已陳述過的結論,除非有必要作特殊強調。結論不是簡單的總結,而是更新更高層次的分析闡述,應該清晰地表現出研究工作的意義。

    7.實驗部分

    包括所有實驗部分的章節標題,順序與結果部分一一對應。

    2.3 提綱的內容

    提綱應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標題

    2.作者

    3.摘要

    這部分先空出來,等到論文完成之後再撰寫。

    2.4 要點總結

  • 儘早寫作論文提綱。切勿等到研究「結束」;研究永無「結束」之時。

  • 提綱應通過表格、方程式、圖表、圖示等易於理解的方式組織數據,而不是純文字內容。

  • 按照數據重要程度進行排序,而不按時間順序。論文寫作一個重要細節在於各部分權重之分配。初學者往往採取時間順序來組織行文:他們對實驗項目進行詳盡的敘述,從寶貴的初始失敗經歷寫起,直至達到成功的巔峰。這是極其錯誤的方式。應該從最重要的結果開始敘述,如果還有次要的結果,再依次敘述。讀者通常不會關心你是如何得出一個問答的結論,而是關注結果本身。短篇幅顯然更加易讀。

  • 3.文體格式

  • 勿將名詞用作形容詞:

    錯誤用法:

    ATP formation;reaction product

    正確用法:

    formation of ATP (ATP的形成);product of the reaction(反應產物)

  • 「this」後面必須接名詞,以便明確指代對象。

    錯誤用法:

    This is a fast reaction;This leads us to conclude

    (這是一個快速反應;這使我們得出結論)

    正確用法:

    This reaction is fast;This observation leads us to conclude

    (這個反應是快速反應;這個觀察結果使我們得出結論)

  • 描述實驗結果一律要用過去時態。

    錯誤用法:

    Addition of water gives product.

    正確用法:

    Addition of water gave product. (加水後生成了產物)

  • 儘可能使用主動語態。

    錯誤用法: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solution turned red.

    正確用法:

    The solution turned red. or

    We observed that the solution turned red. (溶液變成了紅色)

  • 完整描述對比雙方。

    錯誤用法:

    The yield was higher using bromine.

    正確用法:

    The yield was higher using bromine than chlorine. (用溴比用氯時產出率高。)

  • 使用兩倍行距,冒號、逗號和句末的句號後空兩個英文字元,留出足夠的頁邊距。

  • 假設我們在寫作中統一使用美國化學學會的文體模式。你可以在以下三類文獻資源中獲得啟發。

    1)期刊。閱讀期刊中的文章,模仿其行文結構。

    2)本組論文。閱讀本組論文,你會清楚了解到論文的結構形式。如果你的論文看起來不太一樣,或許就不符合我們的標準。

    3)ACS寫作指南。該書非常有用、詳細,尤其是173-229頁有關參考文獻的部分。

    同時我推薦Strunk和White所著The Elements of Style(《文體要素》),閱讀此書找找文體格式用法的感覺。也可以在化學學會的圖書館借閱很多其他有關學術寫作的書籍,這些書中有很多有益的建議,只是不夠生動有趣。那裡也有一些非常不錯的有關圖表設計的書值得一讀。

    文章來源:知社學術圈


    推薦閱讀:

    醫學論文寫作要求、方法和體裁
    老小孩|太原五中一位80歲語文老師的一篇寫作《老了,真好》值得一看!
    靠寫作月入過萬後,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學習生活之建立屬於自己資料庫
    35年憑筆吃飯,摩羯大叔村上春樹的小說寫作習慣養成術

    TAG:論文 | 寫作 | 論文寫作 | 教授 | 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