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陷入「廁所內戰」,「跨性別者」該怎樣如廁?
如果你是一個「跨性別者」(通常所說的女兒身,男兒「心」,或者相反),碰巧又在美國的公立學校讀書,那麼恭喜你,你再也不用為選擇去男廁還是女廁而煩惱了。5月1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一份由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聯合推出的政令,規定全美範圍內凡是接受聯邦政府財政資助的學區,都要為「跨性別學生」提供選擇廁所的自由。這份政令看上去並沒有法律效力,卻暗藏殺機——聯邦政府會對那些不照辦的學校暫停提供教育資金。
「跨性別者」的如廁問題在美國已經成為人權鬥爭的新戰場,奧巴馬不惜以「錢袋」相威脅的做法也實屬無奈。今年三月,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通過了一項「廁所法案」,嚴格規定該州的「跨性別者」在學校等公共場所,只能依靠「生物性別」而非「心理性別」選擇廁所,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生理上表現為男性,即使你自我認同是女生,也不能大大方方走進女廁所。
奧巴馬政府和北卡羅來納州多次正面交鋒
作為進步主義和自由派的代表,奧巴馬發布「如廁令」,正是對北卡羅來納州保守的「廁所法案」的正面回擊。不過北卡羅來納州也不甘示弱,就在奧巴馬政令發布沒多久,它就召集其他十個州聯名反對該政令,甚至決定以違法憲法為由對奧巴馬政府提起訴訟。「廁所」內戰一觸即發。
爭論的焦點:誰的權益受到侵害?
雖然北卡羅來納是美國第一個出台「廁所法案」的州,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州不在少數,佛羅里達就有類似的提案:如果「跨性別者」不按「生物性別」來如廁,將被指控「行為不端」,面臨最高一年監禁以及4000美元的的懲罰。支持法案的人千差萬別,但他們的想法卻基本一致:男性就是男性,無論他外表怎麼打扮,走進女廁所都讓人感到奇怪。
更重要的理由,是出於這樣的擔心:如果放開廁所的限制,那麼將會給「窺陰癖」和「強姦犯」提供可乘之機,他們可能會假扮自己是「跨性別者」,到女廁所進行性騷擾甚至性犯罪。所以,為了保證普通公民不受「性掠奪」,維護公共安全和個人隱私,出台「廁所法案」非常必要。
但是這樣的指控在支持「跨性別者」的人看來根本站不住腳,美國多個自由權益保護團體的發言人都表示,並沒有具體數據可以證明,放開跨性別者如廁限制後,普通公民遭受暴力性侵的機率會增加。相反,卻有很多研究表明,「跨性別者」才是在傳統如廁習慣下,遭受性騷擾甚至性暴力最嚴重的群體。
美國LGBT群體維護自己的權益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威廉研究中心曾經對傳統如廁環境下的「跨性別者」做過一份調查。調查數據顯示,68%的「跨性別」受訪者表示曾經在廁所里遭到語言騷擾,有的只是告訴他走錯地方,有的直接是語言暴力。9%的人表明自己至少經歷過一次身體侵害。這些生理和心理的傷害導致「跨性別者」產生自殺的傾向。在威廉研究中心和美國預防自殺基金會聯合做的自殺未遂的調查中,「跨性別男性」和「跨性別女性」的自殺率高達46%和42%。他們才是性掠奪者的受害者。
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表明反對開放廁所限制的人想法毫無道理。對於很多人來說,一個生理上的異性與自己在同一個廁所,心理不適感是非常難以去除的,「憑什麼我來遷就你的權利,而沒人照顧我的想法呢?」
保護「性少數」還是多數人?說到底,這其實是多數人和少數人權益之間的博弈。在美國,雖然「跨性別者」的概念已經進入公共視野,但是它的人數只佔美國總人口的約0.3%,成年人中約有70萬人。換句話說,在一所學校里,「跨性別學生」可能只有個位數。在保障他們權益的同時,如何避免其他人受到傷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在奧巴馬簽署政令後沒多久,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位父親就拍攝視頻與奧巴馬公開叫板,認為維護「性少數者」的政令侵害了自己女兒的權益。來自密歇根的另外一位父親甚至因為自己兒子正常上廁所受到困擾,而選擇讓他停止上學。
這種狀況凸顯了這一議題的矛盾尖銳性。對於同性婚姻等LGBT群體(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爭取權利的運動,一些保守派或者不關心的人可以視而不見或眼不見為凈,但跨性別者使用廁所的問題,把進步人士和保守人士的矛盾放在了必須得取捨的狀態。
針對這個問題一個可行的思路是,在比較各自的權益時,重點觀察哪一方更容易受到傷害,以及受傷害的程度。美國民權運動從最初保障黑人權益,到為婦女和殘疾人爭取權益,就是認為他們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法律的天平應該更加傾向他們。目前看來,到底是該向跨性別者一方傾斜多一些,還是更該照顧多數人群的生理感受,還需要更多的學術研究和公共討論。
「跨性別者」權益的保護方式不宜過激美國的民權法案1964年出台,「跨性別者」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65年。「反對性別歧視」的法律是否包含「跨性別者」存在很大爭議,爭辯雙方都在積極尋求法律的支持,不過對聯邦政府來說一個好消息是:今年四月,聯邦上訴法院判決弗吉尼亞學校政策是對「跨性別者」的歧視。
「跨性別者」的權益需要保護,但是具體的保護方式,卻值得商榷。奧巴馬「如廁令」的本意是用鼓勵的方式讓「跨性別學生」產生自我認同,拋棄心理和道德的壓力。但是這樣的鼓勵在客觀上打破了男女廁所的界線。「跨性別學生」並沒有逃脫別人的語言暴力和性騷擾,反而由於廁所界線的消失而無處可躲。另外,「如廁令」還規定「跨性別學生」無需醫院鑒定,只要自己或監護人向學校告知即可,無形中也會帶來管理的混亂。
美國零售巨頭塔吉特公司因為允許男性進入女廁所遭到抵制,美國家庭協會在網上發起請願書,很快就收集到120萬人的簽名。但是即便如美國家庭協會這樣保守的組織,它也不否認「跨性別者」的權益,而是主張設立獨立混合性別的廁所,而不是將所有的女廁所都開放給男性。這應該是一個相對摺衷和穩妥的方案。
美國很多場合都設置有「中性」廁所
推薦閱讀:
※爛詩四首
※關於跨性別領域的探索和跨兒社群的企劃
※跨性別家暴報告發布:忽視性別認同暴力將導致高危後果
※【整理】部分明確的不需要全套SRS可修改證件性別的國家
※嚴肅科普*「性別認同」有幾種?